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业如何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基于金融支持“一带一路”视角 被引量:5
1
作者 刘萍 陈捷 陈兆康 《征信》 2017年第12期13-18,共6页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金融支持。在落实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金融支持面临着资金需求巨大与资金供给不足、国内金融机构境外辐射范围较小、国内融资成本偏高、沿线国家主权违约风险较高等问题。应当构建市...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金融支持。在落实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金融支持面临着资金需求巨大与资金供给不足、国内金融机构境外辐射范围较小、国内融资成本偏高、沿线国家主权违约风险较高等问题。应当构建市场主导、政策扶持、协作共赢的"一带一路"多元金融支持体系。同时,主动、持续、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培育风险经营能力强的市场化、国际化、综合性金融机构,发挥地缘、成本、规模配套和政策支持四大优势,金融资本为产业资本提供经验引领、信息引领、政策引领和模式引领,优化区域内金融资源配置,实现沿线国家协作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金融支持 金融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文 《当代金融研究》 2019年第2期1-5,共5页
上世纪中叶,金融业步入现代化,金融在世界各国都被视为资源配置、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2007年爆发次贷危机后,美国经济金融实力受到较大冲击,金融在大国兴衰中的作用突显... 上世纪中叶,金融业步入现代化,金融在世界各国都被视为资源配置、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2007年爆发次贷危机后,美国经济金融实力受到较大冲击,金融在大国兴衰中的作用突显,日益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博弈的重心。从资产工具到经济核心再到国际博弈,金融的重要性不断上升。对正处在民族复兴关键期的中国而言,是时候全面研究金融如何推动国家崛起的议题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中国特色 改革开放初期 资产定价 经济博弈 国际政治 资源配置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现金支付的发展及其规律性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穆怀朋 《当代金融研究》 2019年第3期25-41,共17页
本文分析了2013年至2017年我国非现金支付发展情况及其规律性,建立了关于非现金支付工具选择偏好的模型。数据分析发现,在这段时间传统的非现金支付业务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而新型的电子化支付工具迅速发展,特别是网上支付和移动支付... 本文分析了2013年至2017年我国非现金支付发展情况及其规律性,建立了关于非现金支付工具选择偏好的模型。数据分析发现,在这段时间传统的非现金支付业务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而新型的电子化支付工具迅速发展,特别是网上支付和移动支付业务规模出现爆发性增长。理论研究表明,非现金支付工具的选择主要决定于安全性、便利性和使用成本,而这三项因素又受到交易规模的影响。交易规模越大,人们对支付工具的安全性要求越高,对便利性要求越低,也可以接受付费和较高的使用成本;交易规模越小,人们对支付工具的便利性要求越高,对安全性要求降低,也不可以接受付费和较高的使用成本;在交易规模一定的情况下,越安全、越便利、使用成本越低的支付工具越能得到使用。本文建议,应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的账户余额纳入M1范围,加强对非现金支付工具的统计分析,加快开发中央银行主导的新型非现金支付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现金支付 规律性 偏好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