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古文字考释四则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徐宝贵
孙臣
-
机构
四平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8-82,95,共6页
-
-
关键词
商代
古文字考释
金文
甲骨文
解答
-
分类号
K877.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吧”的词化过程
被引量:15
- 2
-
-
作者
高燕
-
机构
四平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汉语学习》
2000年第2期74-76,共3页
-
-
关键词
“吧”
外来词
汉语词汇
文化内涵
-
分类号
H136.5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论汉字异读与词义的发展
- 3
-
-
作者
李长仁
-
机构
四平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6-99,共4页
-
-
关键词
形容词
词义引申
《广韵》
词义的发展
异读
《说文》
汉字
词汇意义
读字
意义联系
-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焦裕禄》的显对比和潜对比
- 4
-
-
作者
杨朴
-
机构
四平师范学院中文系 副教授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5,共1页
-
文摘
《焦裕禄》是一部相当成功的影片,它以“焦裕禄精神”的真实表现令千百万观众泪流不止。 焦裕禄可以说既是尽人皆知的人物,事迹又没有什么曲折的故事性,这便决定了他走向银幕的难度,如果处理不好,会拍成一部宣传教育性极强而艺术性较差的片子。《焦裕禄》在表现焦裕禄精神时,特别运用了显对比和潜对比的手法,为突出焦裕禄精神的崇高伟大而显示出独特的艺术价值。
-
关键词
焦裕禄
县长
影片
廉洁自律
现实主义
艺术性
为人民服务
观众
故事性
自己负责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钗黛斗争与尊孔反孔
- 5
-
-
-
机构
四平市总工会工人理论组
四平师院中文系
-
出处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4期90-94,共5页
-
文摘
在《红楼梦》第七十回中,林黛玉和薛宝钗各有一首以“柳絮”为题的词,抒发了她们各自不同的政治理想和思想感情。黛玉在词中写道:“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她借填词抒怀,以柳絮自喻,表达了对黑暗的封建社会和杀人的封建礼教的不满和愤慨,这是叛逆者的反抗呼声。
-
关键词
封建礼教
薛宝钗
叛逆者
贾府
封建社会
地主阶级
阶级斗争
林黛玉
红楼梦
宝玉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