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久马高速公路沿线不同恢复模式对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李川 纪利成 +5 位作者 刘洋清 桂阳 王轩 彭书明 何家敏 周礼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6期39-48,共10页
[目的]为提升高寒地区高速公路建设生态恢复的有效性,探究不同恢复模式对高寒草地植物群落和土壤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位于川西北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久马高速公路区域,对5种恢复模式[传统的草种播种法(SG)、草种播种结合覆盖植物纤... [目的]为提升高寒地区高速公路建设生态恢复的有效性,探究不同恢复模式对高寒草地植物群落和土壤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位于川西北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久马高速公路区域,对5种恢复模式[传统的草种播种法(SG)、草种播种结合覆盖植物纤维毯(PB)、草皮堆叠后回铺(SR)、草皮经支架存放后回铺(BR)、草皮堆叠保存后回铺并压实固定(CR)]进行对比研究,测定土壤容重、含水率、pH、有机碳、全氮、速效钾、有效磷等指标,分析植物根系特征和群落特征,利用皮尔逊检验、Patrick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主成分分析评估修复效果。[结果]土壤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对群落生长具有显著影响(P<0.05)。CR模式在群落总盖度、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方面表现最佳,该模式下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模式(P<0.05)。SG模式的土壤容重最大,而CR模式的土壤容重最小。土壤pH与根系表面积、土壤含水率与有机碳含量和速效钾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主成分分析显示,速效钾、生物量、总根长、群落高度和有机碳是影响植被恢复的重要指标。[结论]草皮回铺模式,尤其是堆叠保存后回铺并压实固定(CR)显著优于传统草种播种模式,具有更高的群落总盖度、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偏酸性土壤更适合该地区植物生长,土壤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对群落生长至关重要。通过施加氮肥和钾肥可提高植物生长状况,草皮回铺及其优化处理方法可广泛应用于高寒地区的生态恢复,为生态环境改善和生物多样性提升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地 恢复模式 群落特征 土壤特性 高速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马高速公路斜坡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演化模式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文居 孟陆波 +2 位作者 李磊 成威 李攀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6-203,共8页
通过现场调研和浅表生改造理论分析,总结汶马高速公路沿线斜坡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及成因,探讨其形成演化模式。研究表明:沿线斜坡地质灾害在空间和时间上呈现出分段、集中、相关以及季节重复性的特征;坡度为30°~40°时,地... 通过现场调研和浅表生改造理论分析,总结汶马高速公路沿线斜坡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及成因,探讨其形成演化模式。研究表明:沿线斜坡地质灾害在空间和时间上呈现出分段、集中、相关以及季节重复性的特征;坡度为30°~40°时,地质灾害最发育;海拔高度1.5~2 km是地质灾害数量最多的高程段;岩性决定了地质灾害的类型,滑坡与不稳定斜坡主要分布在土质斜坡,崩塌主要发育在板岩斜坡;沿断裂带,地质灾害呈带状分布。汶川—理县段的地质灾害演化为中倾角岩层深切模式,主要发育危岩和滑坡;理县—马尔康段地质灾害演化为陡倾角岩层深切模式,主要发育滑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马高速公路 地质灾害 分布规律 演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隧道入口段太阳光直接照明技术研究与应用分析
3
作者 袁飞云 肖锋 +3 位作者 史玲娜 文森 吴金锁 王浩欢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361-368,共8页
为解决隧道入口段加强照明的高能耗问题,提出一种集采光系统、传输系统和出射系统于一体,光利用率可达60%以上的新型高效隧道入口段太阳光直接照明系统。其中,采光系统采用自主研发的新型自由曲面透镜,并使用四象限光电检测法作为光跟... 为解决隧道入口段加强照明的高能耗问题,提出一种集采光系统、传输系统和出射系统于一体,光利用率可达60%以上的新型高效隧道入口段太阳光直接照明系统。其中,采光系统采用自主研发的新型自由曲面透镜,并使用四象限光电检测法作为光跟踪算法;传输系统的传输光纤采用通光量大、传输损耗低且抗弯性强的石英光纤,并基于理论推导和现场试验得到系统光利用率最大时的光纤耦合头高度;出射尾灯具有对传输光线进行二次配光的优点,配光后的光强分布接近隧道常用LED灯。基于太阳光直接照明系统工程应用后的试验测试结果,得到以下结论:1)系统应用后不同季节和时刻下的路面亮度大于细则规定的亮度,满足行车安全性要求;2)新型太阳光直接照明方案较传统电光照明方案实现节能65%以上,在10年使用寿命内可节约24.4%的成本,兼具节能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太阳光直接照明 隧道照明 节能 交通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拌高黏沥青胶浆流变性能研究
4
作者 马峰 马行远 +5 位作者 李川 董文豪 傅珍 杨宇锋 侯英杰 黄锐哲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199-8204,共6页
为探究表面活性剂类温拌剂对高黏沥青胶浆流变性能的影响,选用表面活性剂类温拌剂LKW,制备温拌高黏沥青胶浆,采用温度扫描试验、频率扫描试验、多重应力蠕变恢复试验(MSCR)以及低温剪切松弛试验评价其流变性能。结果表明,随着LKW掺量增... 为探究表面活性剂类温拌剂对高黏沥青胶浆流变性能的影响,选用表面活性剂类温拌剂LKW,制备温拌高黏沥青胶浆,采用温度扫描试验、频率扫描试验、多重应力蠕变恢复试验(MSCR)以及低温剪切松弛试验评价其流变性能。结果表明,随着LKW掺量增加,温拌高黏沥青胶浆车辙因子先增后降,0.3%掺量时已低于原样水平,表明过量LKW会对其高温性能产生不利影响。MSCR试验进一步表明,导致高黏沥青胶浆高温性能下降主要原因是LKW降低了胶浆高温环境下抗变形及变形恢复能力。LKW使高黏沥青胶浆残余应力百分比下降,改善高黏沥青胶浆低温松弛性能,从而提高其低温抗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温拌剂 高黏沥青 沥青胶浆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不等高度桥墩多跨钢筋混凝土桥梁的碰撞效应与脆弱性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甫君 袁飞云 +3 位作者 于建华 李小军 岚涛 郭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7303-7317,共15页
为解决地震引起的桥梁碰撞问题,基于OpenSees有限元软件的非线性时程分析,开发并比较了有无碰撞两种情况下常规和不规则箱梁公路桥梁的整体系统及各个组件的地震脆弱性曲线。研究设定了4种损伤条件,从常规到严重。通过脆弱性函数,阐明... 为解决地震引起的桥梁碰撞问题,基于OpenSees有限元软件的非线性时程分析,开发并比较了有无碰撞两种情况下常规和不规则箱梁公路桥梁的整体系统及各个组件的地震脆弱性曲线。研究设定了4种损伤条件,从常规到严重。通过脆弱性函数,阐明了不规则性和桥面板与桥台之间的碰撞对多跨箱梁公路桥梁地震脆弱性的交互作用。同时引入了转换系数r_(p),明确了冲击碰撞对桥梁组件及整体系统脆弱性的影响,应用了传统分析方法(静态与简化分析)和技术地震模型,调整了碰撞和不规则性的脆弱性值。研究结果表明:碰撞对所有结构组件都有不利影响。随着损伤等级的增加,桥柱延性和防落梁的r_(p)离散性增加。地震编号2中,轻微(DC_(1))损伤条件下的r_(p)为0.95,而中等(DC_(2))为1.02。在脉冲型地震动下,碰撞显著增加了工程需求参数(engineering demand parameter,EDP)的损害程度,编号3中,有碰撞时基础平移的平均r_(p)为0.71,而无碰撞为0.57,表明了碰撞对基础平移的破坏作用显著。通过对所有类别的中值比较,发现地震编号3和编号1A的中值小于地震编号2和编号1B的中值,表明了在较低的地震动强度下,碰撞导致的损伤更为严重。研究结论为桥梁抗震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改进设计规范,增强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地震脆弱性 多跨钢筋混凝土桥梁 碰撞效应 非线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变行为的高黏复合改性沥青耐久性分析
6
作者 方仁义 马峰 +3 位作者 马环宇 姜欣野 周辀 潘健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79-1784,共6页
为探究高黏沥青的耐久性能,选取SBS改性剂、废旧橡胶粉、稳定剂与增溶剂对基质沥青进行复合改性,制备高黏复合改性沥青,并进行短期老化、长期老化及动力黏度等试验,通过计算老化指数评价高黏复合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采用动态剪切流变... 为探究高黏沥青的耐久性能,选取SBS改性剂、废旧橡胶粉、稳定剂与增溶剂对基质沥青进行复合改性,制备高黏复合改性沥青,并进行短期老化、长期老化及动力黏度等试验,通过计算老化指数评价高黏复合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对高黏复合改性沥青进行流变试验探究其抗疲劳特性。结果表明,对比基质沥青,增黏剂可以有效降低沥青的黏度比,从而增强高黏复合改性沥青的耐老化能力,且掺量越高,改善效果越明显。掺加的抗老化剂对于老化后高黏复合改性沥青疲劳性能的下降起到抑制与缓释作用,抗疲劳性能得到改善。线性振幅扫描(LAS)试验结果表明高黏复合改性沥青的抗疲劳损伤能力在增黏剂掺量达到10%时最佳,显著优于SBS改性沥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材料 高黏复合改性 老化指数 耐久性 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隧道照明布灯参数优化模型构建与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袁飞云 史玲娜 +2 位作者 文森 涂耘 纪亚英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0-247,共8页
为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基础上降低隧道照明能耗,基于结合罚函数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出一种以隧道照明总功率为适应度函数,以布灯间距、高度和仰角为自变量,以路面平均亮度、路面亮度总均匀度和路面中线亮度纵向均匀度为约束条件的公路隧道... 为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基础上降低隧道照明能耗,基于结合罚函数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出一种以隧道照明总功率为适应度函数,以布灯间距、高度和仰角为自变量,以路面平均亮度、路面亮度总均匀度和路面中线亮度纵向均匀度为约束条件的公路隧道照明布灯参数优化模型。基于羊鹿山隧道现场数据,对优化模型进行模拟应用并求解,得出优化后各照明段平均亮度满足需求亮度,整个隧道相较于优化前可实现节能10.53%。利用Dialux建立仿真场景并对优化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其照明参数数值与优化模型计算值的误差在10%以内,证明该优化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照明节能 布灯参数 优化模型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公路隧道围岩常规位移监测分析平台 被引量:6
8
作者 姜锡宸 孟陆波 +1 位作者 李天斌 刘家民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4-138,共5页
信息化是当前隧道施工管理的必然趋势,针对公路隧道监控量测信息化建设要求,采用PHP编程语言,结合Mysql的数据存储功能、最小二乘法及回归模型的分析原理,研发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公路隧道围岩常规位移监测分析平台。该平台实现了在网络上... 信息化是当前隧道施工管理的必然趋势,针对公路隧道监控量测信息化建设要求,采用PHP编程语言,结合Mysql的数据存储功能、最小二乘法及回归模型的分析原理,研发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公路隧道围岩常规位移监测分析平台。该平台实现了在网络上对公路隧道监测断面数据的录入存储、回归分析、围岩稳定性判别及隧道围岩最终位移变形量与二次衬砌时间预估等功能。通过网络访问该平台,可使不在现场的参建人员及时掌握隧道监测数据及分析结果,可为支护结构的调整和变更提供更有效率的依据,进而提高公路隧道的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围岩位移 信息化 PHP MYSQL 监控量测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高原公路走廊带草本植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9
作者 张骞棋 杨鹏 +5 位作者 王琦 单永体 尹静 李威 刘科成 漆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3期48-53,共6页
[目的]系统分析久马高速公路沿线影响植物多样性指数的主要环境因子,并探明其变化规律,为公路沿线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公路沿线选取21个点作为研究对象,统计调查样方内的草本植物物种数,分析研究了不同环境... [目的]系统分析久马高速公路沿线影响植物多样性指数的主要环境因子,并探明其变化规律,为公路沿线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公路沿线选取21个点作为研究对象,统计调查样方内的草本植物物种数,分析研究了不同环境因子下高寒草原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①植物多样性随环境因子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②土壤有机碳(SOC)、坡度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程度远高于海拔、土壤含水率及坡向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③SOC对物种丰富度、种群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最为明显,呈反比关系。坡度对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种群丰富度的影响呈反比关系,对物种优势度、物种均匀度的影响呈正比关系。[结论]综合来看,5种环境因子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程度不同,SOC和坡度直接影响植物多样性,坡向、含水率和海拔通过间接作用影响植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高原 高速公路 植物多样性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暴雨型泥石流启动机理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满好 熊朝正 +3 位作者 吉锋 石豫川 王敬勇 赵涛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5-132,共8页
台风暴雨型泥石流具有很高的突发性、群发性和破坏性,对这种特殊类型泥石流启动机理的研究尤为重要。以“利奇马”台风引发的安徽宁国抽水蓄能电站库区泥石流灾害为典型案例,在现场勘探、调查、测试的基础上,查明了泥石流沟谷特征、形... 台风暴雨型泥石流具有很高的突发性、群发性和破坏性,对这种特殊类型泥石流启动机理的研究尤为重要。以“利奇马”台风引发的安徽宁国抽水蓄能电站库区泥石流灾害为典型案例,在现场勘探、调查、测试的基础上,查明了泥石流沟谷特征、形成条件及物源分布;采用人工降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监测降雨过程中土体孔隙水压力、体积含水率、土压力和侵蚀特征等指标变化,研究了台风暴雨型泥石流的启动机理。结果表明:①台风暴雨型泥石流过程分为降雨入渗、超渗径流、物源侵蚀堆积、短历时强降雨启动4个阶段。②台风暴雨型泥石流发生在浅层土体达到高含水率和高孔隙水压力之后,需要前期一定的累积降雨。③较小雨强条件下沟谷产生稀性泥石流,降雨强度的陡增引起径流强度及侵蚀作用急剧加强,大量固体物质启动,暴发的泥石流由稀性转为黏性,沟口可见较大规模堆积扇。④整个沟谷均可见侵蚀沟道不同程度贯通分布,沟道侵蚀深度随高程的降低呈现增大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台风暴雨型泥石流灾害风险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暴雨 泥石流 启动机理 模型试验 安徽宁国抽水蓄能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永磁效应的钢绞线应力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飞云 闫红光 +2 位作者 杨跃东 张奔牛 蒋海飞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6,共7页
基于永磁效应提出一种新的钢绞线无损应力检测方法,由永磁体的分子环流模型推导了矩形永磁体磁场强度分布,建立反映钢绞线应力与传感器内永磁体磁感应强度的力-磁关系理论模型。利用Ansys Maxwell电磁有限元软件对力-磁关系理论模型进... 基于永磁效应提出一种新的钢绞线无损应力检测方法,由永磁体的分子环流模型推导了矩形永磁体磁场强度分布,建立反映钢绞线应力与传感器内永磁体磁感应强度的力-磁关系理论模型。利用Ansys Maxwell电磁有限元软件对力-磁关系理论模型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钢绞线的受力状态与永磁磁感强度存在函数对应关系,以轴线中点为原点,原点起始磁强数值最高,此时钢绞线应变应力增大,磁感应强度数值沿两侧按一定规律逐渐减小。据此,提出一种新型的应力检测传感结构,并搭建了试验验证平台。试验数据分析表明,在多次加、卸载循环下,加载时磁通量随应力增大而减小,卸载时磁通量随应力减小而增加,线性函数和二次函数均能较好地描述磁感强度与应力应变值之间的相互关系,验证了笔者提出的检测理论和传感结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钢绞线 应力检测 永磁体 磁感应强度 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稳定剂对高海拔地区用温拌沥青抗光老化性能提升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敬英 袁飞云 +2 位作者 黄维蓉 姜涛 任海生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84-2490,共7页
为评估光稳定剂对高海拔强紫外线地区用温拌沥青的抗光老化性能提升效果,选用Tinuvin770、UV-326以及纳米二氧化钛(TiO_(2))三种光稳定剂制备改性温拌抗光老化沥青,并对其进行三大指标、布氏黏度、低温弯曲蠕变以及时间扫描抗疲劳实验... 为评估光稳定剂对高海拔强紫外线地区用温拌沥青的抗光老化性能提升效果,选用Tinuvin770、UV-326以及纳米二氧化钛(TiO_(2))三种光稳定剂制备改性温拌抗光老化沥青,并对其进行三大指标、布氏黏度、低温弯曲蠕变以及时间扫描抗疲劳实验。结果表明,3种光稳定剂对温拌沥青的抗光老化性能均有较好的提升效果,TiO_(2)的改善效果最优;紫外线老化后,温拌沥青的黏度老化指数VAI、临界开裂温度T_(c)与光稳定剂的掺量呈反比,改性温拌抗光老化沥青的疲劳寿命最高达到2300次。推荐光稳定剂T770、UV326和纳米TiO_(2)的掺量分别为0.7%,0.7%和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地区 强紫外线 温拌沥青 光稳定剂 抗光老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南部山区隧道施工期支护结构力学行为特征案例分析 被引量:30
13
作者 陈子全 寇昊 +2 位作者 杨文波 何川 李永林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00-812,共13页
为研究我国西南部山区隧道施工期支护结构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将雅安-康定、汶川-马尔康高速公路的典型隧道作为案例,归纳总结施工期存在的高地应力、软弱围岩、断层破碎带、次生地质灾害等潜在危险源,通过现场实测数据深入分析不同危险... 为研究我国西南部山区隧道施工期支护结构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将雅安-康定、汶川-马尔康高速公路的典型隧道作为案例,归纳总结施工期存在的高地应力、软弱围岩、断层破碎带、次生地质灾害等潜在危险源,通过现场实测数据深入分析不同危险源环境下支护结构体系的力学行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当隧道穿越软弱围岩时,围岩强度低、自承载能力差,接触压力、钢拱架应力均显著高于普通围岩隧道,二次衬砌分摊荷载比例显著上升;2)当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时,支护结构受力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稳定下来,其力学行为呈现出3阶段演化规律,前期快速降低、中期缓慢降低、后期基本稳定;3)当隧道洞口穿越松散堆积体时,坡体稳定性易受到扰动,其支护结构力学行为具有显著的偏压特性,围岩压力主要集中在深埋侧;4)高地应力与围岩强度联合控制着围岩稳定性与支护结构体系的力学行为,高地应力硬岩隧道也具有一定的流变时间效应,但由于硬质围岩的强度较大、稳定性较好,支护结构受力相对较小,安全储备较高;5)高地应力软岩隧道的围岩压力与结构受力显著升高,其支护结构力学行为在施工期便呈现出明显的流变特性,开挖约200 d后,仍然保持着缓慢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部山区 隧道工程 施工期 围岩变形 支护结构体系 力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隧道渗流模型试验相似材料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铮 何川 +3 位作者 高翔 杨赛舟 骆耀文 杨文波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3-39,共7页
为提高岩石隧道渗流场分析的合理性,通过大量以控制渗透系数为核心的配比试验,提出适用于岩石隧道渗流模型试验的围岩、注浆圈及初衬等新型相似材料及其原料配比.试验以黏土、细砂和玻璃纤维为原料配制围岩相似材料,以水泥和炭渣配制注... 为提高岩石隧道渗流场分析的合理性,通过大量以控制渗透系数为核心的配比试验,提出适用于岩石隧道渗流模型试验的围岩、注浆圈及初衬等新型相似材料及其原料配比.试验以黏土、细砂和玻璃纤维为原料配制围岩相似材料,以水泥和炭渣配制注浆圈相似材料,由多层编织土工布模拟初衬相似材料.结果表明:随细砂含量加大,围岩相似材料渗透系数呈非线性增长,稳定性逐渐降低,改变玻璃纤维的含量对其渗透系数影响不明显;注浆圈相似材料渗透系数值随炭渣含量增加近于线性增长,2.5 m水头下的试验值较1.35 m水头时更大;随着编织土工布叠加层数增加,初衬相似材料平均渗透系数呈快速减小并逐渐收敛的趋势,且单次渗透系数测试结果也趋于稳定;相同隧道排水量时,二衬外拱底处水压力远大于拱顶,逐步减小隧道排水量后,拱顶水压力值上升幅度大于拱底,调水阀接近闭合时,拱顶和拱底位置的水压力接近初始水压力.研制的相似材料工作性能稳定,并成功应用于工程渗流试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隧道 渗流模型试验 相似材料 水压力 排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低温地层的纳米复合水泥浆体系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胜 谌强 +2 位作者 袁学武 华绪 陈礼仪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3-80,共8页
为解决低温地层钻探过程中的井壁坍塌和井漏问题,研制了适用于低温地层的纳米复合水泥浆。采用宏观试验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低温下纳米Al_(2)O_(3)对硅酸盐-硫铝酸盐复合水泥浆性能和水化过程的影响;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与硫铝... 为解决低温地层钻探过程中的井壁坍塌和井漏问题,研制了适用于低温地层的纳米复合水泥浆。采用宏观试验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低温下纳米Al_(2)O_(3)对硅酸盐-硫铝酸盐复合水泥浆性能和水化过程的影响;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与硫铝酸盐水泥复合产生的水化协同效应为基础,结合纳米Al_(2)O_(3)、防冻剂EG、减水剂JS-1和早强剂TEOA,配制了纳米复合水泥浆NAC;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水化放热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NAC的低温水化过程及水化机理。试验得知,温度为-9℃时,纳米复合水泥浆具有良好的初始流动性,可泵期为57 min,初、终凝时间分别为84和101 min,24 h抗压强度为6.9 MPa。研究结果表明,NAC具有直角稠化效应,低温下性能优越,能够满足钻进低温地层时的护壁堵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地层 堵漏 水化 协同效应 纳米复合水泥浆 水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可缩工字钢拱架让压规律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孟陆波 李攀 +5 位作者 李天斌 宋涛 陈渤 张文居 王伟成 汪俊波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8-54,61,共8页
为研究软岩隧道可缩工字钢拱架让压装置的缩动规律,在侧压大拱压小的对称荷载(侧压比为1.5)和左拱腰偏压荷载两种工况下,进行室内整榀可缩工字钢拱架模型加载试验,分析其让压装置的让压过程及拱架变形等规律。结果表明:可缩工字钢拱架... 为研究软岩隧道可缩工字钢拱架让压装置的缩动规律,在侧压大拱压小的对称荷载(侧压比为1.5)和左拱腰偏压荷载两种工况下,进行室内整榀可缩工字钢拱架模型加载试验,分析其让压装置的让压过程及拱架变形等规律。结果表明:可缩工字钢拱架在两种工况下的让压过程可划分为弹性变形阶段、适应荷载-变形协调阶段、稳定让压阶段、荷载-让压变形同步增加阶段和让压完成后刚性阶段,其中稳定让压阶段,荷载呈现出小范围“增荷—卸荷—再增荷”的让压特点。稳定让压阶段、荷载-让压变形同步增加阶段的转折点可作为可缩工字钢拱架让压装置的增阻时机,并提出了相应的判断参数k。让压装置位移和拱架关键位置变形随总荷载的增加具有较高的同步性。在左拱腰偏压工况下拱顶让压装置产生平面外的错动变形,而其边墙处的让压装置和侧压大拱压小工况下的全部让压装置均未发生此类错动变形。研究成果提供了可缩工字钢拱架在侧压力大以及偏压荷载下让压缩动规律的新认识,可为在高地应力软岩隧道现场应用时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隧道 可缩工字钢拱架 让压规律 模型实验 让压过程 偏压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胶结料低温临界开裂温度计算的改进方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加秋 阳恩慧 +3 位作者 李奥 黄兵 李世佳 邱延峻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2-100,共9页
针对当前沥青胶结料温度应力和低温临界开裂温度计算方法的局限性,为找寻一种更好的沥青胶结料温度应力及相应的低温临界开裂温度计算方法,选取4种不同产地的70#基质沥青进行旋转薄膜老化(RTFO)和压力箱老化(PAV)展开研究.利用BBR试验... 针对当前沥青胶结料温度应力和低温临界开裂温度计算方法的局限性,为找寻一种更好的沥青胶结料温度应力及相应的低温临界开裂温度计算方法,选取4种不同产地的70#基质沥青进行旋转薄膜老化(RTFO)和压力箱老化(PAV)展开研究.利用BBR试验获得沥青胶结料的蠕变柔量,分别采用Hopkins&Hamming算法和CAM模型两步计算法以及Laplace变换一步计算法获得了沥青的温度应力,基于SAP理论计算相应的低温临界开裂温度.通过统计学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采用相关性分析并结合实测路表温度数据对计算方法予以验证.结果表明:Laplace变换一步计算法和Hopkins&Hamming算法两步计算法具有良好一致性,基于t检验法的低温临界开裂温度p值计算结果达0.90以上.Laplace变换一步计算法与BBR试验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临界开裂温度TCR与S/m指标、Huet流变模型指标的相关系数分别可达0.84、0.94.实测路表温度变化数据的计算结果证明了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匀速降温工况,也适用于任意降温速率下的现场连续变速降温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胶结料 临界开裂温度 弯曲梁流变试验 温度应力 低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沙化程度对地八角水分分配策略及抗性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羊勇 曾晓琳 +2 位作者 陈渤 刘金平 华绪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88-696,共9页
在红原县海拔3 497 m的4个沙化程度[未沙化(ND)、轻度(LD)、中度(MD)和重度沙化(HD)]草地中,通过测定补播3年处于花果期地八角(Astragalus bhotanensis)的构件含水量与配比、相对含水量、水分饱和亏及叶绿素a、b(Chl a、Chl b)含量和超... 在红原县海拔3 497 m的4个沙化程度[未沙化(ND)、轻度(LD)、中度(MD)和重度沙化(HD)]草地中,通过测定补播3年处于花果期地八角(Astragalus bhotanensis)的构件含水量与配比、相对含水量、水分饱和亏及叶绿素a、b(Chl a、Chl b)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等指标,分析沙化程度对地八角水分吸收、水分分配和抗性生理差异,研究地八角对草地沙化的水分利用策略和生理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土壤沙化对构件含水量影响表现为根>叶>茎>果>花,对分配比影响表现为叶>根>茎>果>花,LD降低茎含水量,MD降低叶含水量,水分优先向根、花和果分配,使根冠和生殖器官水分配比随沙化程度增加而增加。2)土壤沙化对构件水分饱和亏影响表现为果>茎>叶>花>根,果水分饱和亏对沙化最敏感,根水分饱和亏不受沙化影响。3)土壤沙化对叶绿素影响表现为Chl b> Chl (a+b)> Chl a/b> Chl a,LD仅降低Chl b,MD同步降低Chl a和Chl b,HD快速下降Chl b,沙化降低Chl (a+b)而增加Chl a/b。4)土壤沙化对抗性生理影响表现为SOD> MDA> T-AOC>H2O2,沙化程度越大SOD活性和MDA含量越高,使H2O2含量稳定,但降低了T-AOC活性。综上,地八角依沙化程度形成相应水分分配策略和生理响应机制,能在沙化草地存活且完成生活史,宜作为抗沙固沙草种,在高寒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八角 草地沙化 水分利用 生理响应 抗沙固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力条件下圆柱桥墩局部冲刷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王顺意 牟力 +2 位作者 魏凯 秦朗 向琪芪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5-431,共7页
桥墩冲刷是导致桥梁水毁的主要原因,研究不同水力条件下局部冲刷对桥梁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开展不同流速和水深下圆柱桥墩模型冲刷试验,研究了圆柱桥墩周围泥沙的局部冲刷发展规律,特别是流速和水深对桥墩局部冲刷的影响。试验研... 桥墩冲刷是导致桥梁水毁的主要原因,研究不同水力条件下局部冲刷对桥梁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开展不同流速和水深下圆柱桥墩模型冲刷试验,研究了圆柱桥墩周围泥沙的局部冲刷发展规律,特别是流速和水深对桥墩局部冲刷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发展,最大冲刷深度与冲刷坑范围在前期急剧发展,随后发展逐渐缓慢,直到冲刷处于近似平衡阶段。最大冲刷深度最开始出现在墩前侧方,随后始终出现在墩正前方附近,最小冲刷深度出现在墩的正后方附近,墩后的冲刷深度不足墩前深度的50%。流速和水深是影响桥墩的局部冲刷的关键因素,最大冲刷深度和冲刷坑的范围随着流速和水深增大而增大,相比于水深,冲刷深度和冲刷坑范围受流速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墩冲刷 水力条件 试验 冲刷深度 平衡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阿娘寨滑坡应急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20
作者 陈巧 袁飞云 +2 位作者 付霞 张文居 董秀军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7-83,119,共8页
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具有数据获取效率高、响应速度快、成果丰富多样等优势,逐步应用于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中。2020年6月18日阿娘寨滑坡复活后,采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应急调查。首先,通过检查点验证了无人机免像控摄影测量技术的可行... 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具有数据获取效率高、响应速度快、成果丰富多样等优势,逐步应用于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中。2020年6月18日阿娘寨滑坡复活后,采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应急调查。首先,通过检查点验证了无人机免像控摄影测量技术的可行性,总结性研究了无人机影像数据快速拼接和全面处理的软件选取,生成了调查区三维实景模型、数字表面模型(DSM)、正射影像(DOM)及密集点云等基础数据;最后对基础数据处理分析,完成了滑坡地形快速测绘、滑坡特征调查等工作,并对多期次的高精度无人机摄影测量数据进行差分计算,识别了滑坡形变较大的区域,定量表征了滑坡的形变特征,为监测仪器的选位提供了指导。滑坡体上GNSS监测的最大累计形变可达16 m,将现场布设的专业监测设备的数据接入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中,有效保证了灾害防治工程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摄影测量技术 阿娘寨滑坡 应急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