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渝双城经济圈土地利用碳排放空间格局及碳平衡分区 被引量:1
1
作者 邓元杰 陈航 +4 位作者 海宜峰 周佳妮 吉则丁的 罗洎 李兰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7-346,共10页
[目的]在“双碳”目标下,研究土地利用对碳排放、碳吸收以及碳平衡的影响,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依据。[方法]以成渝经济圈作为研究区,基于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数据,并采用系数法测算研究区2000-2022年的碳收支量并探讨其时空格局差异,通过... [目的]在“双碳”目标下,研究土地利用对碳排放、碳吸收以及碳平衡的影响,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依据。[方法]以成渝经济圈作为研究区,基于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数据,并采用系数法测算研究区2000-2022年的碳收支量并探讨其时空格局差异,通过经济贡献率和生态承载系数从多角度对处理后的结果进行碳平衡分区,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结果]①碳排放量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耕地和建设用地是最主要的碳源,在空间上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域的成都平原地区以及重庆市区。②碳吸收总量呈现上升趋势,碳汇的主要来源为林地,在空间上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域周边的山区。③净碳排放总量增幅达273%。实现碳平衡县域由23个减少至10个。④基于碳平衡分析,根据净碳排放量、经济贡献率等指标,将优质农产品产区等区域划分为低碳发展区,人稠地窄的核心发达区域划分为碳强度控制区,传统工业区域划分为高碳优化区,将生态屏障区划分为碳汇功能区。[结论]成渝经济圈碳排放时空差异具有相应规律性,碳吸收空间较稳定,可以根据国土分区优化方案对土地资源利用结构进一步进行更精细化调整,推动经济圈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碳排放 碳平衡 国土空间优化 成渝双城经济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中和目标下四川省林业生态工程对植被碳汇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邓元杰 罗洎 +4 位作者 张晓龙 易小波 杨平 李兰 侯孟阳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28,共6页
基于遥感、气象和统计年鉴数据,对四川省2002—2018年间县域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植被碳汇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采用多重高维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林业生态工程对植被碳汇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川省植被碳汇在时间上呈波动上升趋势,由1 737.56 ... 基于遥感、气象和统计年鉴数据,对四川省2002—2018年间县域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植被碳汇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采用多重高维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林业生态工程对植被碳汇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川省植被碳汇在时间上呈波动上升趋势,由1 737.56 g/(m^(2)·a)增至1 836.89 g/(m^(2)·a),年均增速达0.34%;在空间分布上,植被碳汇高值集中在川西南山地地区,低值集中在川西北高原地区;在趋势变化上,全省县域的植被碳汇整体呈增长趋势。四川盆地和川西南地区是林业生态工程实施重点地区,累计造林面积占比分别为61.44%和26.02%。四川省林业生态工程能显著促进植被碳汇的增加,并存在时滞效应。此外,人均GDP、年降水量、年均气温对植被碳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人口密度则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目标 林业生态工程 植被碳汇 多重高维固定效应模型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玉米施肥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3
作者 江晓玉 郭肖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5期69-72,共4页
合理施肥不仅能提高农作物产量,而且能改善土壤肥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基于2012—2021年《四川省统计年鉴》和《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相关数据,对四川省玉米经济产量、施肥状况及环境效益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发现,2011—202... 合理施肥不仅能提高农作物产量,而且能改善土壤肥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基于2012—2021年《四川省统计年鉴》和《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相关数据,对四川省玉米经济产量、施肥状况及环境效益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发现,2011—2021年四川省玉米平均产量为982.2万t,增幅为31.43%;平均播种面积为177.2万hm^(2),增幅为16.84%;同期四川省玉米化肥施用总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平均氮肥投入24.38万t,平均磷肥投入2.82万t,平均钾肥投入0.01万t;2011—2020年四川省玉米N_(2)O排放量总体呈下降趋势,2011、2020年玉米N_(2)O排放量分别为2.16、1.64 kg∙hm^(-2),10年间N_(2)O排放量下降了24.05%,整体来看N_(2)O排放下降较缓慢,还存在少数年份排放增加。结果表明,四川省玉米生产扩大,但仍存在施肥结构不合理、施肥量偏高及N_(2)O排放量仍有少数年份增加等问题,提出根据作物需肥规律施肥、减少盲目乱施多施、合理增施有机肥、提高玉米种植技术、改善农户施肥行为、提高农户环境保护意识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施肥 产量 环境效益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食旅游研究新视角:从理论到实践应用的探索
4
作者 吉则丁的 王鹏雁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9-249,共1页
美食与旅游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丰富了旅游体验,还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此背景下,由刘军丽等编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美食旅游理论研究与实践》一书,聚焦于美食旅游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 美食与旅游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丰富了旅游体验,还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此背景下,由刘军丽等编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美食旅游理论研究与实践》一书,聚焦于美食旅游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综合运用管理学、饮食文化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美食旅游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书中不仅从基础理论角度构建了美食旅游的专业系统框架,提出了美食旅游“体验-文化-研学”三分类及美食旅游者的两分法等创新观点,还从实践角度对美食旅游资源的开发、创新思路及模式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通过具体案例予以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出版社 旅游体验 美食旅游 创新思路 系统框架 基础理论 研究新视角 创新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贡市再生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5
作者 吴雪峰 张星 《四川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26-130,共5页
发展再生稻是有效利用光温资源、增加复种指数、提高水稻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以自贡市再生稻产业为研究对象,对全市再生稻种植规模和分布、种植技术和管理、种植投入产出及效益、产品加工及品牌打造、产品市场销售等情况进... 发展再生稻是有效利用光温资源、增加复种指数、提高水稻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以自贡市再生稻产业为研究对象,对全市再生稻种植规模和分布、种植技术和管理、种植投入产出及效益、产品加工及品牌打造、产品市场销售等情况进行介绍,指出了该产业当前还存在产业发展认知模糊、科技支撑不足、龙头企业缺乏、品牌效益不强和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大等问题,在抢抓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的战略机遇背景下,文章从培育优质基地、实施创新驱动,精深精细加工,形成优质优价、建设智慧粮库、打造优质品牌、创新营销模式、构建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等7个方面提出再生稻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产业 高质量发展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羌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问题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高媛媛 杜坪 刘飞 《农村农业农民》 2020年第8期13-15,共3页
教育扶贫被视为民族贫困人口脱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确保扶贫路上“没有一个孩子落下”,也是羌族地区教育发展和整体素质提升的有力支撑。然而,四川省羌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扶政策之贫:政策改善下的... 教育扶贫被视为民族贫困人口脱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确保扶贫路上“没有一个孩子落下”,也是羌族地区教育发展和整体素质提升的有力支撑。然而,四川省羌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扶政策之贫:政策改善下的教育精准扶贫;扶教育之贫:贫困区教育的“施救”政策;依靠教育扶贫:贫困区教育的“自救”措施等路径的优化,可以有效促进四川省羌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教育 精准扶贫 内生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三种主要旱地作物产量、施肥状况及经济效益分析
7
作者 何建春 易小波 《南方农业》 2023年第11期147-150,154,共5页
合理施肥不仅能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能提高土壤肥力和发挥良种潜力。基于2009—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对云南省3种主要旱地作物的产量、施肥状况及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分析,发现2009—201... 合理施肥不仅能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能提高土壤肥力和发挥良种潜力。基于2009—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对云南省3种主要旱地作物的产量、施肥状况及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分析,发现2009—2018年小麦平均产量为74.7万t,高低产量相差49.5万t;玉米平均产量为776万t,高低产量相差384万t;油菜平均产量为45.4万t,高低产量相差31.1万t;10年来小麦、玉米和油菜的氮肥平均施用量分别为129、266、167 kg·hm^(-2),磷肥平均施用量分别为19.2、36.8、49.1 kg·hm^(-2),复合肥平均投入量分别为27.4、74.5、42.1 kg·hm^(-2);2009—2018年云南省小麦、玉米和油菜生产的平均经济收益分别为-5642、-4837、-4297元·hm^(-2)。结果表明云南省3种主要旱地作物生产存在产量差异明显、施肥结构不合理、平均收益较低的问题,提出培育优良品种、增加旱地作物播种面积、精确田间管理、改善农机装备、做好病虫害防治、合理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平衡氮磷钾用量、提升化肥使用效率、改良作物品种、加大政府补贴力度、降低作物生产成本等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作物 产量 施肥状况 经济效益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领苗仙湖农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8
作者 林俊萍 何凡 《村委主任》 2024年第20期61-63,共3页
现代农业园区一头连着农业,一头连着工业;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市,是打造三产融合发展的先行区。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苗仙湖农业园区承担着推动当地农业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文章旨在通过对苗仙湖农业园... 现代农业园区一头连着农业,一头连着工业;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市,是打造三产融合发展的先行区。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苗仙湖农业园区承担着推动当地农业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文章旨在通过对苗仙湖农业园区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园区建设取得的成就,并针对园区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推动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园区发展现状分析发展概况苗仙湖现代农业园区位于自贡市富顺县狮市镇,紧邻自隆高速狮市出口,地理位置优越。该园区自成立以来,始终以马安村为核心,致力于将其打造成全市脱贫攻坚的标杆村、川南地区脱贫攻坚的样板村以及全省“四好新村”示范村。其建设理念是通过镇村一体、产村相融的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的同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园区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经济转型升级 园区建设 先行区 园区发展 四川省自贡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一2021年成都市粮食产量波动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康鹭莲 易小波 《南方农业》 2023年第17期122-125,130,共5页
根据成都市粮食产量波动特征,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从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和科技因素方面选取7个主要指标,分析2008—2021年各指标与成都市粮食产量的关联度。结果表明:粮食播种面积是影响成都市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农用化肥施用量对成... 根据成都市粮食产量波动特征,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从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和科技因素方面选取7个主要指标,分析2008—2021年各指标与成都市粮食产量的关联度。结果表明:粮食播种面积是影响成都市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农用化肥施用量对成都市粮食产量的影响较大,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大中型拖拉机数量、受灾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成都市粮食产量的影响不断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产量 播种面积 化肥施用量 灰色关联分析 四川省成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屏山县脱贫攻坚实践的措施保障体系与优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奎 何凡 《农业与技术》 2019年第11期158-162,共5页
屏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属于乌蒙山集中连片贫困区。以屏山县为研究对象,梳理其稳定脱贫的专项措施和保障体系,形成"精准扶贫成果"展示,发现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贯彻"扶真贫,真扶贫"理念的指导下,提出优化其脱贫... 屏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属于乌蒙山集中连片贫困区。以屏山县为研究对象,梳理其稳定脱贫的专项措施和保障体系,形成"精准扶贫成果"展示,发现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贯彻"扶真贫,真扶贫"理念的指导下,提出优化其脱贫攻坚实践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措施与保障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困难群体帮扶研究——以自贡市为例
11
作者 赵培会 苏奎 《河北农业》 2022年第10期61-63,共3页
疫情之下,做好农村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公平十分重要。自贡市农村困难群体在信息应用、医疗健康和劳动力供给和科技文化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困难,分析自贡市政府近年来采取的帮扶措施与绩效,分析帮扶过程... 疫情之下,做好农村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公平十分重要。自贡市农村困难群体在信息应用、医疗健康和劳动力供给和科技文化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困难,分析自贡市政府近年来采取的帮扶措施与绩效,分析帮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强化农村困难群体信息应用水平,筑牢农村困难群体医疗健康防线等对策建议,探索行之有效的帮扶措施,让乡村振兴与农村困难群体帮扶有效衔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困难群体 帮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