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1
作者 王垚 李爱民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34,共12页
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之后,中国已经迈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但长期以来,中国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等国土空间分布失衡问题未能受到足够重视,已经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形成掣肘。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新征程阶段的... 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之后,中国已经迈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但长期以来,中国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等国土空间分布失衡问题未能受到足够重视,已经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形成掣肘。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新征程阶段的国土空间开发应以“全域高质量发展、整体生态保护与局部重点开发有机结合”为特征,以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强空间分工与合作、开拓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提升重要功能区的保障能力为主要思路,逐步确定“四横四纵”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三大功能区。同时,为支撑创新驱动、制造业强国、对外开放、能源安全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还需要重点布局科技创新高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多层次对外开放聚集区、能源安全保障基地等功能区。在此基础上,新征程阶段的国土空间开发应以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完善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实施分类管理的差别化国土空间政策、明确中央与地方责任和分工为施策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国土空间 开发保护 新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现代化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的科学基础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安树伟 黄征学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42,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最终目标,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分别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实现途径和国土空间保障。面向现代化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的科学内涵是优势互补、开发高效、约束有效、布局协调、发展安全。实现中国式现代... 中国式现代化是最终目标,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分别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实现途径和国土空间保障。面向现代化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的科学内涵是优势互补、开发高效、约束有效、布局协调、发展安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战略格局是面向全球的“沿海—内陆—沿边”全面开放格局。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要调整和优化产业基础能力布局,增强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性;要优化重大基础设施和大通道布局,提升国土空间的开放程度和通达性。科学的、全面的国土空间体系包括空间发展格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国土空间治理体系,三者缺一不可。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经济发展优势区要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要提升综合保障能力,更需要完善的体制机制做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区域经济布局 国土空间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经济政策:历史演进、地方实践、启示及建议
3
作者 党丽娟 黄征学 潘彪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30,共9页
新时期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扩大国内需求、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以“放”为主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与乡镇工业集体经济,以“建”为主... 新时期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扩大国内需求、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以“放”为主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与乡镇工业集体经济,以“建”为主的园区经济,以“治”为主的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以及以“特”为主的专业特色产业化发展等四个演进阶段。当前我国各地方为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出台了若干政策举措,在资源配置型、激励引导型、制度创新型政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针对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现实,亟须进一步构建激励相容的财政支持体系,打造适配县域需求的金融服务网络,实施“链群融合”发展战略,以“引育融合”实现人才生态闭环,深化土地市场化配置改革,推动县域经济全局性破题与整体性跃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政策 历史演进 地方实践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观视角下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思路研究
4
作者 欧阳慧 梁俊 李沛霖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8,共11页
当前基于单一维度研究解决城镇化重大问题具有局限性。要破除当前以“就市民化论市民化,就产业论产业,就空间论空间,就治理论治理”的城镇化思维,以系统观念下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其总体思路是:围绕1个核心,立足2个大局,理顺3... 当前基于单一维度研究解决城镇化重大问题具有局限性。要破除当前以“就市民化论市民化,就产业论产业,就空间论空间,就治理论治理”的城镇化思维,以系统观念下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其总体思路是:围绕1个核心,立足2个大局,理顺3个关系,统筹4个维度。其中以人为核心是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本质要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出发点,把握好短期与中长期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以及乡村全面振兴的关系是提升城镇化质量的重要保障,实现人口、产业、空间、治理4个维度相匹配是系统观念下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人口 产业 空间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窦红涛 贾若祥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82,共8页
近年来,西部地区发展势头良好,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明显缩小,维护国家国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的重要功能更加凸显。但是,西部地区还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支撑能力不足等困难和挑战。西部... 近年来,西部地区发展势头良好,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明显缩小,维护国家国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的重要功能更加凸显。但是,西部地区还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支撑能力不足等困难和挑战。西部地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要聚焦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大保护放在压倒性地位,坚持以大开放重塑区域发展优势,坚持牢牢守住安全底线,优化形成“两核七极、六区七基地”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加快打造“一带双廊四区”的生态安全屏障格局,推动构建“三核七枢纽、三通道多节点”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通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提高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水平等不断增强西部地区的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中国式现代化 高水平保护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经济大省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研究
6
作者 李晓琳 王继源 +1 位作者 刘峥延 公丕萍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91,共7页
当前,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福建五个东部经济大省进入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阶段,亟须解决省域内部发展不协调问题。五省区域发展分化体现在沿海与内陆、少数中心城市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差距,其中广东省内分化最为显著... 当前,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福建五个东部经济大省进入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阶段,亟须解决省域内部发展不协调问题。五省区域发展分化体现在沿海与内陆、少数中心城市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差距,其中广东省内分化最为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省经济分化的特征和格局已经基本稳定,但地区间经济差距依然十分明显;人口分化滞后于经济分化,但人口分化格局与经济分化格局基本保持一致;民生水平地区间差异较小且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越来越均衡。造成经济大省内部发展不平衡有多重因素,其中自然条件及区位差异导致最初的经济分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则越来越突出。未来,为更好地推动实现经济大省省域内部的协调发展,要立足不同地区比较优势,更加注重培育落后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在高质量发展中解决不平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大省 变异系数 省域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交通行业实施环境经济政策的协同控制效应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邢有凯 刘峥延 +3 位作者 毛显强 高玉冰 何峰 余红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9-387,共9页
目前,交通行业已成为中国局地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来源之一,而且随着交通运输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工业和生活排放相比,交通排放贡献占比呈相对增加趋势。文中构建了"CGE-CIMS联合模型",对中国交通行业实施环境经济... 目前,交通行业已成为中国局地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来源之一,而且随着交通运输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工业和生活排放相比,交通排放贡献占比呈相对增加趋势。文中构建了"CGE-CIMS联合模型",对中国交通行业实施环境经济政策的局地大气污染物和CO2协同控制效应进行量化评估。结果显示,与BAU情景相比,环境税、碳税、成品油消费税以及政策组合情景均促进了交通行业的电力消费替代汽油、柴油等石油制品,即使考虑政策实施后电力消费增加导致的间接排放,各情景下综合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量(ICER)仍为正值,即各项环境经济政策均具有较好的协同控制局地大气污染物和CO2的效果。本文最后提出了包括聚焦高排放交通工具,以补贴低碳交通方式配合绿色税制改革,以及电力行业低碳发展等交通行业实施环境经济政策的配套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行业 环境经济政策 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战略思路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肖金成 黄征学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0,2,共6页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人口、城市密集的重要发展轴线,在全国"两横三纵"空间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长江流域各省市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目前已经形成了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川渝三大城市群以及若干个区域性中...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人口、城市密集的重要发展轴线,在全国"两横三纵"空间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长江流域各省市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目前已经形成了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川渝三大城市群以及若干个区域性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仅次于沿海经济带,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上中下游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大、城镇化水平差距大、居民收入差距大,需要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城镇体系、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城镇化 战略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区域中心城市的省际交界地区区域合作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滕飞 申红艳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88,共8页
省际交界地区是一类特殊的区域类型,其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远离各自省份的经济中心城市,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成为促进交界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但是一般省际交界地区单个城市不足以辐射带动整个交界地区。本文以苏鲁豫皖四省交... 省际交界地区是一类特殊的区域类型,其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远离各自省份的经济中心城市,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成为促进交界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但是一般省际交界地区单个城市不足以辐射带动整个交界地区。本文以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为例,探索将"区域中心城市之争"转化为多区域中心城市互动合作,以此优化省际交界地区空间结构,最终形成几个功能互补、联系密切的"城市经济圈",对广大省际交界地区产生足够的辐射力和带动力,打破行政分割,实现对省际交界地区的整合与协调发展。并探讨了区域合作的模式和路径,以期对国内省际交界地区避免区域冲突、促进合作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交界地区 多区域中心城市 区域合作 苏鲁豫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时期新格局的对策与路径——“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第十六次专题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6
10
作者 肖金成 沈体雁 凌英凯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6-152,共7页
西部大开发战略自1999年提出至今已21年,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202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旨在为西部地区解决发展问题、增强发展动能,也标志着西部地区将在新时期开启高质... 西部大开发战略自1999年提出至今已21年,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202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旨在为西部地区解决发展问题、增强发展动能,也标志着西部地区将在新时期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2020年7月12日,“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围绕“西部大开发:新时期、新格局”进行了线上专题研讨,与会专家学者们全面分析了西部地区开发建设2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相关经验,新形势下西部大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新时期新格局下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使命,并就推进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时期新格局的对策与路径提出了重要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区域战略 对策与路径 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肖金成 马燕坤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0-27,共8页
西部地区幅员辽阔,人口稀少,城市稀疏,不可能形成数量较多的城市群。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除了要重视成渝、关中等城市群的发展,更应重视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让区域性中心城市集聚和承载更多的经济和人口。西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 西部地区幅员辽阔,人口稀少,城市稀疏,不可能形成数量较多的城市群。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除了要重视成渝、关中等城市群的发展,更应重视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让区域性中心城市集聚和承载更多的经济和人口。西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人口规模普遍较小,经济实力普遍不强,产业集聚能力普遍较弱,对外开放水平普遍不高。中心城市主要通过农产品消费、工业品供应、产业转移和生产性服务辐射带动区域发展。推动西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一要通过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人口吸引力;二要支持发展潜力较大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高水平产业平台;三要推动区域性中心城市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四要依托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西部地区沿边经济带;五要着力改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营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新格局 区域性中心城市 区域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区域经济布局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高国力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44,共7页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的重要精神,立足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要求,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有:区域间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显著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的重要精神,立足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要求,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有:区域间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显著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分工协作格局逐步形成,区域间发展差距得到有效控制,协同互动的机制模式不断丰富。深刻分析区域经济布局,现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区域开发缺乏空间有效管控,城市群都市圈发展不平衡,老少边穷等特殊类型区域发展滞后,乡村地区衰落难以有效控制。推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区域经济布局的重点任务是:明确谋划新时代中国区域经济“1+4+6+7”战略布局及重点任务,即强化提升“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引领地位,精准明确四大地区板块差异化发展重点,分类发挥六大战略引领区示范带动功能,构建完善七大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的扶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区域经济布局 区域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哈大经济支撑带”建设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汪阳红 张燕 《区域经济评论》 2017年第1期60-67,共8页
"哈大经济支撑带"是东北新经济支撑带的主体,加快推进"哈大经济支撑带"建设是支撑引领东北地区实现全面振兴、加快建成东北新经济支撑带的重要抓手。从空间优化视角看,就是要依托哈大交通干线及沿线区域的发展基础... "哈大经济支撑带"是东北新经济支撑带的主体,加快推进"哈大经济支撑带"建设是支撑引领东北地区实现全面振兴、加快建成东北新经济支撑带的重要抓手。从空间优化视角看,就是要依托哈大交通干线及沿线区域的发展基础,把握地缘东北亚的区位优势,积极对接融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进一步优化构建"四核、一轴、两带、两区"的空间格局,推动贯通多条多向开放的国际大通道,切实加强与国内其他区域的战略合作,加快建成一条纵贯南北、内畅外通、梯度联动、协同发展的经济支撑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大经济支撑带 空间结构 东北地区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省级开发区升级的区域分布及发展思路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国力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6-40,共5页
开发区在促进我国产业集聚、对外开放和体制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9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启动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升级工作,标志着我国开发区发展从数量扩张进入质量提升的新阶段。开发区升级对于应对国际... 开发区在促进我国产业集聚、对外开放和体制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9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启动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升级工作,标志着我国开发区发展从数量扩张进入质量提升的新阶段。开发区升级对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循环、低碳和绿色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主动应对提出开发区升级后在产业同构、扩区并园、政策制定、管理体制、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战略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区 升级 区域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局中国——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奠基者陈栋生研究员的学术贡献
15
作者 肖金成 《区域经济评论》 2014年第6期151-154,共4页
陈栋生研究员是我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对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和发展做出过开拓性贡献。他是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的主要创始人、我国区域经济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陈栋生研究员从事60年的学术生涯中,在治学风范、学... 陈栋生研究员是我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对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和发展做出过开拓性贡献。他是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的主要创始人、我国区域经济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陈栋生研究员从事60年的学术生涯中,在治学风范、学术思想、研究成果等各方面都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提出的三大地带划分理论,至今仍影响着我们区域政策研究的制定,是国家发改委和地方经济工作的重要参考和政策依据。2014年9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和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在北京共同举办"陈栋生研究员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研讨会",特别纪念陈栋生研究员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本刊特刊发三篇纪念文章,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栋生 区域经济学 主要创始人 纪念文章 三大地带 区域政策 学术研究 开拓性贡献 地方经济 研究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差异化路径:基于经济—人口—资源环境三维分类框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潘彪 黄征学 党丽娟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9,共10页
基于经济—人口—资源环境三维分类框架,本文将全国县域分为领先型、潜力型、基础型三类。其中,领先型县市187个,未来发展主要受限于空间范围狭小、行政等级偏低,应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扩权赋能激发县域发展自主性和能动性,率先实现高质... 基于经济—人口—资源环境三维分类框架,本文将全国县域分为领先型、潜力型、基础型三类。其中,领先型县市187个,未来发展主要受限于空间范围狭小、行政等级偏低,应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扩权赋能激发县域发展自主性和能动性,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潜力型县市687个,主要面临过早过快“去工业化”、人口和资金外流、经济调控能力弱、开发区作用不突出等问题,未来需要以锻长补短为核心,开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两大引擎,培育县域经济新增长点。基础型县市996个,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生态、能源和边疆安全重任,客观上牺牲了发展权,统筹发展和保护压力大、缩小与全国发展差距难度高,需要国家和省级层面统筹协调和利益补偿,推动点上开发、面上保护,将资源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高质量发展 分类 差异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铁废气中二氧化碳的微生物固定与转化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陆佳滢 王玉明 +2 位作者 李咸伟 熊丽君 李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248-5262,共15页
钢铁工业对发展经济至关重要,但其也是CO_(2)大规模排放的重要排放源之一.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针对CO_(2)的减排措施已经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通过调控关键基因、改造代谢途径或优化反应条件等方式,获得的工... 钢铁工业对发展经济至关重要,但其也是CO_(2)大规模排放的重要排放源之一.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针对CO_(2)的减排措施已经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通过调控关键基因、改造代谢途径或优化反应条件等方式,获得的工程菌株能够高效同化CO_(2)并转化为有机酸、生物燃料和多元醇等高值产物,为从传统的“获取–制造–处理”经济转变为减少碳足迹的可再生经济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因此,本研究聚焦微生物固定/转化钢铁废气中CO_(2)的研究进展,系统性分析了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前沿和工程应用挑战,探讨了基因编辑技术在其解决方案中的作用.这一领域的探索为未来的碳减排和环境治理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路径,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废气 二氧化碳 微生物固定 基因编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国土空间体系的内涵把握与实践方略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晋晋 韩克勇 黄征学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8-186,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对国土空间体系提出了新要求,国土空间体系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国土空间保障。与中国式现代化五个鲜明特征密切相关,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土空间体系表现为全面形成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国土开发协调有序的空间发展格局... 中国式现代化对国土空间体系提出了新要求,国土空间体系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国土空间保障。与中国式现代化五个鲜明特征密切相关,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土空间体系表现为全面形成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国土开发协调有序的空间发展格局。这种格局不仅是地理空间的划分,还反映一个更广泛的经济、社会、环境目标的综合性协调发展。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土空间体系的形成需要增强经济发展优势区的综合承载能力、提升特殊功能区的综合保障能力,同时,强化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国土空间治理体系为其提供基础保障。由此形成“一个格局、两种能力、两个体系”的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土空间体系,这是统筹空间发展和空间安全的重要前提。此外,要通过加强体制机制保障和政策支持,进一步确保国土空间有序布局、合理利用,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保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国土空间体系 优势互补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当前地区经济形势的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申兵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19-21,共3页
今年以来,为了扩大内需,各地区积极采取措施,加大投资力度,调整了经济结构。实际运行结果如下所述:一、各地区经济运行平稳1.各地区经济总量增长不平衡,东部地区保持了最快的增长速度。上半年,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保持了一定的... 今年以来,为了扩大内需,各地区积极采取措施,加大投资力度,调整了经济结构。实际运行结果如下所述:一、各地区经济运行平稳1.各地区经济总量增长不平衡,东部地区保持了最快的增长速度。上半年,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保持了一定的增长幅度,东部地区的增长速度高于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地区 中西部地区 经济发展 政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语:国土空间治理和绿色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20
作者 曾晨 +9 位作者 朱春阳 王真 刘文平 刘志 黄征学 邓祥征 陈雯 靳彤 叶方霞 张晓玲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共5页
以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和华中农业大学联合举办的2024年“生态保护与空间规划”暑期学术交流工作坊为契机,联合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世界银行、... 以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和华中农业大学联合举办的2024年“生态保护与空间规划”暑期学术交流工作坊为契机,联合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世界银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然资源部、湖北省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从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视角,探讨国土空间治理与绿色发展方面的重要议题,以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管理 生态环境保护 自然资源部 生态文明 中国科学院 生态保护 中国式现代化 政策研究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