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热导率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马双彦 王恩泽 +1 位作者 鲁伟员 王鑫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38,共3页
采用高温高压法制备出金刚石/铜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温高压法制备的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组织致密;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随金刚石含量的增加而下降,这主要是由于界面热阻对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影响。
关键词 高温高压法 金刚石/铜复合材料 热导率 界面热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超细氧化铝粉的常压烧结与高压烧结 被引量:7
2
作者 孙致平 滕元成 +2 位作者 齐晓敏 陈堃 鲁伟员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932-2936,共5页
以高纯超细α-Al2O3粉为原料,采用常压、高压烧结制备了高纯Al2O3陶瓷。研究表明,在乙醇溶剂中高速球磨可显著降低Al2O3粉料的平均颗粒尺寸,提高粉料的比表面积与烧结活性;在4.5GPa、1230℃高压烧结30min,制备了相对密度达98.71%的无烧... 以高纯超细α-Al2O3粉为原料,采用常压、高压烧结制备了高纯Al2O3陶瓷。研究表明,在乙醇溶剂中高速球磨可显著降低Al2O3粉料的平均颗粒尺寸,提高粉料的比表面积与烧结活性;在4.5GPa、1230℃高压烧结30min,制备了相对密度达98.71%的无烧结助剂掺杂的Al2O3陶瓷;与常压烧结相比,高压烧结可显著降低烧结温度,提高传质速率,大幅度缩短烧结时间,达到快速、低温烧结的效果;由于相对较低的烧结温度,掺杂微量MgO的Al2O3陶瓷在高压烧结中未出现液相,MgO对烧结致密化及Al2O3晶粒生长抑制几乎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常压烧结 高压烧结 氧化镁 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超高压烧结纳米SiC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谢茂林 罗德礼 +3 位作者 鲜晓斌 冷邦义 谢东华 鲁伟员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11-814,共4页
采用高温超高压(HT-HP)技术在4.5GPa/1250℃/20min工艺条件下制备了添加2wt% Al_2O_3助烧结剂的纳米SiC陶瓷.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X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EDX)、纳米压痕(Nano indenter)研究了烧结SiC陶瓷的... 采用高温超高压(HT-HP)技术在4.5GPa/1250℃/20min工艺条件下制备了添加2wt% Al_2O_3助烧结剂的纳米SiC陶瓷.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X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EDX)、纳米压痕(Nano indenter)研究了烧结SiC陶瓷的物相组成、晶粒大小、化学成分、微观结构、纳米压痕力学性能等.结果表明:采用超高压烧结,可以在较低温度(1250±50℃)、较少烧结助剂用量下实现纳米SiC的致密烧结.烧结体未发生相转变,结构致密,无孔隙,晶粒尺寸为22nm,品格常数为4.355(?);显微硬度为33.7GPa,弹性模量为407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烧结 碳化硅 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烧结助剂SiC陶瓷的高压烧结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谢茂林 罗德礼 +4 位作者 鲜晓斌 冷邦义 陈伟 鲁伟员 范辉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22,共4页
以纳米SiC为原料,用两面顶压机在不同工艺条件下(1100-1300℃,4.0-4.5GPa,20-35min)实现了无烧结助剂添加的SiC陶瓷体的烧结。研究了烧结工艺对SiC陶瓷性能的影响。用XRD、SEM、显微硬度测试仪等对SiC高压烧结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以纳米SiC为原料,用两面顶压机在不同工艺条件下(1100-1300℃,4.0-4.5GPa,20-35min)实现了无烧结助剂添加的SiC陶瓷体的烧结。研究了烧结工艺对SiC陶瓷性能的影响。用XRD、SEM、显微硬度测试仪等对SiC高压烧结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超高压工艺可实现无烧结助剂SiC陶瓷高致密化烧结;烧结体晶粒长大得到抑制,维持在纳米级,晶格常数收缩发生了收缩;烧结体显微硬度和密度随烧结温度、烧结压力、保温时间的升高或延长而提高。在4.5GPa/1250℃/35min的超高压烧结条件下烧结的无烧结助剂SiC致密度达到96%,且显微硬度达到Hv1.9638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烧结 超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片状与粉末触媒对石墨转化成金刚石的催化效率研究
5
作者 唐敬友 姚怀 +3 位作者 刘党库 唐翠霞 杨缤维 鲁伟员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16,共4页
为了研究片状与粉末的镍基或铁基触媒对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金刚石成核和生长动力学方法分别计算了片状与粉末触媒参与下金刚石生长的活化能与比表面能。结果表明,无论是片状还是粉末触媒,这两种触媒对金刚石生长活... 为了研究片状与粉末的镍基或铁基触媒对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金刚石成核和生长动力学方法分别计算了片状与粉末触媒参与下金刚石生长的活化能与比表面能。结果表明,无论是片状还是粉末触媒,这两种触媒对金刚石生长活化能与比表面能的影响差异很小,比表面能与金刚石的结晶形态有关,决定于合成的温度压力条件。然而,粉末触媒的催化效率比片状触媒高得多,更有利于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状与粉末触媒 金刚石 活化能 比表面能 催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