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动的疆域:社会参与式艺术的跨物种民族志书写
1
作者 李竹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92,157,158,共14页
近年来,后人类主义理论日益影响当代艺术的观念与创作,社会参与式艺术以“跨物种民族志”作为新的书写方式,主张促进人类与非人类之间的互动与共生,传统意义上静态的“物质”被视作独立的行动者参与到艺术创作中。这一过程重新定义了艺... 近年来,后人类主义理论日益影响当代艺术的观念与创作,社会参与式艺术以“跨物种民族志”作为新的书写方式,主张促进人类与非人类之间的互动与共生,传统意义上静态的“物质”被视作独立的行动者参与到艺术创作中。这一过程重新定义了艺术的生产机制,展示了当代艺术对生态发展和社会关系的深刻反思。本文将探讨“跨物种民族志”及其背后的思想动因,在“物质转向”与“本体论转向”的耦合所形成的理论框架之下,分析社会参与式艺术如何通过“跨物种协商”的方式重新塑造自然、社会和文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参与式艺术 跨物种民族志 物质转向 本体论转向 跨物种协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学学科范式的发展与演变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敏敏 李香林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0,共5页
本文旨在梳理设计学的内涵、研究范畴和学科范式的发展与演变。通过文献分析和观点对比,本研究发现:设计学从工业时代关注功能、美学、效率和生产可行性,逐渐发展到注重用户体验、社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其内涵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其研... 本文旨在梳理设计学的内涵、研究范畴和学科范式的发展与演变。通过文献分析和观点对比,本研究发现:设计学从工业时代关注功能、美学、效率和生产可行性,逐渐发展到注重用户体验、社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其内涵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其研究范畴既包括设计科学,也包括设计学科,并在不同语境下的研究范式各异。该学科被定义为跨越了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第三学科、交叉学科,以及超学科和另类学科,越来越强调多学科融合和问题导向的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学 设计研究 设计科学 学科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介入”的去欧洲中心化转向与国际主义实验中的艺术介入社会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彦华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2-252,共11页
“去欧洲中心化转向”是目前国际学界研究艺术介入的热点视角。它重新审视了20世纪艺术介入与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关系。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形成的“国际主义”思潮,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艺术介入实践和理论。它一方面以大众化的、低技术性... “去欧洲中心化转向”是目前国际学界研究艺术介入的热点视角。它重新审视了20世纪艺术介入与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关系。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形成的“国际主义”思潮,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艺术介入实践和理论。它一方面以大众化的、低技术性的视觉形式鼓励无产阶级的参与,塑造无产阶级的主体性,从而反抗布尔乔亚趣味;另一方面,又以一种现实主义的手法,联合非西方世界的国家,批判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建造新世界。艺术介入的国际主义体现在它“低可视性”和“直接现实主义”的国际主义视觉形式和杂糅先锋派美学反帝国主义与殖民文化的国际主义美学。这种国际主义美学同时也是一种让可感性进行分配的政治实践。中国的艺术介入属于20世纪初的国际主义艺术实验的一部分,它在将此种实验体制化的过程中逐渐成熟,形成了一种地方性的中国特色的艺术介入范式。它区别于今天西方民主政治主导的艺术介入,成为当代艺术介入的去欧洲中心化转向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介入 国际主义 低可视性 直接现实主义 美学 可感性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物——与海德格尔和邵雍一道思物之物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方向红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34,共9页
观物之观,在海德格尔的«物»文那里,有认识论之观,有存在论之观,有后存在论之观.海德格尔认为,从最后之观去观,物之物性从未“大白于天下”;观物,就是思物,这样的思是“充满迷雾的返回步伐”,是“无法无天的任意之举”.观物之... 观物之观,在海德格尔的«物»文那里,有认识论之观,有存在论之观,有后存在论之观.海德格尔认为,从最后之观去观,物之物性从未“大白于天下”;观物,就是思物,这样的思是“充满迷雾的返回步伐”,是“无法无天的任意之举”.观物之观,于邵雍的«观物内篇»处,有目观,有心观,有理观.邵雍认为,以最后之观观之,物有其理其性其命,观物即知物之性理与命理,这种观也称圣人之观,即“反观”.如何理解后生存论和易学这两种观物之法?它们有何相通互补、彼此发明之处?也许,回到观物的现象学经验可以回应这两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物 海德格尔 邵雍 易学 现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