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8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敢为先,重细节,合为贵--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建历史回顾和文化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田中群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1-608,共8页
我深感荣幸应邀为纪念厦门大学百年校庆的“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专辑”撰写序言.实验室于1986年通过论证,1987年获准建设,是当时全国仅有的2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实验室于1990年建成开放,在迄今为止的5次国家重点实验室评... 我深感荣幸应邀为纪念厦门大学百年校庆的“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专辑”撰写序言.实验室于1986年通过论证,1987年获准建设,是当时全国仅有的2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实验室于1990年建成开放,在迄今为止的5次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均获评优秀,这对于现有的我国化学化工领域的2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可能是唯一的殊荣.我觉得很有必要借百年校庆之机,回顾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初期的历史,特别是探讨厦门大学物理化学学科为何长盛不衰的根源和文化,以利于启迪一代代新人和传承实验室优良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实验室建设 百年校庆 国家重点实验室 表面物理化学 厦门大学 化学化工 历史回顾 文化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化学与应用化学信息资源镜像系统的建立及技术探讨
2
作者 邱志金 陈明旦 +1 位作者 罗海彬 刘明宏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99-902,共4页
以 Teleport Pro离线浏览器作为镜像工具 ,下载 Internet上丰富的化学信息资源 ,建立了物理化学与应用化学信息资源镜像系统 。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应用化学 Internet 镜像 主页 信息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择优取向铜镀层的电化学形成及其表面形貌 被引量:50
3
作者 辜敏 杨防祖 +2 位作者 黄令 姚士冰 周绍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973-978,共6页
采用电化学方法在H2SO4-CuSO4电解液中获得高择优取向的Cu电沉积层.XRD结果表明,在1.0~6.0和15.0A·dm-2的电流密度下可分别获得(220)和(111)晶面高择优取向的Cu镀层.在同一电流密度下获得的Cu电沉积层织构度随镀层厚度增大而提高.... 采用电化学方法在H2SO4-CuSO4电解液中获得高择优取向的Cu电沉积层.XRD结果表明,在1.0~6.0和15.0A·dm-2的电流密度下可分别获得(220)和(111)晶面高择优取向的Cu镀层.在同一电流密度下获得的Cu电沉积层织构度随镀层厚度增大而提高.SEM结果表明,在4.0和15.0A·dm-2的电流密度下可分别获得(220)和(111)织构Cu沉积层,其表面形貌在(220)晶面取向时呈现为细长晶粒连结成的网状,在(111)取向时则呈六棱锥状.提出了可能的机理,认为电流密度变化引起的Cu镀层择优取向晶面的转化归因于电结晶晶面生长方向及生长速度竞争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优取向 铜镀层 电化学形成 电沉积 表面形貌 镀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13
4
作者 任斌 李剑锋 +2 位作者 黄逸凡 曾智聪 田中群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5-316,共12页
许多和能源、生命相关的过程都强烈依赖于电化学荷电界面的结构和性能.自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效应发现后,就很快地被应用于电化学界面的原位研究,即从分子水平上深入表征各种表面(或界面)的结构和过程,如鉴别物种在表面的键合、构型和取... 许多和能源、生命相关的过程都强烈依赖于电化学荷电界面的结构和性能.自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效应发现后,就很快地被应用于电化学界面的原位研究,即从分子水平上深入表征各种表面(或界面)的结构和过程,如鉴别物种在表面的键合、构型和取向等.最近十年,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为SERS技术提供了丰富的基底以及检测和表征方法,从而推动了与纳米科学密切相关的电化学SERS领域令人瞩目的发展.本文系统介绍Au和Ag的SERS、过渡金属薄层SERS、纯过渡金属SERS、核壳结构SERS和已经可以应用于单晶表面研究的gap-modeSERS、TERS和SHINERS,其中穿插着介绍电化学SERS的历史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其展望,为电化学SERS研究提供较为全面的详细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电化学 表面 界面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和SCN^-在高分散Pt及Pd表面异常红外光学行为的电化学现场FTIR反射光谱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卢国强 孙世刚 +3 位作者 陈声培 蔡丽蓉 李南海 田昭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1491-1495,共5页
在玻碳基底上沉积Pt和Pd,在以CO和SCN-为探针分子的电化学现场FTIR反射光谱研究中,首次观察到异常红外光学行为,其中包括吸附物种的谱带方向倒反以及谱峰强度显著增强等.
关键词 电催化剂 电化学吸附 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表面电化学刻蚀及HAP/Ti复合生物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庄燕燕 胡仁 +3 位作者 时海燕 胡皓冰 郭明 林昌健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0-233,共4页
电化学沉积法在光滑钛表面上得到的羟基磷灰石涂层存在着不耐载荷,应力作用下结合界面易被破坏的缺陷.本文采用电化学刻蚀技术在钛表面形成微观的粗糙结构.然后用电化学方法在粗糙化的钛表面直接沉积纯的羟基磷灰石,并应用XRD,SEM,FTIR... 电化学沉积法在光滑钛表面上得到的羟基磷灰石涂层存在着不耐载荷,应力作用下结合界面易被破坏的缺陷.本文采用电化学刻蚀技术在钛表面形成微观的粗糙结构.然后用电化学方法在粗糙化的钛表面直接沉积纯的羟基磷灰石,并应用XRD,SEM,FTIR漫反射光谱,电化学交流阻抗及拉伸结合力实验等对复合膜层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钛表面经粗糙化后可改善羟基磷灰石与钛基体之间的界面状况,显著提高羟基磷灰石涂层与钛基体的结合力.实验表明,电化学沉积可获得纳米尺度均匀致密的纯羟基磷灰石涂层,有望提高植入体的表面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刻蚀 表面微结构 电化学沉积 羟基磷灰石 生物陶瓷材料 表面沉积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表面前处理及化学沉积镍初期行为 被引量:8
7
作者 杨丽坤 杨防祖 +1 位作者 田中群 周绍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14-420,共7页
利用开路电位-时间(EOCP-t)曲线,研究铝表面经浸镍和化学预镀镍前处理后,化学沉积镍的初期行为;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铝表面经前处理后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未经及经前处理的铝表面,化学沉积镍的初期行为都经历去氧化膜、活化、... 利用开路电位-时间(EOCP-t)曲线,研究铝表面经浸镍和化学预镀镍前处理后,化学沉积镍的初期行为;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铝表面经前处理后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未经及经前处理的铝表面,化学沉积镍的初期行为都经历去氧化膜、活化、混合控制以及化学沉积过程.经过浸镍和化学预镀镍前处理后的铝表面附着细小的镍颗粒.依据EOCP-t和SEM的最佳实验结果,在含有络合剂和还原剂的碱性预镀镍溶液中,经二次化学预镀镍前处理,成功实现铝基底弱酸性化学镀镍.所获得的化学镀镍层与铝基底结合牢固,呈团颗粒状形貌和非晶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镍 浸镍 化学预镀镍 开路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二氧化钛纳米微粒膜的光电化学性能和表面形貌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罗瑾 周静 +1 位作者 祖延兵 林仲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1484-1487,共4页
采用光电流谱、透射光谱和扫描微探针显微镜技术对电沉积法制备的二氧化钛纳米微粒膜的光电化学性能和表面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制备条件下的二氧化钛纳米微粒膜具有与紧密的半导体电极不同的光电化学性质,并探讨了其光电化... 采用光电流谱、透射光谱和扫描微探针显微镜技术对电沉积法制备的二氧化钛纳米微粒膜的光电化学性能和表面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制备条件下的二氧化钛纳米微粒膜具有与紧密的半导体电极不同的光电化学性质,并探讨了其光电化学性能与表面形貌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二氧化钛 纳米微粒膜 光电化学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表面微结构阵列的电化学微加工 被引量:5
9
作者 蒋利民 程泽宇 +3 位作者 杜楠 李维 田中群 田昭武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307-1312,共6页
研究了镁合金的约束刻蚀微加工方法.通过对电解过程中电极表面氢离子浓度变化以及刻蚀体系对镁合金的腐蚀速率的测量与分析,对一些可能有刻蚀作用的刻蚀体系进行了研究.选用亚硝酸钠作为产生刻蚀剂(硝酸)的前驱体、氢氧化钠作为捕捉剂... 研究了镁合金的约束刻蚀微加工方法.通过对电解过程中电极表面氢离子浓度变化以及刻蚀体系对镁合金的腐蚀速率的测量与分析,对一些可能有刻蚀作用的刻蚀体系进行了研究.选用亚硝酸钠作为产生刻蚀剂(硝酸)的前驱体、氢氧化钠作为捕捉剂、少量硅酸钠作为缓蚀剂的约束刻蚀体系,使用具有规整三维微立方体点阵结构的模板,在金属镁表面加工出具有与模板互补特性的点阵微结构,复制加工的分辨率为亚微米级.并对刻蚀过程机理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刻蚀剂层技术 三维微加工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方法获得具有表面增强拉曼活性镍电极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顾伟 崔颜 +3 位作者 刘国坤 顾仁敖 任斌 田中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132-2135,共4页
利用纯电化学手段获得了具有较强表面增强拉曼活性的镍电极,改进了原有的镍电极表面预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在0.5 mol/L的NaC lO4溶液中,结合电化学阶跃技术和循环伏安技术,可以得到合适的粗糙镍电极;同时,还得到了探针分子吡啶在该粗糙... 利用纯电化学手段获得了具有较强表面增强拉曼活性的镍电极,改进了原有的镍电极表面预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在0.5 mol/L的NaC lO4溶液中,结合电化学阶跃技术和循环伏安技术,可以得到合适的粗糙镍电极;同时,还得到了探针分子吡啶在该粗糙镍电极表面随电极电位变化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此时谱峰强度获得了极大的增强;还研究了粗糙镍电极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并估算出其SERS增强因子约为104,此结果比以前的镍电极表面粗糙方法所能达到的增强因子高一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电极 电化学粗糙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吡啶 表面增强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铜表面的三维齿状图形的化学微加工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柱方 蒋利民 +4 位作者 汤儆 刘品宽 孙立宁 田中群 田昭武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7-230,共4页
运用约束刻蚀剂层技术 (CELT)在金属铜 (Cu)表面实现了三维微图形加工 ,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寻找到能对Cu进行有效CELT加工的化学刻蚀和捕捉体系。采用规整的三维齿状结构为模板 ,在Cu表面得到了与齿状结构模板互补的三维微结构。采... 运用约束刻蚀剂层技术 (CELT)在金属铜 (Cu)表面实现了三维微图形加工 ,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寻找到能对Cu进行有效CELT加工的化学刻蚀和捕捉体系。采用规整的三维齿状结构为模板 ,在Cu表面得到了与齿状结构模板互补的三维微结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和原子力显微镜 (AFM )对所刻蚀图案进行表征 ,证实CELT可用于金属表面三维微图形的刻蚀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刻蚀剂层技术(CELT) 金属铜 三维微加工 化学刻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催化中的表面微观结构与特殊反应性能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世刚 陈声培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98-406,共9页
综述以 C1分子的电催化氧化或还原作为探针反应 ,对电催化剂表面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进行研究的结果 .从研制不同原子排列结构的金属单晶电极的模型电催化研究 ,到研制不同纳米材料的载体电催化剂的应用研究 ,不仅对 C1分子... 综述以 C1分子的电催化氧化或还原作为探针反应 ,对电催化剂表面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进行研究的结果 .从研制不同原子排列结构的金属单晶电极的模型电催化研究 ,到研制不同纳米材料的载体电催化剂的应用研究 ,不仅对 C1分子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规律获得了深入认识 ,而且对电催化表面原子排列结构及修饰 ,纳米结构特征及其所引起的特殊电催化性能和异常红外效应等取得了一系列创新的研究结果 ,推动了相关理论和应用的进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剂 反应机理 动力学 表面微观结构 电化学催化 纳米结构 原子排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中性条件下咪唑对镍电极的缓蚀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顾伟 刘国坤 +3 位作者 吴德印 任斌 顾仁敖 田中群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67-1070,共4页
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SERS)研究了咪唑在镍电极表面的吸附机理和吸附方式,并分别比较了镍电极在加入咪唑前后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和极化曲线,计算了其缓蚀效率。结果表明,在镍电极表面,咪唑起到了较好的缓蚀效果;在研究电位区间... 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SERS)研究了咪唑在镍电极表面的吸附机理和吸附方式,并分别比较了镍电极在加入咪唑前后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和极化曲线,计算了其缓蚀效率。结果表明,在镍电极表面,咪唑起到了较好的缓蚀效果;在研究电位区间内所得的SERS谱图中,面内振动峰占据了主导地位,咪唑是以垂直略带倾斜的方式吸附在镍电极表面的;而N—H面内弯曲振动峰(1 173 cm-1)的出现和pH值接近中性的研究体系证明了咪唑是以中性咪唑分子的形式存在;低波数区N—Ni伸缩振动峰(214 cm-1)的出现进一步验证了咪唑通过N原子与镍电极表面略带倾斜的吸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电极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咪唑 缓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庞然 金曦 +3 位作者 赵刘斌 丁松园 吴德印 田中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87-2098,共12页
对于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电化学表面吸附和反应过程,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显示出了其独到的优势,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方法,但对于其表面增强机理仍有待深入研究.本文总结了将量子化学计算应用于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EC-SERS)分析的研究,... 对于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电化学表面吸附和反应过程,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显示出了其独到的优势,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方法,但对于其表面增强机理仍有待深入研究.本文总结了将量子化学计算应用于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EC-SERS)分析的研究,以电化学界面分子吸附、电化学反应以及光电化学反应的研究体系为模型,提取EC-SERS光谱所蕴藏的物理化学信息.通过对吡啶在电化学表面的吸附、水的吸附及其电化学反应、以及对巯基苯胺的电化学表面催化偶联反应等体系的研究,揭示了电化学表面吸附、反应和光电化学过程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电荷转移态 表面等离激元共振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表面的无钯活化化学镀镍 被引量:22
15
作者 王森林 吴辉煌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1-492,共2页
A new process of electroless plating of nickel on glass substrate without using conventional palladium choride solution activator has been developed. The activation solution consists of nickel acetate, citric acid, an... A new process of electroless plating of nickel on glass substrate without using conventional palladium choride solution activator has been developed. The activation solution consists of nickel acetate, citric acid, and methanol. Heat treatment process of activation solution has been monitored by DTA TGA and XR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tivation solution was completely decomposed into hexagonal Ni and cubic NiO at 310 ℃. The amorphous electroless deposits was determined by XRD and it contains Ni 88 4% and P 11 6%(mass fraction) by chemical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镍 无钯活化 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表面的无钯活化化学镀镍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胡光辉 吴辉煌 杨防祖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5-28,共4页
本文提出碳纳米管表面无钯活化的化学镀镍方法.碳纳米管经硝酸氧化和碱中和后表面生成羧基,利用羧基吸附镍离子,之后吸附的镍离子被化学还原为镍的纳米微粒并成为化学镀镍的催化活性中心.红外吸收光谱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等证实了上述活化... 本文提出碳纳米管表面无钯活化的化学镀镍方法.碳纳米管经硝酸氧化和碱中和后表面生成羧基,利用羧基吸附镍离子,之后吸附的镍离子被化学还原为镍的纳米微粒并成为化学镀镍的催化活性中心.红外吸收光谱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等证实了上述活化过程的机理.实验表明,新的活化方法对碳纳米管表面化学镀是切实可行的,文中同时对化学沉积层的不同形貌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表面活化 化学镀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催化剂的研究方法 第十一章 电化学催化中的原位红外反射光谱法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世刚 贡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806-814,共9页
关键词 固体催化剂 研究方法 电化学催化 原位红外反射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氧化物表面化学吸附和反应的量子化学簇模型方法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昕 吕鑫 +1 位作者 王南钦 张乾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F08期1045-1054,共10页
综述了本研究小组利用量子化学簇模型方法研究金属氧化物表面化学吸附和反应的工作.提出了选簇的三个原则,即电中性原则、化学配比原则和配位原则.发现在符合前两个原则的基础上,一个具有最饱和配位、或最少悬空键的簇往往是一个用于化... 综述了本研究小组利用量子化学簇模型方法研究金属氧化物表面化学吸附和反应的工作.提出了选簇的三个原则,即电中性原则、化学配比原则和配位原则.发现在符合前两个原则的基础上,一个具有最饱和配位、或最少悬空键的簇往往是一个用于化学吸附研究的好的簇模型.与此同时,探讨了如何恰当地考虑大块固体本底的长程影响,提出了用球电荷模拟簇模型的环境、环境与簇体进行电荷自洽的SPC簇模型方法.利用该模型研究了一系列具有催化背景的重要体系,包括H2/ZnO、O/MgO、NO/MgO、N2O/MgO、N2O/Li/MgO、CO/MgO、CO/NiO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簇模型方法 氧化物 化学吸附 表面反应 量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液界面电化学体系与超高真空电子能谱双向转移及其研究系统的建立和对Pt/Bi_(ad)电极表面化学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世刚 陈声培 +4 位作者 陈宝珠 徐富春 薛国庆 林文锋 葛福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952-954,共3页
固/液界面电化学体系与超高真空电子能谱双向转移及其研究系统的建立和对Pt/Bi_(ad)电极表面化学状态的研究孙世刚,陈声培,陈宝珠,徐富春,薛国庆,林文锋,葛福云(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系、物... 固/液界面电化学体系与超高真空电子能谱双向转移及其研究系统的建立和对Pt/Bi_(ad)电极表面化学状态的研究孙世刚,陈声培,陈宝珠,徐富春,薛国庆,林文锋,葛福云(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系、物理化学研究所、科学仪器系,分析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电子能谱 表面化学状态 EC UH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纳米结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增强光电化学反应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檬 王寒 +2 位作者 蔡文斌 吴德印 田中群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369-370,共2页
联合多个外场协同相互作用,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PR)效应用于调控表面反应,可以进一步提高反应效率和选择性。在本文中,我们研究了在外加光场的作用下,通过电位对金属电极费米能级的调控,实现对SPR能量的调控,从而调节SPR弛豫产生热电子... 联合多个外场协同相互作用,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PR)效应用于调控表面反应,可以进一步提高反应效率和选择性。在本文中,我们研究了在外加光场的作用下,通过电位对金属电极费米能级的调控,实现对SPR能量的调控,从而调节SPR弛豫产生热电子和热空穴的能量,研究SPR增强化学反应的光电协同机制,调控金属纳米结构(NPs)光电化学界面反应的选择性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化学反应 表面等离激元共振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光电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