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符结构、语义及功能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姜生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87-91,共5页
本文对道符的结构进行了符号学的剖析,对道符的造作思想材料和构成图形作了初步的分类。文中主要通过对《高上神霄玉清真王紫书大法》和《道法会元》中的道符的考证剖析,分析了这些道符的结构、变形、象征语义;并对道符的通神禁鬼。
关键词 《道藏》 象征语 道教信仰 符号学 艺术化 道法 神学 语义 思想材料 阴阳合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当清微派与武当全真道的问题 被引量:8
2
作者 卿希泰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1-34,70,共5页
武当清微派与武当全真道的问题卿希泰武当是道教名山,又地处中原,历史上名道辈出,并与许多道派均有联系。这里仅谈一下与清微派有关的一些问题。清微派是宋元民间影响较大的一个符派别,主要由上清派衍化而来,自谓其符道法出于清微... 武当清微派与武当全真道的问题卿希泰武当是道教名山,又地处中原,历史上名道辈出,并与许多道派均有联系。这里仅谈一下与清微派有关的一些问题。清微派是宋元民间影响较大的一个符派别,主要由上清派衍化而来,自谓其符道法出于清微天元始天尊,故以清微为名。据元初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微派 武当 全真道 张守清 《大岳太和山志》 道法 张道 全真派 正心诚意 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法自然”的美学趣味观 被引量:4
3
作者 潘显一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3-107,共5页
“道法自然”的美学趣味观潘显一“道法自然”,是老子提出的哲学原则,也是贯穿道教思想的美学原则。对于道家哲学来说,“道”遵照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的”规律,或者说这“自然的”规律就是“道”。道教的美学思想认为,符合“... “道法自然”的美学趣味观潘显一“道法自然”,是老子提出的哲学原则,也是贯穿道教思想的美学原则。对于道家哲学来说,“道”遵照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的”规律,或者说这“自然的”规律就是“道”。道教的美学思想认为,符合“自然的”发展变化原则的就是美的,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法自然 《道藏》 无为而无不为 “自然” 西方美学 美学思想 《文心雕龙·原道》 “自然之道” 道教美学 审美趣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道教看三教伦理的互补 被引量:2
4
作者 姜生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2期83-89,共7页
道、儒、释三教伦理观念的结构-功能互补性,乃是“三教合一”之最重要根源。三教在人生观、审美观、生命价值观、修身论、伦理理想等各方面,都存在着互不可代的重要互补关系,这就是儒、释、道相黜相成而共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支柱的... 道、儒、释三教伦理观念的结构-功能互补性,乃是“三教合一”之最重要根源。三教在人生观、审美观、生命价值观、修身论、伦理理想等各方面,都存在着互不可代的重要互补关系,这就是儒、释、道相黜相成而共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支柱的思想基础。只有从儒、道、释伦理的结构互补性,分析三教思想的各自结构,才能在三教关系研究中,得出合乎历史逻辑和思想本质的结论。尤其从道教伦理的历史变迁进程考察三教伦理的互补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教伦理 结构-功能互补 伦理冲突与融合 三教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教、儒教伦理道德简论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小石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1-104,共4页
佛教、儒教伦理道德简论黄小石关键词:佛教儒教伦理道德伦理宗教的社会功能主要通过其伦理道德来实现。就中国的佛教和儒教来看,都具有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都可视为伦理宗教。因此,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剖析佛教、儒教,并对其伦理道... 佛教、儒教伦理道德简论黄小石关键词:佛教儒教伦理道德伦理宗教的社会功能主要通过其伦理道德来实现。就中国的佛教和儒教来看,都具有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都可视为伦理宗教。因此,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剖析佛教、儒教,并对其伦理道德进行简略的对比分析,将有益于对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儒教 伦理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教的兴起与葬俗之理性化变迁 被引量:6
6
作者 山人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8-63,共6页
本文探讨了原始道教的兴起与魏晋以降丧葬风俗变迁之间的关系。文章认为,原始道教的兴起,对于秦汉以来出现的厚葬风俗,具有重要的移易作用,使葬俗逐步走向理性化。这种作用的根源。
关键词 原始道教 解除神学 神仙思想 丧葬风俗 理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