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铃薯RBL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1
作者 陈啸天 满全财 +5 位作者 汪磊 林柏松 刘晓静 孙朔 刘芳明 崔江慧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44,共10页
菱形蛋白酶属于一种保守的膜内丝氨酸蛋白酶,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对逆境胁迫的响应。对马铃薯RBL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家族成员基因结构、保守基序、顺式作用元件、染色体定位以及基因共线性进行分析,... 菱形蛋白酶属于一种保守的膜内丝氨酸蛋白酶,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对逆境胁迫的响应。对马铃薯RBL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家族成员基因结构、保守基序、顺式作用元件、染色体定位以及基因共线性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转录组数据以及qRT-PCR进行表达模式验证。结果表明,马铃薯12个StRBL基因家族成员共分为5个亚族,分布在9条染色体上。位于相同亚族的家族成员的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基本一致;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马铃薯RBL基因家族成员中含有大量与光反应和逆境胁迫响应有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共线性结果表明,马铃薯与拟南芥、番茄和辣椒存在不同数量的同源基因对,而在烟草中未发现同源基因对;转录组数据和qRT-PCR结果表明,马铃薯RBL基因家族成员在干旱胁迫和盐胁迫条件下高度表达,不同家族成员存在表达差异,StRBL6和StRBL7在干旱胁迫下上调表达,StRBL1、StRBL7、StRBL10和StRBL12在盐胁迫下上调表达,推测RBL基因家族可能参与马铃薯的逆境胁迫响应。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探究马铃薯RBL基因的功能及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菱形蛋白 生物信息学 生长发育 非生物胁迫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型性状分析构建冀北地区马铃薯核心种质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欣蕊 陈啸天 +5 位作者 薛薇 汪磊 蔡心汝 林柏松 刘晓静 崔江慧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5-812,I0001-I0006,共14页
为合理利用和更好保存马铃薯种质资源,本研究以冀北地区保存的502份马铃薯种质资源为材料,调查了26个表型性状,以不同块茎肉色进行分组,设置简单比例、对数比例、平方根比例和多样性比例4种取样方法,5%、10%、15%、20%、25%和30%共6种... 为合理利用和更好保存马铃薯种质资源,本研究以冀北地区保存的502份马铃薯种质资源为材料,调查了26个表型性状,以不同块茎肉色进行分组,设置简单比例、对数比例、平方根比例和多样性比例4种取样方法,5%、10%、15%、20%、25%和30%共6种取样比例,利用2种遗传距离(欧氏距离和马氏距离)和4种聚类方法(类平均法、最长距离法、最短距离法、离差平方和法),探讨最佳取样策略,抽选核心种质。利用遗传多样性特征值、t检验、评价参数和系统聚类等方法对核心种质的表型性状进行评价,以及利用主成分分析对核心种质进行确认。结果表明,平方根比例法能够使核心种质更具代表性,20%为最佳取样比例,欧氏距离优于马氏距离,最优聚类方法为最短距离法,最终抽提出100份马铃薯核心种质,占全部种质的19.92%;核心种质的评价和主成份分析结果表明100份核心种质消除了大部分遗传冗余,保留了所有样本的遗传多样性,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本研究为马铃薯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种质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取样策略 核心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场县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6
3
作者 王莉莉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5期82-83,86,共3页
本文分析了河北省围场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并针对产业现状提出了发展思路与发展对策,以期为围场县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 产业现状 发展对策 河北围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份马铃薯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综合评价 被引量:15
4
作者 徐晓 杨梦颖 +5 位作者 满全财 李伟 苏润东 王莉莉 张振清 崔江慧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10-1719,共10页
为研究马铃薯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以冀西北地区收集的195份马铃薯种质为材料,利用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等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6个描述型性状共有62个变异类型,遗传多样性指... 为研究马铃薯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以冀西北地区收集的195份马铃薯种质为材料,利用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等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6个描述型性状共有62个变异类型,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幅为0.69~1.73,其中株型、芽眼深浅、块茎整齐度、薯肉色、薯皮色和薯形的遗传多样性程度较高。6个数值型性状中单株结薯数变异系数较大(41.30%),茎粗变异系数较小(15.71%);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幅为1.89~2.07,其中株高、茎粗、平均单薯重、块茎产量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对195份参试种质的综合得分C值采用离差平方和法进行聚类,主要划分为4个类群,各类群表型性状差异明显。根据聚类分析、种质高产稳定性和鲜食马铃薯生物学指标的评价结果,筛选出9份优异种质,可作为冀西北地区鲜食马铃薯杂交育种亲本或中间材料。本研究筛选出的优异性状马铃薯种质,为冀西北地区马铃薯种质资源创新、充分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