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深入推进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
1
作者
熊鸿儒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68,共4页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随着科技进步加速,世界主要国家越发重视抢占科技竞争的前沿,开始更多将基础科研活动作为战略性资源进行谋划。着力推进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就要打...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随着科技进步加速,世界主要国家越发重视抢占科技竞争的前沿,开始更多将基础科研活动作为战略性资源进行谋划。着力推进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就要打通基础研究机制、体制、制度梗阻,提升基础研究科研组织程度,激发基础研究活力动力,增加基础研究产出绩效,以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高标准的基础研究推动我国科技自立自强,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评价制度
基础研究
科研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时代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论纲
被引量:
46
2
作者
吕薇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30,共11页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充分发挥创新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作用,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结合新时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以及新时代对创新驱动发展...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充分发挥创新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作用,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结合新时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以及新时代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的新要求,应探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路径,构建更加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大战略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现代化经济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开辟敢为人先的创新之路
3
作者
马名杰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I0001-I0001,共1页
经济发展中有一种现象,一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通过资源出口和加工实现了经济起飞,但却因过度依赖资源型产业而难以可持续发展。从技术追赶角度看,发展中国家往往可以依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获得低成本低风险的技术红利,但随着经济...
经济发展中有一种现象,一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通过资源出口和加工实现了经济起飞,但却因过度依赖资源型产业而难以可持续发展。从技术追赶角度看,发展中国家往往可以依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获得低成本低风险的技术红利,但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差距的缩小,技术追赶的边际效益递减,模仿成本将超过创新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产业
经济起飞
技术追赶
创新之路
可持续发展
技术红利
过度依赖
自然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平台垄断及其治理策略
被引量:
206
4
作者
熊鸿儒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2-61,共10页
近年来,针对数字平台寡头的反垄断争议不断。我国一大批数字平台企业快速崛起,在大幅改善经济效率、增进社会福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新的治理挑战。平台垄断问题引发的监管难题较为突出,传统的反垄断分析标准、执法方式及监管体系亟待...
近年来,针对数字平台寡头的反垄断争议不断。我国一大批数字平台企业快速崛起,在大幅改善经济效率、增进社会福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新的治理挑战。平台垄断问题引发的监管难题较为突出,传统的反垄断分析标准、执法方式及监管体系亟待完善。为顺应数字经济与平台经济的发展规律,最大限度地激励创新,并有效保护消费者,应坚持包容审慎、开放透明、灵活有序的监管原则,多措并举完善反垄断规制体系,提升监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平台经济
反垄断规制
监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态势及其促进策略
被引量:
121
5
作者
张鑫
王明辉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1-44,共14页
人工智能是新一代“通用目的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格局产生着深刻影响。但在“弱人工智能阶段”,其在短期内对经济的贡献和对就业的冲击可能是有限的。当前,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基础研究...
人工智能是新一代“通用目的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格局产生着深刻影响。但在“弱人工智能阶段”,其在短期内对经济的贡献和对就业的冲击可能是有限的。当前,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基础研究投入不足、产业基础层薄弱、政府数据联通开放滞后、人才培养能力缺乏等短板。此外,国际技术合作阻力加大、政策协调和规制体系不完善、隐私泄露与伦理风险等问题逐步凸显,对中国人工智能可持续健康发展形成一定挑战。下一步,中国应着眼未来、布局长远,合理设置人工智能促进政策的短期目标,从完善体制、补齐短板和改进规制三方面着手夯实发展基础,从而在未来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和产业国际竞争中争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创新发展
科技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设引领型的国家创新体系
被引量:
14
6
作者
马名杰
郭铁成
+3 位作者
李纪珍
骆大进
李群
李哲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2,共12页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和基础,回顾和审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历史和现状,发现仍有一些关键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中国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应该建设怎样的国家创新体系?怎么建设?其面临的核心问题和重点任...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和基础,回顾和审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历史和现状,发现仍有一些关键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中国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应该建设怎样的国家创新体系?怎么建设?其面临的核心问题和重点任务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期专家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问题、引领型国家创新体系的重点任务、自主可控的国家开放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打造区域高水平"创新极"、培养与发现创新人才、借鉴国际经验等角度对新时代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领型国家创新体系
国家开放创新体系
创新极
科研机构法人制度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对中国科技创新研判的历史变迁与未来走向——基于《美国中国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C)年报》的分析
被引量:
10
7
作者
刘彦君
张鑫
+1 位作者
陆桂军
吴晨生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9-35,22,共8页
[目的/意义]通过分析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美国对中国科技创新的研判及对策的发展脉络,为我国相关机构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过程]采用内容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方法对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2002-2019年《年报》中与科技创新相关的内容进行...
[目的/意义]通过分析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美国对中国科技创新的研判及对策的发展脉络,为我国相关机构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过程]采用内容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方法对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2002-2019年《年报》中与科技创新相关的内容进行历史发展脉络分析。[结果/结论]预测美国对中国科技创新的竞争性战略的未来发展趋势:贸易战将会愈演愈烈,美国将以高科技为核心目标,以"人才战"为关键,以"标准战"为重要手段,"由点到面及体"逐步遏制中国发展。提出我国下一步的应对对策建议: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提升科技安全进攻能力和防御能力;引进与培养并举,大力加强高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继续提升国际标准制定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贸易战
美国中国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
中国科技创新战略
中国科技创新能力
高科技
国家科技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技术进步和创新推进共同富裕
被引量:
4
8
作者
马名杰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I0001-I0001,共1页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为之长期奋斗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技术进步与创新始终是推进各国实现现代化的主要驱动力。一方面,其通过财富创造效应持续做大国民收入的“蛋糕”,加速...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为之长期奋斗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技术进步与创新始终是推进各国实现现代化的主要驱动力。一方面,其通过财富创造效应持续做大国民收入的“蛋糕”,加速人均收入的增长;另一方面,又通过专业分工和就业替代等途径影响收入分配。纵观世界和中国发展历程,技术进步和创新对就业、收入增长和分配的正向贡献应该远大于负面影响。同时,技术进步与创新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一个国家的教育、劳动力市场、劳动者权益保障和社会保障体系等制度的公平性、灵活性和完善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创造效应
专业分工
就业替代
中国式现代化
国民收入
技术进步与创新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字化转型对生产方式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影响与应对
被引量:
71
9
作者
马名杰
戴建军
熊鸿儒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6,共5页
数字技术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推动社会生产方式向数字化转型,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渗透和重构,进而引发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字技术公司快速发展,网络平台成为国家重要的竞争载体,网络市场规模大、创新环境友好的国家...
数字技术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推动社会生产方式向数字化转型,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渗透和重构,进而引发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字技术公司快速发展,网络平台成为国家重要的竞争载体,网络市场规模大、创新环境友好的国家将占据竞争优势,制造业向有利于资本、人才和技术密集的国家和地区集聚,投资加速向知识、技术密集程度高的地区流动,数字产业和网络发达的国家将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份额。我国应积极应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规模优势、低成本优势、产业配套优势面临大幅削弱的风险和挑战,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补齐基础技术短板,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促进就业结构升级和灵活就业,加强数字经济领域国际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革命
数字化转型
生产方式
国际经济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字贸易规则:关键议题、现实挑战与构建策略
被引量:
44
10
作者
熊鸿儒
马源
+1 位作者
陈红娜
田杰棠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5-73,共9页
建立和完善数字贸易发展的制度框架是国际贸易领域重要的新兴议题,也是各国对WTO改革最关切的议题之一。跨境数据流动、数字税收、数据(设施)本地化、数字贸易市场准入、数字知识产权保护以及跨境电商便利化是建立全球数字贸易框架的关...
建立和完善数字贸易发展的制度框架是国际贸易领域重要的新兴议题,也是各国对WTO改革最关切的议题之一。跨境数据流动、数字税收、数据(设施)本地化、数字贸易市场准入、数字知识产权保护以及跨境电商便利化是建立全球数字贸易框架的关键议题。目前,跨境数据流动共识规则缺失,数字产品或服务征税争议较大,数据(设施)本地化立场不同,云计算服务分类和准入存在分歧,保护数字知识产权诉求较多,贸易便利化规则尚不明确。中国支持全球各国在WTO框架下开展数字贸易新议题、新规则的谈判,具体建议包括:确立WTO在解决跨境数据流动问题上的核心地位;建立鼓励创新、兼顾公平的数字税收规则;建立以保障网络安全为基础的数据本地化规则;尊重各国在数字领域市场准入方面的关切;合理保护数字知识产权;积极促进数字贸易便利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贸易规则
数字贸易发展
数字贸易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历程、经验与展望
被引量:
49
11
作者
马名杰
张鑫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共8页
建国以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进程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7年,是科技管理体系和科研组织体系形成的时期;第二阶段:1978-1984年,重点是恢复科技体系,启动试点改革;第三阶段:1985-1994年,重点是简政放权,支持基础研究和高...
建国以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进程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7年,是科技管理体系和科研组织体系形成的时期;第二阶段:1978-1984年,重点是恢复科技体系,启动试点改革;第三阶段:1985-1994年,重点是简政放权,支持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发展;第四阶段:1995-2000年,重点是调整科研体系,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第五阶段:2001-2011年,重点是建设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第六阶段:2012年至今,重点是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新中国成立70年来,科技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但基础性制度短板已经成为制约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所在。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应继续围绕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化国家科技计划和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破除束缚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体制
改革
历程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突出重围:数据跨境流动规则的“中国方案”
被引量:
43
12
作者
熊鸿儒
田杰棠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54-62,共9页
数字时代的经济增长和贸易繁荣离不开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但国际化程度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一直较低。随着国内市场不断趋向饱和,这必将成为“十四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制约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突出短...
数字时代的经济增长和贸易繁荣离不开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但国际化程度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一直较低。随着国内市场不断趋向饱和,这必将成为“十四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制约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突出短板。放眼世界,数据跨境流动制度的全球博弈明显加强,美国、欧盟都在推行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治理规则并扩大“朋友圈”。美国采取战略进攻模式,加紧构筑所谓“数据同盟体系”;欧盟则采取防守反击模式,筑起“制度高墻”以谋求引领国际规则。相比之下,我国目前尚处于战略被动地位。建议以签订双多边协议和深化国内区域试点改革为抓手,尽快提出数据跨境流动规则的“中国方案”,打破美欧主导格局,赢得数字经济发展与安全的战略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跨境流动规则
数据安全制度
双多边协议
欧美模式
中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被引量:
9
13
作者
陈宝明
田杰棠
+2 位作者
贺俊
李东红
李钢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共7页
快速崛起的新动能正在重塑经济增长格局,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新标志。目前新动能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经济新动能源自何处?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新旧动能转换的路径是什么?传统产业能否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科技创新...
快速崛起的新动能正在重塑经济增长格局,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新标志。目前新动能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经济新动能源自何处?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新旧动能转换的路径是什么?传统产业能否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科技创新在新动能发展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国家在产业政策、人才政策等方面应如何发挥作用?本期笔谈邀请了多位科技和经济领域的专家,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动能
经济增长
技术创新
产业发展
人力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球数字经济反垄断的新动向及启示
被引量:
27
14
作者
熊鸿儒
韩伟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9-60,共12页
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普遍加大了数字经济领域反垄断执法力度,呈现如下新动向:法律目标趋向多元化,规则体系加快完善;反垄断执法的针对性和力度显著增强;监管方式和手段更加灵活多样;设立新的部门,展开密集调研;对内回应经济和社会...
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普遍加大了数字经济领域反垄断执法力度,呈现如下新动向:法律目标趋向多元化,规则体系加快完善;反垄断执法的针对性和力度显著增强;监管方式和手段更加灵活多样;设立新的部门,展开密集调研;对内回应经济和社会风险,对外争夺规则话语权。我国应增强反垄断的规范性、威慑力和协调性,进一步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同时,积极推动新《反垄断法》有效落实,完善配套规则并重视国际协调。要持续提升对垄断行为的识别能力和救济效率,优化事前监管和临时性措施。鼓励共治共享和技术赋能,强化合规治理。进一步充实反垄断执法力量,探索相关机构设置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反垄断
竞争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交易模式、权利界定与数据要素市场培育
被引量:
197
15
作者
田杰棠
刘露瑶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26,共10页
数据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成为关键的生产要素,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资本、劳动、技术等传统生产要素相比,数据具有非稀缺性、非均质性和非排他性等独特特征。我国各地以多种...
数据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成为关键的生产要素,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资本、劳动、技术等传统生产要素相比,数据具有非稀缺性、非均质性和非排他性等独特特征。我国各地以多种形式开展了关于数据交易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数据撮合交易和数据增值服务两种主要交易模式,目前来看后者更为有效。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以及权利主体的多元性,数据产权界定在学术界、产业界都还存在较大争议。应坚持"在实践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原则,明确可交易数据的范围,建立全国范围的数据交易法律法规和监管框架,积极培育数据服务新业态,推动我国数据市场快速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市场
数据交易模式
产权界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基建和产业互联网:疫情后数字经济加速的“路与车”
被引量:
49
16
作者
田杰棠
闫德利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共8页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随着数字化转型的纵深推进,数字经济“道路不畅”和“车型单一”的问题日益凸显.政府和业界从2018年开始分别布局“新基建”和产业互联网,为数字经济注入强劲的发展动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随着数字化转型的纵深推进,数字经济“道路不畅”和“车型单一”的问题日益凸显.政府和业界从2018年开始分别布局“新基建”和产业互联网,为数字经济注入强劲的发展动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冲击.“新基建”和产业互联网被寄予厚望,成为疫情后加速数字经济前行的“路与车”.“路车协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迈向新的高级阶段.政府部门应出台鼓励政策,推动“新基建”与产业互联网协同发展,繁荣数字经济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建
产业互联网
数字经济
新冠肺炎疫情
路与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短板和挑战在哪里?
被引量:
48
17
作者
熊鸿儒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6-133,192,共9页
面向“十四五”和中长期科技发展,建设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任务。从国际比较看,当前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综合水平亟须进一步提升,特别在高校研发投入相对比重、三方合作专利、学术创...
面向“十四五”和中长期科技发展,建设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任务。从国际比较看,当前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综合水平亟须进一步提升,特别在高校研发投入相对比重、三方合作专利、学术创业、企业创新合作强度等指标上短板突出。产学研之间功能割裂,对产业需求关注不够、激励不相容等问题使脱节问题突出,企业参与形式单一、积极性不高,促进知识转移转化的中介体系不发达,优惠政策少、门槛高等是主要挑战。建议进一步理顺产学研之间的功能定位,消除阻碍成果转化的制度壁垒,增强中小企业参与深度,培育壮大专业化中介服务网络,降低科研经费、税收减免等方面的政策门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技术创新体系
短板和挑战
科技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内涵、机理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
57
18
作者
田杰棠
张春花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33,共9页
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我国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征程上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辨析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的关系,分析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三个阶段和内在规律,并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度...
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我国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征程上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辨析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的关系,分析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三个阶段和内在规律,并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度进行了简单估算。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需要建设和推广使用算力基础设施,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数据要素市场,让数据流动起来;引导平台企业进一步与实体经济紧密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深度融合
推进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如何看待我国产学研合作水平及国际地位
被引量:
5
19
作者
熊鸿儒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共3页
面向2035,中国要成功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需要更加高效、协同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充分激发创新潜力,充分鼓励创新精神。然而,中国目前的产学研结合在结构、组织机制和目标设定上都存在需要调整的地方。本期笔谈刊登的6篇文章对这些问题从...
面向2035,中国要成功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需要更加高效、协同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充分激发创新潜力,充分鼓励创新精神。然而,中国目前的产学研结合在结构、组织机制和目标设定上都存在需要调整的地方。本期笔谈刊登的6篇文章对这些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以期提出可以支撑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产学研结合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结合
激发创新
鼓励创新
目标设定
创新型国家
路径与对策
组稿
不同的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入推进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
1
作者
熊鸿儒
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
第三
研究
室
出处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68,共4页
文摘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随着科技进步加速,世界主要国家越发重视抢占科技竞争的前沿,开始更多将基础科研活动作为战略性资源进行谋划。着力推进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就要打通基础研究机制、体制、制度梗阻,提升基础研究科研组织程度,激发基础研究活力动力,增加基础研究产出绩效,以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高标准的基础研究推动我国科技自立自强,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
科技评价制度
基础研究
科研生态
分类号
C916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代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论纲
被引量:
46
2
作者
吕薇
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
出处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30,共11页
文摘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充分发挥创新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作用,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结合新时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以及新时代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的新要求,应探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路径,构建更加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
关键词
八大战略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现代化经济体系
Keywords
eight major strategies, strategy of innovations-driven development, the modernized economic system
分类号
F124.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开辟敢为人先的创新之路
3
作者
马名杰
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
出处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I0001-I0001,共1页
文摘
经济发展中有一种现象,一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通过资源出口和加工实现了经济起飞,但却因过度依赖资源型产业而难以可持续发展。从技术追赶角度看,发展中国家往往可以依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获得低成本低风险的技术红利,但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差距的缩小,技术追赶的边际效益递减,模仿成本将超过创新收益。
关键词
资源型产业
经济起飞
技术追赶
创新之路
可持续发展
技术红利
过度依赖
自然资源
分类号
F113.2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平台垄断及其治理策略
被引量:
206
4
作者
熊鸿儒
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
出处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2-61,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市场导向机制下的企业创新轨道研究”(14CGL00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8年度招标课题“数字经济时代的平台垄断问题研究”
文摘
近年来,针对数字平台寡头的反垄断争议不断。我国一大批数字平台企业快速崛起,在大幅改善经济效率、增进社会福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新的治理挑战。平台垄断问题引发的监管难题较为突出,传统的反垄断分析标准、执法方式及监管体系亟待完善。为顺应数字经济与平台经济的发展规律,最大限度地激励创新,并有效保护消费者,应坚持包容审慎、开放透明、灵活有序的监管原则,多措并举完善反垄断规制体系,提升监管能力。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平台经济
反垄断规制
监管体系
Keywords
digital economy
platform economy
anti-monopoly
regulation system
分类号
F4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态势及其促进策略
被引量:
121
5
作者
张鑫
王明辉
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办公厅
出处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1-44,共14页
基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8年度招标课题“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及促进政策研究”
文摘
人工智能是新一代“通用目的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格局产生着深刻影响。但在“弱人工智能阶段”,其在短期内对经济的贡献和对就业的冲击可能是有限的。当前,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基础研究投入不足、产业基础层薄弱、政府数据联通开放滞后、人才培养能力缺乏等短板。此外,国际技术合作阻力加大、政策协调和规制体系不完善、隐私泄露与伦理风险等问题逐步凸显,对中国人工智能可持续健康发展形成一定挑战。下一步,中国应着眼未来、布局长远,合理设置人工智能促进政策的短期目标,从完善体制、补齐短板和改进规制三方面着手夯实发展基础,从而在未来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和产业国际竞争中争得优势。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创新发展
科技革命
Key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novation developmen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分类号
F4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设引领型的国家创新体系
被引量:
14
6
作者
马名杰
郭铁成
李纪珍
骆大进
李群
李哲
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
研究
所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
研究
所综合
研究
室
中国科学技术
发展
战略
研究
院
出处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2,共12页
文摘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和基础,回顾和审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历史和现状,发现仍有一些关键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中国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应该建设怎样的国家创新体系?怎么建设?其面临的核心问题和重点任务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期专家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问题、引领型国家创新体系的重点任务、自主可控的国家开放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打造区域高水平"创新极"、培养与发现创新人才、借鉴国际经验等角度对新时代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引领型国家创新体系
国家开放创新体系
创新极
科研机构法人制度
人才培养
分类号
G31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对中国科技创新研判的历史变迁与未来走向——基于《美国中国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C)年报》的分析
被引量:
10
7
作者
刘彦君
张鑫
陆桂军
吴晨生
机构
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
研究
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
北京科技战略决策咨询
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情报
研究
所
出处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9-35,22,共8页
文摘
[目的/意义]通过分析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美国对中国科技创新的研判及对策的发展脉络,为我国相关机构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过程]采用内容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方法对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2002-2019年《年报》中与科技创新相关的内容进行历史发展脉络分析。[结果/结论]预测美国对中国科技创新的竞争性战略的未来发展趋势:贸易战将会愈演愈烈,美国将以高科技为核心目标,以"人才战"为关键,以"标准战"为重要手段,"由点到面及体"逐步遏制中国发展。提出我国下一步的应对对策建议: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提升科技安全进攻能力和防御能力;引进与培养并举,大力加强高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继续提升国际标准制定话语权。
关键词
中美贸易战
美国中国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
中国科技创新战略
中国科技创新能力
高科技
国家科技安全
Keywords
Sino US trade war
US-China Economic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y
China’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high technology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curity
分类号
C93 [经济管理—管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技术进步和创新推进共同富裕
被引量:
4
8
作者
马名杰
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
出处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I0001-I0001,共1页
文摘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为之长期奋斗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技术进步与创新始终是推进各国实现现代化的主要驱动力。一方面,其通过财富创造效应持续做大国民收入的“蛋糕”,加速人均收入的增长;另一方面,又通过专业分工和就业替代等途径影响收入分配。纵观世界和中国发展历程,技术进步和创新对就业、收入增长和分配的正向贡献应该远大于负面影响。同时,技术进步与创新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一个国家的教育、劳动力市场、劳动者权益保障和社会保障体系等制度的公平性、灵活性和完善性密切相关。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创造效应
专业分工
就业替代
中国式现代化
国民收入
技术进步与创新
共同富裕
分类号
F126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124.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化转型对生产方式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影响与应对
被引量:
71
9
作者
马名杰
戴建军
熊鸿儒
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
出处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6,共5页
文摘
数字技术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推动社会生产方式向数字化转型,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渗透和重构,进而引发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字技术公司快速发展,网络平台成为国家重要的竞争载体,网络市场规模大、创新环境友好的国家将占据竞争优势,制造业向有利于资本、人才和技术密集的国家和地区集聚,投资加速向知识、技术密集程度高的地区流动,数字产业和网络发达的国家将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份额。我国应积极应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规模优势、低成本优势、产业配套优势面临大幅削弱的风险和挑战,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补齐基础技术短板,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促进就业结构升级和灵活就业,加强数字经济领域国际合作。
关键词
技术革命
数字化转型
生产方式
国际经济格局
Keywords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Digitalization
Production system
Global economic landscape
分类号
F06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贸易规则:关键议题、现实挑战与构建策略
被引量:
44
10
作者
熊鸿儒
马源
陈红娜
田杰棠
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
研究
室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企业
研究
所
研究
室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对外经济
研究
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
出处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5-73,共9页
文摘
建立和完善数字贸易发展的制度框架是国际贸易领域重要的新兴议题,也是各国对WTO改革最关切的议题之一。跨境数据流动、数字税收、数据(设施)本地化、数字贸易市场准入、数字知识产权保护以及跨境电商便利化是建立全球数字贸易框架的关键议题。目前,跨境数据流动共识规则缺失,数字产品或服务征税争议较大,数据(设施)本地化立场不同,云计算服务分类和准入存在分歧,保护数字知识产权诉求较多,贸易便利化规则尚不明确。中国支持全球各国在WTO框架下开展数字贸易新议题、新规则的谈判,具体建议包括:确立WTO在解决跨境数据流动问题上的核心地位;建立鼓励创新、兼顾公平的数字税收规则;建立以保障网络安全为基础的数据本地化规则;尊重各国在数字领域市场准入方面的关切;合理保护数字知识产权;积极促进数字贸易便利化。
关键词
数字贸易规则
数字贸易发展
数字贸易框架
Keywords
digital trade rule
digital trade development
digital trade framework
分类号
F4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历程、经验与展望
被引量:
49
11
作者
马名杰
张鑫
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
出处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共8页
文摘
建国以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进程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7年,是科技管理体系和科研组织体系形成的时期;第二阶段:1978-1984年,重点是恢复科技体系,启动试点改革;第三阶段:1985-1994年,重点是简政放权,支持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发展;第四阶段:1995-2000年,重点是调整科研体系,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第五阶段:2001-2011年,重点是建设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第六阶段:2012年至今,重点是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新中国成立70年来,科技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但基础性制度短板已经成为制约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所在。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应继续围绕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化国家科技计划和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破除束缚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
关键词
科技体制
改革
历程
展望
Key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ystem
Reform
History
Prospect
分类号
C93 [经济管理—管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突出重围:数据跨境流动规则的“中国方案”
被引量:
43
12
作者
熊鸿儒
田杰棠
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
第三
研究
室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
出处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54-62,共9页
文摘
数字时代的经济增长和贸易繁荣离不开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但国际化程度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一直较低。随着国内市场不断趋向饱和,这必将成为“十四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制约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突出短板。放眼世界,数据跨境流动制度的全球博弈明显加强,美国、欧盟都在推行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治理规则并扩大“朋友圈”。美国采取战略进攻模式,加紧构筑所谓“数据同盟体系”;欧盟则采取防守反击模式,筑起“制度高墻”以谋求引领国际规则。相比之下,我国目前尚处于战略被动地位。建议以签订双多边协议和深化国内区域试点改革为抓手,尽快提出数据跨境流动规则的“中国方案”,打破美欧主导格局,赢得数字经济发展与安全的战略主动。
关键词
数据跨境流动规则
数据安全制度
双多边协议
欧美模式
中国方案
Keywords
rules of cross-border flow of data
data security system
bilateral and multilateral agreements
European and American model
China scheme
分类号
F4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被引量:
9
13
作者
陈宝明
田杰棠
贺俊
李东红
李钢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
发展
战略
研究
院综合
发展
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
研究
所中小企业与
创新
创业
研究
室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创新
创业与战略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
研究
所
出处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共7页
文摘
快速崛起的新动能正在重塑经济增长格局,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新标志。目前新动能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经济新动能源自何处?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新旧动能转换的路径是什么?传统产业能否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科技创新在新动能发展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国家在产业政策、人才政策等方面应如何发挥作用?本期笔谈邀请了多位科技和经济领域的专家,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新动能
经济增长
技术创新
产业发展
人力资本
分类号
F062.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球数字经济反垄断的新动向及启示
被引量:
27
14
作者
熊鸿儒
韩伟
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
出处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9-60,共12页
文摘
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普遍加大了数字经济领域反垄断执法力度,呈现如下新动向:法律目标趋向多元化,规则体系加快完善;反垄断执法的针对性和力度显著增强;监管方式和手段更加灵活多样;设立新的部门,展开密集调研;对内回应经济和社会风险,对外争夺规则话语权。我国应增强反垄断的规范性、威慑力和协调性,进一步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同时,积极推动新《反垄断法》有效落实,完善配套规则并重视国际协调。要持续提升对垄断行为的识别能力和救济效率,优化事前监管和临时性措施。鼓励共治共享和技术赋能,强化合规治理。进一步充实反垄断执法力量,探索相关机构设置的优化。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反垄断
竞争政策
Keywords
digital economy
anti-monopoly
competition policy
分类号
F4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交易模式、权利界定与数据要素市场培育
被引量:
197
15
作者
田杰棠
刘露瑶
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
美国纽约大学
出处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26,共10页
文摘
数据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成为关键的生产要素,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资本、劳动、技术等传统生产要素相比,数据具有非稀缺性、非均质性和非排他性等独特特征。我国各地以多种形式开展了关于数据交易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数据撮合交易和数据增值服务两种主要交易模式,目前来看后者更为有效。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以及权利主体的多元性,数据产权界定在学术界、产业界都还存在较大争议。应坚持"在实践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原则,明确可交易数据的范围,建立全国范围的数据交易法律法规和监管框架,积极培育数据服务新业态,推动我国数据市场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
数据要素市场
数据交易模式
产权界定
Keywords
data element market
data transaction mode
definition of property rights
分类号
F4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基建和产业互联网:疫情后数字经济加速的“路与车”
被引量:
49
16
作者
田杰棠
闫德利
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
腾讯
研究
院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共8页
文摘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随着数字化转型的纵深推进,数字经济“道路不畅”和“车型单一”的问题日益凸显.政府和业界从2018年开始分别布局“新基建”和产业互联网,为数字经济注入强劲的发展动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冲击.“新基建”和产业互联网被寄予厚望,成为疫情后加速数字经济前行的“路与车”.“路车协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迈向新的高级阶段.政府部门应出台鼓励政策,推动“新基建”与产业互联网协同发展,繁荣数字经济生态.
关键词
新基建
产业互联网
数字经济
新冠肺炎疫情
路与车
Keywords
New infrastructure
industrial internet
Digital economy
COVID-19
Road and car
分类号
F4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短板和挑战在哪里?
被引量:
48
17
作者
熊鸿儒
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6-133,192,共9页
文摘
面向“十四五”和中长期科技发展,建设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任务。从国际比较看,当前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综合水平亟须进一步提升,特别在高校研发投入相对比重、三方合作专利、学术创业、企业创新合作强度等指标上短板突出。产学研之间功能割裂,对产业需求关注不够、激励不相容等问题使脱节问题突出,企业参与形式单一、积极性不高,促进知识转移转化的中介体系不发达,优惠政策少、门槛高等是主要挑战。建议进一步理顺产学研之间的功能定位,消除阻碍成果转化的制度壁垒,增强中小企业参与深度,培育壮大专业化中介服务网络,降低科研经费、税收减免等方面的政策门槛。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技术创新体系
短板和挑战
科技体制改革
Keywords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llaboration
System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Weaknesses and Challenges
S&T System Reform
分类号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内涵、机理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
57
18
作者
田杰棠
张春花
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
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33,共9页
文摘
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我国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征程上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辨析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的关系,分析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三个阶段和内在规律,并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度进行了简单估算。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需要建设和推广使用算力基础设施,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数据要素市场,让数据流动起来;引导平台企业进一步与实体经济紧密融合。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深度融合
推进策略
Keywords
digital economy
real economy
deep integration
push strategy
分类号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如何看待我国产学研合作水平及国际地位
被引量:
5
19
作者
熊鸿儒
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
出处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共3页
文摘
面向2035,中国要成功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需要更加高效、协同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充分激发创新潜力,充分鼓励创新精神。然而,中国目前的产学研结合在结构、组织机制和目标设定上都存在需要调整的地方。本期笔谈刊登的6篇文章对这些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以期提出可以支撑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产学研结合新路径。
关键词
产学研结合
激发创新
鼓励创新
目标设定
创新型国家
路径与对策
组稿
不同的角度
分类号
G3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深入推进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
熊鸿儒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时代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论纲
吕薇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4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开辟敢为人先的创新之路
马名杰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平台垄断及其治理策略
熊鸿儒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20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态势及其促进策略
张鑫
王明辉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建设引领型的国家创新体系
马名杰
郭铁成
李纪珍
骆大进
李群
李哲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美国对中国科技创新研判的历史变迁与未来走向——基于《美国中国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C)年报》的分析
刘彦君
张鑫
陆桂军
吴晨生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以技术进步和创新推进共同富裕
马名杰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数字化转型对生产方式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影响与应对
马名杰
戴建军
熊鸿儒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7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数字贸易规则:关键议题、现实挑战与构建策略
熊鸿儒
马源
陈红娜
田杰棠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4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历程、经验与展望
马名杰
张鑫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4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突出重围:数据跨境流动规则的“中国方案”
熊鸿儒
田杰棠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陈宝明
田杰棠
贺俊
李东红
李钢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全球数字经济反垄断的新动向及启示
熊鸿儒
韩伟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交易模式、权利界定与数据要素市场培育
田杰棠
刘露瑶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9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新基建和产业互联网:疫情后数字经济加速的“路与车”
田杰棠
闫德利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4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我国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短板和挑战在哪里?
熊鸿儒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4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内涵、机理与推进策略
田杰棠
张春花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5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如何看待我国产学研合作水平及国际地位
熊鸿儒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