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白日之下》看电影中的音乐表达与社会议题
1
作者 徐佳钰 常帅武 徐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2-146,共5页
香港电影《白日之下》凭借其独特的音乐风格,突破了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中配乐的辅助角色。影片将影像作为叙事明线,音乐表达为暗线,成为电影音乐研究的优秀例证。通过分析《白日之下》的音乐风格及引申出的社会议题,直观地揭示该影片音乐... 香港电影《白日之下》凭借其独特的音乐风格,突破了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中配乐的辅助角色。影片将影像作为叙事明线,音乐表达为暗线,成为电影音乐研究的优秀例证。通过分析《白日之下》的音乐风格及引申出的社会议题,直观地揭示该影片音乐与社会情感、人伦关系和社会制度间的互动关系。在反思该影片社会性的前提下,提出对现实主义题材电影音乐的展望,希冀为电影艺术和社会发展贡献更多的音乐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日之下》 音乐风格 社会议题 情感传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叙事中嵌套结构的文化功能 被引量:3
2
作者 伊正慧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3-86,共4页
作为一种经典的叙事手法,嵌套叙事丰富了电影的内部空间,建构出复杂多义的意义场所,营造了相互交缠、充满回响的文本结构,还提供了一种更改现实的可能性。当形式被提到和内容并重的地位,甚至有时比内容更为重要时,真实与虚构的界限便被... 作为一种经典的叙事手法,嵌套叙事丰富了电影的内部空间,建构出复杂多义的意义场所,营造了相互交缠、充满回响的文本结构,还提供了一种更改现实的可能性。当形式被提到和内容并重的地位,甚至有时比内容更为重要时,真实与虚构的界限便被模糊了,虚构开始去迫近、乃至修改真实。下面将从以叙事者为主体的嵌套结构和以时空为主体的嵌套结构两方面,举例多部经典电影中嵌套结构的呈现方式,分析影片中的嵌套结构所具备的文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套结构 文化功能 电影形式 可写性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铁道英雄》论基于历史事件的主旋律电影创作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高运荣 伊正慧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9-112,共4页
铁道游击队的故事家喻户晓,自1956年首次登上银幕,几十年间,这一原型故事经历了十几次的改编再创作,《铁道英雄》则是其最近一作。取材自历史事件的主旋律电影在改编的过程中,往往体现了时代审美趋势、群众对文艺作品需求、创作者对时... 铁道游击队的故事家喻户晓,自1956年首次登上银幕,几十年间,这一原型故事经历了十几次的改编再创作,《铁道英雄》则是其最近一作。取材自历史事件的主旋律电影在改编的过程中,往往体现了时代审美趋势、群众对文艺作品需求、创作者对时代精神表达的变化。因此本研究立足于《铁道英雄》的故事母本,梳理了铁道游击队历史改编的版本流变,试图从叙事策略、角色塑造、历史价值多个维度,论析当前我国基于历史事件的主旋律电影创作策略的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英雄》 历史事件 主旋律电影 红色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动画电影《昨日青空》传播策略探析
4
作者 王利剑 张靖雯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24-127,共4页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扶持、产业优化、资本注入、人才培养等多方因素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动画开始逐步走向复兴。如何让中国动画发展得更好?自觉地具备艺术传播的思维,更充分灵活地运用各种传播策略,是中国动画进一步成长的重要途径。2018...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扶持、产业优化、资本注入、人才培养等多方因素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动画开始逐步走向复兴。如何让中国动画发展得更好?自觉地具备艺术传播的思维,更充分灵活地运用各种传播策略,是中国动画进一步成长的重要途径。2018年上映的主要面向青少年的“首部青春题材”动画电影《昨日青空》在传播策略的运用方面就颇为主动。论文从文本策略、媒介策略和受众策略三个层面出发,对该片的传播策略予以探析,以期对中国动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电影 传播策略 《昨日青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伯格曼电影表达和戏剧经验的关系探研
5
作者 徐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6-68,共3页
大师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和戏剧创作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对于伯格曼的艺术创作产生了什么作用、有什么样的关系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通过分析发现,伯格曼的电影呈现和戏剧经验之间可谓是互为表里。戏剧创... 大师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和戏剧创作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对于伯格曼的艺术创作产生了什么作用、有什么样的关系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通过分析发现,伯格曼的电影呈现和戏剧经验之间可谓是互为表里。戏剧创作是其电影艺术的思想原动力和方法实践场,同时,电影技术的发展补充、完善排遣着他对戏剧艺术的思虑。伯格曼对这两种艺术的熟稔,使得戏剧和电影可以在其创作中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神奇而通达的艺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格曼 电影 戏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霍尔模式看绘画电影化传播之符号形态--以《至爱梵高》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靖雯 王利剑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91-94,共4页
一、绘画符号及其传播形态绘画是艺术家基于对客观世界的体悟观察,在创作欲望的推动下,杂糅经验、情感、直觉、想象等多种因素的艺术实践活动。它作为一种对客观世界主观性的表达方式,为人所感知的就是其符号化表达所组成的艺术世界。
关键词 绘画符号 传播形态 霍尔模式 电影化 梵高 艺术实践活动 客观世界 创作欲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融合语境下《春潮》传播策略探析
7
作者 张世豪 王利剑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21-123,共3页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影片,《春潮》于2020年在网络平台上线后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以及业内关注,该片通过讲述三代人的家庭故事,展现时代背景下的“原生家庭之痛”。影片涉及中国式亲情的探讨,传达出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家国情怀。影片镜头...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影片,《春潮》于2020年在网络平台上线后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以及业内关注,该片通过讲述三代人的家庭故事,展现时代背景下的“原生家庭之痛”。影片涉及中国式亲情的探讨,传达出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家国情怀。影片镜头的运用和人物的表演相得益彰,传达出新时代的美学内涵,具有突出的美学传播价值。该文从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文本角度、媒介策略两方面展开论述,试图为此类电影的传播提供不同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潮》 媒介融合 传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缘性、共融性与共同体:中国-东盟电影的美学范式创新
8
作者 杨一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11-114,共4页
从电影产业框架看,中国和东盟国家不仅在电影制作方面通力合作,而且还搭建了优势资源互补的交流平台,在同质化电影创作中开辟出了新的美学道路。中国—东盟电影扎根于东南亚各国文化土壤,电影作品呈现出地缘性的审美特质,反映着东南亚... 从电影产业框架看,中国和东盟国家不仅在电影制作方面通力合作,而且还搭建了优势资源互补的交流平台,在同质化电影创作中开辟出了新的美学道路。中国—东盟电影扎根于东南亚各国文化土壤,电影作品呈现出地缘性的审美特质,反映着东南亚民族质朴的风情和熟稔的影视技巧。同时,由于中国—东盟电影共同体的出现,各国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形成地缘性与共融性并存的美学范式,即电影“民族性的类型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性 共融性 中国—东盟电影 美学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