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溶区县域耕地质量野外监测网络布设研究——以陆良县为例
1
作者 廖丽君 李成学 +2 位作者 魏巍 郭晓飞 余建新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0期340-342,共3页
耕地质量动态监测是为掌握实时实地的耕地质量状况,持续定期地通过科学而合理的空间取样,调查影响耕地质量的主要指标或属性,并结合其他数据的分析,对耕地质量的变化做出评估。结合区域耕地质量变化的自然规律,科学构建覆盖面广、层次... 耕地质量动态监测是为掌握实时实地的耕地质量状况,持续定期地通过科学而合理的空间取样,调查影响耕地质量的主要指标或属性,并结合其他数据的分析,对耕地质量的变化做出评估。结合区域耕地质量变化的自然规律,科学构建覆盖面广、层次清楚、代表性强的耕地质量野外监测网络对监测的科学性、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研究提出了岩溶地区县域耕地质量野外监测网络布设方法,并以耕地质量等级监测示范县陆良县对此方法进行了实例验证。陆良县共划分为9类监测控制区,共12片;共布设了9个随机监测样点,26个固定监测样点。经论证,所布设监测样点实现了对全县耕地利用类型的全覆盖,具有很好的代表性。研究结果显示,提出的方法符合耕地质量等级监测的需求,可为岩溶区县域耕地质量野外监测网络布设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质量分等 耕地质量监测 监测网络 云南陆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生产潜力订正对耕地自然质量等别的影响——以云南省陆良县3种指定作物为例
2
作者 马悦 廖丽君 +4 位作者 张建生 郑宏刚 李海丛 陈镜宇 余建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259-263,共5页
作物生产潜力是评定耕地质量等别的重要因素,但是能提供生产潜力数据的气象站点有限,因此,对气象站点处的生产潜力值进行订正,以获取气象站点未覆盖区域的生产潜力值便显得尤为重要。以云南省陆良县为例,通过对云南省气象站点提供的3种... 作物生产潜力是评定耕地质量等别的重要因素,但是能提供生产潜力数据的气象站点有限,因此,对气象站点处的生产潜力值进行订正,以获取气象站点未覆盖区域的生产潜力值便显得尤为重要。以云南省陆良县为例,通过对云南省气象站点提供的3种指定作物生产潜力值进行克里金插值订正,获得了陆良县气象站点以外区域的3种指定作物生产潜力值,并运用对比分析法,探讨生产潜力值的订正对耕地自然质量等别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克里金插值方法订正的作物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值较订正前变化较大,对耕地自然质量等别有一定的影响,耕地自然质量水平有所降低。订正后的作物生产潜力值更加精确,可以提高耕地质量等别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生产潜力 克里金插值 自然质量等别 作物光温生产潜力 作物气候生产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良县农用地分等数据库与二调数据库整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廖丽君 魏巍 +2 位作者 刘淑霞 郑宏刚 余建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4-90,共7页
研究目的:探索县级农用地分等数据库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快速衔接的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为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更新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方法:GIS空间分析、项目调查、结果对比分析等方法。研究结果:研究得出的农用地分... 研究目的:探索县级农用地分等数据库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快速衔接的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为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更新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方法:GIS空间分析、项目调查、结果对比分析等方法。研究结果:研究得出的农用地分等数据库与二调数据库整合的方法为:区别对待耕地质量非突变区和突变区,非突变区采用属性传递实现分等数据库中耕地质量等级信息与二调数据库中耕地图斑的有效挂接;突变区进行耕地质量重新评定。研究以陆良县为例验证了此方法,验证结果显示,数据库整合前后,陆良县县域耕地质量等别比例和耕地质量空间分布规律相对稳定。研究结论:这是一种既能保持对原分等成果的继承性,又能保持分等成果现势性的数据库整合的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云南省129个县(市、区)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工作,以此方法获得的与二调时点相一致的分等成果可作为后期分等成果年度更新的本底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农用地分等 二调数据库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耕地压力动态变化及趋势预测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川 刘淑霞 +5 位作者 许超 曾维军 张建生 余建新 张耿杰 陈永志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3-116,共4页
耕地是土地资源的精华,是保障粮食安全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运用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分析了云南省2000~2010年的耕地压力变化特征,并对其未来耕地压力的变化趋势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00~2010年,云南省粮播面积总体呈减少的趋势... 耕地是土地资源的精华,是保障粮食安全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运用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分析了云南省2000~2010年的耕地压力变化特征,并对其未来耕地压力的变化趋势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00~2010年,云南省粮播面积总体呈减少的趋势,而常用耕地面积、粮食单产、复种指数、总人口数量及耕地压力指数却呈持续升高的趋势。未来15年内,云南省耕地压力指数会呈总体降低的趋势,到2030年,耕地压力指数将小于1,耕地压力进一步缓解。控制人口数量、控制耕地非农化、确保常用耕地面积及播粮面积比稳定,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及配套,提高农业科技的转化力度将是解决耕地压力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耕地压力指数 变化趋势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作物生产潜力的海拔修正对耕地自然等别评价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廖丽君 余建新 +3 位作者 郑宏刚 张建生 刘淑霞 巍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46-253,共8页
作物光温生产潜力(thermal potential productivity,TPP)、气候生产潜力(climatic potential productivity,CPP)是农用地质量分等技术体系中的重要参数,其客观性对分等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在耕地分布海拔差异较大的区域,实际... 作物光温生产潜力(thermal potential productivity,TPP)、气候生产潜力(climatic potential productivity,CPP)是农用地质量分等技术体系中的重要参数,其客观性对分等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在耕地分布海拔差异较大的区域,实际工作中以县级气象站点TPP、CPP代替全县域TPP、CPP的取值方式导致耕地质量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不足。该文旨在通过对气象站点指定作物TPP、CPP进行海拔修正,获取陆良县气象站点以外区域的指定作物潜力值并探讨其对耕地自然质量等的影响。首先,以第1轮云南省农用地分等工作中陆良县归属的滇中高原盆地区56个县级气象站点指定作物的TPP、CPP为基础,生成区域内一季稻、夏玉米、冬小麦TPP、CPP的海拔修正模型;其次,在陆良县县域范围内,每村各选取一块质量最好的旱地和水田,以样点旱地、样点水田作物实际单产验证模型的合理性;最后,验算陆良县范围内所有耕地采用修正后的TPP、CPP评定的自然质量等与采用修正前的TPP、CPP评定的自然质量等的差异。结果显示:各样点一季稻、夏玉米、冬小麦的实际单产均低于修正前和修正后的TPP、CPP,且与修正后的TPP、CPP随海拔的变化趋势一致;修正后的一季稻、夏玉米、冬小麦TPP、CPP较修正前更符合自然实际;全县修正后的耕地自然质量等较修正前变化范围为?0.8-1.7等,且99.76%的耕地自然质量等较修正前降低值在1.5等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土地利用 分等 农用地质量分等 作物生产潜力 海拔修正 陆良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耕地质量等级变化监测区划定及监测点布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魏巍 廖丽君 余建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0期4641-4642,4646,共3页
耕地质量等级变化监测工作是提升耕地数量质量并重管理的重要手段,如何合理、全面地布置监测网络系统及布控监测点,是耕地质量等级变化监测技术的关键。该研究基于ArcGIS平台,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划定监测控制区及布设监测样点,其结果符... 耕地质量等级变化监测工作是提升耕地数量质量并重管理的重要手段,如何合理、全面地布置监测网络系统及布控监测点,是耕地质量等级变化监测技术的关键。该研究基于ArcGIS平台,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划定监测控制区及布设监测样点,其结果符合耕地等级变化监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监测 监测控制区 监测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