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循环利用矿物学 被引量:28
1
作者 董发勤 徐龙华 +2 位作者 彭同江 代群威 谌书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02-312,共11页
固体废物是一种潜在的"混合复杂资源",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循环利用是构筑可持续资源供给与应用的重要方式,也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阐述了固体废物资源循环利用的属性特点、意义和5R原则,同时总结了固体废物资源循环利用研究... 固体废物是一种潜在的"混合复杂资源",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循环利用是构筑可持续资源供给与应用的重要方式,也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阐述了固体废物资源循环利用的属性特点、意义和5R原则,同时总结了固体废物资源循环利用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学科基础,归纳了固体废物资源循环利用面临的主要科学技术问题。以蛇纹石尾矿、煤矸石、粉煤灰、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电子废物等典型固废资源循环利用为例,介绍了不同种类固废的矿物学特性、循环利用发展方向,并阐述了固体废物资源循环利用的矿物学方法,指出了未来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循环利用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固体废物 混合资源 复杂资源 循环利用 矿物学 5R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废物衍生燃料碳减排核算模型构建与实例研究
2
作者 尚闽 刘宜 +5 位作者 邓毅 陈静 谢娜 谭刚 刘海鲨 陈梦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02-1407,1413,共7页
为全面分析评价固体废物衍生燃料(RDF)相比煤炭燃料(CF)的碳减排潜力,探寻能源碳减排途径,以废聚氨酯泡沫(PUF)制备RDF为例,建立RDF碳排放核算模型,完善RDF碳减排核算体系,分析燃料不同环节碳排放和碳减排特征。结果表明:1)2021年中国... 为全面分析评价固体废物衍生燃料(RDF)相比煤炭燃料(CF)的碳减排潜力,探寻能源碳减排途径,以废聚氨酯泡沫(PUF)制备RDF为例,建立RDF碳排放核算模型,完善RDF碳减排核算体系,分析燃料不同环节碳排放和碳减排特征。结果表明:1)2021年中国废冰箱产生的PUF可制备废聚氨酯泡沫衍生燃料(PUDF)14.3万t,可替代CF 13.8万t,减少碳排放12.9万t,PUDF替代CF有效降低了碳排放。2)PUDF和CF燃烧环节的碳排放量占比分别为93.7%和95.6%,是碳排放的主要贡献来源;获取环节的碳排放占比分别为6.3%和4.4%,碳排放贡献小。3)PUDF相比CF,燃烧环节减少28.5%的碳排放量,是碳减排的主要贡献来源;获取环节碳排放量基本持平,且碳排放占比均不到10%,碳减排空间有限。4)RDF和生物质成型燃料(BMF)作为煤炭替代燃料,可有效降低化石能源的碳排放量,是实现“无废城市”建设和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聚氨酯泡沫 固体废物衍生燃料 煤炭燃料 碳排放量 核算模型 碳减排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负极废涂布浆料破胶减容与资源化利用
3
作者 曾祥菲 韩昀晖 +6 位作者 林凡 黄荣 余茜 黄瑶 王蓉 舒建成 陈梦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664-4673,共10页
锂电负极废涂布浆料含水率高、胶态分散稳定性强,难以过滤。本文研究了废涂布浆料的胶态特性,分析了废浆料的高效破胶分离机理,并对其资源化进行了初步探索。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解离产生的羧基负离子(R-COO-)提供的静电斥力及苯乙烯... 锂电负极废涂布浆料含水率高、胶态分散稳定性强,难以过滤。本文研究了废涂布浆料的胶态特性,分析了废浆料的高效破胶分离机理,并对其资源化进行了初步探索。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解离产生的羧基负离子(R-COO-)提供的静电斥力及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在颗粒间形成的空间位阻力是废浆料胶态稳定性的根本原因。酸度的降低能够抑制浆料中CMC-Na的解离,减少吸附于石墨颗粒表面的带电基团R-COO-,削弱静电斥力,造成颗粒团聚,并破坏SBR的架桥作用。pH=2.0时,废浆料破胶过滤效率较佳,过滤常数为0.0741m2/s,含水率降低48个百分点;X射线三维显微成像分析(X-CT)表明细微颗粒团聚破胶的同时,保留的静电斥力能够降低过滤阻力,促进滤饼孔道结构的发育,生成大孔隙半径,长喉道的渗流网络减少滤饼孔道吸附水的量;分离所得固相碳材对亚甲基蓝、铬(Cr^(6+))、COD的吸附量分别为435mg/g、0.645mg/g、87mg/g,满足《工业水处理用活性炭技术指标及试验方法》(LY/T3279—2021)优级品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 胶体 团聚 涂布浆料 过滤 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岩浆热液矿床辉钼矿中铼(Re)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指示意义
4
作者 王志超 林彬 +4 位作者 唐攀 何亮 王梦蝶 徐书慧 赵媛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64-1684,共21页
铼(Re)是重要稀散金属之一, 在国防和工业领域作为重要原材料具有不可替代性。自然界中Re很难形成独立矿物, 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辉钼矿中, 并产自斑岩-矽卡岩型Cu(-Mo/-Mo-Au)矿床。目前, 我国Re已知资源量较小且分配不均匀, ... 铼(Re)是重要稀散金属之一, 在国防和工业领域作为重要原材料具有不可替代性。自然界中Re很难形成独立矿物, 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辉钼矿中, 并产自斑岩-矽卡岩型Cu(-Mo/-Mo-Au)矿床。目前, 我国Re已知资源量较小且分配不均匀, 不同矿床中Re的富集机制和关键控制因素仍不清楚。本文基于中国484个岩浆热液矿床的3427条辉钼矿Re-Os测试结果, 结合前人相关研究进行综合分析, 认为: (1)发育富Re含量(≥100×10^(-6))辉钼矿的热液矿床主要形成于中生代(~140Ma)和新生代(~20Ma), 呈两个"峰值";(2)相比于其他类型, 斑岩型Cu(-Au)、Cu-Mo矿床中的辉钼矿最富Re, 而在斑岩型、矽卡岩型及石英脉型三类矿床中, 富Au的矿床亚类型发育最富Re的辉钼矿;(3)尽管成矿过程中岩浆氧逸度及分异程度、成矿热液的温度及酸碱性以及矿床Mo品位都有可能影响矿床范围内辉钼矿中最终沉淀的Re含量, 但是更多证据指示, 岩浆源区可能是造成中国不同矿床, 特别是不同(亚)类型的矿床之间辉钼矿Re含量差异的关键因素;(4)目前, 中国岩浆-热液矿床中初步估算总Re资源量约为3000t, 具良好Re成矿潜力。其中, 斑岩型Cu-Mo矿床Re的成矿潜力最好, 主要集中分布在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天山斑岩铜矿带和长江中下游斑岩铜矿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钼矿 岩浆热液矿床 富集机制 岩浆源区 勘查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氟碳铈矿资源概况及选矿工艺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东辉 薛凯 +6 位作者 田佳 王周杰 曹越 郭姚 李国欢 江星橙 刘倩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1-59,共9页
氟碳铈矿作为全球轻稀土的主要来源,其高效分选与综合利用对保障稀土资源供给至关重要。受限于矿石伴生关系复杂、嵌布粒度细等资源禀赋特征,该矿物的高效分选仍是行业技术难题。为此,亟需系统梳理选矿技术研究进展,为工艺优化提供支撑... 氟碳铈矿作为全球轻稀土的主要来源,其高效分选与综合利用对保障稀土资源供给至关重要。受限于矿石伴生关系复杂、嵌布粒度细等资源禀赋特征,该矿物的高效分选仍是行业技术难题。为此,亟需系统梳理选矿技术研究进展,为工艺优化提供支撑。本文在概述我国白云鄂博、凉山、微山三大典型矿床特征的基础上,系统评述了磁选—浮选、磁选—重选、重选—浮选、重选—磁选—浮选等联合分选工艺的技术特点与应用场景。研究表明,未来应加强重选—磁选—浮选模块化联合工艺研发以强化复杂矿石适应性,深化集成动态调浆与精准加药系统的智能浮选技术创新,并构建基于矿物基因特性驱动的分选决策模型。该研究为稀土资源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路线选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碳铈矿 资源概况 分选工艺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固体废物热解炉的研究开发
6
作者 田仁祝 薛勇 +1 位作者 秦杨 陈科仲 《绿色科技》 2010年第5期126-129,共4页
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可缓解当今常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压力,热解气化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生物质能的利用效率。在目前,一般生产可燃气的民用型生物质热解炉主要存在下述问题:产气率低、热值低、焦油含量高、可靠性低、运行参... 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可缓解当今常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压力,热解气化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生物质能的利用效率。在目前,一般生产可燃气的民用型生物质热解炉主要存在下述问题:产气率低、热值低、焦油含量高、可靠性低、运行参数待优化、燃气安全性低、环境污染等。为克服这些问题,通过热解炉模型试验研究,优化现有生物质热解装置工艺的结构及非结构参数,以提高其热解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解炉 产气率 热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在废弃印刷线路板资源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傅开彬 陈海焱 +2 位作者 谌书 陈梦君 王彬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0-185,共6页
废弃印刷线路板(WPCBs)成分复杂,富含多种有色、稀贵金属,具有环境危害大、潜在价值高等特点。为使业界较全面地了解微生物在WPCBs资源化利用中的应用状况,推动该技术的发展,介绍了化能自养菌和异养菌浸出WPCBs中有价金属、微生物吸附... 废弃印刷线路板(WPCBs)成分复杂,富含多种有色、稀贵金属,具有环境危害大、潜在价值高等特点。为使业界较全面地了解微生物在WPCBs资源化利用中的应用状况,推动该技术的发展,介绍了化能自养菌和异养菌浸出WPCBs中有价金属、微生物吸附法回收WPCBs浸出液中金属离子等3方面的发展,指出今后应加强高效菌种的选育、WPCBs微生物柱浸或搅拌浸出理论研究以及大颗粒WPCBs微生物搅拌反应器的研发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自养菌 异养菌 废弃印刷线路板 资源化 浸出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对黄龙碳酸钙矿化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琼芳 董发勤 +3 位作者 李骐言 代群威 安德军 TENG HUI HENRY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4-300,共7页
为探索生物因素在黄龙钙华沉积过程中的作用及参与程度,本研究以黄龙水体中2株嗜冷细菌胞外特征有机酸组分——柠檬酸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黄龙常年水温和p H值,结合碳酸钙晶体晶型和形貌,探讨柠檬酸钙化体系中的钙化过程及柠檬酸对碳酸... 为探索生物因素在黄龙钙华沉积过程中的作用及参与程度,本研究以黄龙水体中2株嗜冷细菌胞外特征有机酸组分——柠檬酸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黄龙常年水温和p H值,结合碳酸钙晶体晶型和形貌,探讨柠檬酸钙化体系中的钙化过程及柠檬酸对碳酸钙晶型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1柠檬酸浓度高、p H值低和温度低都会一定程度地抑制碳酸钙沉积;2柠檬酸浓度(20、40、80、160mg/L)对碳酸钙晶型影响不大,主要合成方解石型碳酸钙,但随着浓度的增加,伴随有花瓣状形貌的生成;3随着p H值的增大,棱柱体形貌转变为边缘较为圆滑的椭球体。综上可见,柠檬酸对碳酸钙的钙化速率、晶型和形貌具有一定的影响和调控作用,其结果可为黄龙钙华生物成因的探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沉积 黄龙 柠檬酸 钙化 晶型和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棉尾矿硫酸铵焙烧法提取氧化镁制备碱式碳酸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孙红娟 曾丽 彭同江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1-917,共7页
基于石棉尾矿中富含氧化镁组分的特点,在矿物学特征研究基础上,采用硫酸铵焙烧法提取氧化镁,利用浸出液硫酸镁制备碱式碳酸镁。采用XRD、SEM、FT-IR和TG-DTA对不同温度条件下所获得的产物的物相、形貌、分子振动光谱和热效应变化等特征... 基于石棉尾矿中富含氧化镁组分的特点,在矿物学特征研究基础上,采用硫酸铵焙烧法提取氧化镁,利用浸出液硫酸镁制备碱式碳酸镁。采用XRD、SEM、FT-IR和TG-DTA对不同温度条件下所获得的产物的物相、形貌、分子振动光谱和热效应变化等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利用硫酸铵焙烧产物的浸取液,在低于65℃的水溶液中所制备的产物为针状水合碳酸镁;在高于85℃时制备的产物为片状碱式碳酸镁;在75℃温度时形成短柱状或颗粒状水合碳酸镁和片状碱式碳酸镁的混合物。对水合碳酸镁加热,在100℃脱去部分水合水和二氧化碳后转变为片状碱式碳酸镁。研究结果对石棉尾矿的资源化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棉尾矿 水合碳酸镁 反应温度 碱式碳酸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棉尾矿硫酸铵浸出液制备“卡房”状氢氧化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曾丽 孙红娟 彭同江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5-140,共6页
以石棉尾矿硫酸铵浸出液即粗制硫酸镁溶液为原料,基于粘土矿物絮凝胶体"卡房"状结构的形成机理,制备了"卡房"状结构的氢氧化镁聚集体,考查了陈化时间对"卡房"状结构氢氧化镁聚集体特征和产率的影响。结... 以石棉尾矿硫酸铵浸出液即粗制硫酸镁溶液为原料,基于粘土矿物絮凝胶体"卡房"状结构的形成机理,制备了"卡房"状结构的氢氧化镁聚集体,考查了陈化时间对"卡房"状结构氢氧化镁聚集体特征和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同时注入沉淀法,在1∶1水/乙醇体系中,在pH值为10.2(氢氧化镁负电性最大)条件下,可获得"卡房"状结构的氢氧化镁聚集体;随陈化时间的延长,氢氧化镁晶体直径增大非常明显,而厚度略有增大,所形成的"卡房"状结构中孔隙变大,孔隙中填充物减少,孔隙的连通性增加,产率由85%增加到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废弃物 石棉尾矿 同时注入沉淀法 “卡房”状结构 氢氧化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热剂/铝热剂体系SHS法固化处理无钙焙烧铬渣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亚红 徐中慧 +1 位作者 蒋灶 肖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309-4315,共7页
采用Al-Fe_2O_3(铝热剂)和Mg-Fe_2O_3(镁热剂)2种自蔓延高温合成体系(SHS)对无钙焙烧铬渣(COPR)进行固化处理,并通过浸出毒性试验对自蔓延产物的无害化效果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2种反应体系均可实现铬渣的高效无害化,其中铝热剂体系... 采用Al-Fe_2O_3(铝热剂)和Mg-Fe_2O_3(镁热剂)2种自蔓延高温合成体系(SHS)对无钙焙烧铬渣(COPR)进行固化处理,并通过浸出毒性试验对自蔓延产物的无害化效果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2种反应体系均可实现铬渣的高效无害化,其中铝热剂体系和镁热剂体系铬渣含量分别高达80%和85%,其自蔓延产物浸取浓度ρ(总铬)和ρ(六价铬)分别低于4.5、1.5 mg·L^(-1),符合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可进行填埋处置。在SHS反应过程中,六价铬还原率均高于90%,还原后的六价铬主要以非晶形式弥散分布于自蔓延产物中,且部分铬离子参与MgAlCrO_4尖晶石等矿物的形成,铬元素同时以物理和化学固定化的形式存在于自蔓延产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钙焙烧铬渣 自蔓延高温合成 浸取 还原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力活化固硫灰固化处理含油钻屑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亚红 彭熙 +1 位作者 蒋灶 齐一谨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9-142,共4页
利用机械力化学法活化固硫灰固化降解含油钻屑,研究了不同含油钻屑掺比对固化降解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机械力化学法对含油钻屑中有机污染物的固化降解机制。研究表明,当含油钻屑掺量为50%时,球磨后样品中的含油率为1.92%,固化体... 利用机械力化学法活化固硫灰固化降解含油钻屑,研究了不同含油钻屑掺比对固化降解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机械力化学法对含油钻屑中有机污染物的固化降解机制。研究表明,当含油钻屑掺量为50%时,球磨后样品中的含油率为1.92%,固化体常温养护28 d抗压强度为22.70 MPa,固化体石油类浸出浓度为3.875 mg/L低于GB 8978-1996中规定的限值。XRD分析表明含油钻屑中的有机污染物以物理包裹和吸附的形式被固化于含油钻屑固化体的凝胶相中。IR分析表明机械力化学法对含油钻屑中的有机污染物有较好的降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力化学法 含油钻屑 固硫灰 固化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石棉尾矿活化产物制备纳米SiO_2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姜延鹏 孙红娟 彭同江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54-155,共2页
纤蛇纹石石棉尾矿又称温石棉尾矿,是温石棉矿在选矿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尾渣。除了含有少量的短纤维温石棉外,主要由蛇纹石组成,蛇纹石族矿物属1∶1型三八面体层状硅酸盐。
关键词 石棉尾矿 温石棉 纳米 活化产物 制备 化学成分分析 纤蛇纹石 加工过程 短纤维 层状硅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硫灰固化焦化废水处理外排污泥 被引量:4
14
作者 彭熙 齐一谨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4-459,共6页
采用机械力化学法活化循环流化床燃煤固硫灰,用于固化焦化废水处理外排污泥(CWT污泥)。探讨了固硫灰活化条件,并通过XRD和FTIR分析了固硫灰固化CWT污泥中重金属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当m(Ca O)∶m(Ca O+固硫灰)为20%、球磨频率为40 Hz... 采用机械力化学法活化循环流化床燃煤固硫灰,用于固化焦化废水处理外排污泥(CWT污泥)。探讨了固硫灰活化条件,并通过XRD和FTIR分析了固硫灰固化CWT污泥中重金属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当m(Ca O)∶m(Ca O+固硫灰)为20%、球磨频率为40 Hz、球磨时间为2 h时,养护28 d固硫灰固化体的平均抗压强度达到72.2 MPa;当污泥掺加量为50%(w)时,养护28 d含污泥固化体的抗压强度达到8.5 MPa,固化体浸出液中Pb2+和As5+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177 mg/L和0.013 mg/L,均远低于GB 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的规定限值。XRD和FTIR表征结果表明,在固硫灰活化过程中,混合体系水化生成了C—S—H凝胶、斜方钙沸石和钙矾石,可通过物理包裹、吸附及离子交换的形式实现CWT污泥中Pb2+和As5+的固化/稳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力化学法 固硫灰 固化 焦化废水处理外排污泥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力化学法无害化处理含油钻屑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海龙 蒋灶 徐中慧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437-3441,共5页
采用机械力化学法无害化处置含油钻屑,并初步研究了其降解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含油钻屑的降解效果随着氧化钙含量的增加而增强,当氧化剂掺比为50%时含油率低至2.05%;在含有20%氧化钙的环境中,加入30%二氧化钛或高锰酸钾的降解效果最佳;... 采用机械力化学法无害化处置含油钻屑,并初步研究了其降解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含油钻屑的降解效果随着氧化钙含量的增加而增强,当氧化剂掺比为50%时含油率低至2.05%;在含有20%氧化钙的环境中,加入30%二氧化钛或高锰酸钾的降解效果最佳;反应过程中石英遭到破坏,结晶度降低;苯环结构断裂,氯原子开始脱落,含油钻屑得到降解;含油钻屑中仍存在长碳链,且出现游离态的羟基,表明降解不够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钻屑 机械力化学法 油类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固化处理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齐一谨 徐中慧 +5 位作者 徐亚红 蒋灶 李萍 李娜 何志 刘义梅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8-103,共6页
为了减少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等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以粉煤灰和脱硫石膏为原料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进行安全处理。采用机械力化学法探究了脱硫石膏与垃圾焚烧飞灰掺加比、(脱硫石膏+垃圾焚烧飞灰)与粉煤灰掺加比、球磨频率... 为了减少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等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以粉煤灰和脱硫石膏为原料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进行安全处理。采用机械力化学法探究了脱硫石膏与垃圾焚烧飞灰掺加比、(脱硫石膏+垃圾焚烧飞灰)与粉煤灰掺加比、球磨频率、球磨时间和养护温度参数对固化体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和FTIR手段对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固化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机械力化学法能够显著提升粉煤灰的活性,并使制备出的固化体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当脱硫石膏与垃圾焚烧飞灰掺加比为1∶4,(脱硫石膏+垃圾焚烧飞灰)与粉煤灰为2∶3,球磨频率30 Hz,球磨时间2 h,养护温度60℃时,固化体28 d抗压强度达到22.3 MPa,并采用AAS测得固化体浸出液中Cd和Zn重金属的浸出量分别仅为0.015 mg/L和0.008 mg/L,均远低于GB 5085.3-2007规定限值。XRD和FTIR表征结果表明,固化体水化过程中生成了水化硅酸钙(C—S—H)和钙矾石(AFt)并分别主要以物理包裹和化学吸附的形式实现了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稳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 粉煤灰 机械力化学法 固化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石膏碳酸化固定二氧化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何思祺 孙红娟 +1 位作者 彭同江 周国彪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99-904,共6页
基于"以废治废"的理念,通过湿式碳酸化法对磷石膏固定CO2的反应温度、时间、液固比和氮硫比对固碳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XRD和SEM-EDS对磷石膏原料和碳酸化产物的物相组成、显微形貌等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磷石膏... 基于"以废治废"的理念,通过湿式碳酸化法对磷石膏固定CO2的反应温度、时间、液固比和氮硫比对固碳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XRD和SEM-EDS对磷石膏原料和碳酸化产物的物相组成、显微形貌等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磷石膏中的石膏在碳酸化过程中全部转化为方解石,而硬石膏由于溶解度小仅有部分转化为方解石,石英对于碳酸化反应是惰性的。优化的碳酸化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65℃,碳酸化时间为60 min,液固比为3.0,氮硫比为2.25,固碳率达到95.24%。实验结果对固碳减排和磷石膏的进一步资源化利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二氧化碳 碳酸化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石膏常压酸化法制备无水硫酸钙晶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7
18
作者 谢晴 蒋美雪 +1 位作者 彭同江 国佳豪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60-1066,1071,共8页
以磷石膏为原料,一步常压酸化法制备无水硫酸钙晶须。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研究了盐酸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固液比4个因素对制备硫酸钙晶须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反应产物样品的物相、微观形貌进行了... 以磷石膏为原料,一步常压酸化法制备无水硫酸钙晶须。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研究了盐酸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固液比4个因素对制备硫酸钙晶须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反应产物样品的物相、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盐酸浓度为5mol/L、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3h和固液比为0.10g/mL的条件下,一步法制备出了直径为1~4μm、长径比为3~8的无水硫酸钙晶须。分析认为,无水硫酸钙晶须是在二水硫酸钙溶解量达到其过饱和度后从溶液中结晶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无水硫酸钙晶须 结晶 常压酸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电气石矿物学特征及其对热液流体演化的指示 被引量:4
19
作者 唐攀 唐菊兴 +13 位作者 林彬 李发桥 孙渺 祁婧 崔浩 王梦蝶 熊妍 傅渊慧 张忠坤 杨征坤 姚晓峰 谢金玲 陶刚 杨欢欢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3-1138,共16页
【研究目的】角岩作为甲玛超大型斑岩铜多金属成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成矿热液的岩性圈闭,也是重要的赋矿围岩,但角岩中的电气石成因不明,对于进一步理解成矿过程有一定制约。【研究方法】本文通过详细的钻孔编录、镜下鉴定和电子... 【研究目的】角岩作为甲玛超大型斑岩铜多金属成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成矿热液的岩性圈闭,也是重要的赋矿围岩,但角岩中的电气石成因不明,对于进一步理解成矿过程有一定制约。【研究方法】本文通过详细的钻孔编录、镜下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研究电气石的成因,并探讨其对岩浆热液流体演化过程的启示。【研究结果】电气石在甲玛角岩中较为发育,依据其产状可分为4类:Tur-I,热液角砾岩胶结物中的电气石;Tur-Ⅱ,石英+电气石±黄铁矿脉;Tur-Ⅲ,电气石±黄铁矿±黄铜矿脉;Tur-Ⅳ,团斑状电气石±黄铁矿;其中前3类电气石较发育环带结构。不同产状电气石均具有较为宽泛的Al_(2)O_(3)、Fe/(Fe+Mg)和Na/(Na+Ca)比值,属于碱基亚类镁电气石和黑电气石,替代机制为^(X)□Al(NaMg)_(-1)、Fe^(2+)Mg_(-1)和Fe^(3+)Al_(-1)。【结论】不同产状电气石发育复杂的环带结构,且成分变化极大,表明其是岩浆热液流体和地层流体不同程度混合造成的,且岩浆热液流体与还原性的角岩地层发生的水岩反应可能在甲玛成矿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甲玛不同产状电气石的结构和成分信息记录了岩浆热液演化过程的细节信息,为完善成矿过程提供了重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石 岩浆热液演化 斑岩成矿系统 甲玛铜多金属矿 冈底斯成矿带 矿产勘查工程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石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四环素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铭 董发勤 +5 位作者 霍婷婷 张伟 周琳 郑飞 薛景源 肖鑫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6-444,共9页
本研究以具有自发极化性和丰富活性中心的电气石作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协同降解水环境中的四环素(TC),重点揭示其协同降解机理、最佳反应条件与稳定性,为修复抗生素污染水体提供了新思路。实验结果表明,电气石存在的表面电场和自发极化... 本研究以具有自发极化性和丰富活性中心的电气石作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协同降解水环境中的四环素(TC),重点揭示其协同降解机理、最佳反应条件与稳定性,为修复抗生素污染水体提供了新思路。实验结果表明,电气石存在的表面电场和自发极化效应能够对过硫酸盐起到活化作用并产生大量·OH和SO_(4)^(–)·,从而氧化降解TC;在60℃,pH=5的条件下,120 min内,电气石与过硫酸盐体系中TC的清除率能够达到98.23%。经过5次循环利用,TC去除率仍然可以达到近90%,且电气石基本保持与初始状态基本相似的活性与结构稳定性,表明利用电气石高效活化过硫酸盐可以实现TC的低成本、高效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石 四环素 过硫酸盐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