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安县“8·8”短时强降水过程分析
1
作者 洪亚青 郭立平 +2 位作者 金鹏举 彭敏 石茗化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24期156-159,共4页
利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和固安的降水资料、FNL再分析资料(1°×1°),从环流背景、物理量诊断、卫星云图特征等方面对2018年8月8日固安县一次短时强降水过程进行天气动力学诊断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受副高边缘西南暖湿气... 利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和固安的降水资料、FNL再分析资料(1°×1°),从环流背景、物理量诊断、卫星云图特征等方面对2018年8月8日固安县一次短时强降水过程进行天气动力学诊断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受副高边缘西南暖湿气流和西风槽冷空气共同影响,8日白天固安县出现短时强降雨。强降水产生于有利的天气尺度系统配置中,中层干、下层湿的层结;中低层暖区,高层冷区的不稳定温度场配置;固安K指数>37.5℃,更易存在较强对流不稳定潜势。地形对短时强降雨的强度以及落区等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环流背景 物理量诊断 卫星云图 地形作用 河北固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强对流天气的干侵入及水汽特征研究
2
作者 李茜 刘艳杰 +3 位作者 张绍恢 刘晓英 宋磊 赵春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479-481,共3页
本研究利用NCAR/NCEP再分析场资料,以2007年7月9日一次天气过程为例,研究华北初夏时节强对流天气过程中"干侵入"及水汽特征:受华北冷涡东移影响,华北平原近地面"暖舌"区域之上有高层冷空气叠加,中高层的干侵入对于... 本研究利用NCAR/NCEP再分析场资料,以2007年7月9日一次天气过程为例,研究华北初夏时节强对流天气过程中"干侵入"及水汽特征:受华北冷涡东移影响,华北平原近地面"暖舌"区域之上有高层冷空气叠加,中高层的干侵入对于对流性天气系统的生成、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而近地层风切变线为对流风暴的发生提供触发条件;此次局地性暴雨所必需的水汽来源与盛夏时节西南急流输入水汽的方式有明显不同:水汽主要是850h Pa山东半岛上空的低层东南风输送而来,并且渤海湾附近的低层水平风速的辐合促成了暴雨区域的水汽辐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干侵入 水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廊坊市近50a四季初日及时间长度的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亚明 李丹阳 +1 位作者 石林芝 张召贤 《河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期75-79,共5页
利用河北省廊坊市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69~2018年逐日气温资料,根据四季划分标准对廊坊市的四季进行划分,应用趋势分析、相关系数检验、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对廊坊市近50 a的四季初日和长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夏两季初日从北到... 利用河北省廊坊市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69~2018年逐日气温资料,根据四季划分标准对廊坊市的四季进行划分,应用趋势分析、相关系数检验、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对廊坊市近50 a的四季初日和长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夏两季初日从北到南基本呈渐早趋势,秋、冬两季初日从北到南基本呈渐晚趋势。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廊坊市入春、入夏初日呈提早趋势;入冬初日略有推迟;秋季初日变化不明显。1969~2018年廊坊市春、夏、秋、冬平均时间长度分别为56、103、53、153 d,四季长度变化特征为春冬季缩短、夏季明显延长、秋季无明显变化,夏季和冬季长度均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突变。夏季长度与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冬季长度与平均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呈显著负相关,秋季长度与平均最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提出该地区应遵循气候变化适当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作物增产增收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季初日 四季长度 变化趋势 MANN-KENDALL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