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口老龄化视阈下养老资源错配与优化路径研究--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贾舒 关洛桐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1-172,共12页
老龄化是我国迈向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面对的新格局与社会新常态。成渝地区作为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地区之一,养老服务资源空间结构性错配问题严峻。基于2010—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城市单元的数据,运... 老龄化是我国迈向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面对的新格局与社会新常态。成渝地区作为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地区之一,养老服务资源空间结构性错配问题严峻。基于2010—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城市单元的数据,运用综合指数模型对社会养老资源水平进行评估,并基于空间自相关、地理集中度、SMI指数等方法进行研究,发现:(1)研究区域内整体处于深度老龄化阶段后期且经济圈发展轴线上老龄人口密度更高;(2)养老资源分配不均衡现象显著且存在空间负相关性;(3)老龄人口集中度与养老资源集中度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与差异,二者互为因果;(4)老龄人口与养老资源存在正负两种错位模式,错位程度等级不同,且2010—2020年间绝大多数城市的错位指数较为稳定,渐趋均衡者占少数;(5)空间结构性错配问题普遍且长期存在,归根结底在于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代表的典型区域养老资源供需失衡。因此,要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融入老龄工作各个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供需匹配空间格局,构建“物质基础+价值实现”双轮驱动的养老资源供需匹配新模式,实现新时代人口老龄化工作思想观念转型、工作重点转型,推动完善和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人口老龄化 积极老龄观 健康老龄化 养老资源配置 养老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充分就业——理论逻辑、现实障碍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2
2
作者 贾卓强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70,共6页
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的就业目标,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质生产力催生新动能、新产业、新模式,通过扩大生产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人力资本等路径促进就业规模扩大、就业结构优化和就业质量提升,助推高质量充分就业。然... 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的就业目标,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质生产力催生新动能、新产业、新模式,通过扩大生产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人力资本等路径促进就业规模扩大、就业结构优化和就业质量提升,助推高质量充分就业。然而,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的技术性失业、就业极化与收入极化、就业匹配困难、劳动保护缺失等就业难题,需要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着力点。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放大就业创造效应;推动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化解就业供需矛盾;建立新型劳动关系,推动新就业形态健康有序发展;扎实推进制度创新,稳固劳动就业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充分就业 就业规模 就业结构 就业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金融危机时期”成都区域发展的挑战与机遇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孙超英 刘博 陶磊 《西南金融》 2010年第12期37-40,共4页
随着"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到来,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程度及范围正在发生着变化。研究"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成都区域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对成都市、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来说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先后分析了... 随着"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到来,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程度及范围正在发生着变化。研究"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成都区域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对成都市、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来说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先后分析了成都面临的背景层面和自身层面的挑战和机遇其中,在自身层面上采用泰尔指数进行分析,指出了"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成都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动趋势。最后提出了成都区域发展的相应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 全域成都 区域差异 泰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忠诚、态度忠诚与满意的不对称前因实证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董晓松 王成璋 赵星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0年第1期154-156,160,共4页
既往的研究表明,顾客只有在超过满意的门槛时,才有可能导致行为忠诚,但没有给出这一现象的统计学实证及管理学内涵解释。忠诚的顾客并不必定是满意的顾客,满意的顾客也未必直接呈现行为上的忠诚,同时,忽视行为忠诚与态度忠诚的差异,将... 既往的研究表明,顾客只有在超过满意的门槛时,才有可能导致行为忠诚,但没有给出这一现象的统计学实证及管理学内涵解释。忠诚的顾客并不必定是满意的顾客,满意的顾客也未必直接呈现行为上的忠诚,同时,忽视行为忠诚与态度忠诚的差异,将导致忠诚构念的混淆,相关性研究的缺失,最终由于无法明确满意与忠诚不对称的直接前因,引发组织考核目标的无效性。由此,研究基于"目的—手段模式"理论、"价值—忠诚链"理论以及"认知失调"理论,构建上述变量间的概念模型,最终阐明顾客忠诚的直接来源是产品的"超越使用"的价值及顾客满意对行为忠诚的非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客价值 态度忠诚 行为忠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收入者的个人所得税征管:困境、经验及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燕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21-129,共9页
近年来,随着高收入人群数量的显著增加,我国的居民收入差距日渐加大。个人所得税作为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政策工具,发挥的效果却并不明显,对高收入者的税收征管不力是其中的关键因素。由于存在税制设计不完善、税收征管的数字化水平... 近年来,随着高收入人群数量的显著增加,我国的居民收入差距日渐加大。个人所得税作为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政策工具,发挥的效果却并不明显,对高收入者的税收征管不力是其中的关键因素。由于存在税制设计不完善、税收征管的数字化水平不足、纳税服务与管理不到位以及惩处机制不健全等现实困境,我国高收入者的个人所得税流失严重。在借鉴发达国家有效经验的基础上,本文从税制的完善、税收征管数字化水平的提升、强化纳税服务与管理及完善惩处机制四个方面提出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管的相关对策,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助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收入者 个人所得税 税收征管 纳税遵从 数据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能源系统韧性测度与时空动态演进分析
6
作者 石旻 张大永 《统计与决策》 2025年第17期53-57,共5页
提升能源系统韧性对于应对全球能源格局调整与国内经济转型至关重要。文章基于系统思维,构建包含生产端的能源供给能力(可用性)、分配端的空间均衡能力(可达性)、需求端的能源消费能力(可承受性)和环境端的生态承载能力(可接受性)的四... 提升能源系统韧性对于应对全球能源格局调整与国内经济转型至关重要。文章基于系统思维,构建包含生产端的能源供给能力(可用性)、分配端的空间均衡能力(可达性)、需求端的能源消费能力(可承受性)和环境端的生态承载能力(可接受性)的四维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测度中国省级能源系统韧性,并结合核密度估计、马尔可夫链、分位数回归等方法,揭示其静态分布与动态演进特征。研究发现:(1)中国能源系统韧性整体较低但呈上升趋势,传统能源与新能源衔接较好的地区韧性较高。(2)区域极化现象明显,高韧性省份对冲击具有抗性,低韧性省份则易受负面影响,存在非对称空间溢出效应。(3)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能源投资对能源系统韧性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工业水平则产生抑制作用,市场化水平仅在较低和高韧性地区发挥作用,环境规制仅惠及低韧性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系统韧性 熵权-TOPSIS法 时空演进分析 分位数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