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输电管道余热利用装置设计及数值计算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曦橙
林莘
+6 位作者
李辉
吴雄
高佳
蔡胜伟
陈江波
孟涛
陈轩恕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9-154,共6页
新型输电管道在传输电能时,导体部分因损耗而发热,若能将该热量利用,加热导热介质,可对外供暖,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装置,在不影响输电管道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利用热量并对外供暖。文中以合理利用输电管道导体的发热量为目标,以保证装置的...
新型输电管道在传输电能时,导体部分因损耗而发热,若能将该热量利用,加热导热介质,可对外供暖,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装置,在不影响输电管道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利用热量并对外供暖。文中以合理利用输电管道导体的发热量为目标,以保证装置的绝缘强度为基础,以方便与输电管道的连接为考虑,设计一套用于输电管道的余热利用装置;文中介绍了装置的具体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并对装置的工作原理和与输电管道的连接方案做了说明。为了研究余热利用装置的绝缘和温升情况,建立了相应的余热利用装置模型,对模型的电场和温度场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装置的绝缘部分最大电场强度为1.86 kV/mm,小于绝缘介质的绝缘强度;装置内热交换层的温度在60~80℃间,达到了国家供暖的温度要求;计算结果为余热利用装置设计合理性和实用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利用
装置设计
数值计算
电场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输电管道余热利用装置设计及数值计算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曦橙
林莘
李辉
吴雄
高佳
蔡胜伟
陈江波
孟涛
陈轩恕
机构
囯网
安徽省
电力
有限
公司
无为供电
公司
沈阳工业大学高电压与
电力
系统
研究
所
中国
电力科学研究院
武汉
分院电
网
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囯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9-154,共6页
基金
国家电网公司基金项目(GY⁃71⁃15⁃054)。
文摘
新型输电管道在传输电能时,导体部分因损耗而发热,若能将该热量利用,加热导热介质,可对外供暖,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装置,在不影响输电管道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利用热量并对外供暖。文中以合理利用输电管道导体的发热量为目标,以保证装置的绝缘强度为基础,以方便与输电管道的连接为考虑,设计一套用于输电管道的余热利用装置;文中介绍了装置的具体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并对装置的工作原理和与输电管道的连接方案做了说明。为了研究余热利用装置的绝缘和温升情况,建立了相应的余热利用装置模型,对模型的电场和温度场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装置的绝缘部分最大电场强度为1.86 kV/mm,小于绝缘介质的绝缘强度;装置内热交换层的温度在60~80℃间,达到了国家供暖的温度要求;计算结果为余热利用装置设计合理性和实用性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余热利用
装置设计
数值计算
电场
温度场
Keywords
waste heat utilization
design
numerical calculation
electric field
temperature field
分类号
TM75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TK115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输电管道余热利用装置设计及数值计算
张曦橙
林莘
李辉
吴雄
高佳
蔡胜伟
陈江波
孟涛
陈轩恕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