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草原研究所
1
作者 李才旺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76-78,共3页
四川省草原研究所建立于1978年,它的前身是原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生物研究所草原工作站。所址设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城关镇。该所现初步形成一支具有相应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的高、中、初级草原科技人员队伍,有副研12人,助... 四川省草原研究所建立于1978年,它的前身是原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生物研究所草原工作站。所址设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城关镇。该所现初步形成一支具有相应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的高、中、初级草原科技人员队伍,有副研12人,助研21人,研究实习员11人,技术员8人。除设立牧草、草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原县 生物研究所 草地改良 草地资源 研究实习员 川西北 成都分院 人工草地 牧草品种 高寒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草原植物资源播娘蒿亚麻酸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罗晴 柏正强 +2 位作者 张兆清 杨毅 蓝泽蘧 《四川草原》 2003年第1期45-46,共2页
川西草原的十字花科植物资源比较丰富,如特用油料植物播娘蒿等。作者对川西草原所产播娘蒿及其近缘植物种子油中的亚麻酸含量作了研究,得到下列结果。在播娘蒿及其近缘高亚麻酸植物中,播娘蒿的亚麻酸含量约为37 01%,其适应力较强,引种... 川西草原的十字花科植物资源比较丰富,如特用油料植物播娘蒿等。作者对川西草原所产播娘蒿及其近缘植物种子油中的亚麻酸含量作了研究,得到下列结果。在播娘蒿及其近缘高亚麻酸植物中,播娘蒿的亚麻酸含量约为37 01%,其适应力较强,引种后产量较高,有较好的利用前景。不同地区分布的播娘蒿群体中,川西草原产播娘蒿的亚麻酸含量较高,引种后生育较正常,种子产量较好,有较好的利用价值。进一步的测试表明,播娘蒿的亚麻酸主要是α-亚麻酸,有的群体的含量达37 62%。以上有关研究结果系首次报道,可供开发播娘蒿资源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娘蒿 亚麻酸含量 川西草原 油料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白獭兔毛皮性状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简文素 汪平 《四川畜牧兽医》 2003年第B09期26-28,共3页
四川白獭兔是通过美系獭兔和德系獭兔各含50%的血缘杂交,然后采取群体继代选育法培育出的獭兔新品系。被毛密度(22935根/cm2),细度(16.78μm),自然长度(17.46mm),皮肤厚度(1.69mm)等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轻工部(ZB-XX-91.SG-364-84... 四川白獭兔是通过美系獭兔和德系獭兔各含50%的血缘杂交,然后采取群体继代选育法培育出的獭兔新品系。被毛密度(22935根/cm2),细度(16.78μm),自然长度(17.46mm),皮肤厚度(1.69mm)等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轻工部(ZB-XX-91.SG-364-84)獭兔皮质量标准和四川省种獭兔(DB51-330-2001)出场标准,能为社会提供优良的种兔和优质原料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白獭兔 毛皮性状 血缘杂交 继代选育法 被毛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亚热带地区绵羊饲养适应区研究
4
作者 何贵明 王惠琴 +4 位作者 刘达明 王教勋 毛国尧 谭香胜 徐全健 《家畜生态学报》 1992年第4期25-33,共9页
根据四川亚热带地区的垂直气候特点设置低山丘陵区、中山区两类绵羊引种饲养试验区,分别引进茨盖羊、中国美利奴羊、新疆细毛羊、罗姆尼羊、考力代羊2826只,观察测定绵羊品种的生态适应性(繁殖性能、产毛性能、疾病情况),评定天然牧草... 根据四川亚热带地区的垂直气候特点设置低山丘陵区、中山区两类绵羊引种饲养试验区,分别引进茨盖羊、中国美利奴羊、新疆细毛羊、罗姆尼羊、考力代羊2826只,观察测定绵羊品种的生态适应性(繁殖性能、产毛性能、疾病情况),评定天然牧草的季节营养动态,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应用计算机对我国南方35个站点(四川23个)的气象资料与各绵羊品种的(原)产地进行模拟分析,确定了绵羊的适宜饲养区域和适宜饲养品种。结果表明,四川亚热带地区海拔600m 以上的地区均可饲养绵羊。海拔600~1300m 的低山丘陵区饲养茨盖羊、考力代羊为宜,饲养方式是舍饲为主,放牧为辅。海拔1300m 以上的中山区饲养中国美利奴羊、新疆细毛羊、罗姆尼羊为宜,饲养方式是放牧为主,补饲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地区 绵羊 饲养适应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亚热带新区绵羊引种试验效果研究初报
5
作者 王教勋 毛国尧 +2 位作者 何贵明 奉孝书 黄光富 《四川草原》 1989年第4期19-23,13,共6页
前言本试验始于1987年,在不同自然生态条件下通过对四川东部亚热带农区和山区已引入的细毛羊和半细毛羊,即中国美利奴军垦型羊、新疆细毛羊、罗姆尼羊、茨盖羊和东北半细毛羊、新疆杂种羊进行观察测定,了解其生产性能、生长发育、繁育... 前言本试验始于1987年,在不同自然生态条件下通过对四川东部亚热带农区和山区已引入的细毛羊和半细毛羊,即中国美利奴军垦型羊、新疆细毛羊、罗姆尼羊、茨盖羊和东北半细毛羊、新疆杂种羊进行观察测定,了解其生产性能、生长发育、繁育性能及生理指标、疫病死亡等情况,并综合评定引入绵羊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种 绵羊 引种
全文增补中
阿伯德多花黑麦草在四川丘陵区的种植方式研究
6
作者 陈琳 《四川草原》 1989年第1期19-22,共4页
在人稠耕地少的四川丘陵区,要把牲畜饲草种植与作物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草和粮、棉、油、苕诸项生产皆不误, 解决猪、牛、羊、兔、鱼、禽的饲草料,足进农牧并举,种植方式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黑麦草 种植 牧草
全文增补中
牧草改良盐渍化土壤理化性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56
7
作者 李志丹 干友民 +2 位作者 泽柏 张新全 霍尚峰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6期17-21,共5页
简要介绍了耐盐牧草改良盐渍化土壤的机理。盐渍化土壤种植耐盐牧草后,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明显改变,土壤结构趋于好转,土壤表层盐分含量逐渐降低,养分含量逐渐增加。利用牧草改良盐碱地的"生物治碱"措施是行之有效,长期稳定的... 简要介绍了耐盐牧草改良盐渍化土壤的机理。盐渍化土壤种植耐盐牧草后,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明显改变,土壤结构趋于好转,土壤表层盐分含量逐渐降低,养分含量逐渐增加。利用牧草改良盐碱地的"生物治碱"措施是行之有效,长期稳定的改良盐渍化土壤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土壤改良 盐渍化土壤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尾草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9
8
作者 周卫生 干友民 +2 位作者 李才旺 张新全 鄢燕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6期16-20,共5页
对国内外有关猫尾草的分布、细胞学研究、耐寒性、耐湿性、耐酸性和病虫害方面以及产草量、饲草品质、消化率、适口性、饲用价值和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收获与利用方式作了分析与讨论,并就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猫尾草 分布 细胞学 抗逆性 产草量 饲草品质 饲用价值 水土保持作用 收获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肥对提高假俭草抗寒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游明鸿 刘金平 +1 位作者 毛凯 白史且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2期67-70,共4页
钾肥对提高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 抗寒性有显著作用,一方面它可显著增强 SOD酶的活性,尤其是4 5~6 g/m2 K2O能极显著地增加SOD酶的活性(P<0 01),另一方面它使相对电导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不同施肥量处理的电导率与CK间差异... 钾肥对提高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 抗寒性有显著作用,一方面它可显著增强 SOD酶的活性,尤其是4 5~6 g/m2 K2O能极显著地增加SOD酶的活性(P<0 01),另一方面它使相对电导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不同施肥量处理的电导率与CK间差异都达极显著水平,并且一定量的钾肥分次施用较1次施用时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 05)。同时,假俭草的电导率与 SOD酶活性间存在显著负相关,适时适量地施钾肥不仅可以增强SOD酶活性,并且降低了细胞质膜的相对透性,保护了膜的完整性,从而使假俭草的抗寒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所以通过施钾肥提高假俭草抗寒性是可行的草坪管理技术。适宜的施肥量是6 g/m2 K2O,以少量多次施用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俭草 钾肥 抗寒性 SOD酶 电导率 细胞质膜 草坪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北亚高山草甸放牧退化演替研究 被引量:35
10
作者 干友民 李志丹 +4 位作者 王钦 泽柏 罗光荣 任永宽 陈愉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z1期48-52,共5页
研究不放牧、轻牧、中牧和重牧对四川嵩草群落特征和草地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亚高山草甸在放牧干扰下的演替序列为:四川嵩草+小嵩草(包括多年生禾草)-多年生杂类草→小嵩草+四川嵩草-多年生杂类草→多年生杂类草→鹅绒委陵菜-高... 研究不放牧、轻牧、中牧和重牧对四川嵩草群落特征和草地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亚高山草甸在放牧干扰下的演替序列为:四川嵩草+小嵩草(包括多年生禾草)-多年生杂类草→小嵩草+四川嵩草-多年生杂类草→多年生杂类草→鹅绒委陵菜-高原毛茛+一、二年生杂类草;群落由高大丛生的嵩草群落向低矮耐牧的匍匐型、莲座状植物组成的杂类草群落演变,其间以直立多年生杂类草群落为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学 亚高山草甸 草地退化 植物群落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雅江松茸菌的分离与系统发育 被引量:11
11
作者 廖德聪 陈强 +2 位作者 李登煜 张小平 张昌兵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91-794,共4页
对外生菌根真菌-松茸的纯培养条件进行了探讨,并从采集自四川省雅江县的松茸子实体中获得了10株松茸菌的纯培养物;分别以NS1和NS6 ,NS1和NS8,ITS4和ITS5为引物,对分离获得的松茸菌进行了18S r DNA PCR- RFL P和ITS PCR-RFL P分析,结果显... 对外生菌根真菌-松茸的纯培养条件进行了探讨,并从采集自四川省雅江县的松茸子实体中获得了10株松茸菌的纯培养物;分别以NS1和NS6 ,NS1和NS8,ITS4和ITS5为引物,对分离获得的松茸菌进行了18S r DNA PCR- RFL P和ITS PCR-RFL P分析,结果显示,用Alu I,H ae III,H inf I和Msp I四种限制性内切酶,这些松茸菌株的18S r DNA、ITS片段的酶切图谱完全相同;代表菌E7的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分离的松茸菌与Tricholoma matsutake的菌株在系统发育上高度同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茸 系统发育 菌根真菌 18S RDNA I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居群假俭草叶片比较解剖学的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白史且 苟文龙 +4 位作者 张新全 泽柏 何光武 高荣 刘世贵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6-40,T001,共6页
对 15个不同居群的假俭草叶片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的研究 .结果表明 :这些假俭草在气孔密度、表皮细胞长度、表皮细胞宽度与厚度、角质层厚度、叶片厚度、叶肉层厚度、维管束直径的大小等方面有显著的差异 .在多数情况下 ,匍匐枝气孔密度... 对 15个不同居群的假俭草叶片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的研究 .结果表明 :这些假俭草在气孔密度、表皮细胞长度、表皮细胞宽度与厚度、角质层厚度、叶片厚度、叶肉层厚度、维管束直径的大小等方面有显著的差异 .在多数情况下 ,匍匐枝气孔密度要大于相应的直立枝的气孔密度 ,匍匐枝气孔密度的变幅是 111 3~ 171 98个 mm2 ,而直立枝气孔密度的变幅是 90 91~ 14 6 2 2个 mm2 ;直立枝下表皮细胞长度要大于相应的匍匐枝下表皮细胞长度 ,直立枝下表皮细胞的变化范围是 93 75~ 12 3 0 7μm ,而匍匐枝下表皮细胞的变化范围是 76 94~ 99 92 μm ;直立枝上、下角质层的厚度要大于相应匍匐枝的上、下角质层的厚度 .对测定的数量指标进行了聚类分析 ,将其分为 6大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俭草 居群 叶片 比较解剖学 聚类分析 草坪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地区扁穗牛鞭草种质资源抗锈病能力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刘金平 张新全 +1 位作者 游明鸿 陈永霞 《草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4期65-70,共6页
利用7级的分级标准,调查分析了西南地区60份野生扁穗牛鞭草种质资源抗锈病能力及其感病级与材料来源及植株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种质资源抗锈病能力存在着多样性,发病率、严重度、病斑数的变异范围分别为1%~100%,0.01%~86... 利用7级的分级标准,调查分析了西南地区60份野生扁穗牛鞭草种质资源抗锈病能力及其感病级与材料来源及植株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种质资源抗锈病能力存在着多样性,发病率、严重度、病斑数的变异范围分别为1%~100%,0.01%~86.67%和0.33%~86.67%,变异系数分别为57.97%,101.39%和89.20%;感病1~7级分别占供试材料的22.41%,12.06%.8.62%.17.24%,13.79%,20.68%和5.17%;高抗(HR)、抗病(R)、中抗(MR)、中感(MS)、感病(S)、高感(HS)型分别占22.41%,12.06%,8.62%,17.24%,13.79%和25.85%;抗锈病能力与材料来源地的海拔呈显著负相关;与植株叶长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叶宽呈显著正相关;与植株生殖枝比例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应当加强病原菌及致病机理、侵染循环、病害流行发生规律、防治方法的研究。西南地区为扁穗牛鞭草抗病性状、抗病基因的选取和抗病品种选育提供了丰富的遗传资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扁穗牛鞭草 种质资源 锈病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对3种冷季型草坪草生长的影响及蒸散需水研究——3种冷季型草坪草地上部分对不同水分梯度的响应 被引量:14
14
作者 徐敏云 胡自治 +4 位作者 刘自学 谢帆 郑群英 李艳琴 敖特根白音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87-91,共5页
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和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3种冷季型草坪草生长季内在田间持水量(FC)30%~50%,50%~70%,70%~90% 3个水分梯度下的地上生物量、再生速度及其坪用质量进行了田间测定.结果表... 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和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3种冷季型草坪草生长季内在田间持水量(FC)30%~50%,50%~70%,70%~90% 3个水分梯度下的地上生物量、再生速度及其坪用质量进行了田间测定.结果表明:3种草坪草在FC 30%~50%下的再生速度与50%~70%下的再生速度具有显著性差异,当FC 50%~70%时,再增加水分并不能显著增强草坪草的再生速率.多年生黑麦草、草地早熟禾、苇状羊茅整个试验期间的地上生物量干物质累积在FC 30%~50%,50%~70%之间差异显著,FC 50%~70%与70%~90%下的地上生物量累积差异不明显.3种草坪草叶片组织含水量随着水分梯度的增加而增大,叶片组织含水量对水分梯度的响应基本显著.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种冷季型草坪草在不同的水分梯度下,其坪用质量具有差异显著性(P<0.05),灌水能显著提高草坪草的质量.但在FC 50%~70%的水分梯度下,3种冷季型草坪草都表现理想(得分>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季型草坪草 生物量 再生速率 坪用质量 响应 水分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的适宜屠宰年龄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谢荣清 郑群英 +1 位作者 杨平贵 李华德 《家畜生态学报》 2006年第1期60-62,共3页
对天然放牧条件下1.5岁~5.5岁牦牛的屠宰试验表明:牦牛在3.5岁时屠宰最适宜,其眼肌面积、屠宰率、净肉率和肉骨比高,分别为38.1 cm^2、54.35%、41.5%和3.77:1;其肉粗蛋白含量高,粗脂肪含量低,粗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适中,肉质鲜... 对天然放牧条件下1.5岁~5.5岁牦牛的屠宰试验表明:牦牛在3.5岁时屠宰最适宜,其眼肌面积、屠宰率、净肉率和肉骨比高,分别为38.1 cm^2、54.35%、41.5%和3.77:1;其肉粗蛋白含量高,粗脂肪含量低,粗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适中,肉质鲜嫩、口感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屠宰率 产肉性能 肉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地区扁穗牛鞭草有性生殖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金平 张新全 +2 位作者 游明鸿 陈永霞 王讯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7-21,共5页
通过对60份野生扁穗牛鞭草资源有性繁殖过程的测定,对有性繁殖花序开始及持续时间,单株直立与匍匐枝形成花序数、小穗数、小花数、花序柄长、花序长、花序宽、花序厚,开花时间及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说明:花序开始时间变异范围达25d... 通过对60份野生扁穗牛鞭草资源有性繁殖过程的测定,对有性繁殖花序开始及持续时间,单株直立与匍匐枝形成花序数、小穗数、小花数、花序柄长、花序长、花序宽、花序厚,开花时间及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说明:花序开始时间变异范围达25d,持续时间变异范围为32—116d;变异系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直立枝有序比例〉直立枝最大花序数〉直立枝平均花序数〉直立枝产序节数〉匍匐枝平均花序数〉匍匐枝最大花序数〉匍枝有序比例〉匍匐枝产序节数,均在75%以上;花序性状变异程度较大,花序彬枝、小花彬花序、花序柄长、花序轴长、花序宽、花序厚均差异极显著;开花主要集中的07:00—09:00,11:00-13:00,17:00—19:00三个时间段,未发现结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穗牛鞭草 种质资源 有性繁殖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洼牦牛暖季补饲育肥效果研究 被引量:26
17
作者 谢荣清 郑群英 罗光荣 《草食家畜》 2004年第4期56-58,共3页
本试验通过不同补饲水平对28头3岁麦洼牦牛150d育肥效果测定,补饲组18头全期平均总增重67.73kg,平均日增重451.67g,相对增重率47%;高水平补饲的A组头平均增重比不补饲D组高34.5kg,日增重高230g,两项指标比对照组相对提高近70%。试验表明... 本试验通过不同补饲水平对28头3岁麦洼牦牛150d育肥效果测定,补饲组18头全期平均总增重67.73kg,平均日增重451.67g,相对增重率47%;高水平补饲的A组头平均增重比不补饲D组高34.5kg,日增重高230g,两项指标比对照组相对提高近70%。试验表明,在高寒牧区,暖季对牦牛进行适量补饲,能提高生长速度,使其提前出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饲育肥 麦洼牦牛 相对增重率 育肥效果 平均日增重 出栏 高寒牧区 对照组 效果研究 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穗牛鞭草地不同层面光合作用差异及贡献率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金平 张新全 +2 位作者 游明鸿 易杨杰 彭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386-2388,2509,共4页
通过对扁穗牛鞭草地不同层面光合作用差异及贡献率的研究,结果说明:外界光舍有效辐射从上往下以19、84μmol/(m^2·s·cm)速度递减;Ci起伏较大,最大值c(CO2)=943.11μmol/mol出现在最下层光合速率最低的8cm处,最小... 通过对扁穗牛鞭草地不同层面光合作用差异及贡献率的研究,结果说明:外界光舍有效辐射从上往下以19、84μmol/(m^2·s·cm)速度递减;Ci起伏较大,最大值c(CO2)=943.11μmol/mol出现在最下层光合速率最低的8cm处,最小值c(CO2)=147.81μmol/mol出现在光合速率最高的65cm处;Cs的变化范围为0.033~0.220mol/(m^2·s),但从下往上递增,在顶层有所下降;Tr与Cs密切相关:不同层面叶片单位面积的既差异很大,8cm处c(cO2)=2.42μmol/(m^2·s),65cm处c(CO2)=42.57μmol/(m^2·s)达最大值。单叶光合效率变异范围为1、105~53、450nmol/s,单叶光合效率是外界光合作用有效辐射与叶片面积和光舍速率三者共同偶合作用的结果;不同株层贡献率差异很大,0—20cm光合贡献率仪1.73%,0~40ml的贡献率仅为12.19%,而55—75cm占全部叶片数的40.89%,光舍贡献率达56.88%:扁穗牛鞭草地应当在低于80cm时利用,不仅可以保证牧草的产量与质量,也可以提高草地的年生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穗牛鞭草 人工草地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速率 草地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冷季减损保膘有效措施的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谢荣清 郑群英 罗光荣 《中国草食动物》 2005年第4期29-30,共2页
冷季采用补饲+暖棚夜宿的方式饲养牦牛能起到减损保膘的良好效果,210天的试验结果表明:补饲的9头2.5岁牦牛全期头平总增重19.91kg,头平日增重94.67g,3个不同补饲水平中以A组的投资少(日投草料价1.248元),全期头平“减损+增重”潜在收益3... 冷季采用补饲+暖棚夜宿的方式饲养牦牛能起到减损保膘的良好效果,210天的试验结果表明:补饲的9头2.5岁牦牛全期头平总增重19.91kg,头平日增重94.67g,3个不同补饲水平中以A组的投资少(日投草料价1.248元),全期头平“减损+增重”潜在收益35.004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冷季减损保膘措施 补饲 暖棚夜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穗牛鞭草水培无性苗构件组成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金平 张新全 +1 位作者 游明鸿 刘江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1-113,117,共4页
在水培条件下,测定扁穗牛鞭草茎节形成无性苗的构件组成,结果说明:牛鞭草茎节具有无性繁殖能力,自身贮存营养可满足形成构件完整植株的需求;茎节长度与无性苗构件组成和生物量关系不大;无性苗构件间存在着差异,叶片数、叶干重、茎长度... 在水培条件下,测定扁穗牛鞭草茎节形成无性苗的构件组成,结果说明:牛鞭草茎节具有无性繁殖能力,自身贮存营养可满足形成构件完整植株的需求;茎节长度与无性苗构件组成和生物量关系不大;无性苗构件间存在着差异,叶片数、叶干重、茎长度和茎干重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5.08%、28.95%、22.34%、23.37%,根数、根系长、根干重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5.75%、26.14%、52.86%;无性苗构件间存在着相关性,茎长度与叶片数和叶干重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P<0.01),茎长度与根数和茎干重与根干重表现为显著正相关(P<0.05),叶干重与茎长度、叶片数、根数、根干重都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再生生物量与叶干重为显著正相关,与茎干重、根干重为极显著正相关,根、茎、叶干重之间表现为正相关,说明无性苗地上、地下各构件生长发育是相互协调的,构件间营养分配是均衡的,从而保证了无性苗构件平衡和株型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穗牛鞭草 无性繁殖 无性苗 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