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及其研究工作
1
作者 卢文 《中国软科学》 1986年第2期53-54,共2页
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是国务院领导下的农村问题研究咨询机构。它的任务是:遵循党的路线、方针,联络全国研究农村和农业问题的各方面力量,协调研究计划,组织多学科攻关,在信息资料和成果交流等方面提供服务,在有关问题上向党中央补、... 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是国务院领导下的农村问题研究咨询机构。它的任务是:遵循党的路线、方针,联络全国研究农村和农业问题的各方面力量,协调研究计划,组织多学科攻关,在信息资料和成果交流等方面提供服务,在有关问题上向党中央补、国务院和有关部门提出建议,提供询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发展战略 研究中心 农村市场 问题研究 国务院 农业问题 研究工作 有关问题 提供服务 综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农村经济创造新的发展条件的思考
2
作者 石山 《生态经济》 1987年第4期1-7,共7页
一、新任务和新形势我国农村的经济工作,到本世纪末要完成两项战略目标:一是为全国人民提供每人每年400公斤粮食,总产量要跨上5000亿公斤的台阶;二是农民收入稳步提高,逐步向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接近,这是消灭三大差别之一的大问题,是振奋... 一、新任务和新形势我国农村的经济工作,到本世纪末要完成两项战略目标:一是为全国人民提供每人每年400公斤粮食,总产量要跨上5000亿公斤的台阶;二是农民收入稳步提高,逐步向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接近,这是消灭三大差别之一的大问题,是振奋人心的。两项目标又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只要与现实情况对比一下,就能清楚地看到,这两项不可动摇的目标,都是极为繁重的任务。1986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39109万吨,要达到50000万吨,还要增加10891万吨,以14年计,每年要增加778万吨,即78亿公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发展条件 新形势 生态农业 新任务 乡镇企业 积极性 农业系统工程 自然资源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发展道路
3
作者 卢文 《理论月刊》 1987年第7期32-36,共5页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社会主义农村的发展,也将具有中国特色。农村经过几年改革,这种特色已逐步显露出来,可以作出大致的描述。
关键词 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制度 有中国特色 农村商品经济 合作经济 生产力发展水平 家庭经营 我国农村 社会主义建设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办企业在发展农村经济中举足轻重
4
作者 李天资 姜立贤 《理论月刊》 1988年第3期46-49,共4页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成了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通过村一级与国家计划和宏观指导相衔接,家庭经营所迫切需要的各种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大部分也要靠村一级来组织和提供。许多地方的经验证明,要...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成了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通过村一级与国家计划和宏观指导相衔接,家庭经营所迫切需要的各种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大部分也要靠村一级来组织和提供。许多地方的经验证明,要较好地发挥双层经营中“统”的功能,切实搞好各种服务,必须大力发展村办企业,增强集体经济的实力。近年来,不少地方把“四个轮子一起转,重点抓村办”作为发展乡镇企业的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办企业 农村经济 集体经济实力 乡办企业 乡镇企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大力发展 适应发展 以工补农 从业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农村货币流通要注重层次
5
作者 李树生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7年第6期60-62,共3页
目前,人们对货币流通的整体研究比较注重层次,但对农村货币流通的研究往往被忽视了。下面,谈点粗浅认识。
关键词 货币流通 农村商品 货币流通规律 分层次 生产资料 购买力 货币资金 比例关系 流通总量 购买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步——读《万里文选》关于安徽农村改革部分 被引量:2
6
作者 吴象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1-16,共6页
中国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村改革从安徽开始。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从安徽迈出的,时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万里对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从1977年6月到1980年春,万里在安徽工作了两年多,《万里文选》收入了这期间他的14篇文章和讲话。这些... 中国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村改革从安徽开始。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从安徽迈出的,时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万里对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从1977年6月到1980年春,万里在安徽工作了两年多,《万里文选》收入了这期间他的14篇文章和讲话。这些文章和讲话几乎全部是讲农村问题的,从一个重要的方面展示了农村改革是如何在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中迈出这第一步的。它为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研究中国改革尤其是农村改革史,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笔者当时曾在安徽省委机关工作,多年后重读这些文章,往事历历,倍觉亲切,感受弥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产到户 中国农村改革 安徽农村 社会主义理论 责任制 安徽省委 农村工作 马克思主义 包产到组 文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制度建设中的若干特点和难点问题
7
作者 王西玉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1989年第4期20-23,共4页
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建设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土地制度,是巩固农村改革成果,保证农业生产稳定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理论工作者、农村工作部门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为建设适合我国... 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建设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土地制度,是巩固农村改革成果,保证农业生产稳定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理论工作者、农村工作部门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为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制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和试验,提出了不少好的主张、建议和具体方案,均有积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认识比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农村改革 农村土地 有计划商品经济 家庭承包经营 制度建设 基层干部 农业生产 土地经营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的困境、潜力与发展战略 兼谈宣传生态经济思想的紧迫性
8
作者 石山 《生态经济》 1988年第S1期1-4,63,共5页
一、我国农业的困境最近中央领导同志指出:农业问题从长远看是严峻的,16亿亩耕地要养活12亿人口,还得过小康生活,是困难的。看我国农业不能只看当年的丰欠,要有远虑,要有战略眼光,要看到我国农业的困境,我国农业的困境可从四个方面来分... 一、我国农业的困境最近中央领导同志指出:农业问题从长远看是严峻的,16亿亩耕地要养活12亿人口,还得过小康生活,是困难的。看我国农业不能只看当年的丰欠,要有远虑,要有战略眼光,要看到我国农业的困境,我国农业的困境可从四个方面来分析。第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思想 农业发展战略 农业生产 困境 耕地 自然资源 潜力 乡镇企业 生态农业 农业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发展新型城乡关系
9
作者 卢文 《江汉论坛》 1987年第2期18-22,共5页
积极发展新型城乡关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仅就其中的几个问题作些初步探讨.关于城乡关系的新变化新特点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城乡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过去的城乡对立关系变成了基本互助关系.但... 积极发展新型城乡关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仅就其中的几个问题作些初步探讨.关于城乡关系的新变化新特点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城乡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过去的城乡对立关系变成了基本互助关系.但是多年以来由于多种原因,仍存在着城乡隔阂、城乡分割的问题.党的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城乡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是:1、农村正在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并已明确地作为农村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乡关系 积极发展 农村发展 第三产业 新特点 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产业 城乡分割 新中国 总体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的新阶段
10
作者 石山 《生态经济》 1990年第4期5-6,共2页
生态农业是国际上正在兴起的新事物。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发展更是出人意料地迅速,综合效益显著,形势喜人。可以说现在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略举数例加以阐述。第一,湖南省京山县几年来在深化农村改革、探索农业发展出路的过程中,... 生态农业是国际上正在兴起的新事物。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发展更是出人意料地迅速,综合效益显著,形势喜人。可以说现在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略举数例加以阐述。第一,湖南省京山县几年来在深化农村改革、探索农业发展出路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并决定把建设生态农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主攻方向,进行了系统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1989年3月省委在该县召开了农村改革试验区调研会,省委书记关广富同志作了如下论断:“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充分利用多种资源优势,有利于促进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有利于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建设 农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定政策,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促使旱作农业发展具有内在活力
11
作者 郑重 《水土保持通报》 1988年第6期1-4,共4页
北方旱作农业区要坚持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治理和开发相结合,水路不通走旱路,发展种植业,实行农牧业结合,农牧林综合发展,积极开展多种经营,逐步改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脱贫致富。着重抓好旱地农田的基本建设,农牧结合种植制度的基本建... 北方旱作农业区要坚持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治理和开发相结合,水路不通走旱路,发展种植业,实行农牧业结合,农牧林综合发展,积极开展多种经营,逐步改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脱贫致富。着重抓好旱地农田的基本建设,农牧结合种植制度的基本建设,旱地农业配套增产体系的基本建设和农田防护体系的基本建设。一定要制定政策,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的手段,促使旱作农业发展具有内在的活力,扎根于群众之中。首先要加强领导,更新观念,解决群众怕变的思想;其次要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第三,国家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旱作农业的发展;第四,需要继续加强若干旱作农业基本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 农业部 旱作农业区 平整土地 多种经营 经营方式 防护体系 中国农业科学院 粮食 生产资料 生产力 农牧结合 产业结构 农田 农业用地 行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户信贷特征研究
12
作者 孙令安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1990年第8期1-12,共12页
一、研究背景1.1 1987.10——1989.2,“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投资与生产率”研究课题,在全国5省6县1200个样本农户中进行。这次大规模地问卷调查,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位,以玉米、水稻、小麦为主要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有代表性地选择了三大... 一、研究背景1.1 1987.10——1989.2,“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投资与生产率”研究课题,在全国5省6县1200个样本农户中进行。这次大规模地问卷调查,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位,以玉米、水稻、小麦为主要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有代表性地选择了三大类粮食作物的主要产区:玉米高产区吉林、水稻产区江苏和江西、小麦产区河北和河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信贷 农户借贷 民间借贷 小麦产区 信用机构 借贷交易 基本生产单位 借贷行为 玉米高产 水稻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改革试验区金融体制改革——1987—1988年的回顾与展望
13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2-6,共5页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农村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此,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试验被列为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五大试验项目之一。经过一年多的探索,有何进展?请读《农村改革试验区金融体制改革》。
关键词 农村改革 金融体制 农村金融 担保贷款 资金拆借 农业开发 盈利率 抵押贷款业务 票据交换 信用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灌丛草地重振我国牧区雄风 被引量:4
14
作者 石山 《草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3期1-4,共4页
关键词 灌丛草地 牧区 建设 中华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的土地制度建设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经伦 《江汉论坛》 1988年第6期1-6,共6页
我国城乡经济的改革与发展,遇到了由于缺乏支撑商品经济运转和发展的深层制度构造而产生的制度约束.深层制度构造即为财产制度和市场制度,其基础是土地财产制度和市场制度的重新构造.这是我国土地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基本任务.一、现... 我国城乡经济的改革与发展,遇到了由于缺乏支撑商品经济运转和发展的深层制度构造而产生的制度约束.深层制度构造即为财产制度和市场制度,其基础是土地财产制度和市场制度的重新构造.这是我国土地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基本任务.一、现代土地制度的一般规定和基本内容土地制度是关于土地这一基本生产资料占有、使用和管理的原则、方式、手段和界限等法律规范和制度的体系.其基本目标是保证土地的合理分配和有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所有权 土地使用权 基本内容 制度构造 核心内容 所有权制度 财产制度 法律规范 使用权制度 处分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朝鲜的农业劳动力转移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俊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14-17,共4页
南朝鲜农业劳动力转移,既具有一些与台湾相似的特点,又具有许多与台湾不同的特征。笔者曾撰文对台湾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过探讨。在本文中,笔者将通过与台湾的对比,对南朝鲜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特点进行分析。1.同台湾一样,南朝鲜也是... 南朝鲜农业劳动力转移,既具有一些与台湾相似的特点,又具有许多与台湾不同的特征。笔者曾撰文对台湾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过探讨。在本文中,笔者将通过与台湾的对比,对南朝鲜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特点进行分析。1.同台湾一样,南朝鲜也是战后世界上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1950~1980年期间,农业劳动力份额由74.1%下降到34%,年均递减2.56%。随着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的迅速转移,南朝鲜的就业结构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见<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南朝鲜 资料来源 外部资本 总储蓄率 台湾 六十年代 利用外资 个人储蓄率 投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级组织建设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振伟 《理论月刊》 1987年第11期52-55,共4页
村级组织是农村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村级组织坚强有力,党的方针政策才能真正在农村得到贯彻落实,发展商品经济才有了可靠的组织保证。但是目前全国还有一部分村级组织比较涣散,工作无人负责,集体经济薄弱,与深化农村改革的要求很不适应... 村级组织是农村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村级组织坚强有力,党的方针政策才能真正在农村得到贯彻落实,发展商品经济才有了可靠的组织保证。但是目前全国还有一部分村级组织比较涣散,工作无人负责,集体经济薄弱,与深化农村改革的要求很不适应。因此,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级组织建设 村委会 合作组织 经济发达地区 村级经济 村合作经济组织 集体经济 党支部书记 经济落后地区 自治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推进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
18
作者 张根生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6期18-24,共7页
积极推进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张根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掀起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0多年来已经有了重大发展。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有力的促进了农... 积极推进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张根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掀起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0多年来已经有了重大发展。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有力的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粮食生产连续上了3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加销一条龙 农业产业化 产业化经营 一体化 农产品 龙头企业 农村经济 粮食生产 畜牧业 积极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经济开发的新思路:支撑点式的战略开发
19
作者 徐徐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8年第3期54-59,共6页
西北地区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被称之为我国的“第三世界”。该地区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富集,现已探明的许多矿藏储量居全国首位,尤其是光、热、土地、有色金属、煤炭、石油、盐等资源,对全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西北地区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被称之为我国的“第三世界”。该地区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富集,现已探明的许多矿藏储量居全国首位,尤其是光、热、土地、有色金属、煤炭、石油、盐等资源,对全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急需大量开采和广泛利用。我国经济要想在二十一世纪跨进世界先进的行列,离开了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仅靠东、中部地区的资源是难以实现的。勿临渴而掘井,宜未雨而绸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支撑点 经济开发 中部地区 战略开发 新思路 经济发展 发展研究 梯度开发理论 不发达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农业需要增加投入问题的探讨
20
作者 史兵 《理论月刊》 1987年第1期50-55,共6页
农村改革七年来,农村经济高速增长。但是,我国农业基础原很脆弱,近年来又放松了农业基本建设,致使农业仍然面临严峻的考验。农业的出路在于坚持改革,深入改革,做到体制上和组织上的不断创新,而增加农业投入和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以增... 农村改革七年来,农村经济高速增长。但是,我国农业基础原很脆弱,近年来又放松了农业基本建设,致使农业仍然面临严峻的考验。农业的出路在于坚持改革,深入改革,做到体制上和组织上的不断创新,而增加农业投入和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以增强农业后劲问题,也应当一并纳入改革的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加投入 农业基础 农业投入 农业生产 坚持改革 农业基本建设 生产条件 农民 我国农村 农村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