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术院校建筑学专业技术类课程教学探讨
1
作者 刘炜 罗瑜 《高等建筑教育》 2011年第3期61-64,共4页
建筑学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美术院校学生的艺术修养是其强项,而数理的学习能力是其弱项,通过教学改革,培养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艺术和应用型人才。尝试部分理论架构与注册建筑师考试内容接轨;纵向知识的讲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讲授... 建筑学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美术院校学生的艺术修养是其强项,而数理的学习能力是其弱项,通过教学改革,培养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艺术和应用型人才。尝试部分理论架构与注册建筑师考试内容接轨;纵向知识的讲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讲授技术类课程时,与设计类课程实施捆绑式教学,强化与设计类课程的融合;横向知识的讲授注重各门课程的交叉渗透,提高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和应用型人才 捆绑式教学 交叉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相依、自然为校——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新校区规划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姜利勇 张庆顺 胡江渝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3-225,共3页
重庆虎溪大学城各校区构筑于山地、水域之间,结合自然进行规划建设既尊重地域、又节约造价。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新校区的规划设计根据用地现状,巧借山水,把自然纳入校园,建筑立于山地、邻接流水。丰富的空间层次构建出富有山地特色的... 重庆虎溪大学城各校区构筑于山地、水域之间,结合自然进行规划建设既尊重地域、又节约造价。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新校区的规划设计根据用地现状,巧借山水,把自然纳入校园,建筑立于山地、邻接流水。丰富的空间层次构建出富有山地特色的生态化新校园,营造了特定的地域校园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校区 山水 生态化校园 地域建筑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情与理性的共舞——访荷兰声像研究所及其建筑师米歇尔·雷代克 被引量:1
3
作者 褚冬竹 谢思思 《室内设计》 2011年第1期14-17,34,共5页
荷兰声像研究所由Neutelings Riedijk建筑师事务所设计,是全荷兰最大的音像资料馆,承负着双重任务——既要管理和保护荷兰的珍贵音像数据,又要让这些资料为大众服务。建筑师通过理性分析,找出建筑的内在逻辑,将建筑的创新与理性需求结... 荷兰声像研究所由Neutelings Riedijk建筑师事务所设计,是全荷兰最大的音像资料馆,承负着双重任务——既要管理和保护荷兰的珍贵音像数据,又要让这些资料为大众服务。建筑师通过理性分析,找出建筑的内在逻辑,将建筑的创新与理性需求结合起来,设计出极富创造力的空间与形式,并很好地满足了使用与环保需求。通过对建筑师的访谈,本文解读了该设计中的思考与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兰声像研究所 荷兰建筑 建筑逻辑性 努特林斯与雷代克建筑师事务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制约下发展——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新校区规划设计
4
作者 姜利勇 张庆顺 胡江渝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3-234,共2页
重庆大学城各校区受到山地、城市管理决策及城市规划的多重制约,通过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新校区的规划设计,探索了在城市规划用地条件限制下,在构建富有山地特色的生态化新校园中,必须寻求一种多方的平衡,做到既是校园的城市又是城市... 重庆大学城各校区受到山地、城市管理决策及城市规划的多重制约,通过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新校区的规划设计,探索了在城市规划用地条件限制下,在构建富有山地特色的生态化新校园中,必须寻求一种多方的平衡,做到既是校园的城市又是城市的校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城 新校区 制约与发展 平衡 山地与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实现的理想国——加拿大KPMB建筑事务所新作解读
5
作者 褚冬竹 谢思思 《新建筑》 2011年第5期88-92,共5页
已跻身北美一流建筑事务所行列的KPMB事务所,始终保持着对建筑与城市的独立思考,并有意识地突破建筑事务所的工作范畴,在作品中注入了大量对城市问题的关注与对策,探索着建筑学更高层次的意义。"Ourtopia"是KPMB从事建筑创作... 已跻身北美一流建筑事务所行列的KPMB事务所,始终保持着对建筑与城市的独立思考,并有意识地突破建筑事务所的工作范畴,在作品中注入了大量对城市问题的关注与对策,探索着建筑学更高层次的意义。"Ourtopia"是KPMB从事建筑创作的目标境界,也是理解其设计哲学的线索。从KPMB近期两个有关联性的作品入手,通过三个方面解读其建筑与城市紧密关联的设计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PMB 加拿大国家芭蕾舞学校 康考迪亚大学 复杂性 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中的生态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周仿颐 《山西建筑》 2009年第33期10-11,共2页
阐述了生态设计的概念,并从可再生资源、建筑中生物学的应用、科技的生态化及有记忆的建筑这四个方面说明了对建筑中的生态设计这一问题的理解,并提出了生态设计不是一种奢侈,而是必须,建筑师应该着眼于全局,把建筑真正融入到自然之中,... 阐述了生态设计的概念,并从可再生资源、建筑中生物学的应用、科技的生态化及有记忆的建筑这四个方面说明了对建筑中的生态设计这一问题的理解,并提出了生态设计不是一种奢侈,而是必须,建筑师应该着眼于全局,把建筑真正融入到自然之中,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 生态设计 可持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晋轩窗临望处,山围水绕林萦——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新校区规划设计
7
作者 姜利勇 张庆顺 胡江渝 《中外建筑》 2007年第8期11-13,共3页
重庆大学城各校区受到山地、城市规划等的多重制约,通过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新校区的规划设计,探索在地域条件限制下,构建富有山地特色的生态化新校园,使其既是校园的城市又是城市的校园。
关键词 大学城 新校区 制约与发展 山地与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土家族民居建筑门的特征
8
作者 向明炎 袁玉康 《山西建筑》 2008年第31期35-36,共2页
针对门作为土家族建筑的重要元素,从门的分类、功能、文化内涵及制作材料等角度分析了土家族建筑门的特征,指出土家族门的设计作为体现土家族民族独特的建筑文化、审美特征之一,对民族文化的历史传承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 民居建筑 特征 建筑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部分到整体——入门阶段的建筑设计教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胡江渝 何荥 《高等建筑教育》 2017年第5期74-78,共5页
建筑设计入门阶段是重要的设计学习阶段,通过对建筑设计入门阶段的教学定位,形成对设计入门阶段的教学模式特点和要求的认知。在此基础上,以"基础设计"为教学目标,"基本建筑"为教学内容,以分步设计流程为教学模式... 建筑设计入门阶段是重要的设计学习阶段,通过对建筑设计入门阶段的教学定位,形成对设计入门阶段的教学模式特点和要求的认知。在此基础上,以"基础设计"为教学目标,"基本建筑"为教学内容,以分步设计流程为教学模式共同架构从部分到整体的设计入门阶段课程教学框架,并通过设计教学实践的检验,使这一课程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门阶段 建筑设计 教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建筑空间的视知觉表达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一颖 李勇 《山西建筑》 2007年第34期17-19,共3页
对建筑空间中人的视知觉进行了研究,并对比例、尺度、序列、图和底的关系,光影、色彩、材质、符号等建筑空间形态要素及其表达进行了分析介绍,指出建筑师是利用空间中视知觉的规律和特点,用空间形态的语言来表达其设计思想,从而在设计... 对建筑空间中人的视知觉进行了研究,并对比例、尺度、序列、图和底的关系,光影、色彩、材质、符号等建筑空间形态要素及其表达进行了分析介绍,指出建筑师是利用空间中视知觉的规律和特点,用空间形态的语言来表达其设计思想,从而在设计当中自然得以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师 建筑空间 视知觉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风力-太阳能发电系统在山地城市中的利用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江渝 何荥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4年第5期313-316,共4页
结合中国典型山地城市气候特征,分析山地城市太阳能及风能应用的可利用性。并通过对混合系统在山地中的运用策略、评价方法及优化技术手段的研究分析,为山地城市及建筑利用混合风力-太阳能发电系统的设计实施提供指导。
关键词 太阳能 风能 混合风力-太阳能发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建筑接地营建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霍慧霞 《华中建筑》 2008年第5期92-93,共2页
原始的山地地形不能支持山地建筑的建造,人们必须去改造地形,搭建建筑,这样就出现了与平地建造不同的建筑接地方式。正是由于建筑接地界面与山地场地基面的多种组合方式使得山地建筑的接地形式呈现出多种丰富的类型,同时也暗示了接地类... 原始的山地地形不能支持山地建筑的建造,人们必须去改造地形,搭建建筑,这样就出现了与平地建造不同的建筑接地方式。正是由于建筑接地界面与山地场地基面的多种组合方式使得山地建筑的接地形式呈现出多种丰富的类型,同时也暗示了接地类型之间存在着相似性和转换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 建筑界面 场地基面 接地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中西方空间建造方式差异之因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圆圆 李勇 尹元良 《山西建筑》 2007年第10期37-38,共2页
从中西生存环境、民族性格、自然观、审美心理等方面对中西传统居住建筑建造方式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中西传统居住建筑建造方式产生差异的原因,从而为设计师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建造方式 生存环境 民族性格 审美心理 中国 西方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沽湖摩梭人井干式民居的改造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袁玉康 向明炎 陈皞 《山西建筑》 2008年第20期52-53,共2页
以探索泸沽湖摩梭人井干式民居的改造为目的,通过对井干式木建筑"全身是木"危机的分析,提出了泸沽湖井干式民居的改造建议,以积累井干式民居的改造经验,解决井干式建筑可持续发展问题。
关键词 木建筑 民居 危机 传统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濯水古镇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玉康 向明炎 黄耘 《山西建筑》 2008年第30期47-48,共2页
以探索当前历史古镇可持续发展为目的,通过对古镇发展中所面临问题的分析,从场所的风貌与特色、民风民俗、古镇的功能与活力、现代人的生活要求、开展旅游业五方面入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保护规划理念措施,从而解决了古镇发展问题。
关键词 古镇 保护规划 历史场景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人居环境教学效应及其影响--以成渝六高校联合毕业设计为例
16
作者 赵万民 赵炜 +3 位作者 黄耘 赵兵 董莉莉 周建华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3年第6期156-161,共6页
中国30年城镇化发展进入中后期。整体的城市和乡村建设,由快速发展进入到稳步发展,由增量发展转入到存量发展,由粗犷型发展进入到精细化发展。建筑大类本科教育,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宽口径学科知识和专业应用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和... 中国30年城镇化发展进入中后期。整体的城市和乡村建设,由快速发展进入到稳步发展,由增量发展转入到存量发展,由粗犷型发展进入到精细化发展。建筑大类本科教育,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宽口径学科知识和专业应用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知识结构变革需要。以人居环境科学思想融贯和学科凝聚的观点,表述建筑大类现代教学综合性和宽口径人才培养目标。论文讨论了川渝地区学术内涵发展和人才成长,成渝高校在学科建设、学术创新、前沿研究等方面,要形成合力,凝练科学问题,创新理论建树,探讨教学方法和实践经验,阐述了协同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社会现实意义。以所在成渝六校联合毕业设计的两次实践案例,深入讨论成渝高校“人居环境”联动教学的理论与方法认识。最后,总结了建筑大类教学观念改革与创新的探索性思考:1、本科高年级教学观念中适当植入“人居环境”的综合思维和课程技术内容,拓宽学生知识面的融贯能力,整合建筑大类教学内容的共通点和合理内核;2、我国新常态时期,面对学科的变革和发展、市场的收缩和精细化,建筑大类本科知识结构需要提出宽泛性和兼容性教学改革,加强社会知识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人居环境 联合毕业设计 成渝高校 教学效应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少数民族人居环境研究的文化人类学视野——以泸沽湖摩梭人人居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耘 《中外建筑》 2012年第12期46-49,共4页
本论文在人居环境科学为基础,结合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将研究集中在人居研究的核心问题——人、社会上面。试图从文化的深层次构建适宜于西南少数民族人居环境研究的文化理论模型。研究以泸沽湖摩梭人居环境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 本论文在人居环境科学为基础,结合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将研究集中在人居研究的核心问题——人、社会上面。试图从文化的深层次构建适宜于西南少数民族人居环境研究的文化理论模型。研究以泸沽湖摩梭人居环境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理论构架的设想:"社会过程"即"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是研究的主要对象;"社会体系"是摩梭人居环境运行机制的核心部分。"社会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反应了地域人居的演变过程;"适应机制"是人居的自适应过程;"社会结构"是构成其人居社会形态的主干。"社会功能"是泸沽湖人居环境内在的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于西南少数民族人居环境发展的文化控制论的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科学 文化人类学 西南少数民族 泸沽湖摩梭人居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下半城空间形态现状解析
18
作者 王平妤 黄耘 《山西建筑》 2008年第12期68-71,共4页
对下半城现状空间形态进行了解析,对该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进行了阐述,归纳了下半城总体空间形态的特征,通过对构成空间形态的空间要素的分析,展现了下半城的空间形态,并以共时性研究为方法,提出现状空间中存在的"空间现象&... 对下半城现状空间形态进行了解析,对该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进行了阐述,归纳了下半城总体空间形态的特征,通过对构成空间形态的空间要素的分析,展现了下半城的空间形态,并以共时性研究为方法,提出现状空间中存在的"空间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形态 特征 建筑空间 高层建筑 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黄山历史地段动态保护的探索
19
作者 黄耘 《山西建筑》 2007年第20期17-18,共2页
介绍了黄山历史地段的变迁过程,研究了黄山历史地段的价值,阐述了积极保护与规划目标的确立,对重庆黄山历史地段的动态保护与空间布局的调整进行了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历史地段 动态保护 价值 规划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宅室内人工照明光环境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玉兰 刘炜 李国会 《现代建筑电气》 2010年第11期28-33,共6页
调查研究了北京、上海和重庆三城市具有代表性的150户住宅内各功能用房的照度、色温、显色指数、节能情况,了解了被调查住户住宅光环境质量现状以及住户对照明光环境的心理需求。并将此次调研结果与1998年相关部门的调查结果及国家现行... 调查研究了北京、上海和重庆三城市具有代表性的150户住宅内各功能用房的照度、色温、显色指数、节能情况,了解了被调查住户住宅光环境质量现状以及住户对照明光环境的心理需求。并将此次调研结果与1998年相关部门的调查结果及国家现行照明规范进行了对比。全面地分析了我国10年来住宅照明光环境的发展状况,为研究宜居的住宅照明光环境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明光环境 照度 色温 显色指数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