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美国盖蒂博物馆为例探讨地方美术馆的公共教育职能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刚 《美术教育研究》 2016年第3期49-49,51,共2页
公共教育是美术馆的一个重要功能,这个功能不仅仅是美术馆与公众对话的一个渠道,更是美术馆与公众共生共存的良性循环的平台。美术馆自存在的那一刻起就担负起促进公众审美与接受艺术熏陶的职责。一个好的美术馆应该滋养公众的艺术审美... 公共教育是美术馆的一个重要功能,这个功能不仅仅是美术馆与公众对话的一个渠道,更是美术馆与公众共生共存的良性循环的平台。美术馆自存在的那一刻起就担负起促进公众审美与接受艺术熏陶的职责。一个好的美术馆应该滋养公众的艺术审美趣味,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很好地引导公众的审美趣味,这不是让公众被动地接受一些观念,而是通过公共教育这一环节让公众与美术馆得以互动和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盖蒂博物馆 地方美术馆 公共教育 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术馆时代的美术馆教育功能之反思——以高等院校美术馆教育功能的探讨研究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刚 《美术教育研究》 2013年第13期70-71,共2页
现代美术馆作为视觉艺术的展览和交流场所,一般具有收藏、陈列、展示、交流、服务等功能。一些美术馆、博物馆更是将独立性研究、多层次教育作为最主要的功能。20世纪初,美国博物馆协会就提出"博物馆应该成为大众的学校",20世... 现代美术馆作为视觉艺术的展览和交流场所,一般具有收藏、陈列、展示、交流、服务等功能。一些美术馆、博物馆更是将独立性研究、多层次教育作为最主要的功能。20世纪初,美国博物馆协会就提出"博物馆应该成为大众的学校",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新博物馆运动影响,当代美术馆逐渐将开展审美素质教育作为美术馆功能的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馆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的面向、激活与转译——关于庞茂琨绘画视觉机制的解析
3
作者 刘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4-206,共3页
古典是庞茂琨绘画的语言基底,现实则是他的视觉面向。以历史文脉为纵向坐标轴,以当下社会文本为横向坐标轴,庞茂琨的艺术实践不断在时空交织的坐标系中迁徙、位移、迭变。作为观者的我们常为庞茂琨精湛的造型能力所折服,惊叹于他所描绘... 古典是庞茂琨绘画的语言基底,现实则是他的视觉面向。以历史文脉为纵向坐标轴,以当下社会文本为横向坐标轴,庞茂琨的艺术实践不断在时空交织的坐标系中迁徙、位移、迭变。作为观者的我们常为庞茂琨精湛的造型能力所折服,惊叹于他所描绘肖像的形神兼备。这也使得我们停留在对他绘画技术性的考究与探寻,从而忽略了对他作为创作主体的深度剖析与思想追踪。因此,本文试图以庞茂琨绘画中作为人物衬托的画面空间为切口,通过对其不同创作阶段画面空间的变化来对比分析他各时期主体认知的差异,以及在这一认知建构过程中所选择的观看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面空间 认知建构 社会文本 创作阶段 主体认知 历史文脉 形神兼备 深度剖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家评说汤志义漆幽艺术辑录
4
作者 范迪安 乔十光 +3 位作者 皮道坚 高岭 王端廷 何桂彦 《福建艺术》 2022年第5期31-33,共3页
汤志义是在漆艺文化的继承、创新这个方面做出非常重要贡献的一位中年代表,他具有很好的学院造型的基础,自己的艺术的禀赋、艺术的感觉也可以说非常优秀。早期他主要从事相对来说比较传统的漆画创作,在这些漆画的创作中他很注重画面的... 汤志义是在漆艺文化的继承、创新这个方面做出非常重要贡献的一位中年代表,他具有很好的学院造型的基础,自己的艺术的禀赋、艺术的感觉也可以说非常优秀。早期他主要从事相对来说比较传统的漆画创作,在这些漆画的创作中他很注重画面的构图、结构,尤其根据他自己在福建沿海生活的经历表现了许多惠安女、渔家女子以及少数民族的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安女 漆艺文化 漆画 福建沿海 汤志 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格尔对尼采“作为艺术的权力意志”的形而下的注释 被引量:1
5
作者 冯鹤天驰 何桂彦 《美术大观》 2022年第10期66-68,共3页
本文尝试从尼采“权力意志”的角度释读李格尔的艺术思想,指出李格尔的艺术史工作是从下而上的工作方式,其思考的核心是对现代社会的精神危机的回应。因此,李格尔找到了同样关注这一问题的尼采,并以尼采的生命哲学为基础,构建自身的艺... 本文尝试从尼采“权力意志”的角度释读李格尔的艺术思想,指出李格尔的艺术史工作是从下而上的工作方式,其思考的核心是对现代社会的精神危机的回应。因此,李格尔找到了同样关注这一问题的尼采,并以尼采的生命哲学为基础,构建自身的艺术冲动与艺术意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意志 艺术意志 视觉艺术 历史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现实主义绘画中的视觉建构——谈罗中立的色粉画创作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刚 《艺苑》 2011年第6期73-74,共2页
罗中立以新现实主义绘画的创作方式来描绘农民的生活状态,在他的色粉画作品中,理性主义的冲动与热情已经逐渐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理性和微观的表达方式。作品往往通过奔放的色彩和动荡的笔触,完成了自己对具象艺术语言的超越,... 罗中立以新现实主义绘画的创作方式来描绘农民的生活状态,在他的色粉画作品中,理性主义的冲动与热情已经逐渐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理性和微观的表达方式。作品往往通过奔放的色彩和动荡的笔触,完成了自己对具象艺术语言的超越,建立了一种个性化的视觉语言。罗中立探索出来的这种的艺术语言,也是他对建立一种视觉反思逻辑的思考。其作品中采用带有"书写性"的视觉方式,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中立 新现实主义 视觉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迭代中博物馆激发公共文化服务新可能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芳 《传媒论坛》 2020年第24期144-144,146,共2页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的高速的发展,媒介也在不断地迭代。媒介的融合迭代与效能转换,促使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尤其需要考虑聚合与转化传播效能。本文置身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结合传播学和博物馆学学科视野,从三个层次思考博物馆对于激...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的高速的发展,媒介也在不断地迭代。媒介的融合迭代与效能转换,促使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尤其需要考虑聚合与转化传播效能。本文置身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结合传播学和博物馆学学科视野,从三个层次思考博物馆对于激发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的新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迭代 博物馆 公共文化服务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述抽象表现主义的发展历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文娟 《艺术家》 2020年第8期157-158,共2页
抽象表现主义在欧美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引领了美国现代艺术的崛起。本文在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美国的经济、文化和政治背景下,通过综合分析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创作、批评和市场等方面,梳理了其萌芽、成熟和衰落的三个阶段的发... 抽象表现主义在欧美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引领了美国现代艺术的崛起。本文在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美国的经济、文化和政治背景下,通过综合分析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创作、批评和市场等方面,梳理了其萌芽、成熟和衰落的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艺术 抽象表现主义 发展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彩与平面:龚古尔兄弟对“日本艺术”的发现与解读
9
作者 张虹 《色彩》 2023年第7期90-92,共3页
龚古尔兄弟(The Brother of Goncourts)是19世纪法国艺术批评家。兄弟二人较早地注意到了日本艺术中的色彩与平面性,并进行大量梳理。通过东西方艺术的比较,得出了当时较为前卫的艺术观念,即绘画的现实问题。这一问题的探讨带给了西方... 龚古尔兄弟(The Brother of Goncourts)是19世纪法国艺术批评家。兄弟二人较早地注意到了日本艺术中的色彩与平面性,并进行大量梳理。通过东西方艺术的比较,得出了当时较为前卫的艺术观念,即绘画的现实问题。这一问题的探讨带给了西方艺术一种全新的直面现实生活的观察方式,并直接影响到兄弟二人的批评写作以及之后的印象派艺术。本文意在探讨由龚古尔兄弟发现的“日本艺术”中蕴含的东亚美学,同时也折射出19世纪艺术批评在观念和语言方面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龚古尔兄弟 “日本艺术” 浮世绘 印象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