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兼析空间规划、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与自然资源监管的关系 被引量:325
1
作者 林坚 吴宇翔 +1 位作者 吴佳雨 刘诗毅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17,共9页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立空间规划体系、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成为备受瞩目的问题。研究三者的关系发现:(1)建立空间规划体系的初衷是立足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实施国土空间...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立空间规划体系、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成为备受瞩目的问题。研究三者的关系发现:(1)建立空间规划体系的初衷是立足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是其中的连接点;(2)自然资源监管可以区分为载体使用许可、载体产权许可和产品生产许可3个环节;国土空间首先是自然资源的载体,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对应资源载体使用许可,是载体产权许可和产品生产许可的前置条件;(3)空间规划服务并作用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现实类型多,但内容、管理逻辑基本相同,产生的冲突是因土地发展权管理权力之争带来的;(4)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表明,以资源保护为出发点的一级土地发展权管理,对属于地方事权的二级土地发展权管理产生了更强的约束力,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内容也将包括"建还是种"、"种什么"、"建什么"、"建多少"等;(5)未来两级土地发展权的统一归口管理,要求空间规划管理既要管好全域国土空间的重要控制边界,也得管住微观的用地、用海行为,这对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构建空间规划体系,应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大计、长远大计,承担起基础性、指导性、约束性的功能;结合"管什么"、"谁来管"、"怎么管"的"管""用"前提,设想构建"一总四专、五级三类"的新时代空间规划体系,推进"三基一水两条线,两界一区五张网"的保护开发边界"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规划体系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自然资源监管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土地发展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20年展望——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分报告 被引量:4
2
作者 楚建群 胡天汇 +1 位作者 叶子君 林坚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4-92,共9页
研究目的:总结2019年国内外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2020年国内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研究结果:2019年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资源的自然与生态属性、低碳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转型、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制度... 研究目的:总结2019年国内外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2020年国内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研究结果:2019年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资源的自然与生态属性、低碳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转型、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智慧型空间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等方面;国外研究侧重于土地资源配置、土地质量、土地利用变化、土地规划的公众参与技术与生态影响等方面.研究结论:2019年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在自然资源资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国土空间规划、土地资源资产核算、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和土地利用转型潜力评价等基础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2020年及未来将重点关注自然资源优化配置、土地利用转型、自然资源资产、资源集约利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自然生态空间管制、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村庄规划等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科学 土地资源 土地利用 空间规划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国土空间规划与“央地”协同——兼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演变中的央地关系发展及趋向 被引量:97
3
作者 林坚 赵晔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0-23,共4页
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构应立足于国家治理视角,以实现国土空间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建立贯穿中央意志、落实基层治理、面向人民群众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其中,理顺央地事权关系、推进央地协同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中... 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构应立足于国家治理视角,以实现国土空间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建立贯穿中央意志、落实基层治理、面向人民群众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其中,理顺央地事权关系、推进央地协同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演变过程中的央地关系发展可以分为计划经济时期、分权改革后、分税制改革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调控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时期五个阶段.每一阶段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发展与变革,都与国家治理体系的演进与央地关系的转变密切相关.面向新时代,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央地关系将呈现出全新的协同趋向:(1)权责对等,央地分权与市场化改革同步进行,建立清晰的制度化分权模式;(2)各司其职,中央政府强调战略指引、底线管控、局部聚焦,地方政府关注要素配置、增质提效、权益协调;(3)协同共治,以区域-要素统筹为指向、以自然资源治理为支撑的规划将成为完善央地关系的重要试验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国土空间治理 央地关系 演变 趋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郊野单元规划:高度城市化地区国土整治和用途管制的重要抓手 被引量:11
4
作者 林坚 陈雪梅 《上海城市规划》 2020年第2期99-103,共5页
郊野单元规划起初为土地整治的平台,逐步发展成为高度城市化地区国土整治和用途管制的空间组织方式创新。通过梳理土地整治、国土整治与郊野单元规划的发展脉络,结合上海的经验,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展望未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郊野单元... 郊野单元规划起初为土地整治的平台,逐步发展成为高度城市化地区国土整治和用途管制的空间组织方式创新。通过梳理土地整治、国土整治与郊野单元规划的发展脉络,结合上海的经验,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展望未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郊野单元规划的新定位及其推进国土整治的关键。介绍了郊野单元规划经历的以统筹镇域专项土地整治工程为主、向兼顾国土整治和全域用途管制的转型过程;分析了郊野单元规划还将随着国土空间管理的精细化发展下沉,向着与镇级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国土整治专项规划实施方案相结合的方式转变,从而成为全域国土整治和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重要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郊野单元规划 土地整治 国土整治 用途管制 高度城市化地区 上海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的陆海统筹方法探析 被引量:39
5
作者 李修颉 林坚 +1 位作者 楚建群 赵晔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68,共9页
研究目的:剖析陆海空间规划之间的冲突表现及原因,探索国土空间规划中可实践的陆海统筹规划方法。研究方法:ArcGIS分析法、专家调查法和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1)中国陆海空间规划冲突是不同逻辑起点和规划管理体系下央地政府博弈能力... 研究目的:剖析陆海空间规划之间的冲突表现及原因,探索国土空间规划中可实践的陆海统筹规划方法。研究方法:ArcGIS分析法、专家调查法和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1)中国陆海空间规划冲突是不同逻辑起点和规划管理体系下央地政府博弈能力不同的结果;(2)陆海空间规划冲突具体表现在陆海的规划管理边界、国土空间分类、开发保护战略、空间规划安排4个方面;(3)研究制定了统筹边界划定、统筹空间分类、统筹用途调整和统筹管控规则“四步走”的陆海统筹方法。研究结论:“四步走”的陆海统筹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陆海冲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陆海统筹 冲突协调 方法 潍坊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21年展望——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分报告 被引量:11
6
作者 孙诗桐 林坚 +1 位作者 宋怡 楚建群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3-112,共10页
研究目的:总结2020年国内外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2021年国内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研究结果:2020年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生态安全、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土地利用转型、土地利用效率、... 研究目的:总结2020年国内外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2021年国内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研究结果:2020年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生态安全、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土地利用转型、土地利用效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理论方法等方面;国外研究侧重于土地资源决策机制、土地质量、土地可持续利用、多情景土地利用模拟和参与式空间规划等方面。研究结论:2020年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在自然资源生态价值评估、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土地利用转型模式、土地利用效率特征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等基础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2021年及未来将重点关注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土地利用转型、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评价、国土空间规划转型、智慧型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等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土地利用 空间规划 土地科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量规划时代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思考 被引量:116
7
作者 林坚 叶子君 杨红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共8页
研究目的:总结中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的总体情况和主要特征,分析再开发的现实挑战,探讨再开发的重点与方向。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从总体情况来看,存在内涵外延尚未统一、工作目标基本一致、改造类型因地制宜等特点;... 研究目的:总结中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的总体情况和主要特征,分析再开发的现实挑战,探讨再开发的重点与方向。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从总体情况来看,存在内涵外延尚未统一、工作目标基本一致、改造类型因地制宜等特点;(2)从主要特征上看,试点城市工作开展的内在动因各异,规划模式多样,激励措施丰富;(3)从现实挑战上看,主要存在政策瓶颈未突破、规划统筹仍不足、制度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研究结论:从10个试点城市开展的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情况来看,存量规划时代应当重点完善目标内涵、落实规划先行、推动实施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量规划 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 试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海洋资源监管、用途管制与规划管理 被引量:9
8
作者 林坚 李修颉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7-32,共6页
海洋资源监管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文章从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目标出发,分析我国海洋资源监管的基本逻辑和内容,指出以往的海洋管理存在空间规划体系不完备、空间分类不衔接、立体分层设权考... 海洋资源监管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文章从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目标出发,分析我国海洋资源监管的基本逻辑和内容,指出以往的海洋管理存在空间规划体系不完备、空间分类不衔接、立体分层设权考虑不足和陆海管理部门权责交叠等问题,故未来完善新时代海洋资源监管机制应着力于建立管用的全域分层分类规划、多用的海洋国土空间分类、好用的陆海统筹管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资源监管 用途管制 国土空间规划 海洋国土空间分类 陆海统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要素”统筹视角下“多规合一”实践的思考与展望 被引量:51
9
作者 林坚 李东 +2 位作者 杨凌 刘诗毅 武婷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8-34,共7页
文章从“区域”型、“要素”型国土空间认知视角出发,剖析以往“多规合一”实践的特点和不足,指出“多规”矛盾的根源在于规划要求在“区域”“要素”间传导不畅,各地实践多将协调“要素”型国土空间的矛盾作为主要工作,尚未针对“区域... 文章从“区域”型、“要素”型国土空间认知视角出发,剖析以往“多规合一”实践的特点和不足,指出“多规”矛盾的根源在于规划要求在“区域”“要素”间传导不畅,各地实践多将协调“要素”型国土空间的矛盾作为主要工作,尚未针对“区域—要素”统筹提出有效方案。针对未来“多规合一”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文章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强“区域—要素”统筹,协调针对“区域”的上位规划,加强规划纵向衔接、指标分级传导;二是对于管制类要素空间的划定,应统一技术标准、明确管制要求及完善控制线体系;三是对于用途类要素空间的划分,应做到突出重点、刚柔结合及陆海兼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规合一 国土空间规划 "区域-要素"统筹 "区域"型国土空间 "要素"型国土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城市非正规性:城市更新中的城市治理创新 被引量:33
10
作者 楚建群 赵辉 林坚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2-126,共5页
治理城市病、提升城市品质与活力是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重点任务与目标,城市更新与城市治理作为重要的实现途径,是中国备受关注的两大议题。我国城市更新的重要对象是棚户区、城中村等非正规空间,非正规性问题既是更新工作中的难点,又是... 治理城市病、提升城市品质与活力是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重点任务与目标,城市更新与城市治理作为重要的实现途径,是中国备受关注的两大议题。我国城市更新的重要对象是棚户区、城中村等非正规空间,非正规性问题既是更新工作中的难点,又是城市治理的重点关注领域之一。文章以城市更新为切入点,梳理了城市非正规性的内涵与特点及非正规空间更新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在分析城市治理及其创新路向的基础上,提出鼓励市场与社会自主参与、建立多元对话平台、推动社区主导更新及运用智慧治理手段四方面建议,以期构建城市非正规空间更新的治理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非正规性 城市更新 城市治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城市更新决策支持方法研究评述 被引量:10
11
作者 叶子君 林坚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9-64,共6页
在城市问题不断涌现且呈现日益复杂化的背景下,可持续城市更新作为顺应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治理模式,迫切需要通过科学决策方法的支持来推动其有效实施。在系统分析各类可持续城市更新决策支持方法的特点、问题及实践进展后发现:(1)... 在城市问题不断涌现且呈现日益复杂化的背景下,可持续城市更新作为顺应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治理模式,迫切需要通过科学决策方法的支持来推动其有效实施。在系统分析各类可持续城市更新决策支持方法的特点、问题及实践进展后发现:(1)传统决策方法以可持续城市更新评价为主,评价视角通常围绕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展开,评价指标主要分城市整体评价和更新项目评价两个层面,评价方法以指标体系构建和未来情景模拟为主;(2)当前方法创新的动向是运用群决策模型法、决策平台构建、多尺度模型法等为可持续城市更新提供决策支持;(3)未来发展趋向包括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城市更新基底数据库,探索多尺度联动更新理论体系与决策传导优化方法,打造可持续城市更新的“区块链”云服务决策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城市更新 决策支持 决策方法 研究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健康城市发展的关键要素 被引量:7
12
作者 马亮 林坚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4-57,共4页
未来城市发展面临诸多健康风险与挑战。城市的高密度集聚特征虽然有利于提高城市经济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风险,但也为传染性疾病的快速传播提供了催化剂。通过引导城市空间布局和优化资源分配,国土空间规划在... 未来城市发展面临诸多健康风险与挑战。城市的高密度集聚特征虽然有利于提高城市经济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风险,但也为传染性疾病的快速传播提供了催化剂。通过引导城市空间布局和优化资源分配,国土空间规划在应对和解决城市未来面临的重大公共健康挑战上拥有巨大潜力。在物质空间安排方面,城市规划可从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绿地及开敞空间系统、慢行交通优先的完整街道系统以及完整社区这四个维度更好地提升公共健康;在城市管理方面,城市政府应重视气候变化、科技进步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居民健康的潜在威胁,以及城市弱势人群的健康公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城市 规划理念 公共健康 城市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城市更新:新时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被引量:54
13
作者 林坚 叶子君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12,共4页
城市更新是一个永恒的议题,并在国家发展阶段有其特定的历史任务.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绿色城市更新必将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通过发现绿色城市更新的时代价值,分析我国绿色城市更新在“点”、“线”、“面”上的既往... 城市更新是一个永恒的议题,并在国家发展阶段有其特定的历史任务.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绿色城市更新必将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通过发现绿色城市更新的时代价值,分析我国绿色城市更新在“点”、“线”、“面”上的既往探索及现实挑战,结合绿色城市更新的国际动向,提出“十四五”时期有关绿色城市更新的若干建议.包括:(1)绿色城市更新规划先行;(2)建设绿色基础设施网络;(3)探索绿色零碳社区更新;(4)创新绿色城市更新机制,探索增存挂钩“绿色折抵”、绿色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城市更新 “十四五”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