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超临界百万机组发电机中性点软连接过热问题专题分析
1
作者 朱玉闯 伍健伟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年第28期4-4,共1页
某超超临界百万机组自从2007年6月投运以来,机组一直存在着发电机中性点软连接局部过热问题。本文将分析发电机中性点软连接局部过热产生的原因,找到发电机中性点软连接局部过热根本原因,提出几点解决发电机中性点软连接局部过热问题的... 某超超临界百万机组自从2007年6月投运以来,机组一直存在着发电机中性点软连接局部过热问题。本文将分析发电机中性点软连接局部过热产生的原因,找到发电机中性点软连接局部过热根本原因,提出几点解决发电机中性点软连接局部过热问题的措施,希望随后的百万机组在调试及正常运行时不再出现此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百万机组 发电机 中性点 软连接 过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立H-5000M系统在绥中二期1000MW机组上的应用与优化分析
2
作者 石金刚 周文秀 《神华科技》 2016年第6期54-57,共4页
本文从日立H-5000M系统的网络架构及汽轮机保护功能等方面对系统的应用现状进行介绍,并针对绥中电厂二期工程自商业运行以来系统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案,切实提高了机组运行的可靠性。
关键词 PLU 电液调节系统 后备超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MW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故障诊断 被引量:1
3
作者 朱玉闯 伍健伟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年第29期3-3,90,共2页
文章主要介绍了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故障诊断种类,并对绥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机组的振动故障进行了诊断,提出了正确的根治措施,为汽轮机发电机组振动的设计提供了良好的现场经验。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组 振动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中压缸上下缸温差大原因探讨
4
作者 付东方 《神华科技》 2019年第12期45-47,共3页
N850-23.536/540/540汽轮机在冷态启动过程中,曾发生了中压缸上下缸金属温度问题,中缸上下缸温差一度超过50℃,从而使机组启动时间延长。本文探讨可能导致温差大的原因及处理方案,为同类型汽轮机类似问题提供经验与借鉴。
关键词 汽轮机 中压缸 缸温差大 抽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除尘器电源参数优化调整及节能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吕杰 伍健伟 +2 位作者 宁献武 付康民 付东方 《神华科技》 2019年第3期90-93,共4页
电除尘器主要用于降低电厂烟尘排放浓度,在火电厂厂用电中占有较大比重。作为绿色环保设备在减少烟尘排放的同时耗能巨大,导致机组煤耗增加,烟尘排放反向增加,在提高电除尘效率的同时降低其自身能耗势在必行。本文对绥中电厂1000MW机组... 电除尘器主要用于降低电厂烟尘排放浓度,在火电厂厂用电中占有较大比重。作为绿色环保设备在减少烟尘排放的同时耗能巨大,导致机组煤耗增加,烟尘排放反向增加,在提高电除尘效率的同时降低其自身能耗势在必行。本文对绥中电厂1000MW机组电除尘器各电场供电方式、参数优化应用进行了介绍。通过电除尘器电源参数优化,在确保除尘效率达到要求的条件下,也降低了运行电耗。相关的电除尘器深度节能技术成果对于国内同类型设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除尘效率 二次飞扬 反电晕 二次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供800MW机组锅炉辅机抗低电压穿越能力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韩长利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50-153,共4页
给煤机、空预器是锅炉燃烧系统重要的辅机设备,采用变频调速方式运行,在电网电压低到一定程度时将闭锁输出,从而引起全炉膛灭火保护(MFT)动作跳机。本文通过对现场给煤机变频控制系统抽样试验研究,掌握在装变频器运行性能,结合实际情况... 给煤机、空预器是锅炉燃烧系统重要的辅机设备,采用变频调速方式运行,在电网电压低到一定程度时将闭锁输出,从而引起全炉膛灭火保护(MFT)动作跳机。本文通过对现场给煤机变频控制系统抽样试验研究,掌握在装变频器运行性能,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措施与实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组 辅机 低电压 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S30432钢管在超超临界机组应用前的测试措施 被引量:2
7
作者 艾忠岩 陈鹏 李志山 《神华科技》 2010年第3期66-68,共3页
蒸汽参数达600℃的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其锅炉过热器、再热器等关键部件采用了ASMESA-213MS30432奥氏体耐热钢管。早期,该钢管仅限于国外少数厂家生产,无法满足国内新建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需求,考虑到国内钢铁行业与锅炉制造业共同努力使... 蒸汽参数达600℃的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其锅炉过热器、再热器等关键部件采用了ASMESA-213MS30432奥氏体耐热钢管。早期,该钢管仅限于国外少数厂家生产,无法满足国内新建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需求,考虑到国内钢铁行业与锅炉制造业共同努力使得该钢管已初步实现国产化的现状,推进国产S30432钢管的应用势在必行。本文介绍了S30432钢管在神华国华绥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000MW超超临界锅炉机组上的应用进程、以及所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火电机组 耐热钢管 S30432钢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800-240-5型汽轮机通流部分典型缺陷处理
8
作者 王九崇 韩举 刘立勇 《神华科技》 2010年第2期61-65,共5页
对绥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一期两台俄制K800-240-5型汽轮机大修中通流部分存在的典型缺陷进行了总结,并介绍了针对缺陷的处理方案,文章为此类型机组相同或类似缺陷的处理提供了借鉴经验。
关键词 通流部分 围带 铆钉 阻汽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MW机组神华煤掺烧霍林河褐煤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高继录 邹天舒 +4 位作者 李志山 纪宏舜 冷杰 吴景兴 李含琼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30-434,475,共6页
在某电厂1 000MW机组上进行了神华煤与霍林河褐煤掺烧试验,研究了褐煤掺烧比例对磨煤机最大出力、机组最大出力和机组性能的影响,在最佳褐煤掺烧比例下进行了燃烧优化试验并提出了掺烧褐煤后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结果表明:随着褐煤掺... 在某电厂1 000MW机组上进行了神华煤与霍林河褐煤掺烧试验,研究了褐煤掺烧比例对磨煤机最大出力、机组最大出力和机组性能的影响,在最佳褐煤掺烧比例下进行了燃烧优化试验并提出了掺烧褐煤后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结果表明:随着褐煤掺烧比例的增大,磨煤机最大出力逐渐降低;当褐煤掺烧比例大于40%时,机组最大出力将受到明显影响;在目前设备条件下,褐煤最佳掺烧比例为30%.在最佳褐煤掺烧比例下,额定负荷时省煤器最佳出口氧量偏置为+0.4,最佳燃尽风挡板开度偏置为-10%.通过燃烧调整,基本上解决了掺烧褐煤后炉膛结焦问题,锅炉效率提高了0.07%,NOx排放质量浓度为293.2m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MW机组 掺烧试验 燃烧调整 神华煤 霍林河褐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汽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优化滑压运行方式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伟光 孟林辉 +1 位作者 陈正飞 王健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1-394,共4页
在不同负荷、不同进汽压力,采用按ASME试验标准,对东汽超超临界1 000MW汽轮机进行了优化滑压运行方式试验,通过对试验特性及特点进行分析,得到900MW至500MW负荷时的滑压运行曲线,比现有运行方式更经济。
关键词 汽轮机 滑压运行 热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工联锁保护信号品质算法的改进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书林 教富森 +1 位作者 孙自军 李明飞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07-210,共4页
在火力发电厂实际生产中,热工联锁保护误动和拒动的情况时有发生。优化热工联锁保护系统,提高热工联锁保护的可靠性,是热工维护人员一直追求的目标。本文探讨一种改进型信号品质鉴别算法,以提高热工联锁保护动作的正确性。
关键词 联锁保护 算法改进 防误动和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温差法对800MW机组汽动给水泵组效率测定及计算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伟光 赵玉姿 王九崇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0-233,237,共5页
首先叙述了俄制800MW机组汽动给水泵组主要设计技术指标和现状,详细介绍了采用热力学温差法计算泵组效率的原理及方法。经修正计算得出:小汽轮机相对内效率为70.78%,比设计值低10.22%;汽耗率为5.41kg/(kW.h),比设计值高1.03kg/(kW.h)。... 首先叙述了俄制800MW机组汽动给水泵组主要设计技术指标和现状,详细介绍了采用热力学温差法计算泵组效率的原理及方法。经修正计算得出:小汽轮机相对内效率为70.78%,比设计值低10.22%;汽耗率为5.41kg/(kW.h),比设计值高1.03kg/(kW.h)。给水泵组效率为75.4%,比设计值低5.6%;总扬程为3 245.7m,比设计值低479.2m。通过诊断分析,指出了汽动给水泵出力不足和效率低的原因,为以后经济运行及改进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汽轮机 前置泵 给水泵 总扬程 泵组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岸往复流海岸电厂降低取水温升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付康民 陈纯 刘涛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6年第7期34-36,共3页
针对沿岸往复流海岸绥中电厂取水温升偏高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工程附近水域的自然条件、工程海域水动力特点及取水温升偏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利用二维温排水数学模型对取排水口优化布置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经方案比选,合理布置取排水口。
关键词 沿岸往复流海岸 温排水 数值模拟 绥中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RB控制研究与试验
14
作者 安子健 范廷举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68-172,共5页
通过对绥中二期百万机组控制系统RB(机组辅机故障快速减负荷)控制逻辑的研究,详细阐述了RB的静态调试和动态试验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RB 协调控制 试验 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汽流激振分析与控制策略
15
作者 孟林辉 陈正飞 +1 位作者 张景彪 邢继涛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57-163,共7页
本文阐述了1000 MW超超临界N1000-25/600/600型汽轮机发生汽流激振时的现象、特征,分析了该机组产生汽流激振的原因,并提出机组运行中的控制策略,以有效控制汽流激振的发生。
关键词 1000MW超超临界 N1000-25/600/600型汽轮机 汽流激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MW机组电除尘高频电源低压绕组接地故障原因分析与预防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大元 《神华科技》 2018年第9期65-66,94,共3页
文章对绥中电厂1000MW机组电除尘EHC-II型高频电源自投运以来发生的低压绕组接地故障情况进行了简要说明,详细分析了故障原因和故障过程中对其它电气设备的影响,并对如何预防和杜绝这类故障开展了可行性研究。通过研究方案的现场应用和... 文章对绥中电厂1000MW机组电除尘EHC-II型高频电源自投运以来发生的低压绕组接地故障情况进行了简要说明,详细分析了故障原因和故障过程中对其它电气设备的影响,并对如何预防和杜绝这类故障开展了可行性研究。通过研究方案的现场应用和长期观察,能够对低压绕组接地故障的发生起到了良好的预防和杜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电源 IGBT 绕组 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润滑油泵振动超标原因分析及处理
17
作者 邱建新 《神华科技》 2009年第4期53-54,69,共3页
针对绥中电厂#2汽轮机两台交流润滑油泵电机顶部非驱动端振动超标的问题,通过对现场设备的跟踪和研究,分析了产生振动异常的原因,主要为泵基础薄弱、电机侧对轮配合间隙大和泵安装时存在缺陷问题等。为此,采用加固泵的基础、调整对轮间... 针对绥中电厂#2汽轮机两台交流润滑油泵电机顶部非驱动端振动超标的问题,通过对现场设备的跟踪和研究,分析了产生振动异常的原因,主要为泵基础薄弱、电机侧对轮配合间隙大和泵安装时存在缺陷问题等。为此,采用加固泵的基础、调整对轮间隙以及能量释放措施,对交流润滑油泵振动情况进行了处理,降低了电机顶部的振动,并进一步提出了减小泵振动问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泵 振动 加固基础 调整间隙 释放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制机组主汽门开裂纹原因及处理预案
18
作者 刘景春 《神华科技》 2012年第6期70-73,共4页
绥中发电公司2台俄制800MW机组的高压主汽门存在裂纹隐患。2011年,绥中发电公司A厂已经完成4台高压主汽门的检查工作,其中3台无裂纹,1台发现裂纹,裂纹位置在主汽门底部三通内表面。本文对裂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阀门原始缺陷是... 绥中发电公司2台俄制800MW机组的高压主汽门存在裂纹隐患。2011年,绥中发电公司A厂已经完成4台高压主汽门的检查工作,其中3台无裂纹,1台发现裂纹,裂纹位置在主汽门底部三通内表面。本文对裂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阀门原始缺陷是造成主汽门门体开裂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彻底治理方案,包括从主汽门内部进行补焊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制800MW 机组 汽轮机 高压主汽门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热器减温水调节阀运行异常分析与改造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伟 张景彪 刘天佐 《神华科技》 2018年第9期54-56,共3页
文章对绥中发电厂2×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再热器减温水调节阀调节性能差、小流量调节时汽蚀冲刷严重、密封严密性差等诸多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通过改造调节阀内部结构,有效提高了阀门的调节精度,消除了减温水系统漏泄量,... 文章对绥中发电厂2×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再热器减温水调节阀调节性能差、小流量调节时汽蚀冲刷严重、密封严密性差等诸多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通过改造调节阀内部结构,有效提高了阀门的调节精度,消除了减温水系统漏泄量,大大减少了维护工作量,为火电机组解决同类问题提供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再热器减温水 漏泄 汽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制超临界机组再热蒸汽管道焊接接头裂纹解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万鹏 阎洪勇 杜晋峰 《神华科技》 2017年第8期45-49,共5页
针对某火电厂俄制超临界机组运行7万h后,高温再热蒸汽管道(15x1M1φ)焊接接头裂纹并漏泄进行失效分析,通过宏观和微观组织研究发现,该焊接接头存在较大残余应力和应力集中,塑性储备不足、临界塑性变形能力εc低,为典型的耐热钢再热裂纹... 针对某火电厂俄制超临界机组运行7万h后,高温再热蒸汽管道(15x1M1φ)焊接接头裂纹并漏泄进行失效分析,通过宏观和微观组织研究发现,该焊接接头存在较大残余应力和应力集中,塑性储备不足、临界塑性变形能力εc低,为典型的耐热钢再热裂纹。管系结构、焊接和焊后热处理工艺不当是导致裂纹的主要原因,需对已经发现裂纹的焊接接头制定修复措施。同时,改善焊接及焊后热处理工艺,对其它暂未发现宏观裂纹的管道焊接接头进行UT、MT、PT等无损检验,以排除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热蒸汽管道 15x1M1φ 再热裂纹 热处理 焊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