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费者参与企业品牌监督评价问题研究--以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评价机制为研究视角
1
作者 李珂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4-118,共5页
本文以消费者参与企业品牌的监督和评价为突破口,寻求激发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外部信息评价与反馈因素,探究有效激励企业产生承担社会责任之内生动力的外部监督评价机制。将消费者对企业商品和服务品牌的监督评价机制嫁接到驰名商标... 本文以消费者参与企业品牌的监督和评价为突破口,寻求激发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外部信息评价与反馈因素,探究有效激励企业产生承担社会责任之内生动力的外部监督评价机制。将消费者对企业商品和服务品牌的监督评价机制嫁接到驰名商标、著名商标认定制度中,可从制度上保障消费者监督和评价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的参与权的实现,并能弥补现有驰名商标、著名商标认定制度中存在的忽视直接吸纳消费者意见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消费者 评价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缘政治与国际法双重视角下的“菲律宾群岛海道法”分析
2
作者 牟文富 《南洋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83,共17页
针对2024年的“菲律宾群岛海道法”,中国应基于国际法、地缘政治竞争背景及对中国国家利益的综合评估确定对该法案的立场及应对策略。经初步研判,“菲律宾群岛海道法”嵌入所谓“西菲律宾海”提法,侵犯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针对2024年的“菲律宾群岛海道法”,中国应基于国际法、地缘政治竞争背景及对中国国家利益的综合评估确定对该法案的立场及应对策略。经初步研判,“菲律宾群岛海道法”嵌入所谓“西菲律宾海”提法,侵犯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菲律宾指定的群岛海道没有包括所有“正常通道”因而属于部分指定;该法案中关于无害通过权、群岛海道通过权以对等为条件的规定不符合海洋法规定;菲律宾法案扩大承担法律责任人的范围但没有明确适用条件。中国还应特别从中国海军舰队安全性和机动性需求角度考虑对“菲律宾群岛海道法”的立场。除了中国有权依照国际法规定与菲律宾磋商、菲律宾有义务配合之外,中国还可与其他海道使用国协调立场、利用国际海事组织程序促使菲律宾的提案符合国际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群岛水域 群岛海道 无害通过 菲律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商事职务代理规则定型的解释方案——以印章型商事代理权为进路
3
作者 钟凯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176,共15页
《民法典》职务代理条款的商法化明显不足,解释论上关于商事代理规则定型的各种方案,效果也不尽人意。不少职务代理权源学说出现阐释上的“合成谬误”,晚近司法实务存在混淆越权行为与表见代理体系分工,签名与印章关系处理失衡等问题,... 《民法典》职务代理条款的商法化明显不足,解释论上关于商事代理规则定型的各种方案,效果也不尽人意。不少职务代理权源学说出现阐释上的“合成谬误”,晚近司法实务存在混淆越权行为与表见代理体系分工,签名与印章关系处理失衡等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忽视印章本身的商事职权推定效力。尽管不同情形下印章与职务签名的权利表彰权重存有等差,但其职权表彰原理相通、规范构造相似。更重要的是,在缺乏职权外观系统构建及职务签名公示方法的前提下,以印章推定职权范围在交易成本上具有比较优势。循此解释进路,印章型商事代理规则可以依印章备案、行为外观和表见代理等不同情形分别构造。其中,印章型商事代理权与表见代理的一个重要区分,就是能否一般性地推定相对人构成善意。基于强式、半强式和弱式等印章职权推定效力,善意相对人的合理审查标准及内容存在层级化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职务代理 商事代理 公司印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自然资源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陈开琦 唐军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3-98,共6页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物质条件和客观环境。我国现行自然资源法律保护存在法律体系框架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综合性的自然资源保护法律;二是法律体系内部存在严重的矛盾和冲突,表现在各自然资源单项法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国家环境法与资源...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物质条件和客观环境。我国现行自然资源法律保护存在法律体系框架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综合性的自然资源保护法律;二是法律体系内部存在严重的矛盾和冲突,表现在各自然资源单项法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国家环境法与资源法之间的矛盾冲突;存在立法漏洞以及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流转制度、有偿使用制度、管理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完善的办法是针对自然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一部自然资源的基本法——《自然资源法》,提高我国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保护的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法律保护 环境法 资源法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方评估立法的有效性研究——以党的依法治国决定为主线的考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郑泰安 郑文睿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0-95,共6页
由决策机关引入第三方去评估部门间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其运行效果涉及到了该制度本身的正当性与否。影响第三方评估立法有效性的因素至少有三个:前提预设的模糊性、问题类型的多样性、客观中立的失实性。在不确定的前提之下,就会... 由决策机关引入第三方去评估部门间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其运行效果涉及到了该制度本身的正当性与否。影响第三方评估立法有效性的因素至少有三个:前提预设的模糊性、问题类型的多样性、客观中立的失实性。在不确定的前提之下,就会影响到第三方评估立法的引入,从而无法进行有效性判断。立法事项类型中的价值判断问题,将导致第三方评估立法不具有有效性,而对于解释选择问题和立法技术问题而言,第三方评估立法仅具有一定程度的有效性。第三方客观中立的假设在现实中并不一定为真,将严重损害第三方评估立法的有效性。对此,至少需要三个可能的协调策略进行应对,以化解三个影响因素对第三方评估立法的有效性所产生的负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方评估立法 争议部门 重要立法事项 解释选择问题 立法技术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灾后重建与宅基地政策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开琦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28,共6页
汶川大地震后的抗震救灾已经进入了大规模的恢复重建阶段,农村居民住房重建工作成为灾后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宅基地为我国特有的土地制度,在灾后重建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在现有的宅基地法律制度中,根据灾民意愿,在充分考虑到地震所导... 汶川大地震后的抗震救灾已经进入了大规模的恢复重建阶段,农村居民住房重建工作成为灾后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宅基地为我国特有的土地制度,在灾后重建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在现有的宅基地法律制度中,根据灾民意愿,在充分考虑到地震所导致的宅基地的毁损情况下,采取5种符合实际的重建措施,切实解决灾区农民的宅基地权问题,切实维护宅基地作为灾区农民"居者有其屋"的基本生活保障条件;吸引各种合法资金积极参与重建,联建房突破宅基地传统思维模式并与我国现行宅基地制度功能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宅基地 灾后重建 联建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私法领域的又一支奇葩——评《航空民商法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周中举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8-158,共1页
关键词 《航空民商法研究》 中国 贺元骅 政府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互契——兼论社会协商对互契式民主形式的实现与完善 被引量:4
8
作者 郑文睿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3-68,73,共7页
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之间的关系影响到了相应民主制度的设计问题,应当依次按照"事实"、"价值"、"技术"的逻辑链条展开讨论。从事实的角度上看,根据党的代表大会报告,我国现在至少采取了选举民主与协商民... 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之间的关系影响到了相应民主制度的设计问题,应当依次按照"事实"、"价值"、"技术"的逻辑链条展开讨论。从事实的角度上看,根据党的代表大会报告,我国现在至少采取了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两种民主形式。从价值的层面上讲,我们希望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互契,而非互斥,亦不是其中一种为主另外一种作补充。从技术的维度来说,欲完善民主的形式进而实现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互契,最为可行及符合逻辑的方案即是建立社会协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举民主 协商民主 民主形式 社会协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法保护倾向对弱者诉讼胜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罗华兰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67,共7页
立法在"分配正义"时,不仅追求社会最大利益的实现,同时也倾斜保护弱者,以维护社会实质公平。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责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是倾向保护弱者的法律,然而立法的价值追求能否真正实... 立法在"分配正义"时,不仅追求社会最大利益的实现,同时也倾斜保护弱者,以维护社会实质公平。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责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是倾向保护弱者的法律,然而立法的价值追求能否真正实现,有赖于法律的具体实践。通过某省基层法院4563份判决书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保护弱者的法律案件中,弱者获得了较高的胜诉率;特别是相对于中立性法律领域而言,弱者在保护性法律案件中获胜的优势明显。因此,立法保护倾向改变了弱者和强者在诉讼中的力量对比,部分推翻了"强者更容易胜出"的结论,体现了我国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事人主义 弱者 立法保护倾向 保护性法律 中立性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自然资源立法保护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开琦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02-1308,共7页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物质条件和客观环境。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法制的发展,我国的自然资源立法保护面临严峻的形势,虽然我国自然资源保护的法制建设有很大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和完善自然资源保护的立法。
关键词 自然资源 保护 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学对现代经济法和经济法学的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明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6-90,共5页
将经济法放在经济学的角度来考察 ,可以对法学界关于经济法是否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长期争论划上一个句号 ,又可以解决法学领域长期从概念到概念的形而上学式的研究方法。我国经济法的发展是随着市场经济和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不断认... 将经济法放在经济学的角度来考察 ,可以对法学界关于经济法是否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长期争论划上一个句号 ,又可以解决法学领域长期从概念到概念的形而上学式的研究方法。我国经济法的发展是随着市场经济和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不断认识深入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 现代经济法 经济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证据规则下法官查明事实职权活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锦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7-156,共10页
长期以来,我们的民事诉讼理论强调"当事人主义",希冀通过法律来约束法官自由裁量权,对法官职权活动设置了过多的约束,以至于"程序自缚"演变为"法官自缚",造成诉讼中法官职权的失位。2019年12月,最高人民... 长期以来,我们的民事诉讼理论强调"当事人主义",希冀通过法律来约束法官自由裁量权,对法官职权活动设置了过多的约束,以至于"程序自缚"演变为"法官自缚",造成诉讼中法官职权的失位。2019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修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决定》,总结了过去诉讼实践中法官履职不规范和当事人诉讼不诚信的现象,进一步调适了审判主体和诉讼当事人在举证、查证和认定证据方面的职能分工,在职权主义和当事人之间进行了重新调适。一方面强化当事人诉讼诚信义务,另一方面加强法院诉讼指挥权的行使。我国诉讼法学界很少将法官查明事实的职权活动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相关的理论较为薄弱。完善法官查明事实职权活动的理论构建,既是因应新证据规则相关制度修改的需求,也是解决我国司法实践中法官裁量权失位与失范的正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明评价 证明责任 释明权 真实具体化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控制行政项目决策研究——以“大树进城”项目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泽勇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74,共6页
行政主体进行行政决策是行使法定行政权力服务公众的典型行政行为,从"大树进城"项目行政决策立项、实施、完工等基本步骤及其最终效果中可以看出,我国行政项目决策程序控制不够;行政实践中需要制定《行政程序法》,完整地落实... 行政主体进行行政决策是行使法定行政权力服务公众的典型行政行为,从"大树进城"项目行政决策立项、实施、完工等基本步骤及其最终效果中可以看出,我国行政项目决策程序控制不够;行政实践中需要制定《行政程序法》,完整地落实法定程序控制行政决策项目,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项目决策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树进城 行政决策 程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份合作制法律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友苏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0-46,39,共8页
股份合作制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兴起和发展的一种新型企业形式,现有形式既带有传统企业的某些法律制度特征,又融进了市场经济主体要求具备的法律要素。文章通过分析与股份合作制相联系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合作制企业... 股份合作制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兴起和发展的一种新型企业形式,现有形式既带有传统企业的某些法律制度特征,又融进了市场经济主体要求具备的法律要素。文章通过分析与股份合作制相联系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合作制企业和公司企业的法律性质,认为股份合作制应当是公司与国际经典合作制的结合。其产权关系应当而且必须是明确清晰的,企业领导体制可考虑以合作制民主管理为基础,吸收公司的股份民主内容,形成职工参与和股权制约的相互结合。作者认为,股份合作制对原集体所有制企业财产的量化并不等于"私分",如同公司在存续过程中将公积金转为股本的行为一样,是共有财产在形式上的转变。通过企业法人制度的作用,在保证财产的社会化程度不发生任何实质性改变的前提下明确相关主体权利边界,达到提高企业运作效率的目的。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及其产权结构,对现实生活中为数不少的"假集体"恢复本来面目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一种非常现实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 集体所有制企业 产权关系 法律性质 股份合作制企业 按劳分配 企业形态 共有财产 企业领导体制 企业法人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资源安全法律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开琦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2年第5期5-14,共10页
水作为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国家生存发展的保障。水资源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之一,其安全问题事关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兴衰。目前我国水资源安全法律保障制度严重落后于水资源发展现状,体系构建不够科学,... 水作为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国家生存发展的保障。水资源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之一,其安全问题事关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兴衰。目前我国水资源安全法律保障制度严重落后于水资源发展现状,体系构建不够科学,水资源安全技术领域、管理制度领域运作机制不够完善,使得我国水资源安全不能得到法律保障。当前,我们要建构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水资源安全法律保障体系的框架模型,完善并加强现有水资源法律制度体系,从而保障我国水资源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安全和战略安全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水资源 水资源安全 水资源法律保障体系 法律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环境损害赔偿社会责任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开琦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72-81,共10页
企业环境损害赔偿在整个企业环境社会责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今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侵权责任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企业环境损害赔偿纳入到企业应当承担的环境社会责任中进行考究,顺应了理论与实务的需求。从法经济学的角... 企业环境损害赔偿在整个企业环境社会责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今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侵权责任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企业环境损害赔偿纳入到企业应当承担的环境社会责任中进行考究,顺应了理论与实务的需求。从法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企业环境损害赔偿责任作为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中的一类,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事实上,企业环境损害赔偿社会责任在实际承担方面,又存在诸多困难。环境损害范围的界定和环境损害因果联系的认定则成为企业环境损害赔偿社会责任承担的重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损害 赔偿责任 社会责任 损害范围 因果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性文件中“社会协商”概念的探讨——以不同语境下的用法为核心的考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文睿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38,共8页
"社会协商"在当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中属于一个不确定的概念。在规范性文件的使用上也存在对其内涵与外延不同的表述,由此导致了理解与交流的困难。为更好地理解"社会协商",可能的路径之一就是考察其在不同语境... "社会协商"在当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中属于一个不确定的概念。在规范性文件的使用上也存在对其内涵与外延不同的表述,由此导致了理解与交流的困难。为更好地理解"社会协商",可能的路径之一就是考察其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分析现有14个政策性文件中"社会协商"的五种不同用法,偏重"社会"意味的三种用法,即将"社会协商"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式之一、作为社会治理的方式之一、作为民主监督的方式之一,都有待上升到法律层面予以调整,并都有值得进一步制度化的努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性文件 社会协商 政治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律师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18
作者 周友苏 郑泰安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4年第1期58-62,共5页
律师服务作为法律服务的主要内容 ,在改善法治环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四川省律师服务还存在律师事务所规模偏小、律师服务专业化程度较低、律师参政功能明显偏弱、律师个体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等主要问题 。
关键词 四川 律师服务 律师管理 律师参政能力 法治环境 律师事务所 律师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定罪没收程序属性及证明问题研究
19
作者 张锦 彭景理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9-94,共6页
为了有效地打击贪污贿赂犯罪与恐怖活动犯罪这类重大犯罪案件,新刑事诉讼法增设了未定罪没收程序。从立法现状、立法目的以及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来看,设置未定罪没收程序合理且必要。从立法背景、目的、整个诉讼程序、诉讼标的、与犯罪事... 为了有效地打击贪污贿赂犯罪与恐怖活动犯罪这类重大犯罪案件,新刑事诉讼法增设了未定罪没收程序。从立法现状、立法目的以及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来看,设置未定罪没收程序合理且必要。从立法背景、目的、整个诉讼程序、诉讼标的、与犯罪事实的关系以及合法财产保护各方面来看,未定罪没收程序应该是一项刑事诉讼程序。作为一项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刑事诉讼程序,未定罪没收程序具有相对独立的证明标准——证据优势;作为一项针对特殊案件类型的刑事诉讼程序,未定罪没收程序应适用特殊的证明责任分配原则——证明责任部分倒置。同时,实践中该程序要得到有效适用,须解决案件类型范围与涉案财产范围认定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定罪没收程序 刑事诉讼程序 民事诉讼程序 证明标准 证明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庭审质证运行状况实证研究——以100个庭审案例为样本 被引量:17
20
作者 韩旭 王剑波 《法治研究》 2016年第6期44-55,共12页
通过对全国16个省市100个案例的庭审质证情况的实证研究发现:控辩双方在举证数量上严重失衡,摘要宣读笔录成为举证的基本方式,在各类证据中控方证人证言受到质疑的比例最高,质证内容集中于证据证明力问题,对每组证据发表意见成为质证的... 通过对全国16个省市100个案例的庭审质证情况的实证研究发现:控辩双方在举证数量上严重失衡,摘要宣读笔录成为举证的基本方式,在各类证据中控方证人证言受到质疑的比例最高,质证内容集中于证据证明力问题,对每组证据发表意见成为质证的主要方式,质证平均花费时间普遍较少、质证效率较高。这种质证状况暴露出以下问题:证人出庭率极低,交叉询问难以进行;辩护方举证能力严重不足,质证流于形式;控方不当举证方式增加了辩方质证的难度;对质不受重视,对质功能未得到发挥;质证规则不完备,某些规定不合理,控辩审各方普遍缺乏质证经验。改善质证现状,应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是通过建立传闻证据排除规则,解决证人出庭问题;二是扩大法律援助范围,提高辩方质证能力;三是发挥庭前会议功能,确定质证重点和质证方式;四是以人证调查为中心,完善交叉询问规则和对质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庭审 质证 交叉询问 对质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