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音乐人类学学科名称:基于人类学与民族学关系的视界 被引量:2
1
作者 宋显彪 孙洪斌 李姝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6-130,共5页
人类学是音乐人类学的上位学科,民族学是民族音乐学(音乐民族学)的上位学科。因此,分析人类学与民族学的相互关系特别是着力辨别其不同之处,进而与历史及当前的音乐人类学(民族音乐学)实际研究状况相映照,能够清晰的判定,Ethnomusicolog... 人类学是音乐人类学的上位学科,民族学是民族音乐学(音乐民族学)的上位学科。因此,分析人类学与民族学的相互关系特别是着力辨别其不同之处,进而与历史及当前的音乐人类学(民族音乐学)实际研究状况相映照,能够清晰的判定,Ethnomusicology所对应学科的中文名称是音乐人类学,即人类学基本理论在音乐学中应用的学科。民族音乐学应被音乐民族学所替代,其学科位置为音乐人类学的下位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学 人类学 民族学 音乐人类学 民族音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理论研究 推动学科发展——2014年全国艺术学学科建设高端论坛综述
2
作者 赵崇华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4-267,共4页
为了对近几年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发展进行总结、反思和规划,2014年4月25—26日,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和四川音乐学院联合主办了“全国艺术学学科建设高端论坛”。这是艺术学门类独立、艺术学理论成为一级学科以来,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在... 为了对近几年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发展进行总结、反思和规划,2014年4月25—26日,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和四川音乐学院联合主办了“全国艺术学学科建设高端论坛”。这是艺术学门类独立、艺术学理论成为一级学科以来,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在全国范围内首次举办的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的高端论坛。出席本次论坛的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大学、四川大学、上海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全国艺术学学科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及《光明日报》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艺术百家杂志社、艺术教育杂志社的代表,共近50位嘉宾出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艺术学院 学科建设 论坛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中国艺术研究院 北京大学出版社 哈尔滨师范大学 中国文联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流行音乐歌词中的文学抒情及创作启示 被引量:5
3
作者 邓思杭 《艺术评鉴》 2016年第12期128-129,共2页
在中国流行音乐歌词的创作过程中,往往以作者主观感情的表达为创作中心。按照西方的文学传统分类法,其中大部分歌词应属于抒情类文学。探究文学抒情与流行音乐歌词创作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可上升到文学抒情的理论层面对流行音乐歌词进行... 在中国流行音乐歌词的创作过程中,往往以作者主观感情的表达为创作中心。按照西方的文学传统分类法,其中大部分歌词应属于抒情类文学。探究文学抒情与流行音乐歌词创作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可上升到文学抒情的理论层面对流行音乐歌词进行相关研究,另一方面可为歌词的创作及情感表达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这对于音乐文学的创作者而言是一次理论探索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抒情 歌词创作 流行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语境下艺术管理的发展途径与方式选择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崇华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6-140,共5页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互联网不断发展,世界各国的交流交往呈现出空前频繁的状态,跨文化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基本语境。跨文化语境下,艺术发展呈现出交融与冲突,出现了艺术管理及艺术管理专业设置的难点与困惑。而解决艺术乱象需要对话与...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互联网不断发展,世界各国的交流交往呈现出空前频繁的状态,跨文化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基本语境。跨文化语境下,艺术发展呈现出交融与冲突,出现了艺术管理及艺术管理专业设置的难点与困惑。而解决艺术乱象需要对话与思考,从意识形态、政策方针、引导机制、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艺术管理,从而对艺术进行梳理与整合。作为新兴行业的艺术管理正逐渐担负起新时期文化建设的社会责任与跨文化语境下规范艺术发展的时代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理论 跨文化 艺术冲突与交融 艺术管理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想与现实的交融——王光祈对中国音乐教育的贡献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崇华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4-180,共7页
王光祈,不仅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也是东亚乃至亚洲地区近现代音乐学、比较音乐学的先驱。他以音乐为媒介改造国人、复兴礼乐而及复兴中华民族,以音乐著述开启国民素质教育的理想和实际举措,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有志之士... 王光祈,不仅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也是东亚乃至亚洲地区近现代音乐学、比较音乐学的先驱。他以音乐为媒介改造国人、复兴礼乐而及复兴中华民族,以音乐著述开启国民素质教育的理想和实际举措,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有志之士探寻挽救国家民族危亡之路的浪潮中独树一帜。他用勤奋的笔耕,在中国近代音乐学、音乐教育史上,以其数百万字的理论著述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成为推动近代中国"全民音乐教育"的第一批文化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王光祈 音乐教育 音乐史 近现代音乐学 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置艺术在电影时空中的身体效应
6
作者 杨然 《艺术科技》 2016年第2期110-110,共1页
当代艺术的发展与革新,使装置艺术有了多重性质的美学特征,其间,装置艺术对物质材料的客观依赖呈现出自身的有限。直至电影视像与装置结合,让装置艺术进而深化出多维的动态语境,这使得装置艺术在视觉表达上呈现出比其他艺术形态更为复... 当代艺术的发展与革新,使装置艺术有了多重性质的美学特征,其间,装置艺术对物质材料的客观依赖呈现出自身的有限。直至电影视像与装置结合,让装置艺术进而深化出多维的动态语境,这使得装置艺术在视觉表达上呈现出比其他艺术形态更为复杂的描述与定义,但同时,电影影像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介,在装置艺术的组合之下,其审美体验颠覆了电影的传统诉求,在一定程度上,电影以一种更为物质化的情境让审美从视觉到体感再逐次消亡,就此,电影在影像美学上呈现出空前的自由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置艺术 电影时空 身体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保护视阈下当代藏羌原生民歌之观众拓展探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陈辉 邓思杭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4-146,共3页
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当代少数民族原生民歌的创作及演唱已在传统基础上有了很多变化,而其受众的审美特征亦日趋挑剔日益挑剔,这样的情况注定会对受众的拓展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非遗保护视阈,对藏羌原生民歌的观众拓展进行探索,既... 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当代少数民族原生民歌的创作及演唱已在传统基础上有了很多变化,而其受众的审美特征亦日趋挑剔日益挑剔,这样的情况注定会对受众的拓展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非遗保护视阈,对藏羌原生民歌的观众拓展进行探索,既可以拉近与受众之间的审美距离,让更多人认知、接受,亦是对藏羌原生民歌的传承与保护。该项研究对于藏羌原生民歌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是关于继承与创新的思索;对于其他民族原生民歌的艺术表现而言,也是很好的经验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羌原生民歌 观众拓展 民歌表演 非遗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与现实——羌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 被引量:7
8
作者 肖雅娟 《艺术评鉴》 2019年第15期14-16,133,共4页
羌绣是羌族人民的历史遗存,是创造者和羌族妇女劳动智慧的结晶,是经过时代的锤炼而逐渐形成的精品。它积累了时代的精神,留下了最浓缩的民族性和民族特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羌绣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思路,笔者试图运用现代信息技... 羌绣是羌族人民的历史遗存,是创造者和羌族妇女劳动智慧的结晶,是经过时代的锤炼而逐渐形成的精品。它积累了时代的精神,留下了最浓缩的民族性和民族特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羌绣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思路,笔者试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数字化手段对羌绣进行深入普查和采集整理,继而进行分类解析、建库检索、创新应用、数字化共享共建,搭建羌绣产品的虚拟与现实——数字化平台的保护与传播,为羌绣实现最大范围内的资源共享与传承提供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绣 数字化 保护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爸爸去哪儿》六亿票房营销分析
9
作者 佐夫 《中国传媒科技》 2014年第10期154-155,共2页
电影《爸爸去哪儿》是2014年春节期间最卖座的电影.该电影由湖南卫视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改编而来.这部电影使用了家庭和父子亲情作为影片的题材;在宣传上大量应用了新媒体的宣传渠道;作为本年度第一部现象级电影,电影《爸爸去哪... 电影《爸爸去哪儿》是2014年春节期间最卖座的电影.该电影由湖南卫视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改编而来.这部电影使用了家庭和父子亲情作为影片的题材;在宣传上大量应用了新媒体的宣传渠道;作为本年度第一部现象级电影,电影《爸爸去哪儿》将必定给原本混乱的中国电影市场带来一定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销分析 中国电影市场 票房 综艺节目 湖南卫视 春节期间 宣传渠道 新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国内流行歌曲的创作与演唱
10
作者 马雪莱 《黄河之声》 2016年第9期69-69,共1页
二十一世纪以来,不断更新的媒体介质和媒体平台、不断更新的艺术潮流、不断更新的创作思想和受众审美取向使得流行歌曲有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新人踏上流行歌曲的创作和演唱的道路。因此,如何使流行歌曲的创作与演唱更有... 二十一世纪以来,不断更新的媒体介质和媒体平台、不断更新的艺术潮流、不断更新的创作思想和受众审美取向使得流行歌曲有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新人踏上流行歌曲的创作和演唱的道路。因此,如何使流行歌曲的创作与演唱更有指向性,更有意义,更加能够为人民所接受和喜爱成了当今流行音乐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歌曲 创作 演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