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康养环境监测评价 被引量:9
1
作者 刘秀萍 李新宇 +2 位作者 赵松婷 许蕊 李嘉乐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79-87,共9页
【目的】为查明城市森林公园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的作用。【方法】以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选取公园内3种优势植物群落和公园周边1个空白对照进行实地监测,对人体舒适度、PM_(2.5)质量浓度、空气负离子浓度等康养环境因子进行... 【目的】为查明城市森林公园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的作用。【方法】以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选取公园内3种优势植物群落和公园周边1个空白对照进行实地监测,对人体舒适度、PM_(2.5)质量浓度、空气负离子浓度等康养环境因子进行定量评价。【结果】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能够明显提高人体舒适度,在夏季最为显著,提高18.2%;森林公园人体舒适度在春季14:00和夏季12:00之后是较为舒适等级,秋季全天是较为舒适和舒适等级,冬季全天为极不舒适;城市森林公园内人体舒适度季节排序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城市森林公园对PM_(2.5)质量浓度有一定的消减作用,消减能力在夏季最大,消减率为9.25%,其次是秋季7.56%,全年平均消减率为7.00%;PM_(2.5)质量浓度季节变化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春季、夏季、秋季平均空气质量等级均为优,冬季为良,日变化呈现早晚高、白天低的特点,在10:00—16:00时间段较低,冬季16:00后容易出现污染天气状况。城市森林公园四季均可以提高空气负离子浓度,在秋季和夏季较高,分别提高25.7%和25.6%,空气负离子浓度季节变化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其中夏季和秋季空气负离子浓度为2级;日变化呈现波动性,在8:00—10:00最高,16:00最低。【结论】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内对于提高人体舒适度、提升空气负离子浓度和消减PM_(2.5)均具有积极作用,其中在夏季、秋季和上午时段最为显著,可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康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公园 康养环境 人体舒适度 PM_(2.5) 空气负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园林绿化发展策略研究——以北京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李薇 李延明 王月容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9-92,共4页
面对北京人口激增、资源环境不断恶化,城市化建设急剧扩大的新挑战,为了实现首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园林绿色发展、城乡园林一体化的新任务,文章针对北京园林绿化现状的特点及问题提出政策、生态、文化三个层面的发展策略和实施措施,研... 面对北京人口激增、资源环境不断恶化,城市化建设急剧扩大的新挑战,为了实现首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园林绿色发展、城乡园林一体化的新任务,文章针对北京园林绿化现状的特点及问题提出政策、生态、文化三个层面的发展策略和实施措施,研究结果对于促进首都园林绿化建设,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园林绿化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雨型绿地雨水净化功能效果评估——以北京望和公园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赵松婷 李新宇 +2 位作者 戴子云 许蕊 王行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82-86,共5页
【目的】为了研究集雨型城市绿地对雨水径流中污染物的净化效果,选择望和公园作为研究对象,监测城市绿地降雨径流污染特征。【方法】采用"前密后疏"的方式对采样点雨水进行采样,并按照国家水质分析标准对水样进行水质指标测... 【目的】为了研究集雨型城市绿地对雨水径流中污染物的净化效果,选择望和公园作为研究对象,监测城市绿地降雨径流污染特征。【方法】采用"前密后疏"的方式对采样点雨水进行采样,并按照国家水质分析标准对水样进行水质指标测定与分析。【结果】结果表明:绿地各项主要污染物浓度最大峰值出现滞后于径流量峰值,而对照点的污染物浓度的峰值出现在降雨初期,各项指标监测浓度的峰值出现提前于径流量峰值;城市绿地降雨径流的主要污染物总氮(TN)、总磷(TP)、氨氮(NH_3-N)和化学需氧量(COD),其场次降雨污染物平均浓度(EMC)平均值分别为4.10、0.33、0.69、28.78mg/L。【结论】通过试验证明,集雨型绿地对雨水径流中的污染物有很好的滞留效果,在三场次降雨中,集雨型绿地对TN、NH_3-N及COD的平均消减率分别为18.88%,63.75%和8.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雨型绿地 雨水径流 污染物 净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副中心绿地降温增湿效应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王行 王月容 段敏杰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03-110,共8页
【目的】通过对北京城市副中心研究区及普通对照绿地群落气象因子的监测,对比分析二者总体降温增湿效应差异及规律,揭示与评价前期研究的热岛改善关键技术对北京城市副中心绿地区域热岛效应的改善情况。【方法】自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 【目的】通过对北京城市副中心研究区及普通对照绿地群落气象因子的监测,对比分析二者总体降温增湿效应差异及规律,揭示与评价前期研究的热岛改善关键技术对北京城市副中心绿地区域热岛效应的改善情况。【方法】自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在研究区及普通对照绿地同步对比监测,利用Kestrel4500手持式气象仪和Fluke-63红外测温仪测定不同结构植物群落内气温、地温、相对湿度,对比分析二者及研究区内各植物群落降温增湿效应。【结果】绿地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呈现降温增湿效应,其中夏季最强,秋季次之,春季较弱,冬季则呈现保温干燥效应。春季、夏季和秋季不同结构类型绿地整体降温增湿效应排序为乔-灌-草>乔-草>灌-草>草坪。研究区绿地年均降低气温0.9℃,降低地温9.7℃,增加相对湿度3.6%。研究区绿地在春季、夏季和秋季降温增湿效应,冬季保温干燥效应,年均降温增湿效应三个方面均强于普通对照,尤其在夏季和秋季降低气温、夏季增加相对湿度、年均降低地温三方面显著强于普通对照(P<0.05)。【结论】进一步验证植物种类及配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缓解区域热岛效应,并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进程中发挥更好的服务及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化 热岛效应 降温 增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指数在北京城市园林绿化覆盖率提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慧婷 张欣 +3 位作者 谢军飞 李新宇 戴子云 孙正海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107,共7页
为快速准确地获取城市园林绿化覆盖率,以北京市西城区的陶然亭街道为对象,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探讨了多种植被指数在城市园林绿化覆盖率提取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随着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的提高,有助于减少可见光植被指数提取结果中... 为快速准确地获取城市园林绿化覆盖率,以北京市西城区的陶然亭街道为对象,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探讨了多种植被指数在城市园林绿化覆盖率提取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随着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的提高,有助于减少可见光植被指数提取结果中的地物误分,但基于0.5 m与0.8 m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可见光植被指数所提取的绿化覆盖率均与实际值相差较大,因此不建议将其应用于园林绿化覆盖率提取研究中。而基于0.8 m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归一化植被指数的绿化覆盖率提取比较适用于内部建筑高度较低的区域,可作为园林绿化资源普查工作的重要参考。在此基础上,还应用归一化植被指数,获取到北京2019年北京城市核心区(东城区和西城区)的绿化覆盖率为23.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绿化覆盖率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可见光植被指数 归一化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植物对大气细颗粒物浓度的正负作用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新宇 赵松婷 +1 位作者 许蕊 李延明 《农学学报》 2019年第11期44-49,共6页
针对于园林绿地对城市大气环境中发挥的双重作用,本研究综合评价不同植物种类对消减PM2.5污染的能力差异,以期为城市绿地功能优化与提升提供科学依据。以北京市常用园林绿化植物为试验材料,在目前构建的植物叶片滞留细颗粒物质量的计算... 针对于园林绿地对城市大气环境中发挥的双重作用,本研究综合评价不同植物种类对消减PM2.5污染的能力差异,以期为城市绿地功能优化与提升提供科学依据。以北京市常用园林绿化植物为试验材料,在目前构建的植物叶片滞留细颗粒物质量的计算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植物释放VOCs对大气颗粒物浓度的贡献量作为一个影响因子参与计算,对植物个体消减细颗粒物的净化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植物个体之间滞留PM2.5能力有很大的差异,单位叶面积PM2.5滞留量较多的植物有元宝枫、大叶黄杨、胡枝子、锦带花、樱花,较少的为黄栌、旱柳、油松、七叶树;(2)油松、黄栌、圆柏3种植物由于释放α-蒎烯的量较高,对生成SOA的贡献较高;(3)综合评价植物消减细颗粒物的净化效益,黄栌与油松2种植物对PM2.5没有消减作用,反而增加空气PM2.5浓度,其余13种植物对PM2.5具有消减作用,其中锦带花与元宝枫2种植物单位叶面积对PM2.5的消减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细颗粒物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滞尘功能 二次有机气溶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副中心公园绿地植物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4
7
作者 段敏杰 丛日晨 +3 位作者 王月容 王行 谢军飞 王茜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10-115,共6页
【目的】为适应北京城市新定位新需求,更好的进行城市副中心公园绿地建设。【方法】对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森林公园、减河公园、运河公园3个公园绿地植物群落进行抽样调查,分析不同公园绿地植物物种组成、应用频度以及物种多样性等。... 【目的】为适应北京城市新定位新需求,更好的进行城市副中心公园绿地建设。【方法】对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森林公园、减河公园、运河公园3个公园绿地植物群落进行抽样调查,分析不同公园绿地植物物种组成、应用频度以及物种多样性等。【结果】共记录大运河森林公园植物108种,隶属48科73属,减河公园植物55种,隶属26科44属,运河公园植物54种,隶属26科41属。大运河森林公园与减河公园植物种Margalef丰富度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的趋势,运河公园从大到小依次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大运河森林公园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减河公园与运河公园依次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大运河森林公园物种均匀度指数依次表现为乔木层略等于草本层、灌木层,而减河公园与运河公园为乔木层、灌木层略等于草本层,这表明乔木层植物较灌木层与草本层分布均匀。【结论】北京城市副中心公园绿地建设应加大灌木植物和乡土地被植物的应用,以构建物种丰富、结构稳定的植物群落,实现绿地生态效益综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城市副中心 公园绿地 树种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常用树木叶片吸水性能与冠层雨水截留能力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嘉乐 李新宇 +1 位作者 段敏杰 王行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05-109,共5页
【目的】为了发挥绿地截留雨水的生态作用,减少城市内涝灾害的发生。【方法】利用浸水法对叶片吸水性能及整株树木冠层的雨水截留能力进行研究,利用聚类分析法对树木雨水截留能力进行系统评价。【结果】1)对乔灌木单位叶面积吸水能力进... 【目的】为了发挥绿地截留雨水的生态作用,减少城市内涝灾害的发生。【方法】利用浸水法对叶片吸水性能及整株树木冠层的雨水截留能力进行研究,利用聚类分析法对树木雨水截留能力进行系统评价。【结果】1)对乔灌木单位叶面积吸水能力进行比较,植物个体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乔木5 min单位叶面积吸水量最高的雪松(Cedrus deodara)为374.65 g/m^(2),是银杏(Ginkgo biloba)的4.0倍;灌木5 min单位叶面积吸水量最高的榆叶梅(Amygdalus triloba)为251.38 g/m^(2),是红瑞木(Swida alba)的2.7倍。2)乔木树冠5 min雨水截留能力最高的是雪松为106.02 kg,是西府海棠(Malus micromalus)的18.1倍。灌木雨水截留能力最强的是榆叶梅为12.09 kg,是紫叶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的172.7倍。【结论】按照雨水截留能力大小对植物进行分类,乔木中,雪松属于强雨水截留能力植物,圆柏(Sabina chinensis)、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属于中雨水截留能力植物;灌木中,榆叶梅属于强雨水截留能力植物,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金银木(Lonicera maackii)、月季(Rosa chinensis)、连翘(Forsythia suspensa)、珍珠梅(Sorbaria sorbifolia)属于中雨水截留能力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树木 雨水截留 叶片 叶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城市绿地内不同空气颗粒物质量浓度时间变化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刘秀萍 李新宇 +1 位作者 赵松婷 王行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69-75,共7页
【目的】为更好掌握北京地区空气颗粒物污染的长期变化特征。【方法】利用城市绿地内在线环境颗粒物监测仪从2015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实时监测的ρ(PM10)、ρ(PM2.5)和ρ(PM1)数据,对北京地区2015-2018年空气颗粒物质量浓度的时间... 【目的】为更好掌握北京地区空气颗粒物污染的长期变化特征。【方法】利用城市绿地内在线环境颗粒物监测仪从2015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实时监测的ρ(PM10)、ρ(PM2.5)和ρ(PM1)数据,对北京地区2015-2018年空气颗粒物质量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北京地区2015-2018年ρ(PM10)、ρ(PM2.5)和ρ(PM1)历年年均值均呈现出逐年降低的变化趋势,超标天数逐年减少;季节变化中,ρ(PM2.5)和ρ(PM1)最高的均是冬季,最低的是夏季,而ρ(PM10)最高的是春季,其次是冬季、秋季、夏季;日变化中,三种空气颗粒物质量浓度总体日变化趋势为白天低、夜间高;相关性分析中,PM10、PM2.5和PM1之间具有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北京地区2015-2018年空气颗粒物污染情况改善程度十分明显,空气质量显著提高。三种空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夜间高于白天,他们间具有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区 城市绿地 空气颗粒物质量浓度 长期变化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及其群落特征 被引量:14
10
作者 殷丽峰 李薇 任斌斌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34,共7页
城市绿道具有典型的廊道状特征,在城市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连线作用,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不可替代性。以北京城市绿道为研究对象,在对滨水型绿道和沿路型绿道植物多样性和植物群落特征进行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城市绿道现存问... 城市绿道具有典型的廊道状特征,在城市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连线作用,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不可替代性。以北京城市绿道为研究对象,在对滨水型绿道和沿路型绿道植物多样性和植物群落特征进行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城市绿道现存问题与发展策略。结果表明:(1)调查北京城市绿道共发现维管束植物205种;(2)除灌木层和草本层的Pielou指数外,滨水型各层次的α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沿路型;(3)滨水型与沿路型的β多样性指数整体呈现出灌木层<乔木层<总体层<草本层的特点;(4)Twinspan将139个样地乔木层重要值划分为15组,结合分类将其命名为15个植物群系,油松群系、油松-白蜡群系、银杏群系等4个群系应用频度最高,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营城建都滨水绿道和南长河公园3个滨水型绿道拥有最为丰富的植物群系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滨水型绿道 沿路型绿道 数量分类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区居住区树冠覆盖变化特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秀萍 贾宝全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20,共9页
【目的】 分析北京城区居住区树冠覆盖水平与时空变化特征,揭示北京城区居住区森林建设成效,并从多方面探讨居住区树冠覆盖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北京及其他城市居住区城市森林建设提供有益借鉴。【方法】 以北京城区2013年7—9月份 World V... 【目的】 分析北京城区居住区树冠覆盖水平与时空变化特征,揭示北京城区居住区森林建设成效,并从多方面探讨居住区树冠覆盖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北京及其他城市居住区城市森林建设提供有益借鉴。【方法】 以北京城区2013年7—9月份 World View 2遥感影像为基础,利用eCognition 9.0软件解译的林木树冠覆盖栅格与矢量图层为数据源,根据分层抽样和生态梯度取样法,按照空间均衡原则,选取居住区样地,在Arcgis平台下提取研究单元区域的林木树冠覆盖的空间信息,结合实地样地调查,探讨北京城区居住区树冠覆盖时空变化特征。【结果】 北京城区居住区林木树冠覆盖率为29.67%,且单位附属居住区(33.96%)>商品房(30.06%)>安置房(20.77%);在不同时间阶段上居住区树冠覆盖率从1980年前的29.21%增长到了2010年后的30.7%;居住区树冠覆盖率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北京西北部地区最高(40.22%)、东部地区最低(24.96%),环路分区呈现出从二环内的21.99%到五—六环外1 km升高至31.04%,行政分区表现为远郊区居住区的现实树冠覆盖率高于北京中心区;植被潜在树冠覆盖率为0.22%,只有城郊区存在极小的潜在树冠覆盖区域;从树冠覆盖变化的影响因素来看,居住区的类别、建成时间、分布位置以及房地产发展、城市绿化发展过程和水平均影响着居住区树冠覆盖水平,同时居住区的容积率、房屋价格以及城市森林结构等指标也对其树冠覆盖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 北京城区居住区树冠覆盖水平与北京市整体水平(39.53%)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由于其潜在树冠覆盖也很低,故树冠覆盖增长空间较小;在空间上居住区树冠覆盖率随着环路的扩张梯度化增大,城市化水平越高的区域其树冠覆盖率越低;在时间上居住区树冠覆盖率随时间阶段推近逐渐升高,体现出北京市绿化建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城区 居住区绿地 树冠覆盖 变化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约型园林在高碑店列车新城社区公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左圆月 舒健骅 +1 位作者 马晓燕 余文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目的】将节约理念植入地产景观设计。【方法】以高碑店列车新城社区公园景观设计为例,对景观要素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高碑店列车新城社区公园景观具有经济节约、生态低碳和可回收资源的利用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特征,以城市空间范... 【目的】将节约理念植入地产景观设计。【方法】以高碑店列车新城社区公园景观设计为例,对景观要素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高碑店列车新城社区公园景观具有经济节约、生态低碳和可回收资源的利用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特征,以城市空间范围内的物质实体和社会因素长期持续演替为依托,实现人与自然共生,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结论】为节约型园林的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约型 植物 园林景观 社区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颐和园春季树木花粉飞散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江鸿 夏菲 +4 位作者 李洁 李秋月 王建红 车少臣 张国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5期117-122,共6页
为了在颐和园开展春季花粉浓度的精细化预报,更好地指导游客进行自我防护,从而降低花粉过敏症的发病率,利用Burkard-HIRST型孢子捕捉仪和Phenom ProX全自动台式扫描电子显微镜对2018年春季颐和园气传树木花粉种类和浓度的变化规律进行... 为了在颐和园开展春季花粉浓度的精细化预报,更好地指导游客进行自我防护,从而降低花粉过敏症的发病率,利用Burkard-HIRST型孢子捕捉仪和Phenom ProX全自动台式扫描电子显微镜对2018年春季颐和园气传树木花粉种类和浓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春季最低气温稳定超过0℃,最高气温稳定超过15℃,颐和园的柏科、榆科和杨柳科树木将进入盛花期。春季昆明湖南岸和北岸的气传花粉日平均浓度各有2个峰值,第1个峰值出现在3月下旬;第2个峰值出现在4月下旬。在第1个峰值期间,昆明湖北岸的花粉浓度高于南岸,此时北岸的花粉种类主要为柏科树木花粉,所占比例达96.98%;而南岸主要为柏科、杨柳科和榆科树木花粉,所占比例分别为59.98%、27.22%和10.92%。在第2个峰值期间,南岸的花粉浓度高于北岸,此时北岸的花粉种类主要为桑科和松科树木花粉,所占比例分别为66.28%和32.88%;而南岸则主要为桑科树木花粉,所占比例达97.59%。3月下旬和4月下旬,昆明湖南岸逐时花粉浓度平均值表现为12:00前后低,0:00前后高;而昆明湖北岸则表现为12:00前后高,0:00前后低。颐和园昆明湖北岸春季花粉日平均浓度的最高值出现在3月下旬,逐时浓度平均值的最高值出现在12:00前后,贡献率最大的为柏科树木花粉;颐和园昆明湖南岸春季花粉日平均浓度的最高值出现在4月下旬,逐时浓度平均值的最高值出现在0:00前后,贡献率最大的为桑科树木花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颐和园 气传树木花粉 飞散规律 花粉浓度 花粉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绿色屋顶的径流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戴子云 谢军飞 许蕊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2年第5期99-104,共6页
国内外运用绿色屋顶作为截留雨水的措施得到广泛实践。依托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覆土实验站,基于绿色屋顶观测试验结果,初步定量研究了北京城市气候下简单式和花园式两种绿色屋顶对屋面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屋顶、简单式绿色屋顶... 国内外运用绿色屋顶作为截留雨水的措施得到广泛实践。依托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覆土实验站,基于绿色屋顶观测试验结果,初步定量研究了北京城市气候下简单式和花园式两种绿色屋顶对屋面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屋顶、简单式绿色屋顶和花园式绿色屋顶的平均雨水滞留率分别为15.1%、64.7%和78.5%。两种绿色屋顶在小雨条件下雨水滞留率差异不显著,在中到大雨条件下二者差异显著。降雨强度对花园式绿色屋顶径流过程影响较小,花园式绿色屋顶对大雨的滞留效果更明显。花园式绿色屋顶对总氮和氨氮的控制效果比简单式绿色屋顶好,但二者都表现为磷的释放。花园式绿色屋顶的污染负荷削减率高于简单式绿色屋顶,简单式绿色屋顶增加了硝氮和总磷的污染负荷。研究为北京海绵城市建设中绿色屋顶的设计和建造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绿色屋顶 雨水滞留 污染物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生和捕食元宝枫种子瘿蚊的重要天敌——毛链金小蜂属一新种(膜翅目:金小蜂科)
15
作者 刘慧慧 李恩杰 +5 位作者 曹亮明 王小艺 辛学兵 仇兰芬 包青春 杨忠岐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4-140,共7页
【目的】元宝枫是我国珍贵经济林树种,其籽油中含有丰富的神经酸等物质,在预防和治疗人类神经系统疾病上具有重要价值。然而,近年来作者发现元宝枫种子受到一种元宝枫瘿蚊(Acumyia sp.)幼虫的严重侵害。为了无公害防治该害虫,本研究旨... 【目的】元宝枫是我国珍贵经济林树种,其籽油中含有丰富的神经酸等物质,在预防和治疗人类神经系统疾病上具有重要价值。然而,近年来作者发现元宝枫种子受到一种元宝枫瘿蚊(Acumyia sp.)幼虫的严重侵害。为了无公害防治该害虫,本研究旨在调查并鉴定元宝枫瘿蚊的天敌。【方法】通过在北京和内蒙古的实地调查,发现了寄生和捕食元宝枫瘿蚊幼虫和蛹的一种小蜂。通过分类研究,确定其为小蜂总科金小蜂科毛链金小蜂属Systasis的一个新种——元宝枫瘿蚊毛链金小蜂Systasis aceri Yang,Liu et Cao sp.nov.。本文详细描述了该寄生蜂的形态特征,并附有彩色形态特征图。同时,还记述了该小蜂的生物学,也和毛链金小蜂属我国的二个相近种进行了比较,提供了鉴别特征。【结果】该新种与中国的一种寄生刺槐叶瘿蚊的小蜂——叶瘿蚊毛链金小蜂Systasis obolodiplosis Yao et Yang相似,但可以通过以下特征进行区分:新种体呈金绿色,雌性体长3.4~3.6 mm,雄性1.8~2.4 mm(而后者体呈蓝色,带有紫色金属光泽;雌性体长2.1 mm,雄性1.3 mm);唇基略呈方形,宽为高的1.4倍(后者的唇基更宽,宽度是其高度的2.0倍);腹部较长,长为宽的2.7倍(后者的腹部较短,长为宽的1.8倍)。Xiao&Huang修订了中国毛链金小蜂属的种类,并提供了9个种的分类检索表。使用此检索表,新种最初被归为Systasis procerula Xiao et Huang。然而,本新种雌性在其他特征上存在差异:痣后脉长度是痣脉的1.4倍(后者的痣后脉短于痣脉);触角较短,梗节加鞭节的长度是头宽的1.15倍(后者是头宽的1.4倍);本种腹部更长,长为宽的2.7倍(后者腹部较短,长为宽的1.5倍)。此外,还描述了新种的生物学特性。元宝枫瘿蚊毛链金小蜂对元宝枫瘿蚊幼虫和蛹具有较高的寄生率,达到34%。其1~2龄幼虫为寄生性,而3龄以后则转为捕食性,能将单个种子中的52~125头瘿蚊幼虫(或蛹)捕食殆尽。该小蜂一年发生2~3代,是元宝枫瘿蚊的主要天敌。【结论】本天敌的发现为无公害生物防治元宝枫瘿蚊提供了一种优秀天敌。这一发现对于保护元宝枫这一珍贵树种及其籽油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未来种实害虫提供了新的生物防治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宝枫 元宝枫瘿蚊 元宝枫毛链金小蜂 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种杀虫剂对桧柏臀纹粉蚧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
16
作者 王宇欣 仲丽 +5 位作者 魏建荣 郭蕾 车少臣 夏菲 李广 仇兰芬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6-311,共6页
桧柏臀纹粉蚧Planococcus vovae是近年来发生的重要外来入侵昆虫。为明确生产中常用的9种杀虫剂对桧柏臀纹粉蚧的防治效果,开展其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采用浸渍法,田间防效试验采用喷雾法。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对桧... 桧柏臀纹粉蚧Planococcus vovae是近年来发生的重要外来入侵昆虫。为明确生产中常用的9种杀虫剂对桧柏臀纹粉蚧的防治效果,开展其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采用浸渍法,田间防效试验采用喷雾法。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对桧柏臀纹粉蚧2龄若虫毒力最高的是双丙环虫酯,LC_(50)为2.59 mg/L;其次为呋虫胺和吡虫啉,LC_(50)分别为6.94 mg/L和7.02 mg/L。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50 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5000倍液、7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000倍液和50%呋虫胺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在施药后15 d对桧柏臀纹粉蚧的防效高达90.32%~94.06%。综合分析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结果,筛选出可用于防治桧柏臀纹粉蚧的最适药剂为50 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7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50 g/L吡虫啉悬浮剂和50%呋虫胺可湿性粉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桧柏臀纹粉蚧 杀虫剂 毒力 田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色瓢虫对两种毛蚜科蚜虫的捕食作用及田间防效
17
作者 车少臣 王宇欣 +3 位作者 仲丽 李广 袁菲 仇兰芬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22,共5页
为了明确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幼虫对库多态毛蚜Periphyllus kuwanaii和栾多态毛蚜Periphyllus koelreuteria的捕食作用和生物防治潜能,室内测定异色瓢虫不同龄期幼虫对2种蚜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和搜寻效应,田间释放异色瓢虫验证其对... 为了明确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幼虫对库多态毛蚜Periphyllus kuwanaii和栾多态毛蚜Periphyllus koelreuteria的捕食作用和生物防治潜能,室内测定异色瓢虫不同龄期幼虫对2种蚜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和搜寻效应,田间释放异色瓢虫验证其对2种蚜虫的控害效果。结果表明:随着2种蚜虫密度的增加异色瓢虫对其捕食量逐渐增加,异色瓢虫1~4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4龄幼虫对库多态毛蚜和栾多态毛蚜的捕食能力(a/T_(h))最强,分别为259.46头和158.94头,日捕食上限(1/T_(h))最大,分别为227.80头/d和132.89头/d;异色瓢虫对2种蚜虫的搜寻效应与猎物密度呈负相关,高龄幼虫对库多态毛蚜和栾多态毛蚜表现出较高搜寻效应,且龄期越大搜寻效应越高。异色瓢虫对库多态毛蚜有较强的田间控害能力,可用于该蚜虫的防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色瓢虫 库多态毛蚜 栾多态毛蚜 生物防治 捕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等钳蠊螨捕食腐食酪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蕾 郑大睿 吴洪基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74-76,共3页
等钳蠊螨Blattisocius dentriticus (Berlese)是腐食酪螨Tyrophagus putrescentiae(Schrank)的重要捕食螨,本文作者研究了等钳蠊螨雌成螨在6个温度下对腐食酪螨卵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等钳蠊螨雌成螨对腐食酪螨卵的功... 等钳蠊螨Blattisocius dentriticus (Berlese)是腐食酪螨Tyrophagus putrescentiae(Schrank)的重要捕食螨,本文作者研究了等钳蠊螨雌成螨在6个温度下对腐食酪螨卵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等钳蠊螨雌成螨对腐食酪螨卵的功能反应均属HollingⅡ型.在17~29℃范围内,等钳蠊螨雌成螨对腐食酪螨卵的瞬间攻击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而处理时间随温度升高而缩短;温度超过29℃时,等钳蠊螨雌成螨对腐食酪螨卵的瞬间攻击率有所下降,处理时间也相应延长.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等钳蠊螨对腐食酪螨的捕食效率有着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钳蠊螨 腐食酪螨 捕食 温度 瞬间攻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蒸腾耗水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新宇 李延明 +3 位作者 孙林 许蕊 赵松婷 郭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3-29,共7页
基于液流观测数据研究银杏蒸腾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有效含水率(REW)大于62%时土壤水分对银杏蒸腾无影响,当REW小于62%时限制蒸腾耗水;2)光合辐射(PAR)小于0.39 mmol(m2·s)驱动蒸腾作用,且效果显著,PAR大于0.8 ... 基于液流观测数据研究银杏蒸腾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有效含水率(REW)大于62%时土壤水分对银杏蒸腾无影响,当REW小于62%时限制蒸腾耗水;2)光合辐射(PAR)小于0.39 mmol(m2·s)驱动蒸腾作用,且效果显著,PAR大于0.8 mmol(m2·s)后对银杏蒸腾驱动作用不再增加;3)水汽压亏缺(DVP)对蒸腾是双重作用,当DVP小于3.2 kPa时表现为驱动作用,蒸腾与水汽压亏缺关系可用双曲线函数描述;4)低风速时对蒸腾影响很小,在风速超过4 ms时表现出限制作用。构建植株蒸腾--环境关系模型,模拟计算的小时尺度蒸腾决定系数R2为0.7998,相对偏差为17%;模拟计算的日蒸腾决定系数R2为0.8952,相对偏差RMS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液流 环境因子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滞尘环境下植物叶片高光谱特征变化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段敏杰 李新宇 +3 位作者 赵松婷 许蕊 王月容 王茜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8-94,共7页
利用FieldSpec Pro野外光谱仪和电子分析天平对北京玉渊潭公园周边不同环境下的大叶黄杨叶片滞尘量、叶片除尘前后的光谱反射特征进行了测定与分析,通过微分变换,引入多组变量,研究了滞尘对大叶黄杨叶片光谱特征的影响,并建立了光谱特... 利用FieldSpec Pro野外光谱仪和电子分析天平对北京玉渊潭公园周边不同环境下的大叶黄杨叶片滞尘量、叶片除尘前后的光谱反射特征进行了测定与分析,通过微分变换,引入多组变量,研究了滞尘对大叶黄杨叶片光谱特征的影响,并建立了光谱特征参数与园林植物滞尘量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环境下大叶黄杨单位叶面积滞尘量表现为公园周边主干道>公园外围防护绿带>公园园内。叶片除尘前后光谱反射率存在明显差异,除尘后的光谱反射率值整体大于除尘前,其中在750~1350 nm和1500~1850 nm波段差异显著。除尘前后三边位置没有发生明显改变,而三边幅值和三边面积均表现出除尘后大于除尘前,叶片滞尘对黄边、蓝边幅值以及黄边、蓝边面积影响不明显,但对红边幅值与红边面积影响较大。叶片滞尘对光谱特征参数均有影响且表现出一定规律性,其中利用红边面积构建的滞尘抛物线模型最优,估算精度及验证系数均相对较高,为基于高光谱技术估测植物叶片滞尘量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滞尘 光谱特征参数 反射光谱 叶片 大叶黄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