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政许可撤销和废止的法律调控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建华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6-88,共3页
鉴于实务中行政许可管辖存在的随意性,本文认为应当加强对撤销和废止许可行为的法律调控。本文甄别了相关概念的特定语义,论证了撤销和废止行政许可的一般原则,提出了许可裁量的三条实体性标准,并对相关的决策和实施程序做了必要的说明。
关键词 行政行为 撤销行政许可行为 行政许可 行政裁量 废止 法律调控 行政机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各种“行政法理论基础”定位观之缺陷 被引量:1
2
作者 杜祥平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3年第z1期30-31,共2页
  一、国内各种"行政法的理论基础"定位观的主要观点   自恢复行政法学研究以来,国内学者关于"行政法的理论基础"问题的探讨,主要有下列五种不同的定位及其观点:一是为人民服务论.该观点认为:行政法是规范行...   一、国内各种"行政法的理论基础"定位观的主要观点   自恢复行政法学研究以来,国内学者关于"行政法的理论基础"问题的探讨,主要有下列五种不同的定位及其观点:一是为人民服务论.该观点认为:行政法是规范行政机关行为的法,而社会主义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它的唯一目的是执行人民的意志.因此,我国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只能是:为人民服务.这是对行政法的理论基础问题的最早探索结论和定位,它标志着中国理论界正式开始涉足对行政法学理论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法理论基础 政府 公共权力论 价值定位 行政法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健康医疗数据二次利用制度研究及启示
3
作者 潘姚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3-27,共5页
健康医疗数据的充分运用有助于提升特定患者的治疗水平,推动医疗行业治理、医疗科研、公共卫生管理等领域公共利益的高效实现。分析了欧盟建立的健康医疗数据的二次利用制度,该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挥健康医疗数据的应用价值,消解信息主体... 健康医疗数据的充分运用有助于提升特定患者的治疗水平,推动医疗行业治理、医疗科研、公共卫生管理等领域公共利益的高效实现。分析了欧盟建立的健康医疗数据的二次利用制度,该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挥健康医疗数据的应用价值,消解信息主体对其权益受损的担忧,特别关注了二次利用的目的限制、授权机制以及信息主体的反对权与例外限制。提出我国可以通过限定二次利用的处理目的,完善独立、分级的二次利用授权机制,确立信息主体的反对权与例外限制等路径,激发健康医疗数据的内在价值,促进健康医疗数据的高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医疗数据 二次利用 授权机制 反对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内法规执行偏差的类型分析、原因探索与矫正路径研究
4
作者 潘姚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67,共12页
党内法规执行作为将党内法规的规范要求转化为现实行为约束的动态过程,是规范文本得以发挥现实效用的重要路径。依循“主体-内容-机制-环境”分析框架,提出党内法规执行出现完全不执行、部分执行和过度执行之执行偏差样态的原因,在于党... 党内法规执行作为将党内法规的规范要求转化为现实行为约束的动态过程,是规范文本得以发挥现实效用的重要路径。依循“主体-内容-机制-环境”分析框架,提出党内法规执行出现完全不执行、部分执行和过度执行之执行偏差样态的原因,在于党内法规执行主体能力较薄弱、党内法规执行内容的规范性和协调性仍需强化,党内法规执行机制存在信息层级传递失真、党内法规执行环境的正向引导力不足。必须深化党内法规执行主体能力建设、强化党内法规文本的规范性要素、深化党内法规体系的协调与衔接、校准党内法规执行信息传递偏差、牢固树立对党内法规的坚定信仰,以避免党内法规执行陷入低效怪圈,实现党内法规执行力的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法规 执行偏差 执行主体 形式主义 实施后评估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对行政行为合理性的监督
5
作者 廖华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3年第z1期70-71,共2页
  行政法有两大基本原则,即依法行政原则和合理行政原则.所以对行政行为的要求应该不仅仅是合法,还应该要求合理.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却往往只关注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而忽视了行政行为是否合理,对行政行为合理性的监督不力,对遭受不合理...   行政法有两大基本原则,即依法行政原则和合理行政原则.所以对行政行为的要求应该不仅仅是合法,还应该要求合理.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却往往只关注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而忽视了行政行为是否合理,对行政行为合理性的监督不力,对遭受不合理行政行为侵害的相对人的救济也不是很得力.笔者认为,对行政行为的要求不应仅仅是合法,还应该合理,更要加强对行政行为合理性的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行为 人民法院 违法 合法权益 行政相对人 司法监督 行政机关 行政处罚 法律制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内法规配套立规优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涛 李冲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9-61,125,共14页
进行配套立规是在依规治党实践中总结的党内法规体系建设经验,配套立规制度兼具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但配套立规起步较晚,实践中仍存在配套不到位、配套延迟、更新滞后、配套质量欠佳等问题,原因在于配套立规技术尚未形成统一规范、制... 进行配套立规是在依规治党实践中总结的党内法规体系建设经验,配套立规制度兼具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但配套立规起步较晚,实践中仍存在配套不到位、配套延迟、更新滞后、配套质量欠佳等问题,原因在于配套立规技术尚未形成统一规范、制度规范不明确、监督疏漏、缺乏对失职失责的追责问责,应通过提高配套技术、优化制定程序、完善监管制度、健全问责追责机制、加强党委立规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等方式提振配套立规实践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套立规 党内法规 依规治党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社区治理法治化范式的理性实践 被引量:6
7
作者 胡业勋 王彦博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48,共8页
法治化作为新时代社区治理的基本方略,是使社区治理工作顺应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法治逻辑,进而形成合作共治的良治模式。当前民族地区社区治理在传统“问题回应型”的社区治理模式下,法治治理的被动化与工具化倾向凸显,法治路径也... 法治化作为新时代社区治理的基本方略,是使社区治理工作顺应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法治逻辑,进而形成合作共治的良治模式。当前民族地区社区治理在传统“问题回应型”的社区治理模式下,法治治理的被动化与工具化倾向凸显,法治路径也囿于强化规范供给回应治理规则贫困,尚未契合民族地区社区法治土壤的差异与迥殊。民族地区社区治理的法治化,要回归治理策略上的“对症下药”,治理范式上以“政府职能转变”和“公民参与拓展”为依归,治理架构上以法治化的“价值理性”、“工具理性”以及“内容理性”为取向,构建出结构合理、内容完备的社区治理法治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社区治理 法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社区治理的结构异质性及其法治化——以四川藏彝地区为例
8
作者 胡业勋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5-82,共8页
当前民族地区对社区治理结构的异质性认识不足。分析表明,四川藏区与彝区分别表现为"稳定导向型"与"发展导向型"模式。两种模式在党政治理方式、村社自治组织功能、非建制治理中心、社会组织参与、宗教意识形态、... 当前民族地区对社区治理结构的异质性认识不足。分析表明,四川藏区与彝区分别表现为"稳定导向型"与"发展导向型"模式。两种模式在党政治理方式、村社自治组织功能、非建制治理中心、社会组织参与、宗教意识形态、多元调解主体等各方面均存在相应差异。当前的社区治理法治化建设,表现为法治化建设的自上而下推动、基层民族群众参与激励不足、内生治理秩序服从于治理结构导向的特点。法治化建设的路径在于,在结构约束下调适法治化的不同功能,在"稳定导向型"中突出保障与约束功能,在"发展导向型中"突出推动与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社区治理 社区治理法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权力机关怠于履行其监督义务的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建华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4-146,共3页
监督权並非只是一般意义上“作出监督行为”,而应是既包括实施行为的外在形式,又包括在行为中履行相应义务的内容並达到一定的标准。为此,本文提出应当用“怠于履行监督义务”取代“监督不作为”概念。分析了人大怠于履行监督义务的四... 监督权並非只是一般意义上“作出监督行为”,而应是既包括实施行为的外在形式,又包括在行为中履行相应义务的内容並达到一定的标准。为此,本文提出应当用“怠于履行监督义务”取代“监督不作为”概念。分析了人大怠于履行监督义务的四种表现形式,並从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角度,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制度 监督义务 监督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监督权 国家权力机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刍议
10
作者 李季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3年第z1期106-107,共2页
  政府信息是反映政务活动特征和政务发展变化情况的消息、情报、数据、资料的总称.政府信息公开通常与知情权相对应,其基本含义是:政府基于公共利益将其掌握的公共信息依照法定条件、程序、方式、时间,通过适当的信息渠道向社会公布...   政府信息是反映政务活动特征和政务发展变化情况的消息、情报、数据、资料的总称.政府信息公开通常与知情权相对应,其基本含义是:政府基于公共利益将其掌握的公共信息依照法定条件、程序、方式、时间,通过适当的信息渠道向社会公布,公开有利于公众实现其权利的信息资源,允许公众通过查询、阅览、复制、下载、抄录、收听、观看等多种形式,依法利用政府所掌握和控制的信息.信息公开是对现代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建立和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公民知情权得到保护和实现的重要保障.笔者认为必须构建我国信息公开制度,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知情权 信息公开 保守国家秘密法 保密法 政府上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