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胆道镜联合体内冲击波碎石治疗肝胆管残留结石的体会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袁君 朱宇 +4 位作者 王春华 杨静 罗丹 冉恩容 戴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56-858,共3页
目的探讨经电子胆道镜联合体内冲击波碎石治疗肝胆管结石胆道探查术后残留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8月肝胆管结石胆道探查术后残留结石42例临床资料,经电子胆道镜联合体内冲击波碎石取石。结果结石取净40例... 目的探讨经电子胆道镜联合体内冲击波碎石治疗肝胆管结石胆道探查术后残留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8月肝胆管结石胆道探查术后残留结石42例临床资料,经电子胆道镜联合体内冲击波碎石取石。结果结石取净40例,取净率95.2%(40/42);结石残留2例。无胆漏、医源性胰腺炎及胆道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电子胆道镜联合体内冲击波碎石治疗胆道探查术后肝胆管残留结石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治愈率高等优点,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胆道镜 肝胆管结石 体内冲击波碎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在二次胆道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2
作者 肖昌武 邱容 李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04-1006,共3页
目的探讨既往有胆道手术史患者胆总管结石再次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31例既往有胆道手术史的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腹腔镜下分离粘连,切开胆总管,置入胆道镜取出结... 目的探讨既往有胆道手术史患者胆总管结石再次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31例既往有胆道手术史的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腹腔镜下分离粘连,切开胆总管,置入胆道镜取出结石,置入T管行胆道引流。结果 31例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手术时间65~125 min,(118±21)min,术中出血量10~75 ml,(39±19)ml。术中胃损伤2例,腹腔镜下缝合修补,恢复良好。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4~48 h,(27±13)h。术后48~72 h拔出腹腔引流管。术后发生胆漏1例,切口感染1例,无出血、胃肠漏、胰腺炎等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6~9 d,(7.0±1.5)d。31例随访3~24个月,平均15.6月,均恢复良好,无胆道狭窄、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在二次胆道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是可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二次胆道手术 胆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upffer细胞在肝移植术后免疫耐受调控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涯昆 龚建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2035-2038,共4页
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免疫治疗手段的提高,肝移植技术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已是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手段。然而,移植术后急慢性排斥反应和缺血再灌注损伤仍是影响肝移植成功与否及远期生存率的主要因素。Kupffer细胞作为体内最... 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免疫治疗手段的提高,肝移植技术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已是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手段。然而,移植术后急慢性排斥反应和缺血再灌注损伤仍是影响肝移植成功与否及远期生存率的主要因素。Kupffer细胞作为体内最大的巨噬细胞群,在肝移植术后分泌释放不同类型炎症细胞因子,以及诱导T淋巴细胞凋亡、诱导T淋巴细胞分化倾向、吞噬清除凋亡细胞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移植术后免疫反应过程中起着既促进排斥反应又诱导耐受的双重角色,但是具体机制尚未明确。因此,探索Kupffer细胞在肝移植术后免疫反应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对术后减轻排斥反应、诱导免疫耐受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枯否细胞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