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结构和区系特征 被引量:21
1
作者 杨楠 马东源 +7 位作者 吴勇 庞德洪 赵定 李昌林 陶毅 柘跃 杨孔 刘伟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71-575,共5页
鸟类数量变化和群落结构是监测区域内生态系统状态的重要指标。2017年6月、9月、12月和2018年3—4月,采用样线法、样点法、访问法对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鸟类多样性进行了深入调查。野外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7目54科208种7 451只... 鸟类数量变化和群落结构是监测区域内生态系统状态的重要指标。2017年6月、9月、12月和2018年3—4月,采用样线法、样点法、访问法对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鸟类多样性进行了深入调查。野外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7目54科208种7 451只,结合文献资料,共记录鸟类17目58科255种,其中,濒危保护物种共计42种,占总物种数的16.47%;从生境来看,阔叶林的鸟类多样性最高,针阔混交林的均匀度指数最高,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的相似性指数最高;从季节来看,春季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最高,春-夏的相似性指数最高;保护区目前面临着较多的周边居民生产生活干扰。为更好地保护区内的鸟类多样性,并降低人为干扰,建议加强鸟类的长期监测和社区生态教育宣传,同时开展社区共管,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群落 区系 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鸟兽的红外相机初步监测 被引量:19
2
作者 赵定 吕鑫平 +4 位作者 吴勇 庞德洪 杨旭 杨彪 李生强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33,共11页
物种编目评估是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基础,开展野生动物多样性监测对更新本底物种编目资料至关重要。2016年4月-2018年12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兽类和鸟类多样性开展监测研究。研究期间共布设169个相... 物种编目评估是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基础,开展野生动物多样性监测对更新本底物种编目资料至关重要。2016年4月-2018年12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兽类和鸟类多样性开展监测研究。研究期间共布设169个相机监测位点,覆盖109个公里网格,共计31 148个相机日,共获得照片27 402张,视频19 621段,物种拍摄记录数16 696份,独立有效记录数2 845次,共鉴定出野生鸟兽7目20科51种,其中兽类4目13科22种,鸟类3目7科2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共计18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兽类4种、鸟类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兽类7种、鸟类5种;IUCN红色名录濒危(EN)物种2种,易危(VU)物种6种,近危(NT)物种3种。兽类中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的相对多度指数和网格占有率在历年的监测结果中均最高,而鸟类中最高的是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和血雉Ithaginis cruentus。共计33种鸟兽物种在历年监测中均被拍摄到,有12种仅在其中2年监测中被拍摄到,有6种仅在其中1年监测中被拍摄到。本研究为保护区成立以来首次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区内野生鸟兽物种的监测记录,为更新本底物种编目及后续科学研究与保护管理积累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红外相机技术 兽类 鸟类 相对多度指数 网格占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蛾类昆虫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燕南 吕鑫平 +5 位作者 毕司进 杨逍 陶义 何玉梅 赵定 杜世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0期64-68,73,共6页
[目的]探明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蛾类昆虫种类与分布,掌握该保护区蛾类昆虫资源现状。[方法]采用灯诱法采集蛾类昆虫,并对标本进行分类学鉴定及多样性分析。[结果]经初步鉴定,该保护区内蛾类昆虫共19科160种2418头,其中尺蛾科个... [目的]探明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蛾类昆虫种类与分布,掌握该保护区蛾类昆虫资源现状。[方法]采用灯诱法采集蛾类昆虫,并对标本进行分类学鉴定及多样性分析。[结果]经初步鉴定,该保护区内蛾类昆虫共19科160种2418头,其中尺蛾科个体数量(524头)和种数最多(45种)。3个保护站中,虎牙保护站蛾类群落个体数量最多(1116头),多样性指数(2.257)、均匀度指数(0.8333)最大,优势度指数最小(0.1317),个体分布最均匀,结构最为稳定。在4种植被类型中,针阔混交林中的蛾类多样性指数(2.345)、均匀度指数(0.8619)与丰富度指数(2.485)均最大,优势度指数最小(0.1201),个体分布最为均匀,群落结构最为稳定。[结论]尺蛾是雪宝顶国家自然保护区的优势种类,虎牙保护站和针阔混交林的蛾类结构最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蛾类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泗耳河电站对流域小型脊椎动物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黄俊忠 邓露修 +1 位作者 赵定 鲜骏仁 《四川林业科技》 2015年第5期56-61,共6页
近年来,水电开发的生态影响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在中国西南山地,已有研究表明,不断增加的水坝建设正在威胁着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为了量化评估小型水坝建设对当地小型脊椎动物群落的影响,2010年4月-6月,采用围栏陷... 近年来,水电开发的生态影响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在中国西南山地,已有研究表明,不断增加的水坝建设正在威胁着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为了量化评估小型水坝建设对当地小型脊椎动物群落的影响,2010年4月-6月,采用围栏陷阱法,历时60 d,总取样工作量1 140陷阱日,对雪宝顶保护区泗耳河小型电站水坝坝体施工区、上游和下游小型脊椎动物进行调查,共捕获分属3纲5目9科16种共计117只小型脊椎动物,包括两栖类8种29只、爬行类2种25只、哺乳类8种63只。以5%作为判别优势种和稀有种的指标,小鼩鼱(Sorex minutus)、铜蜓蜥(Sphenomorphus indicus)、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华西蟾蜍(Bufo andrewsi)、中华蟾蜍(Bufo bufogargarizans)这5个种为群落优势种。群落中不同物种数量服从负指数分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水坝坝体区域与下游的捕获总数存在显著差异,与上游的捕获物种数存在显著差异。小水坝工程建设对小型脊椎动物物种多样性和多度存在显著负面影响。本研究为山区小水坝建设过程影响评估及未来水坝运行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围栏陷阱 群落结构 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北地区核桃介壳虫的鉴定及最适防治时期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曾全 陈志宏 +2 位作者 王戌勃 肖银波 杨远亮 《四川林业科技》 2020年第4期8-12,共5页
核桃介壳虫在川北部分地区危害严重,主要危害核桃树主干、枝条,严重时也危害叶柄、叶脉。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该虫为桑白盾蚧。桑白盾蚧在川北地区1年发生2代,4月上旬至5月中旬、9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为若虫期,为该虫的最适防... 核桃介壳虫在川北部分地区危害严重,主要危害核桃树主干、枝条,严重时也危害叶柄、叶脉。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该虫为桑白盾蚧。桑白盾蚧在川北地区1年发生2代,4月上旬至5月中旬、9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为若虫期,为该虫的最适防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北 核桃 桑白盾蚧 生活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形目鸟类巢址选择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谢凡 李昌林 +2 位作者 鲁碧耕 杨孔 杨楠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3-240,共8页
鸟巢是鸟类繁育后代的场所,巢址选择对鸟类的生存和繁衍意义重大。许多鸡形目Galliformes鸟类被列入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了解其巢址选择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有助于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本文从影响鸡形目鸟类巢址选择的植被、地理和温度3... 鸟巢是鸟类繁育后代的场所,巢址选择对鸟类的生存和繁衍意义重大。许多鸡形目Galliformes鸟类被列入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了解其巢址选择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有助于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本文从影响鸡形目鸟类巢址选择的植被、地理和温度3个因素综述了其巢址选择特点,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包括探明巢址选择的机制、从不同时空尺度进行研究,以及探索未知的筑巢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形目 巢址选择 植被 地理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药结合是推动山区林业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7
作者 吴义亮 《四川农业科技》 2008年第6期20-21,共2页
平武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属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区的东缘地带,是集老、少、边、穷于一体的省定贫困县,同时又是川西北的林业资源大县,有"天下大熊猫第一县"之美誉。长江的二级支流涪江纵穿全境,县境沿西北——东南方向... 平武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属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区的东缘地带,是集老、少、边、穷于一体的省定贫困县,同时又是川西北的林业资源大县,有"天下大熊猫第一县"之美誉。长江的二级支流涪江纵穿全境,县境沿西北——东南方向略呈狭长形状,龙门山横贯于东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药 林业产业发展 草本药材 林地使用权 集体林地所有权 林区群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