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儒学道德哲学的特质及其意义 |
李亚宁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
|
|
2
|
四川理学及其特点 |
余光贵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
|
|
3
|
文化 科学 现代化——兼评卡西尔的文化哲学 |
张国祺
张越川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
|
4
|
民工潮──中国现代工业社会的“生育阵痛” |
袁亚愚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2
|
|
5
|
周恩来对精神生产理论的贡献 |
张国祺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6
|
新世纪文化战略的曙光——评《和合学概论》一书 |
黄德昌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7
|
现代逻辑的思想方法与科学的眼界──从爱因斯坦的一封信谈起 |
邓生庆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8
|
论黑格尔“实体即主体”的思想 |
陶莉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4
|
|
9
|
论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 |
李亚宁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3
|
|
10
|
关于当前深入研究科学认识论的几个问题 |
高兴华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
|
|
11
|
关于当代中国科技文明的几个问题 |
高兴华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12
|
学术孤独与宗教关怀 |
陈昌文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
|
|
13
|
论诺贝尔奖得主成才的两个主要阶段 |
高兴华
周世祥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
|
|
14
|
试论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的关系及相关管理对策 |
王浩
|
《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
1997 |
2
|
|
15
|
东方儒学史的新成果──评《退溪全书今注今译》 |
熊林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