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封建主义:文化霸权的新向度 被引量:9
1
作者 赵淳 曾丽瑾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3-145,共13页
技术封建主义是西方学界最近提出的一种理论话语,它力图对当下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表征的资本主义新状况进行阐释。学界对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和政治层面,而对于其文化影响则未有阐述。在新技术条件下,技术封建... 技术封建主义是西方学界最近提出的一种理论话语,它力图对当下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表征的资本主义新状况进行阐释。学界对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和政治层面,而对于其文化影响则未有阐述。在新技术条件下,技术封建主义题旨已然溢出单纯的经济疆域和政治边界,广泛地渗透到当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语境中,技术封建主义的文化逻辑主要在知识垄断和大数据操控两个层面展开:一方面,通过窃取或掠夺而来的知识,文化霸权得到极大的巩固和加强;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下的信息推送,根据大他者的欲望而结构起来的主体欲望得到了空前的关注和放大。由此,文化霸权以一种全新的样态给主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和规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封建主义 文化霸权 知识垄断 大数据 欲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之维:虹影作品文化转译中的“文学性”问题
2
作者 陈兴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7-223,共7页
文化转译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不可或缺的环节,其要义是对作品“文学性”的翻译和阐发。本文从“图像”这一独特维度出发,探究虹影作品在文化转译过程中,视觉元素如何对“文学性”的阐发产生助力或偏离的张力性关系,进而分析这种关系... 文化转译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不可或缺的环节,其要义是对作品“文学性”的翻译和阐发。本文从“图像”这一独特维度出发,探究虹影作品在文化转译过程中,视觉元素如何对“文学性”的阐发产生助力或偏离的张力性关系,进而分析这种关系对作家身份和作品整体意义的构建所产生的影响。在作品到商品转化过程中,外译本封面会给读者带来无意识的“前理解”;从文本到荧幕的过程中,影视语言会对作品“文学性”进行“再塑造”;作为符号化的图像,作家多元身份也会参与到其作品“文学性”的构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影 文化转译 文学性 图像 海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诗“颓废”审美的现代性演变——基于1920—1940年代读者批评的文献考察 被引量:3
3
作者 田源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8-94,共7页
通观1920—1940年代读者对象征派、左翼、“现代派”和西南联大诗人诗歌批评,“颓废”诗学的审美意识在新诗流派更替的基础之上,呈现出新奇—叛逆—时尚—异化的范式转变的趋势。借助民国报刊史料文献的集成与梳理,考察不同层次的读者... 通观1920—1940年代读者对象征派、左翼、“现代派”和西南联大诗人诗歌批评,“颓废”诗学的审美意识在新诗流派更替的基础之上,呈现出新奇—叛逆—时尚—异化的范式转变的趋势。借助民国报刊史料文献的集成与梳理,考察不同层次的读者迥异的批评动机、趣味、视野等要素,我们认为,在历史语境与时代精神的制约下,“颓废”诗学的审美意识恪守从点到面的辐射法则,其演变的轨迹特征彰显出新诗的现代性诗学质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者批评 “颓废” 诗学 审美 新诗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