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央国家机关“阳光采购”——制度规范 效果明显
1
作者 吕世光 《人民论坛》 2000年第8期48-49,共2页
政府采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管理政府公共支出的一种基本手段,在我国还是一项新生事物。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作为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的职能部门,近几年来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 政府采购制度 采购范围 网上采购 公开招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非经营型国有资产管理
2
作者 俸异群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7-19,共3页
讨论了非经营型国有资产的特性、管理目标和原则,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中国 事业单位 资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观念 积累经验 应对挑战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庆修 薛冬梅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9-51,共3页
目前,人才市场上被企业一致看好的抢手人才,近90%都是既有学历又有工作经验的人,而刚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出现令人尴尬的"疲软"状态.这不仅反映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也反映了一种新型的人才观.
关键词 高校 毕业生 就业 工作经验 市场需求 双证书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把握的几个战略要点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庆修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4-37,共4页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根据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其实质是解决经济如何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有科技和管理创新作为支撑,以劳动者素质的普遍提高作为根本...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根据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其实质是解决经济如何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有科技和管理创新作为支撑,以劳动者素质的普遍提高作为根本,配合政府职能的转变、现代能源与资源制度的完善,以及市场机制的健全。只有将这些因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也就是说,要把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路子;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观念,更多地依靠法律的、市场的手段节能降耗减排;继续深化改革,完善政绩考核机制和财税体制,从体制、机制、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形成有利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具体地说,应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加强自主创新结合起来;二是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提高比较优势素质结合起来;三是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政府职能结合起来;四是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结合起来;五是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完善现代资源环境制度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科学发展 科技创新 转变政府职能 市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能降耗,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庆修 《人民论坛》 2005年第2期80-81,共2页
节能降耗是经济发展的永恒规律。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节能降耗。要加大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力度,发展循环经济和知识经济,以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资源节约型社会 节能措施 中国 循环经济 技术创新 可持续发展 经济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企业制度在医疗机构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柴建军 陆涛 +1 位作者 洪涛 张本忠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1年第1期4-5,共2页
关键词 医疗机构 体制改革 现代企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技观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庆修 《新视野》 CSSCI 2003年第4期14-15,共2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其核心是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领域的首要作用,将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确保今后20年,乃至更长远我国经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其核心是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领域的首要作用,将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确保今后20年,乃至更长远我国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康社会 新型工业化 信息化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 人才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诚信:市场经济的座右铭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庆修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2003年第1期55-58,共4页
市场经济是以货币为媒介的信用经济,它的运作是以诚信为基础,稳定可靠的信用关系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没有诚信机制就不可能有完善的市场经济。失信将会动摇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将在更... 市场经济是以货币为媒介的信用经济,它的运作是以诚信为基础,稳定可靠的信用关系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没有诚信机制就不可能有完善的市场经济。失信将会动摇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所作的承诺必须兑现,遵循世贸规则和国际经济规则,这对政府、企业、个人遵循诚实守信的行为准则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因此,当务之急是建立并完善我国的信用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缺失 成因 信用建设 诚信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结构性失衡问题的综合治理方案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庆修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2-56,共5页
从经济结构角度看,结构性失衡是经济全球化格局中我国经济的主要矛盾。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核心是创新和发展基础上的结构性再平衡。综合治理经济结构性失衡,要抓住国内外危机中的有利因素,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技术改造、科... 从经济结构角度看,结构性失衡是经济全球化格局中我国经济的主要矛盾。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核心是创新和发展基础上的结构性再平衡。综合治理经济结构性失衡,要抓住国内外危机中的有利因素,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努力提高产业素质和装备水平,优化劳动力结构,提高国民收入,建立切实可行的社会保障网络,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在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坐标上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失衡 转变发展方式 再平衡 改革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庆修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38-41,共4页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进入了以人为本的时代 ;为确保“十五”期间 ,乃至今后更长时期内的可持续发展 ,要抓住...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进入了以人为本的时代 ;为确保“十五”期间 ,乃至今后更长时期内的可持续发展 ,要抓住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机遇 ,切实重视科技创新 ,形成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经济全球化 信息化 经济发展 优化资源配置 经济增长方式 “十五”期间 生态环境保护 资源利用 良性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应以信息化迎接全球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庆修 《新视野》 CSSCI 2002年第4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企业 信息化 经济全球化 以人为本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社会信用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庆修 《重庆社会科学》 2004年第3期140-142,共3页
市场经济是以货币为媒介的信用经济 ,它的运作是以信用为基础的 ,稳定可靠的信用关系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没有信用机制就不可能有完善的市场经济。失信将会动摇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产权是信用制度的基础 ,将信用度建... 市场经济是以货币为媒介的信用经济 ,它的运作是以信用为基础的 ,稳定可靠的信用关系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没有信用机制就不可能有完善的市场经济。失信将会动摇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产权是信用制度的基础 ,将信用度建立在产权约束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责权利对称的原则。我国目前信用所存在的问题 ,也说明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就要从道德、产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约束 社会信用制度 市场经济 货币 责权利 信用经济 信用机制 健全 保证 必然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转化传统产业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庆修 《南方经济》 2000年第12期37-39,共3页
本文指出:传统产业并不意味着技术含量低、缺乏竞争力;以高新技术武装传统产业大有作为,也是最终走向高新技术产业的必由之路;高新技术不仅自身能够脱颖而出,而且具有广泛的渗透性,能够对传统产业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
关键词 高新技术 传统产业 技术改造 中国 高新技术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述医疗机构的经营机制
14
作者 柴建军 陆涛 +1 位作者 张胜立 张岩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1年第9期519-523,共5页
关键词 医疗机构 经营机制 市场机制 顾客 营销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才危机与劳动力过剩
15
作者 陈庆修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人才危机 劳动力过剩 中国 人才竞争 人才资源 劳动力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经济对我国“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6
作者 陈庆修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8-21,共4页
关键词 新经济 十五计划 经济发展 结构调整 人力资源开发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五”时期结构调整的核心是信息化
17
作者 陈庆修 《新视野》 CSSCI 2001年第5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十五”时期 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竞争力 信息化 工业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五”时期要充分发挥好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两个动力的作用
18
作者 陈庆修 《探索》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9-92,共4页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体制创新对科技创新具有倍增效应。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条件下,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日益成为企业之间竞争力对比以及国际间综合国力较量的核心。因此,要在“十五”期间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体制创新对科技创新具有倍增效应。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条件下,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日益成为企业之间竞争力对比以及国际间综合国力较量的核心。因此,要在“十五”期间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两个动力的作用: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五计划" 科技创新 体制创新 企业 竞争力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发展要走绿色之路
19
作者 陈庆修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25-27,共3页
本文分析了绿色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必由之路、是大势所趋。在此基础上说明,企业要生存发展,就要积极进行ISO14001认证,开展绿色营销。
关键词 企业发展 可持续发展 IS01400l认证 绿色发展 企业形象 绿色营销 环境管理 循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0
作者 陈庆修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1年第2期89-90,共2页
关键词 科技 国民经济发展 综合国力 国际竞争力 科技进步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