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门山构造带WFSD-2钻孔岩心磁化率特征及其对大地震活动的响应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蕾 孙知明 +10 位作者 李海兵 赵来时 曹勇 叶小舟 王雷振 王焕 何祥丽 韩帅 白明坤 葛成隆 赵越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5-239,共15页
岩石磁化率特征可以帮助判断岩石的形成环境,对地震过程中滑动摩擦伴随高温的物理-化学变化具有显著反应.本研究以钻穿龙门山中段构造带的汶川地震断裂科学钻探2号孔(WFSD-2)岩心为研究对象,使用Bartington MS2K磁化率仪对500~2283.56 ... 岩石磁化率特征可以帮助判断岩石的形成环境,对地震过程中滑动摩擦伴随高温的物理-化学变化具有显著反应.本研究以钻穿龙门山中段构造带的汶川地震断裂科学钻探2号孔(WFSD-2)岩心为研究对象,使用Bartington MS2K磁化率仪对500~2283.56 m深度的岩心进行高分辨率无损磁化率测试,并结合岩性特征和显微结构探讨了龙门山构造带主要岩石单元的磁化率特征及其地震断裂活动的磁学响应.磁化率测试结果表明,由花岗岩和火山碎屑岩组成的彭灌杂岩体的磁化率值(数十到数千个10^(-6)SI)普遍高于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岩的磁化率值(数个到数十个10^(-6)SI).从WFSD-2岩性分布来看,彭灌杂岩上下出露四段,其磁化率值特征反映它们属于不同的岩石单元,它们与下伏须家河组地层呈断层接触,构成叠瓦状构造,指示了龙门山构造带具有强烈的地壳缩短作用.断裂带中处于滑动带的断层泥和假玄武玻璃具有高磁化率特征,而断层角砾岩和碎裂岩不具有高磁化率值特征,表明断层岩磁化率增高的原因可能主要与地震断裂滑动摩擦过程中高温作用下发生的磁性矿物转换有关,断层岩中高磁化率异常可作为大地震活动的证据.WFSD-2岩心中的映秀—北川断裂带(600~960 m)可识别出约80条高磁化率异常的断层岩带,揭示映秀—北川断裂带是一条长期活动的断裂带,龙门山构造带形成演化过程中伴随着大地震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灌杂岩体 断层岩 磁化率 地震活动 龙门山构造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辽地区长城系串岭沟组及团山子组沉积时代的新制约 被引量:67
2
作者 张拴宏 赵越 +2 位作者 叶浩 胡健民 吴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481-2490,共10页
华北克拉通北部燕辽地区是长城系地层出露最全的标准建组地区之一。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长城系地层底界年龄比以往所认为的18亿年明显年轻。新的锆石LA-ICP-MSU-Pb测年结果显示,平谷熊耳寨团山子组上部钾质火山岩的锆石207Pb/206Pb加权... 华北克拉通北部燕辽地区是长城系地层出露最全的标准建组地区之一。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长城系地层底界年龄比以往所认为的18亿年明显年轻。新的锆石LA-ICP-MSU-Pb测年结果显示,平谷熊耳寨团山子组上部钾质火山岩的锆石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为1637±15Ma(95%置信度,N=15,MSWD=0.75),一致年龄为1641±4Ma(1σ,N=14,MSWD=0.12),限定了团山子组上部的沉积时代。蓟县青山岭侵位于串岭沟组地层内闪长玢岩脉的锆石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为1634±9Ma(95%置信度,N=17,MSWD=0.40),表明串岭沟组地层沉积发生在1634±9Ma之前。结合前人大红峪组火山岩的研究结果还表明,燕辽拗拉槽(裂谷)钾质火山岩的喷发开始于1637±15Ma,在大红峪期(~1625Ma)达到高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串岭沟组 团山子组 长城系 燕辽拗拉槽(裂谷) 华北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地震断裂带多次地震活动新证据 被引量:9
3
作者 裴军令 周在征 +4 位作者 李海兵 王焕 刘锋 盛美 赵越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3-55,共13页
虹口乡八角庙出露完整的映秀—北川断裂带剖面断层岩,高分辨率磁化率测试揭示出多个具有高磁化率特征的断层岩带。系统的岩石磁学分析证明一层褐色断层岩相对围岩具有最大的磁化率值,存在新生成的磁铁矿和拥有相似的天然剩磁(NRM)和非... 虹口乡八角庙出露完整的映秀—北川断裂带剖面断层岩,高分辨率磁化率测试揭示出多个具有高磁化率特征的断层岩带。系统的岩石磁学分析证明一层褐色断层岩相对围岩具有最大的磁化率值,存在新生成的磁铁矿和拥有相似的天然剩磁(NRM)和非磁滞剩磁(ARM)强度衰减过程。高磁化率特征是含铁顺磁性矿物受到断层滑移过程产生摩擦生热作用生成磁铁矿所致。同时断层岩还获得了热剩磁,记录了地震活动磁学信息。结合汶川地震科学钻探项目1号孔(WFSD-1)磁化率和岩石磁学研究结果,说明映秀—北川断裂带包含多层具有高磁化率特征的断层岩,暗示了多次强震的发生。具有高磁化率特征的断层岩可以作为判定地震活动的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断裂带 映秀—北川断裂带 断层岩 磁化率 摩擦生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平原第四纪火山岩时代 被引量:8
4
作者 裴军令 刘锋 +3 位作者 胡云壮 周在征 李建锋 赵越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65-1773,共9页
河北平原第四纪火山岩时代对理解华北东部新构造运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对其准确年龄一直缺少研究。位于河北省海兴县附近CK3孔岩心揭示了4次第四纪的火山活动。针对第1次火山岩底部样品开展^40Ar/^39Ar测试,其年龄为(2.36±0.05)M... 河北平原第四纪火山岩时代对理解华北东部新构造运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对其准确年龄一直缺少研究。位于河北省海兴县附近CK3孔岩心揭示了4次第四纪的火山活动。针对第1次火山岩底部样品开展^40Ar/^39Ar测试,其年龄为(2.36±0.05)Ma。结合磁性地层研究结果,限定了其他3次火山活动时代分别为约1.3 Ma、35~70 ka和10~15 k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平原 第四纪火山岩 ^40AR-^39AR年代学 磁性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