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山鹧鸪繁殖期的生境利用及其变化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西丽媛子 罗概 +3 位作者 冉江洪 冯盛林 陈建武 陈本平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8-265,共8页
基于2006年4月—2018年6月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固定样点监测数据,对四川山鹧鸪栖息地利用及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不同年间四川山鹧鸪对样点的利用率存在差异,2006—2012年对样点的利用... 基于2006年4月—2018年6月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固定样点监测数据,对四川山鹧鸪栖息地利用及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不同年间四川山鹧鸪对样点的利用率存在差异,2006—2012年对样点的利用频次呈现下降趋势,2012年后呈现上升趋势;(2)利用样点的平均海拔为1580 m±183 m,年间差异不大,总体保持稳定;(3)对人工林的利用频次最低,2006—2012年对原始林和次生林的利用偏好不明显,2012年之后对原始林的利用率大于次生林;(4)高频利用的生境具有海拔较高、坡度较小、灌丛盖度和竹丛盖度较大、且为原始林的特点。高海拔区域的原始林是保护区需要重点加强保护的区域;加强对低海拔区域人类活动的管控,促进次生林恢复,同时加强对人工林的改造,促进人工林林下灌丛和竹丛生长,将有利于保护区内四川山鹧鸪的栖息与繁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山鹧鸪 生境利用 鸣声计数法 原始林 保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监测取得丰硕成果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本平 凌征文 付义强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37-837,共1页
开展野生动物监测是自然保护区的一项基本职责。掌握目标物种及其主要伴生动物的种群状况对于加强野生动物的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3°57'~104°04'E,28°39'~28°43'N)位于四... 开展野生动物监测是自然保护区的一项基本职责。掌握目标物种及其主要伴生动物的种群状况对于加强野生动物的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3°57'~104°04'E,28°39'~28°43'N)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境内,主要保护对象为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等珍稀雉科鸟类及其栖息地,海拔范围900~2009 m,总面积约3500 hm2。2013年4月—2014年3月,保护区管理局联合乐山师范学院西南山地濒危鸟类保护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利用红外相机对四川山鹧鸪及其主要伴生动物进行了为期近1年的监测,取得丰硕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 四川山鹧鸪 濒危鸟类 伴生动物 保护区管理局 四川省高校 主要保护对象 海拔范围 老君山 屏山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色型异常的白鹇
3
作者 陈本平 凌征文 付义强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59-459,共1页
白鹇Lophura nycthemera是一种体型较大的雉科鸟类,分布于中国南部及东南亚,共15个亚种(del Hoyo et al.,2013)。其中,我国有9个亚种,四川省仅1个亚种,即峨眉亚种L.n.omeiensis(郑光美,2011)。该亚种的鉴别特征为:雄鸟上体白色,密... 白鹇Lophura nycthemera是一种体型较大的雉科鸟类,分布于中国南部及东南亚,共15个亚种(del Hoyo et al.,2013)。其中,我国有9个亚种,四川省仅1个亚种,即峨眉亚种L.n.omeiensis(郑光美,2011)。该亚种的鉴别特征为:雄鸟上体白色,密布以"V"形黑纹;羽冠蓝黑色,下体黑褐色;尾长,大都白色。雌鸟通体橄榄褐色,枕冠近黑;跗蹠赤红色(李桂垣,19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光美 雄鸟 雌鸟 鉴别特征 雉科 峨眉 李桂 老君山 中国南部 鹇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山鹧鸪栖息地破碎化及保护管理状况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戴波 陈本平 +1 位作者 岳碧松 曾涛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4-180,共7页
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是我国特有珍稀鸟类,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应用3S技术制作其栖息地分布和保护区位置图层,并对栖息地破碎化情况和受保护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论现实栖息地还是潜... 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是我国特有珍稀鸟类,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应用3S技术制作其栖息地分布和保护区位置图层,并对栖息地破碎化情况和受保护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论现实栖息地还是潜在栖息地,破碎化程度都高;部分栖息地斑块相互邻接,具备连通的可能性;分布区内初步形成的保护区网络还需完善。文末提出了景观保护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山鹧鸪 栖息地 破碎化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屏山县老君山发现一例部分白化的四川山鹧鸪成年雌鸟 被引量:6
5
作者 付义强 陈本平 凌征文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9-89,共1页
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是我国西南山地特有的雉科Phasianidae鸟类,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仅分布于四川省中南部和云南省东北部的少数山区森林中(郑光美,2015)。2019年5月,在四川省屏山县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红... 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是我国西南山地特有的雉科Phasianidae鸟类,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仅分布于四川省中南部和云南省东北部的少数山区森林中(郑光美,2015)。2019年5月,在四川省屏山县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红外相机监测到1只体羽部分白化的四川山鹧鸪成年雌鸟(图1: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山鹧鸪 雌鸟 郑光美 红外相机监测 雉科 老君山 山区森林 云南省东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454 GS FLX高通量测序的四川山鹧鸪基因组微卫星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黄杰 周瑜 +5 位作者 刘与之 朱丹 宋旭颢 陈本平 张修月 岳碧松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4,共7页
为了有效地保护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这一中国特有珍稀濒危鸟类,本研究采用454 GS FLX对该物种基因组测序,首次利用微卫星搜索软件搜索并初步统计和分析基因组微卫星序列,共搜索到l^6个碱基重复类型的完美型微卫星335 263... 为了有效地保护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这一中国特有珍稀濒危鸟类,本研究采用454 GS FLX对该物种基因组测序,首次利用微卫星搜索软件搜索并初步统计和分析基因组微卫星序列,共搜索到l^6个碱基重复类型的完美型微卫星335 263个。不同类型微卫星中,单碱基重复类型数目最多,为197 913个,约占总数的59.03%,其次是四碱基、三碱基、六碱基、二碱基和五碱基,分别约占微卫星总数的13.59%、8.39%、7.55%、6.49%和4.95%。单碱基微卫星中A重复类型数量最多,两碱基中AC最多,三碱基中AAC,四碱基中AAAC最多,五碱基中AAACA最多,六碱基中AGGGTT最多。A、AGGGTT、AAAC、AC、AAAT、AAC、C、AG、AAAG、AAACA、AAT、AGG、AT、AGC、AAGG、CCG是在所搜索到的四川山鹧鸪微卫星中数量最多的16种重复拷贝类型。本研究深化了对四川山鹧鸪基因组的认识和了解,并为以后开发和筛选大量高质量微卫星标记提供数据支持,也为利用微卫星标记研究更加有效地保护和管理四川山鹧鸪这一珍稀濒危动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山鹧鸪 基因组序列 微卫星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山鹧鸪栖息地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8
7
作者 戴波 陈本平 +1 位作者 岳碧松 曾涛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9-336,共8页
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属鸡形目雉科山鹧鸪属,是我国特产珍稀鸟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IUCN濒危物种。本文应用卫星遥感影像解译技术对该物种的现实栖息地和潜在栖息地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现存四川山鹧鸪分布... 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属鸡形目雉科山鹧鸪属,是我国特产珍稀鸟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IUCN濒危物种。本文应用卫星遥感影像解译技术对该物种的现实栖息地和潜在栖息地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现存四川山鹧鸪分布格局自四川中南部向云南东北延伸,跨越金沙江,呈现西北-东南走向,分布区涉及大相岭山系南缘、小相岭山系东缘、凉山山系东北部、乌蒙山山系西部,行政区域涉及2省5市(州)19县(区)。栖息地由10片现实栖息地和36片潜在栖息地组成,总面积约5869 km2。"甘洛-金口河-峨边-马边-美姑"片和"雷波-马边-屏山"片是四川省境内呈南北布局的两大核心分布区,"绥江-永善-水富-盐津-大关"片为云南省境内的核心分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山鹧鸪 栖息地 分布格局 地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山鹧鸪的转录组组装和注释
8
作者 刘乙 何乐为 +4 位作者 兰月 周闯 陈本平 岳碧松 孟杨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29,共6页
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鸟类。本研究对1只成年雄性四川山鹧鸪个体的心脏、肝脏和肾脏进行了转录组测序、组装和注释。其原始序列过滤后分别产生了5.70 G、4.60 G和5.16 G数据。286661条转录本经过Trinit... 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鸟类。本研究对1只成年雄性四川山鹧鸪个体的心脏、肝脏和肾脏进行了转录组测序、组装和注释。其原始序列过滤后分别产生了5.70 G、4.60 G和5.16 G数据。286661条转录本经过Trinity组装并去掉冗余后共得到234488个基因。BUSCO评估组装完整性为97.6%。81.29%的unigenes不包含开放阅读框(ORF),16.43%的包含1个ORF,而2.28%的包含2个及以上ORF。70737个基因在NR、GO、KEGG、Swiss和COG数据库获得注释结果,占比30.17%,其中NR数据库的注释结果占比最高(29.27%),而COG数据库的注释结果最低(4.37%)。5个数据库共同注释到的基因6998个,NR数据库中单独注释到的基因最多(23773个)。本研究为四川山鹧鸪功能基因的挖掘提供了基础数据,并为保护该物种提供了遗传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山鹧鸪 转录组 组装 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