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8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程的发展与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金智 刘继红 胡春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期537-538,540,共3页
简述了发展园艺植物生物技术的必要性,回顾了《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程发展的历程,分析和探讨了园艺生物技术教学过程中的特色和创新。建立了完善的教学体系,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 课程发展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其在植物逆境生物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蓓 宁露云 +2 位作者 张俊卫 包满珠 张蔚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5403-5408,共6页
逆境胁迫是制约植物生长发育、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子,揭示植物应答胁迫的分子机理一直是人们长期探索的重大课题。植物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可以系统揭示不同胁迫条件下植物蛋白质的表达状况,从而深入了解环境胁迫下植物的基因表达... 逆境胁迫是制约植物生长发育、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子,揭示植物应答胁迫的分子机理一直是人们长期探索的重大课题。植物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可以系统揭示不同胁迫条件下植物蛋白质的表达状况,从而深入了解环境胁迫下植物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植物响应胁迫机理。简要介绍了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技术,概述了其在植物逆境胁迫适应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并对蛋白质组学在该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非生物胁迫 生物胁迫 双向电泳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樱桃番茄土壤生物学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汪自松 秦玉秀 +2 位作者 沈伟 王涛涛 刘正鲁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64,共7页
研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土壤酶和微生物以及樱桃番茄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明确樱桃番茄在南方黄壤下对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的响应,为樱桃番茄高产优质生产技术及土壤培肥提供参考。以樱桃番茄为研究对象,在施用菌棒有机肥5.0 ... 研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土壤酶和微生物以及樱桃番茄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明确樱桃番茄在南方黄壤下对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的响应,为樱桃番茄高产优质生产技术及土壤培肥提供参考。以樱桃番茄为研究对象,在施用菌棒有机肥5.0 t/hm^(2)的基础上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CK(常规施肥)、T1(化肥减量10%)、T2(化肥减量20%)、T3(化肥减量30%)、T4(化肥减量40%)和T5(化肥减量50%)。结果表明: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分别平均提高了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8.8%、蔗糖酶活性14.6%和纤维素酶活性31.9%,降低过氧化物酶活性14.9%,而过量减肥(T4、T5)显著降低脲酶活性;化肥减量10%~50%配施有机肥,单穗果数分别增加20.8%、18.3%、17.3%、12.9%和12.7%,产量分别提高10.6%、10.5%、8.4%、0.6%和0.2%;改善樱桃番茄的品质,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0.9%~8.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4.7%~11.3%、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1.3%~3.5%,可滴定性酸含量降低了8.5%~12.8%,糖酸比提高了1.0%~2.5%。因此,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化肥减量20~30%,同时配施5.0 t/hm^(2)有机肥为最适宜的养分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番茄 化肥减量 土壤特性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铃木种子^(60)Coγ辐照及其苗期生物学性状调查 被引量:43
4
作者 李志能 刘国锋 包满珠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9-302,共4页
以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悬铃木干种子,测定不同剂量对悬铃木M1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400Gy辐射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悬铃木种子的萌发率、出苗率、成苗率降低,株高、鲜重、根长也明显下降。辐射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极显著,50~... 以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悬铃木干种子,测定不同剂量对悬铃木M1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400Gy辐射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悬铃木种子的萌发率、出苗率、成苗率降低,株高、鲜重、根长也明显下降。辐射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极显著,50~250Gy处理各组出真叶期比对照组依次推后2、5、9、14d。300~400Gy处理组虽有发芽,但幼芽严重扭曲,15d后逐渐死亡。通过对悬铃木辐射组与对照组成苗率和根长进行比较,初步推测悬铃木辐射的半致死剂量为50Gy,辐照诱变的适宜剂量为50至250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铃木 ^60Coγ射线 萌发率 出苗率 成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黑色蒂腐病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7
5
作者 陈丽锋 邓伯勋 +1 位作者 闵晓芳 余慧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8-51,共4页
从自然发病的柑橘果实表面分离出柑橘黑色蒂腐病菌(Diplodia natalensis Evans),对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对菌落形态、菌丝生长速率及产孢量都有很大影响,其中以马铃薯蔗糖培养基菌丝生长旺盛,生长速度最快,产... 从自然发病的柑橘果实表面分离出柑橘黑色蒂腐病菌(Diplodia natalensis Evans),对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对菌落形态、菌丝生长速率及产孢量都有很大影响,其中以马铃薯蔗糖培养基菌丝生长旺盛,生长速度最快,产孢量最大。病原菌适宜的生长及产孢温度为25~30℃,最适温度为30℃;光照条件对病菌的生长及产孢没有显著的影响;病菌的致死温度在75℃左右,在测试的常用化学药剂中,以咪鲜胺对其抑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黑色蒂腐病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桔青绿霉病病原菌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闵晓芳 陈丽锋 邓伯勋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14,共4页
柑桔采后贮藏病害中,以青霉菌引起的青绿霉病最为严重。至今,国内外对柑桔青霉菌的生物学特性有过一些描述,其中大多数人认为,引起柑桔采后腐烂的青霉菌主要为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 Wehmer)与指状青霉(P.digitatum S... 柑桔采后贮藏病害中,以青霉菌引起的青绿霉病最为严重。至今,国内外对柑桔青霉菌的生物学特性有过一些描述,其中大多数人认为,引起柑桔采后腐烂的青霉菌主要为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 Wehmer)与指状青霉(P.digitatum Sate.)两种,但也有报道认为,引起柑桔采后腐烂的青霉菌除上述两种病原菌外,还有扩展青霉(P.expansum(1ink)Thorn)、桔青霉(P.citrium Thom)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特性 病原菌 绿霉病 柑桔 分离 采后腐烂 青霉菌 贮藏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炭疽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拮抗酵母菌的抑菌效果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华利 邓伯勋 +1 位作者 吕洪丹 孔娟娟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4-187,共4页
对辣椒采后炭疽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拮抗酵母菌的抑菌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拮抗酵母菌的抑菌效果与酵母菌悬浮液的浓度呈正相关,与病原菌的浓度呈负相关。
关键词 辣椒 炭疽病 生物学特性 拮抗酵母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分子生物学基础及其致病机制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林章 谢从华 柳俊 《中国马铃薯》 2005年第5期290-294,共5页
细菌性青枯病是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世界范围的毁灭性病害,该病原有着广泛的寄主范围及地理分布,给作物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抗病育种是防治该病害的有效途径。最近,R.solanacearum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以... 细菌性青枯病是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世界范围的毁灭性病害,该病原有着广泛的寄主范围及地理分布,给作物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抗病育种是防治该病害的有效途径。最近,R.solanacearum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给马铃薯青枯病抗性分子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评述了近年来,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及模式植物拟南芥在抗青枯病机理研究中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olanacearum分子生物学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艺学实验改革与实践探索——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张金智 胡春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1期254-256,共3页
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分析了园艺学实验面临的一些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并付诸实践,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表明这些改革措施能够适应当前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对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园艺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改革和实践... 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分析了园艺学实验面临的一些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并付诸实践,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表明这些改革措施能够适应当前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对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园艺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改革和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学实验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生物学软件分析四季橘染色体核型和带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春丽 邓于洋 郭文武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0-694,共5页
【目的】为了改进以往人工方式观测染色体精准度的不足,【方法】采用MicroMeasure软件和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对4,6-联脒-2-苯基吲哚(DAPI)荧光染色的四季橘(Citrus madurensis Lour.Tseng)体细胞中期染色体分别进行核型分析和三... 【目的】为了改进以往人工方式观测染色体精准度的不足,【方法】采用MicroMeasure软件和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对4,6-联脒-2-苯基吲哚(DAPI)荧光染色的四季橘(Citrus madurensis Lour.Tseng)体细胞中期染色体分别进行核型分析和三维重建。【结果】得到四季橘的核型公式2n=18=16 m(2SAT)+2 sm,其核型类型为1B型,属于进化中较原始类型;获得四季橘染色体立体图,并依据每条前中期染色体(从短臂到长臂)DAPI荧光强度变化,构建出染色体带型模式图。【结论】该研究利用染色体图像分析软件对染色体进行识别,获得了较丰富的染色体核型数据信息,为柑橘细胞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季橘 图像分析 DAPI 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物学特点和产业趋势看柿产业技术的革新 被引量:12
11
作者 罗正荣 张青林 +1 位作者 郭大勇 徐莉清 《落叶果树》 2021年第1期4-8,共5页
目前柿的主产区有从传统的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及其以南,以及向中西部扩展的趋势。随着果品市场国际化和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柿产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从柿的生物学特点和产业趋势的角度,针对甜柿遗传改良,砧木筛选和繁殖,标准化建... 目前柿的主产区有从传统的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及其以南,以及向中西部扩展的趋势。随着果品市场国际化和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柿产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从柿的生物学特点和产业趋势的角度,针对甜柿遗传改良,砧木筛选和繁殖,标准化建园和轻简化田间管理,以及柿单宁功能扩展和多元化产品开发等问题,对我国柿产业技术的改进提出一些个人观点,供相关研究者和生产者参考或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特点 产业趋势 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基因变异导致园艺植物色泽差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曾旭梅 席婉 +4 位作者 朱琳琳 袁金梅 熊康舜 王彩云 郑日如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1-190,共10页
类胡萝卜素是园艺植物中广泛存在的次生代谢物和色素物质,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观赏价值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是高价值的天然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因此,类胡萝卜素的代谢调控一直是园艺植物的研究热点。类胡萝卜素组分和含量的差... 类胡萝卜素是园艺植物中广泛存在的次生代谢物和色素物质,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观赏价值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是高价值的天然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因此,类胡萝卜素的代谢调控一直是园艺植物的研究热点。类胡萝卜素组分和含量的差异是造成园艺植物色泽和营养成分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解析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是进行定向改良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植物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已明确,大量研究表明代谢通路上基因的启动子和编码区变异是造成类胡萝卜素代谢多样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对园艺植物类胡萝卜素变异遗传机制的研究策略、启动子和编码区的变异类型及变异对类胡萝卜素代谢的影响进行综述,为园艺植物类胡萝卜素的定向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胡萝卜素 植物色泽 遗传变异 转录调控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鳖果生物学性状观察及其类胡萝卜素组分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明月 陈嘉景 +1 位作者 程运江 徐娟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7-62,共6页
木鳖果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Lour.)Spreng.为葫芦科苦瓜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果树,近年来,因其果实富含类胡萝卜素等功能性成分而备受关注。本文对木鳖果整个生长发育期的生物学性状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描述,发现花后60d左右是果实色... 木鳖果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Lour.)Spreng.为葫芦科苦瓜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果树,近年来,因其果实富含类胡萝卜素等功能性成分而备受关注。本文对木鳖果整个生长发育期的生物学性状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描述,发现花后60d左右是果实色素积累的关键期。此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成熟果中主要类胡萝卜素的成分、含量及其分布规律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木鳖果中检测到的类胡萝卜素总含量为(7 504.28±615.43)μg/g,以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且主要集中在果皮和假种皮。据统计,果皮中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的含量分别为(1 236.51±254.83)μg/g、(1 004.32±235.93)μg/g;而假种皮中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的含量分别为(1 343.98±96.87)μg/g、(728.94±206.99)μg/g。因而,该果实可成为我国消费者摄取类胡萝卜素的有效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鳖果 高效液相色谱 类胡萝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糖茶饮料感官风味及成分特性研究
14
作者 汪芳 张铭铭 +2 位作者 陈建新 石月 尹军峰 《中国茶叶》 2025年第6期62-70,共9页
无糖茶饮料以其“零卡低热无负担”的健康特性迅速席卷饮料市场。为明晰无糖茶饮料的市场概况及产品特性,通过数理统计、感官审评、理化检测等多种方法全面分析比较了涵盖7个品类的132种市售无糖茶饮料。结果表明,市场上的无糖茶饮料以... 无糖茶饮料以其“零卡低热无负担”的健康特性迅速席卷饮料市场。为明晰无糖茶饮料的市场概况及产品特性,通过数理统计、感官审评、理化检测等多种方法全面分析比较了涵盖7个品类的132种市售无糖茶饮料。结果表明,市场上的无糖茶饮料以乌龙茶、绿茶、茉莉花茶品类居多,红茶、茉莉花茶类的综合品质最佳且较为稳定,乌龙茶类色泽表现较好,白茶类香气品质高、纯度高,红茶类滋味最佳。各品类无糖茶饮料存在不同程度“颜色褐变、汤色浑浊、香气或滋味闷熟”的质量问题,尤以绿茶类饮品最为明显。茶饮中的功能成分含量各品类间差异显著,整体而言,绿茶、茉莉花茶、乌龙茶类无糖茶饮料的茶多酚含量较高;绿茶类无糖茶饮料的氨基酸含量最高;黑茶类无糖茶饮料的咖啡碱含量最高。在健康消费理念的影响下,无糖茶饮料将能保持发展势头,但如何高质量持续发展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糖茶饮料 感官品质 内含成分 问题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饮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铭铭 尹军峰 +3 位作者 赖声泓博 汪芳 陈建新 魏志文 《中国茶叶加工》 2025年第1期5-11,共7页
茶饮产业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支柱产业,也是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民生产业。文章全面梳理我国茶饮产业的发展历程,系统总结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重点提出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发展建议,以期为我国茶饮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 茶饮产业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支柱产业,也是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民生产业。文章全面梳理我国茶饮产业的发展历程,系统总结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重点提出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发展建议,以期为我国茶饮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思考方向与践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饮料 工业茶饮 新式茶饮 高质量 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盐胁迫抗性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1
16
作者 蔡晓锋 胡体旭 +3 位作者 叶杰 张余洋 李汉霞 叶志彪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4-141,共8页
土壤盐渍化是目前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非常复杂,提高作物的耐盐性仍然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本文对SOS信号(salt overly sensitive)转导途径、microRNA和转录因子在盐胁迫中的调控作用进行了综述,... 土壤盐渍化是目前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非常复杂,提高作物的耐盐性仍然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本文对SOS信号(salt overly sensitive)转导途径、microRNA和转录因子在盐胁迫中的调控作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后期抗盐性研究与耐盐育种提供基础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耐盐 MICRORNA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水滨带植物群落空间分布及环境解释 被引量:30
17
作者 刘瑞雪 陈龙清 史志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08-1216,共9页
探讨了环境因素对丹江口水库(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滨带植物群落空间分布的影响。通过对水滨带植物群落和环境因素的实地调查,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对201个水滨带植物群落进行分类;结合地形、土壤和水文因素用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 探讨了环境因素对丹江口水库(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滨带植物群落空间分布的影响。通过对水滨带植物群落和环境因素的实地调查,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对201个水滨带植物群落进行分类;结合地形、土壤和水文因素用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法(DCCA)分析环境因素对水滨带植物群落的影响;并对环境因素的解释能力进行定量分离。结果表明:(1)水滨带植物群落包括7种类型,分别是萹蓄群落、苘麻群落、细叶水芹+狗牙根群落、狗牙根群落、响叶杨-狗牙根群落、杜梨-白刺花-狗牙根群落和侧柏-牡荆-三穗苔草群落;(2)海拔和水淹影响对水滨带植物群落空间分布具有主导作用。海拔升高,水淹影响减弱,植物群落呈现由草本植物群落向木本植物群落变化的格局;(3)土壤因素的解释能力大于地形因素,水文因素的解释能力最小。各类环境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地形、水文和土壤因素三者间的交互作用最大,地形和土壤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最小。环境因素共解释水滨带植物群落空间分布的21.99%,未解释部分为78.01%。结果证明环境对植被的解释能力是由植被的复杂程度决定的,植被越复杂,环境的解释能力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滨带 植物群落 空间分布 环境解释 丹江口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多浆植物耐旱性初步比较 被引量:12
18
作者 贺亚川 俎伟华 +3 位作者 王琴 李清斌 马方芳 胡惠蓉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7-130,共4页
通过人工干旱胁迫处理6种多浆植物,观测其抗旱天数、暂时萎蔫率及植株的形态变化,结合生理和形态指标的测定,表明八宝景天和露草的耐旱性形态表现及生理基础最好,佛甲草和细叶佛甲草其次,垂盆草和凹叶景天较差;离体叶片相对含水量、离... 通过人工干旱胁迫处理6种多浆植物,观测其抗旱天数、暂时萎蔫率及植株的形态变化,结合生理和形态指标的测定,表明八宝景天和露草的耐旱性形态表现及生理基础最好,佛甲草和细叶佛甲草其次,垂盆草和凹叶景天较差;离体叶片相对含水量、离体叶片失水率和离体叶片相对电导率能较灵敏地反映多浆植物的耐旱性,适宜用作耐旱性鉴定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浆植物 干旱胁迫 形态指标 生理指标 鉴定 耐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总基因组DNA提取纯化方法综述 被引量:69
19
作者 易庆平 罗正荣 张青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5期7789-7791,共3页
归纳植物DNA提取各个环节,同时对DNA提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原因及应对策略作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植物 总基因组DNA 提取 纯化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蕨类植物石蜡切片制作技术探讨 被引量:16
20
作者 吴华 陈娉婷 +2 位作者 袁玲 徐永荣 陈龙清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3767-3769,3774,共4页
石蜡切片是一种常规的生物组织形态结构研究手段。由于蕨类植物不同世代的样本具有显著差异,仅依常规流程进行石蜡制片与切片,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实际操作中,操作者会遇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答案的难题,从而影响试验的进程与操作。... 石蜡切片是一种常规的生物组织形态结构研究手段。由于蕨类植物不同世代的样本具有显著差异,仅依常规流程进行石蜡制片与切片,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实际操作中,操作者会遇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答案的难题,从而影响试验的进程与操作。试验以荷叶铁线蕨(Adiantum reniforme L.var.sinense Y.X.Lin)为材料,探讨了蕨类植物石蜡切片的制作流程,并针对在常规石蜡切片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切片 蕨类植物 荷叶铁线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