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模式及中国综合公共安全管理对策 被引量:20
1
作者 史培军 刘婧 徐亚骏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16,共8页
中国政府将公共安全事件分为4大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众卫生和社会安全。中国的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包括在中央一级成立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以及针对上述4类公共安全问题相应组建的以管理自然灾害为主的国家减灾委员会;以管理事... 中国政府将公共安全事件分为4大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众卫生和社会安全。中国的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包括在中央一级成立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以及针对上述4类公共安全问题相应组建的以管理自然灾害为主的国家减灾委员会;以管理事故灾难为主的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以管理公共卫生为主的中国爱卫会和以管理社会治安为主的中央综合治理委员会。在地方政府一级,一般与中央有关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机构相对应,也相应组建了地方政府的应急管理办公室和上述4类的公共安全管理的委员会。此外,国家出台了各类公共安全管理的应急预案,并针对一些主要的公共安全因素,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法律、规定和决定。由此可以认为,中国公共安全的管理体制是“以中央为主,中央与地方政府相互配合”。中国公共安全管理机制是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在灾前、灾中与灾后分别承担相应的责任,至今还没有一个政府部门就某一种公共安全因素承担全部的备灾、应急与恢复和重建任务。国家的公共安全管理战略一直是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2003年SARS事件后,各级政府重视公共安全管理工作中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文章提出了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模式,即灾区政府、企业、社区在灾前备灾、灾中应急、灾后恢复与重建的减灾全过程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此模式的指导下,针对中国公共安全管理体制与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改进中国各级政府综合公共安全管理的对策:一是加大公共安全信息的及时公开力度,建立国家和地方公共安全信息共享体系;二是建立公共安全管理的纵向、横向与综合协调机制,全面提高各级政府的综合公共安全管理能力;三是从源头上降低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频率,建立发展规划的“风险”评价制度;四是鼓励非政府组织在综合公共安全管理中发挥作用,建立社区综合公共安全管理体系;五是大力提高减灾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效益,建设区域综合风险防范关键技术示范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自然灾害 生产事故 公共卫生 社会治安 综合公共安全管理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形对含硫气井应急计划区划分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陈胜 江田汉 +1 位作者 邓云峰 席学军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共4页
研究复杂地形对含硫气井应急计划区(EPZ)划分的影响,为高风险油气田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根据含硫气井井口与周边地形的关系,将复杂地形分为3类;选择不同类型复杂地形的3口含硫气井,采用大涡模拟方法模拟不同H2S释放速率、不同风速和... 研究复杂地形对含硫气井应急计划区(EPZ)划分的影响,为高风险油气田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根据含硫气井井口与周边地形的关系,将复杂地形分为3类;选择不同类型复杂地形的3口含硫气井,采用大涡模拟方法模拟不同H2S释放速率、不同风速和风向、不同井喷点火时间的组合条件下H2S大气扩散质量浓度场,积分计算各井H2S毒性负荷的时空分布。在此基础上,研究EPZ半径与H2S释放速率之间的关系,然后建立以H2S释放速率为指标的不同类型复杂地形含硫气井EPZ的划分方法。结果表明第一类模型计算结果明显大于第二类和第三类模型,第三类模型的计算结果最小,此差异随着H2S释放速率增大而愈显著。计算结果合理,方法适用且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气井 硫化氢扩散 应急计划区 复杂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铁路网应急运输保障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郭晓光 张晓东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6-30,共5页
论证区域铁路网在突发事件救援行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分析应急运输相关影响因素后,提出区域铁路网应急运输保障能力的定义及评价方法,建立区域铁路网连通性、应急运输可靠性、路网节点车站和区段重要度的计算模型。结合新疆地区铁路网... 论证区域铁路网在突发事件救援行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分析应急运输相关影响因素后,提出区域铁路网应急运输保障能力的定义及评价方法,建立区域铁路网连通性、应急运输可靠性、路网节点车站和区段重要度的计算模型。结合新疆地区铁路网规划和应急物资储备库节点分布情况,利用该模型对2010、2015、2020年新疆地区铁路网应急运输保障能力进行评价,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新疆地区铁路网应急运输保障能力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铁路网 应急运输能力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