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水杨酸
被引量:
3
1
作者
董雁
张夏红
+2 位作者
林水东
卢晓春
李锦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5-370,共6页
以水杨酸(SA)为模板分子,邻苯二胺(o-PPD)及吡咯(Py)为复合功能单体,在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制备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MIP/GO/GCE),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印迹膜的表面形貌,方波伏安法(SWV)和循环伏安法(CV)对分子印迹传感器的性能...
以水杨酸(SA)为模板分子,邻苯二胺(o-PPD)及吡咯(Py)为复合功能单体,在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制备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MIP/GO/GCE),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印迹膜的表面形貌,方波伏安法(SWV)和循环伏安法(CV)对分子印迹传感器的性能进行表征。通过优化实验条件,显示SA浓度在1.0×10-8~1.0×10-2 mol/L范围内,分子印迹传感器峰电流与SA浓度负对数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6×10-9 mol/L。该传感器对SA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样品回收率为101%~10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8%。SA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简单、抗干扰性好、灵敏度高、成本低廉,具有较好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分子印迹
电化学传感器
电化学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优化阿魏酸印迹微球的制备条件及其分子识别性能
被引量:
1
2
作者
董雁
张夏红
李锦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4-69,76,共7页
以阿魏酸(FA)为模板分子、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对阿魏酸具有高选择性。通过优化制备条件获得阿魏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s),并对其结...
以阿魏酸(FA)为模板分子、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对阿魏酸具有高选择性。通过优化制备条件获得阿魏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s),并对其结构、形貌及热稳定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模板分子为功能单体,交联剂的最佳比例为1∶4∶25,最佳的反应时间为24h,对肉桂酸的选择因子为0.201,说明此MIPs对阿魏酸具有良好的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
沉淀聚合
分子印迹微球
吸附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uPc/ZnO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
4
3
作者
姜秀榕
童长青
张锐明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33-38,共6页
采用均匀沉淀法合成了CuPc/ZnO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考察其在可见光下降解甲基橙的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掺杂后的ZnO粒径变小,吸收峰红移,光催化活性有所提高.用2...
采用均匀沉淀法合成了CuPc/ZnO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考察其在可见光下降解甲基橙的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掺杂后的ZnO粒径变小,吸收峰红移,光催化活性有所提高.用20mg复合催化剂,对100mL 15mg/L的甲基橙溶液降解2.5h后,降解率达到90%以上.当n(CuPc)∶n(ZnO)=1∶300,焙烧温度500℃,保温2h,复合颗粒用量为20mg,反应时间为2.5h时,光催化性能最好,降解率达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Pc/ZnO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可见光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种富油微藻的超临界提取及脂肪酸分布特征
被引量:
2
4
作者
林锡煌
尹希杰
+2 位作者
袁秋兰
张锐明
项小燕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7-132,共6页
富油微藻是制备生物燃料和提取高附加值不饱和脂肪酸的理想原料。为筛选具有高产油潜能的微藻,开发经济高效的微藻油脂提取工艺和检测方法,研究对7种富油微藻进行超临界CO_(2)提取,并结合三氟化硼-甲醇衍生化、GC-MS分析了各微藻提取物...
富油微藻是制备生物燃料和提取高附加值不饱和脂肪酸的理想原料。为筛选具有高产油潜能的微藻,开发经济高效的微藻油脂提取工艺和检测方法,研究对7种富油微藻进行超临界CO_(2)提取,并结合三氟化硼-甲醇衍生化、GC-MS分析了各微藻提取物中的35种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添加乙醇夹带剂后,各藻类的油脂收率由54.60%~82.16%提高至75.61%~104.46%。微藻中共检出18种脂肪酸,C16~C18系列脂肪酸质量分数均在55.97%以上,其中小球藻、三角褐指藻和青岛大扁藻的单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分别为36.25%、31.81%和26.85%,是生物柴油理想的替代品。牟氏角毛藻的不饱和脂肪酸UFAs质量分数达到91.15%,可作为绿色医疗保健品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微藻
超临界CO_(2)
夹带剂
脂肪酸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水杨酸
被引量:
3
1
作者
董雁
张夏红
林水东
卢晓春
李锦辉
机构
龙岩学院
化
学与材料学院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5-370,共6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资助项目(2016J01738)
福建省教育厅A类基金资助项目(JA14301)。
文摘
以水杨酸(SA)为模板分子,邻苯二胺(o-PPD)及吡咯(Py)为复合功能单体,在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制备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MIP/GO/GCE),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印迹膜的表面形貌,方波伏安法(SWV)和循环伏安法(CV)对分子印迹传感器的性能进行表征。通过优化实验条件,显示SA浓度在1.0×10-8~1.0×10-2 mol/L范围内,分子印迹传感器峰电流与SA浓度负对数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6×10-9 mol/L。该传感器对SA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样品回收率为101%~10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8%。SA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简单、抗干扰性好、灵敏度高、成本低廉,具有较好实用价值。
关键词
水杨酸
分子印迹
电化学传感器
电化学聚合
Keywords
salicylic acid
molecularly imprinted
electrochemical sensor
electropolymerization
分类号
O657.63 [理学—分析化学]
TQ460.72 [医药卫生—药物分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优化阿魏酸印迹微球的制备条件及其分子识别性能
被引量:
1
2
作者
董雁
张夏红
李锦辉
机构
龙岩学院
化
学与材料学院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4-69,76,共7页
基金
福建省教育厅A类基金资助项目(JA14301)。
文摘
以阿魏酸(FA)为模板分子、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对阿魏酸具有高选择性。通过优化制备条件获得阿魏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s),并对其结构、形貌及热稳定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模板分子为功能单体,交联剂的最佳比例为1∶4∶25,最佳的反应时间为24h,对肉桂酸的选择因子为0.201,说明此MIPs对阿魏酸具有良好的识别性能。
关键词
阿魏酸
沉淀聚合
分子印迹微球
吸附
选择性
Keywords
Ferulic acid
Precipitation polymerization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Adsorption
Selectivity
分类号
TB3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uPc/ZnO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
4
3
作者
姜秀榕
童长青
张锐明
机构
福建省
清洁能源材料重点实验室
龙岩学院
化
学与材料学院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33-3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01607069)
福建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文摘
采用均匀沉淀法合成了CuPc/ZnO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考察其在可见光下降解甲基橙的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掺杂后的ZnO粒径变小,吸收峰红移,光催化活性有所提高.用20mg复合催化剂,对100mL 15mg/L的甲基橙溶液降解2.5h后,降解率达到90%以上.当n(CuPc)∶n(ZnO)=1∶300,焙烧温度500℃,保温2h,复合颗粒用量为20mg,反应时间为2.5h时,光催化性能最好,降解率达99.8%.
关键词
CuPc/ZnO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可见光光催化
Keywords
CuPc / ZnO
nano composite materials
preparation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sis
分类号
O152.1 [理学—基础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7种富油微藻的超临界提取及脂肪酸分布特征
被引量:
2
4
作者
林锡煌
尹希杰
袁秋兰
张锐明
项小燕
机构
自然
资源
部国家第三海洋
研究
所分析测试
中心
龙岩学院
化
学与材料
工程
学院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7-132,共6页
基金
福建省教育中青年科技项目(JAT220368)
龙岩学院博士启动项目(LB2023007)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海三科2009055)。
文摘
富油微藻是制备生物燃料和提取高附加值不饱和脂肪酸的理想原料。为筛选具有高产油潜能的微藻,开发经济高效的微藻油脂提取工艺和检测方法,研究对7种富油微藻进行超临界CO_(2)提取,并结合三氟化硼-甲醇衍生化、GC-MS分析了各微藻提取物中的35种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添加乙醇夹带剂后,各藻类的油脂收率由54.60%~82.16%提高至75.61%~104.46%。微藻中共检出18种脂肪酸,C16~C18系列脂肪酸质量分数均在55.97%以上,其中小球藻、三角褐指藻和青岛大扁藻的单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分别为36.25%、31.81%和26.85%,是生物柴油理想的替代品。牟氏角毛藻的不饱和脂肪酸UFAs质量分数达到91.15%,可作为绿色医疗保健品的重要来源。
关键词
富油微藻
超临界CO_(2)
夹带剂
脂肪酸
分布特征
Keywords
microalgae
supercritical CO_(2)extraction
entrainer
fatty aci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TQ642 [化学工程—精细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水杨酸
董雁
张夏红
林水东
卢晓春
李锦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优化阿魏酸印迹微球的制备条件及其分子识别性能
董雁
张夏红
李锦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CuPc/ZnO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活性
姜秀榕
童长青
张锐明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7种富油微藻的超临界提取及脂肪酸分布特征
林锡煌
尹希杰
袁秋兰
张锐明
项小燕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