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天制造型企业外协管理全流程风险控制研究
1
作者 薛琪 杨薇 许桑诺 《航天工业管理》 2024年第8期35-38,共4页
伺服产品是航天产品的关键元组件之一。近年来,四川航天烽火伺服控制技术有限公司通过智能制造产线扩能基本形成了轴类、回转体等产品的专业生产线,同时强化了电机、电位器及伺服机构的总成能力,基本满足了产品的按期交付。但仍有少部... 伺服产品是航天产品的关键元组件之一。近年来,四川航天烽火伺服控制技术有限公司通过智能制造产线扩能基本形成了轴类、回转体等产品的专业生产线,同时强化了电机、电位器及伺服机构的总成能力,基本满足了产品的按期交付。但仍有少部分伺服产品及研制产品由于其多元化开发的原因,只能采用单台设备组织加工,导致加工时长较长;同时大部分产品采用新型表面功能覆层技术来强化零件性能指标,加工难度的大幅提升也给企业的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型企业 伺服产品 智能制造 表面功能 零件性能 加工难度 伺服机构 航天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阀密封件生产模式优化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2
作者 熊龙烨 李佰川 +2 位作者 谢松成 施帅 兰玲 《质量与可靠性》 2024年第4期7-11,15,共6页
针对电磁阀密封件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前期准备时间长、不同工序间的周转检验等待周期长、质量一致性差,从而无法满足批量生产及交付要求的问题,开展生产模式优化及过程质量控制研究,从生产模式、加工工艺、检测方法、检验流程4个方面进行... 针对电磁阀密封件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前期准备时间长、不同工序间的周转检验等待周期长、质量一致性差,从而无法满足批量生产及交付要求的问题,开展生产模式优化及过程质量控制研究,从生产模式、加工工艺、检测方法、检验流程4个方面进行综合优化。实践结果表明,优化后产品加工效率提升4倍以上,一次加工合格率由原来的85%提升至99%以上,为批量生产及交付提供了有效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阀 密封件 生产模式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燃油斜齿轮泵瞬时几何流量的计算方法
3
作者 王建森 李文宣 +3 位作者 司国雷 陈君辉 闫红亮 王旭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40-1050,共11页
为了明确斜齿结构对泵瞬时几何流量特性的影响规律,以某型渐开线外啮合航空燃油斜齿轮泵为研究对象,对瞬时几何流量的计算方法进行探究.将泵的密封排油容腔看成由轴向多层切片堆叠而成,每一层切片端面的轴向投影为分段光滑曲线构成的单... 为了明确斜齿结构对泵瞬时几何流量特性的影响规律,以某型渐开线外啮合航空燃油斜齿轮泵为研究对象,对瞬时几何流量的计算方法进行探究.将泵的密封排油容腔看成由轴向多层切片堆叠而成,每一层切片端面的轴向投影为分段光滑曲线构成的单连通域,基于齿廓参数化建模方法建立各层投影面几何域边界分段曲线的数学模型.利用格林公式计算得到各层几何域的面积和各层切片的体积,沿轴向叠加求和得到排油容腔总体积,更新齿轮转角,可得排油容腔的体积变化量和齿轮泵的瞬时几何流量特性.经案例计算表明,与端面渐开线参数相同的直齿轮泵相比,当吸排油可靠隔离设有卸荷槽结构及有侧隙啮合时,齿宽一定,斜齿轮螺旋角越大,泵的平均输出流量变小,流量脉动率略有增大;螺旋角不变,齿宽越大,泵的平均输出流量越大,流量脉动率略有增大;当排油侧无卸荷槽时,增大螺旋角和齿宽可以降低流量脉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齿轮泵 渐开线齿形 外啮合 瞬时几何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箱法兰O形环密封特性研究
4
作者 赵鸿敬 朱江 《宇航材料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24,共5页
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某航天器贮箱容器GH4169合金O形密封环(简称O形环)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探讨了O形环不同压缩率、尺寸、涂层因素对O形环回弹及密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压缩率是O形环回弹特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压缩率下O形... 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某航天器贮箱容器GH4169合金O形密封环(简称O形环)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探讨了O形环不同压缩率、尺寸、涂层因素对O形环回弹及密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压缩率是O形环回弹特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压缩率下O形环回弹量和回弹率有较大差别;O形环结构尺寸(外径、壁厚)对接触应力等接触性能影响较大;增加涂层有助于提高接触面宽度,但接触应力会有所降低。因此,法兰密封设计中密封环的选取需要综合考虑压缩量、结构尺寸、涂层等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形环 密封性能 回弹性能 接触应力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黏度对外啮合齿轮泵内涡流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陈君辉 司国雷 +2 位作者 陈川 史广泰 孙国栋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1-16,共6页
外啮合齿轮泵在高黏度工况下经常存在泄漏流、二次流等不稳定流动现象,对齿轮泵的运行产生很大影响。为了探索这些不稳定涡量的特性,对外啮合齿轮泵内不稳定涡量的流动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黏度的增加可以改善齿轮泵内的流动状态,但... 外啮合齿轮泵在高黏度工况下经常存在泄漏流、二次流等不稳定流动现象,对齿轮泵的运行产生很大影响。为了探索这些不稳定涡量的特性,对外啮合齿轮泵内不稳定涡量的流动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黏度的增加可以改善齿轮泵内的流动状态,但会导致齿轮泵内的高压区和低压区明显增加,而出口流量逐渐减小;黏度越大泵出口流量变化趋于稳定需要的时间更长;在一个周期内,吸油腔的进口位置从没有旋涡到出现大小相等旋转方向相反的旋涡,旋涡逐渐增加随后脱落消散;从T_(0)+1/5T时刻开始,较大的旋涡出现在齿轮啮合处和排油腔内,且在排油腔内形成明显的“马蹄形”涡;黏度越大,齿轮泵在一个周期内同一位置的旋涡强度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度 齿轮泵 涡流 非定常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螺纹精密磨削加工技术综述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帅 吴贵成 +3 位作者 安玉全 郭兵 赵清亮 伍文伟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2-80,共9页
主要针对内螺纹的精密磨削加工技术,从砂轮截形设计、磨杆研究、砂轮修整以及磨削工艺等几个方面对现有内螺纹磨削加工技术的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分析了磨削的砂轮截形设计解析法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法的优缺点;简述了减小内螺纹磨杆振颤和... 主要针对内螺纹的精密磨削加工技术,从砂轮截形设计、磨杆研究、砂轮修整以及磨削工艺等几个方面对现有内螺纹磨削加工技术的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分析了磨削的砂轮截形设计解析法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法的优缺点;简述了减小内螺纹磨杆振颤和提高内螺纹磨削砂轮修整精度的方法;介绍了内螺纹加工过程中对刀、工艺参数、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和磨削过程中磨削力等方面的研究;总结了内螺纹磨削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展望了内螺纹磨削加工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螺纹磨削 砂轮截形设计 砂轮磨杆 砂轮修整 磨削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钻井综合试验平台液压控制系统研制
7
作者 汪兴明 吴聚 +3 位作者 唐靖然 闫丽丽 王强 陈平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55,共7页
近年来,在地面搭建模拟井下真实工况的钻井试验系统成为验证和改进钻井领域新技术、新工艺和新工具的重要研究手段。为此,介绍了国内某钻探公司的多功能钻井综合试验平台整体结构及其液压控制系统研制情况,并在现场进行了测试试验。该... 近年来,在地面搭建模拟井下真实工况的钻井试验系统成为验证和改进钻井领域新技术、新工艺和新工具的重要研究手段。为此,介绍了国内某钻探公司的多功能钻井综合试验平台整体结构及其液压控制系统研制情况,并在现场进行了测试试验。该试验平台的液压控制系统整体方案包括俯仰系统、旋转系统、拉压系统、牵引系统和辅助系统,能驱动试验平台在轨道上平稳移动,能对试验平台钻柱的转速及扭矩进行手动和远程控制,对试验平台的拉伸载荷、压缩载荷以及横梁起升速度进行手动和远程控制,能手动和远程控制模拟钻井试验平台门架在0°、60°、90°(与铅垂线夹角)工作角度的切换,可实现钻杆夹紧、门架横梁的锁紧以及平台底座在轨道上的锁定。所得结论可为钻井试验平台液压控制系统的研发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试验平台 液压控制系统 现场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口除砂器抗冲蚀性能评价分析
8
作者 冯春宇 王臻 +3 位作者 赵琦璘 罗晓龙 贵恒 陈渡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04-211,共8页
含砂天然气对井口除砂器部件会造成严重的冲蚀进而降低开采效率,并且留下安全隐患。针对除砂器关键部件冲蚀严重的问题,从冲蚀角度和热处理2个方面研究其关键部件的耐冲蚀材料42CrMo、45钢、2Cr13、20CrMnTi和H13(4Cr5MoSiV1)的抗冲蚀... 含砂天然气对井口除砂器部件会造成严重的冲蚀进而降低开采效率,并且留下安全隐患。针对除砂器关键部件冲蚀严重的问题,从冲蚀角度和热处理2个方面研究其关键部件的耐冲蚀材料42CrMo、45钢、2Cr13、20CrMnTi和H13(4Cr5MoSiV1)的抗冲蚀性能。首先搭建冲蚀试验平台进行了冲蚀模拟试验,其次利用扫描电镜观察靶材冲蚀后的微观形貌,探讨冲蚀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当冲蚀角在30°~90°时,冲蚀率随冲蚀角的增加而减小;并非所有材料经热处理都能提高抗冲蚀性能;调质状态的2Cr13的抗冲蚀性能最优;调质状态的2Cr13、45钢和出厂状态的H13倾斜冲击时磨损形式以切削为主,垂直冲击时磨损形式为磨料冲击使靶材发生塑性变形而脱落为主。本试验为除砂器耐蚀件选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砂器 冲蚀试验 冲蚀角度 热处理 抗冲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式铁磁流体微泵的设计及流动特性分析
9
作者 李望旭 李正贵 +4 位作者 韩伟 行怡帆 谭善文 司国雷 陈君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147,共11页
铁磁流体微泵由于其自润滑性和自密封性,使其更加符合微流控技术应用在生物医学、生命科学、化学分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需求,而在目前的结构设计中无法同时满足加工简单、可靠性高、流动稳定等优势,因此限制其应用及发展。为提高铁磁... 铁磁流体微泵由于其自润滑性和自密封性,使其更加符合微流控技术应用在生物医学、生命科学、化学分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需求,而在目前的结构设计中无法同时满足加工简单、可靠性高、流动稳定等优势,因此限制其应用及发展。为提高铁磁流体微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促进其发展和应用,本研究基于铁磁流体的外场控制原理、磁流变效应及介质流体的流体力学行为设计了一种离心式的新型铁磁流体微泵,并应用数值计算分析了介质流体流动特性。结果表明:该微泵可以有效实现泵送过程,当转速为10 r/min时,一个周期内的泵送净流量可达0.07 kg/T,且在两股铁磁流体的交替作用下可以阻断泵腔进口与出口的介质流体质量交换;由于铁磁流体与泵腔结构的动静干涉作用,导致出口流量存在轻微脉动(数量级为10^(-5)),但仍处于层流状态(Re<1),并且由于惯性力与特征尺寸相关而黏滞力与特征尺寸无关等力学因素,导致泵送动力对出口尺寸长度非常敏感,在转速4 r/min、出口段长度9 mm时无法实现有效泵送。同时对铁磁流体与泵送介质流体之间的相界面压力波动和自密封性能进行分析,得到相界面上的压力波动峰值远小于铁磁流体自密封性能,相差3个数量级,从铁磁流体的密封稳定性和界面稳定性角度验证了离心式铁磁流体微泵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磁流体 微泵 惯性驱动 泵送过程 重叠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目视觉的掘进机器人定位定向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薛旭升 张旭辉 +2 位作者 毛清华 郑健康 王曼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81-789,共9页
随着煤矿采掘装备智能化需求日益迫切,煤矿掘进装备机器人化关键技术成为重要研究内容,确保掘进机器人的高精度定位定向是实现掘进机器人高效自主运行的重要基础,然而,受到掘进作业空间地质条件复杂、作业环境恶劣等因素影响,使得掘进... 随着煤矿采掘装备智能化需求日益迫切,煤矿掘进装备机器人化关键技术成为重要研究内容,确保掘进机器人的高精度定位定向是实现掘进机器人高效自主运行的重要基础,然而,受到掘进作业空间地质条件复杂、作业环境恶劣等因素影响,使得掘进机器人精确定位定向较为困难。基于双目视觉感知技术的掘进机器人定位定向方法,通过双目视觉传感器获取巷道空间环境特征,基于最大类间方差法建立巷道空间环境图像特征分割处理模型;分析巷道空间图像特征,构建掘进机器人及巷道空间环境特征识别模型;基于巷道空间环境图像识别信息,建立掘进机器人与巷道空间之间的坐标关系模型,推导并解算出掘进机器人在巷道空间中的位姿信息。经过仿真及实验验证表明,在实验室模拟巷道空间环境中,解算出的掘进机器人定位定向参数精度较好,算法误差较小,空间定位定向模型合理,仿真计算可靠,提高了掘进机器人对巷道空间环境信息的获取与特征识别能力,为掘进机器人的定位定向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机器人 双目视觉 特征提取 定位 定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磁场调制直线发电机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巧玲 包广清 +3 位作者 刘美钧 张克春 宋柏良 郭生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3-98,共6页
永磁直线发电机有效避免了传统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中间转换机构,大大简化了装置结构,但存在效率及功率密度低的缺陷。为此,提出一种用于该系统的磁场调制式永磁直线发电机(M-FMPMLG),该发电机具有双动子结构,经过磁场调制后其次级运行... 永磁直线发电机有效避免了传统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中间转换机构,大大简化了装置结构,但存在效率及功率密度低的缺陷。为此,提出一种用于该系统的磁场调制式永磁直线发电机(M-FMPMLG),该发电机具有双动子结构,经过磁场调制后其次级运行速度得以提升,功率密度和材料利用率提高。在综合考虑发电系统构成确定发电机基本结构及主要参数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法分析其电磁特性,并制作样机。电磁分析和样机测试结果充分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发电 发电机 电磁分析 磁场调制 传动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旋转式井壁取心器转向机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维兵 庞青松 张朝界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57,共7页
转向机构作为页岩气旋转式井壁取心器的连接转向装置,其性能决定了取心器的过弯通过能力。鉴于此,设计了一种新型转向机构。该机构中心由一个胡克铰链连接,四周设置4组由移动副和弹簧连接的球面副;利用拆杆法建立了转向机构各零件的静... 转向机构作为页岩气旋转式井壁取心器的连接转向装置,其性能决定了取心器的过弯通过能力。鉴于此,设计了一种新型转向机构。该机构中心由一个胡克铰链连接,四周设置4组由移动副和弹簧连接的球面副;利用拆杆法建立了转向机构各零件的静力学平衡方程,确定了转向机构的工作空间,建立了取心器过弯能力与水平井曲率半径的函数关系;以通过能力最大为优化目标,对取心器进行了尺寸优化设计。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的水平井径下,曲率半径与取心器能够通过的长度呈正相关关系;在相同曲率半径下,井径与取心器可通过的长度也呈正相关关系;当曲率半径为20 m、井径为150 mm时,优化后取心器的有效通过长度从3.102 m增加到10.358 m。采用新型转向机构可有效增强取心器的过弯能力,增加取心器的有效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旋转式井壁取心器 转向机构 优化设计 过弯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井旋转式井壁取心器爬行机构设计与优化
13
作者 朱维兵 张朝界 庞青松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0-104,共5页
为了解决页岩气井旋转式井壁取心器不能靠自重下至取心位置的问题,分析了取心器的工作要求,确定了取心器在水平井中所受阻力,设计了一种由行星齿轮、锥齿轮组合传动的旋转式井壁取心器爬行机构。建立了爬行轮正压力与各参数的函数关系... 为了解决页岩气井旋转式井壁取心器不能靠自重下至取心位置的问题,分析了取心器的工作要求,确定了取心器在水平井中所受阻力,设计了一种由行星齿轮、锥齿轮组合传动的旋转式井壁取心器爬行机构。建立了爬行轮正压力与各参数的函数关系、支撑臂伸出速度与各参数的函数关系;以支撑臂伸出速度和支撑臂推靠力为多目标优化函数,利用正交试验分析方法,确定了爬行臂长度、支撑臂长度、爬行臂转角和偏心距等因素的影响程度,并优化了爬行臂和支撑臂的结构尺寸。分析得到:爬行臂转角对支撑臂伸出速度和推靠力的影响最大;当爬行臂转角、爬行臂长度、偏心距和支撑臂长度分别为45°、150 mm、8 mm和140 mm时,爬行臂伸出速度和推靠力最优;爬行臂和支撑臂长度优化后,可以降低支撑臂所需推靠力,提高支撑臂伸出速度。研究认为,设计的页岩气井旋转式井壁取心器爬行机构,为井壁取心器提供了一种新的驱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旋转式井壁取心器 爬行机构 优化设计 多目标 正交试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弧线加厚的涡轮钻具叶型设计
14
作者 龚彦 王腾 +2 位作者 王一峰 吴聚 张吴镝 《河南科技》 2021年第28期61-64,共4页
在常采用的由特定控制点直接求解涡轮钻具叶型型线的设计方法中,若控制点选取不佳,则较难设计出性能优良的叶型。通过控制点先设计叶型的中弧线,再由中弧线进行叶型加厚,易设计出满足要求的叶型。首先在涡轮钻具叶型进出口建立了4个已... 在常采用的由特定控制点直接求解涡轮钻具叶型型线的设计方法中,若控制点选取不佳,则较难设计出性能优良的叶型。通过控制点先设计叶型的中弧线,再由中弧线进行叶型加厚,易设计出满足要求的叶型。首先在涡轮钻具叶型进出口建立了4个已知条件,根据这4个已知条件选择了三次曲线进行中弧线设计,并求解出三次曲线中弧线的具体表达式。其次,研究了已有翼型数据沿该中弧线进行加厚的方法,求解叶型吸力面和压力面曲线包络点的坐标得到了叶型数据。最后,结合工程实际,选择设计参数,采用该方法设计了某型涡轮钻具叶型,并采用FLUENT软件对设计的叶型进行流场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叶型具有良好的特性,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钻具 中弧线 三次曲线 叶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对Ti45Al-8Nb-0.3Y合金组织结构和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谢小青 李轩 +4 位作者 吕威 来升 刘益 李建军 谢文玲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1-108,共8页
采用真空电弧非自耗熔炼方法制备Ti45Al-8Nb-0.3Y-m Co(m=0,0.5,1,2,原子分数/%,下同)合金,研究合金的组织和高温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Co能够明显细化TiAl-Nb合金组织,但对合金中α_(2)+γ片层组织的形成具有较强烈的抑制作用,并且会... 采用真空电弧非自耗熔炼方法制备Ti45Al-8Nb-0.3Y-m Co(m=0,0.5,1,2,原子分数/%,下同)合金,研究合金的组织和高温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Co能够明显细化TiAl-Nb合金组织,但对合金中α_(2)+γ片层组织的形成具有较强烈的抑制作用,并且会促进富Co的B_(2)相析出。Ti45Al-8Nb-0.3Y-mCo合金在1000℃空气中氧化100 h后形成的氧化膜均主要由较为疏松的TiO_(2)和Al_(2)O_(3)混合组成,且TiAl-Nb-0.3Y合金的氧化增重随Co含量增加而增大,但氧化膜的抗剥落能力随Co含量增加而明显提高;添加Co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氧化膜的内应力,对提高其抗剥落性能有益,但引起的粗大B_(2)相析出削弱了合金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Nb合金 Co合金化 合金组织 高温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液特性对轴向柱塞泵流量脉动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罗寒 陈君辉 史广泰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6期34-39,共6页
含气量、温度和压力作为反应油液特性的3个重要参数,在轴向柱塞泵仿真分析时易忽略其对流量脉动特性的影响。为了探究油液特性对轴向柱塞泵出口处流量脉动的影响规律,基于AMESim建立轴向柱塞泵的仿真模型,对不同的含气量、温度以及压力... 含气量、温度和压力作为反应油液特性的3个重要参数,在轴向柱塞泵仿真分析时易忽略其对流量脉动特性的影响。为了探究油液特性对轴向柱塞泵出口处流量脉动的影响规律,基于AMESim建立轴向柱塞泵的仿真模型,对不同的含气量、温度以及压力下轴向柱塞泵的流量脉动进行仿真,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液特性对轴向柱塞泵的流量脉动影响较大,轴向柱塞泵流量脉动特性随着油液含气量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油液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系统压力的减小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液特性 轴向柱塞泵 流量脉动仿真 AMES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通道波导栅型复合探测信号提取方法与验证
17
作者 刘德兴 母一宁 +2 位作者 曹喆 樊海波 郝国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6-254,共9页
为改善波导栅型薄膜复合探测器件位敏阳极读出光电信号质量,降低栅型薄膜引起的电子束多径展宽对阳极探测信号的影响,研究了微通道板波导栅型复合探测信号在阳极的直接耦合提取方法。根据低能电子束在多元介质中的散射模型,利用蒙特卡... 为改善波导栅型薄膜复合探测器件位敏阳极读出光电信号质量,降低栅型薄膜引起的电子束多径展宽对阳极探测信号的影响,研究了微通道板波导栅型复合探测信号在阳极的直接耦合提取方法。根据低能电子束在多元介质中的散射模型,利用蒙特卡洛统计方法对入射到栅型薄膜中的低能电子束轨迹进行模拟,并分析均匀分布和高斯分布下波导栅极引入噪声和透射电子束径向偏移对阳极信号提取精度的影响。对透射过栅型薄膜到达阳极的微弱光电脉冲信号的前置放大和串联压控多级级联放大模式,给出适用于加性高斯分布噪声叠加下基于Sallen-Key拓扑结构的四阶切比雪夫低通滤波和峰值保持电路的专用提取方案,减小波导栅型薄膜对信号信噪比和频响特性的影响。搭建专用波导栅型复合探测位敏信号读出平台,结合系统并行单点接地的连接模式和楔条形阳极位敏电荷直接耦合提取方式,验证器件阳极信号提取方法,获得2μs脉宽,200kHz频率的准高斯脉冲提取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型薄膜 电子束 信号提取 高斯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伸式双叶片环保用泵的正交优化设计 被引量:4
18
作者 宋冬梅 胡兴涛 +3 位作者 刘雪垠 陈小明 曾梦玮 谭祺钰 《能源与环保》 2021年第1期79-82,共4页
为提高环保用污水泵效率,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了新型前伸式双叶片泵。选取双叶片环保泵叶轮进口直径Dj、叶轮出口直径D2、叶片出口安放角β2b以及叶片包角θ,按照L9(34)正交表设计出9组方案,分别对每组方案进行CFD分析,获得了不同设计方... 为提高环保用污水泵效率,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了新型前伸式双叶片泵。选取双叶片环保泵叶轮进口直径Dj、叶轮出口直径D2、叶片出口安放角β2b以及叶片包角θ,按照L9(34)正交表设计出9组方案,分别对每组方案进行CFD分析,获得了不同设计方案在额定工况下的性能曲线。根据正交试验结果,分析了不同几何参数对泵扬程、效率的影响规律,得出对效率η的影响顺序为:D2>β2b>θ>Dj,对扬程H的影响顺序为:D2>β2b>Dj>θ,并提出了优化设计方案。优化后的样机试验结果为:额定流量点效率为76.53%,扬程为14.4 m,其扬程和效率均超过国家标准及国内同类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叶片环保用泵 水力设计 数值模拟 正交试验 优化设计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三层微通道冷板的综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冲 徐尚龙 +1 位作者 李建军 黄紫淅 《电子机械工程》 2021年第1期18-22,53,共6页
3D打印技术在快速成型和制造复杂结构零件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文中采用3D打印工艺制备了3种微通道散热器,分别是2种开放型的单层微通道和1种封闭型的三层微通道。对三层微通道散热器(Three-Layered Microchannel Heat Sink, TLMHS)的... 3D打印技术在快速成型和制造复杂结构零件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文中采用3D打印工艺制备了3种微通道散热器,分别是2种开放型的单层微通道和1种封闭型的三层微通道。对三层微通道散热器(Three-Layered Microchannel Heat Sink, TLMHS)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压力测试。通过实验和数值仿真研究了50~780雷诺数范围内和恒定热通量条件下,三层微通道的流动和传热特性。通过实验和数值结果的对比,评价了3D打印工艺产生的粗糙壁对压降和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粗糙壁面对压降的影响总是负的,但随着雷诺数的增加,粗糙壁面对传热的影响由负向正变化。通过定义能量和流量效率因子,对传热强化进行了量化分析,发现当雷诺数为244时,泵功率对传热的强化效率最高,且存在1个泵功率阈值,使得其对传热的强化不可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3层微通道 传热 能效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弹射系统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仿真研究
20
作者 王钰琳 兰志勇 +2 位作者 陈毅 张江兵 郑球辉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第24期83-86,共4页
本论文研究一款应用于电磁弹射系统中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通过进行仿真分析,着重研究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矢量系统驱动控制,在Matlab/Simulink下建立了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模型,对其进行封装,并在此基础上搭建基于矢量控制的双闭环、三闭环... 本论文研究一款应用于电磁弹射系统中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通过进行仿真分析,着重研究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矢量系统驱动控制,在Matlab/Simulink下建立了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模型,对其进行封装,并在此基础上搭建基于矢量控制的双闭环、三闭环伺服系统的Matlab仿真模型,对其仿真结果进行验证,对电机性能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弹射系统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矢量控制 数学建模 MATLAB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