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偶氮苯-二苯并[b,i]噻蒽-[2,3-b]苯-5,7,12,14-四酮衍生物分子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宇红 李博 +4 位作者 陈自然 李渊 徐友辉 张莉萍 何旭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3,共9页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M06-2X方法、采用6-311+g(d,p)基组,分别对26个双偶氮-二苯并[b,i]噻蒽-[2,3-b]苯-5,7,12,14-四酮衍生物分子进行结构优化与频率计算;使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TD-M06-2X方法计算了a1~d6分子的前线分子轨道与...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M06-2X方法、采用6-311+g(d,p)基组,分别对26个双偶氮-二苯并[b,i]噻蒽-[2,3-b]苯-5,7,12,14-四酮衍生物分子进行结构优化与频率计算;使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TD-M06-2X方法计算了a1~d6分子的前线分子轨道与电子吸收光谱,采用有效场FF方法研究了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NLO).研究结果表明,26个噻蒽四酮类衍生物分子的能隙在1.33—2.02 eV范围,归属于有机半导体;最低能量吸收峰波长在601.8~609.5nm范围;在增大分子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β_(μ)(或β_(0))值方面,含相同偶氮苯基团或含不同偶氮苯基团分别引入到二苯并[b,i]噻蒽-[2,3-b]苯-5,7,12,14-四酮分子两侧的2,10位优于2,9位,在2,10位分别端接含推、拉基团的偶氮苯优于含相同给电子基团的偶氮苯.在偶氮苯苯环对位分别端接强吸电子基(-NO_(2))与强供电子基(如-N(CH_(3))_(2)、-N(Ph)_(3)、-N-苯基咔唑等)可增强体系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能,获得性能良好的非线性光学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偶氮 二苯并[b i]噻蒽-[2 3-b]苯-5 7 12 14-四酮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吸收光谱 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氧杂苯并菲基元取代的α-氰基二苯乙烯对硝基芳环类爆炸物的探针性能研究
2
作者 张宇金 陈自然 +3 位作者 李博 张宇红 何旭东 张莉萍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7-34,共8页
快速选择性检测苦味酸(PA)、三硝基芴酮(TNF)等硝基芳环爆炸物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B3LYP/6-311+g(d,p)理论水平,对氮杂苯并菲基元取代的α-氰基二苯乙烯(TPN-Ar-DPA:a)、氮、氧杂苯并菲基元取代的α-氰基二苯乙烯(TPNO-Ar-DPA... 快速选择性检测苦味酸(PA)、三硝基芴酮(TNF)等硝基芳环爆炸物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B3LYP/6-311+g(d,p)理论水平,对氮杂苯并菲基元取代的α-氰基二苯乙烯(TPN-Ar-DPA:a)、氮、氧杂苯并菲基元取代的α-氰基二苯乙烯(TPNO-Ar-DPA:b)探针分子及八个被检硝基芳环分子进行结构优化与频率计算;对a、b分子稳定结构分别计算气态和四氢呋喃(C_(4)H_(8)O)溶剂中的电子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对a、b探针分子与硝基芳环所形成二聚体分子的结合能分别计算;最后对二聚体分子进行了简约化密度梯度(RDG)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分子b的平面性优于a,分子b的能隙值小于a.气相与C_(4)H_(8)O溶剂中,分子b吸收光谱与荧光光谱比分子a均明显红移,但在C_(4)H_(8)O溶剂中,两个分子的荧光光谱均有不同程度的蓝移;与分子a相比,分子b与八个被检物所形成二聚体的结合能绝对值相对较大,对硝基芳香环检测物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更好,可设计为对硝基酚(PNP)、TNF、PA、3,4-二硝基苯甲酸(DNBA)的探针分子.探针分子对硝基芳环具有较好地选择性和灵敏度,主要源于二聚体分子间存在较强的氢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菲基元 硝基芳环 爆炸物 探针性能 密度泛函理论 简化密度梯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交联PAANa-DMAPMA的制备及絮凝效果
3
作者 王梓民 刘永春 +4 位作者 王娟虎 李佳 李渊 陈嘉欣 石海信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3-58,共6页
结合两性离子聚合物的耐盐特性与“适度分子质量”理念,以部分中和的丙烯酸(AA)、二甲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DMAPMA)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为引发体系,使用水溶液聚合法,通过精确调控MBA投加量... 结合两性离子聚合物的耐盐特性与“适度分子质量”理念,以部分中和的丙烯酸(AA)、二甲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DMAPMA)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为引发体系,使用水溶液聚合法,通过精确调控MBA投加量以控制聚合物分子交联程度的方式制备了可控交联两性离子聚合物PAANa-DMAPMA。使用红外光谱(IR)、凝胶渗透色谱(GPC)、扫描电镜(SEM)及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对该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适度交联使目标产物重均分子质量(M_(w))较无交联样品显著提高,同时保持了良好的水溶性。以蒸馏水和不同组分的盐水配制膨润土泥浆(固体质量分数为2%),测试目标产物的絮凝性能,结果表明,投加100 mg/L的目标产物可使淡水泥浆透光率提高至98.3%;与淡水环境相比,目标产物在盐水中的絮凝性能未出现明显下降,且对10%(质量分数)NaCl所配制泥浆的处理效果较1%(质量分数)NaCl泥浆体系略有提升;盐水中CuSO_(4)的引入可进一步增强絮凝效果,此外,絮凝体系对Cu^(2+)也有一定的吸附去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离子聚合物 耐盐性能 交联 絮凝剂 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