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旅游合作的理论逻辑和实现路径 被引量:10
1
作者 何芙蓉 胡北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0-88,共9页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成渝地区协同发展成为高质量增长极的必然路径。旅游合作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组成部分,是区域协作发展的重要抓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旅游合作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成渝地区协同发展成为高质量增长极的必然路径。旅游合作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组成部分,是区域协作发展的重要抓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旅游合作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但目前区域旅游合作存在极化效应和过滤效应,产生了中间塌陷地带和边缘地区,合作深度和广度有待加强。应建立共建共享共治的旅游合作机制,优化旅游中心城市分级的旅游合作网络,构建“一环互联、双核互动、四极互通、多点共生”的“核-极-点-环”联动旅游合作模式,以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域市旅游合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城市旅游合作 推拉理论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旅游体验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冬冬 杜华勇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67-773,共7页
城市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产品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形态,旅游体验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该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现有研究成果,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包含景观偏好及体验认同两个维度指标的城市旅游体验质量评价体系,并以成都和重庆... 城市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产品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形态,旅游体验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该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现有研究成果,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包含景观偏好及体验认同两个维度指标的城市旅游体验质量评价体系,并以成都和重庆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整体上游客在成都及重庆的旅游体验质量均较好,但细节上存在明显差异,具体体现在夜间生活、城市自身环境及文化修养感知三个方面。因此,为了促进本地城市旅游的发展,城市旅游管理者应当明晰自身条件、深度挖掘自身内涵,以现有旅游资源为核心进行旅游开发,因地制宜发展不同的旅游目的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城市旅游 旅游体验质量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