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川西南地区下二叠统气藏类型及有效缝洞分布规律 被引量:9
1
作者 陈更生 岳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0-13,共4页
通过对川西南地区下二叠统完钻的200多口并进行综合研究后认为,形成该区下二叠统储层有效储集空间的主控因素是岩溶、构造和断层等作用。根据这三种控制因素的匹配关系,可将该区下二叠统气藏划分成五种类型:①背斜—下二叠统顶部... 通过对川西南地区下二叠统完钻的200多口并进行综合研究后认为,形成该区下二叠统储层有效储集空间的主控因素是岩溶、构造和断层等作用。根据这三种控制因素的匹配关系,可将该区下二叠统气藏划分成五种类型:①背斜—下二叠统顶部岩溶—断层型;②背斜—断层型;③下二叠统顶部岩溶—断层型(非背斜背景下);④断层型(非背斜背景下);⑤背斜—岩溶型。这五类气藏的有利部位是:第一类是三种控制因素的叠加部位,其中以断层使茅口组四段自身重复的部位为最佳;第二类是在有利的构造部位,以断层断开等一、二段,且上、下盘重复茅二段的地区;第三类是断层断开茅二、三段,且上、下盘重复茅三段的地区;第四类是断层使等二段自身重复的地区;第五类是在茅二段之上岩溶发育带和有利构造部位叠加地区。此外,该区下二叠统有利储层具有如下分布规律,即在纵向上主要集中在茅二段之上,模向上分布在岩溶和构造的叠合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早二叠世 气藏类型 储集层 天然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离子聚合物钻井液在四川油气田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林学文 蒋太华 +1 位作者 何纶 张远彬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1994年第2期36-44,共9页
针对四川地区地层特点,通过室内试验,优选出两性离子聚合物钻井液配方。介绍了该钻井液体系在几十个构造及各种复杂地层的近百口井现场应用实践情况,证明了该钻井液体系的性能指标和流变参数都能得到优控,机械钻速进一步提高;现场配方... 针对四川地区地层特点,通过室内试验,优选出两性离子聚合物钻井液配方。介绍了该钻井液体系在几十个构造及各种复杂地层的近百口井现场应用实践情况,证明了该钻井液体系的性能指标和流变参数都能得到优控,机械钻速进一步提高;现场配方工艺技术简化,容易维护处理。基本形成了一套在四川地质条件下满足施工要求的钻井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性 两性离子聚合物 钻井泥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南地区二叠系阳新统有效裂缝分布规律与布井方法探讨 被引量:24
3
作者 刘仲宣 夏绍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7,共7页
本文通过对川西南灵音寺~荷包场地区二叠系阳新统钻遇断层井有效裂缝分布规律、产流体性质及其地震响应特征的解剖,摸索出一套精选井位的方法,建立了按断层断开层位布井的模式。这一模式经12口井实钻检验,获气成功率达83.33%,使该区... 本文通过对川西南灵音寺~荷包场地区二叠系阳新统钻遇断层井有效裂缝分布规律、产流体性质及其地震响应特征的解剖,摸索出一套精选井位的方法,建立了按断层断开层位布井的模式。这一模式经12口井实钻检验,获气成功率达83.33%,使该区阳新统裂缝性气藏的勘探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二叠纪 断层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川西南地区钻井速度的有效途径
4
作者 叶林祥 陈忠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9-62,共4页
四川地质构造复杂 ,纵向上高低压力系统交错分布 ,横向上炭酸盐岩裂缝系统展布又难以预测 ,因而钻井液密度很难做到自上而下科学地平衡钻井。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考虑更多的是地层压力梯度异常带来的井喷事故 ,为了避免这类事故 ,经常采用... 四川地质构造复杂 ,纵向上高低压力系统交错分布 ,横向上炭酸盐岩裂缝系统展布又难以预测 ,因而钻井液密度很难做到自上而下科学地平衡钻井。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考虑更多的是地层压力梯度异常带来的井喷事故 ,为了避免这类事故 ,经常采用构造上已钻井出现过的最高压力梯度来设计钻井液密度 ,这种做法对多数井是过平衡钻井 ,严重影响机械钻速 ,造成钻井速度慢 ,钻井成本高。文章以川西南地区钻井资料分析为基础 ,找出了影响钻井速度的因素 : 2 15 .9mm井段是影响整口井钻井速度的主要井段 ,如果在 2 15 .9mm井段提高钻井速度 ,一口井的钻井周期就可加快。提高川西南地区的钻井速度的两个有效技术途径 :一是平衡钻进 ,二是高密度条件下使用螺杆钻具带巴拉斯钻头钻井。在几个构造多口井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头 钻井液 钻井速度 川西南地区 地质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于川西南探区的钻井液技术
5
作者 林学文 《钻采工艺》 CAS 1999年第3期89-91,共3页
关键词 川西南勘探区 钻井液 钻井泥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田开发工艺技术在川西南地区应用分析与评层选井实践
6
作者 胡燕林 黎隆兴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1-34,共4页
四川石油局川西南矿区充分利用老井推广应用泡排、机抽、气举、电潜泵、水力射流泵、气举加泡排、压缩机抽吸降压强采、压裂酸化、清砂解堵、加深侧钻、修井回采(上试)等10余种开发工艺技术,进行综合挖潜,连续12年保持稳产。并... 四川石油局川西南矿区充分利用老井推广应用泡排、机抽、气举、电潜泵、水力射流泵、气举加泡排、压缩机抽吸降压强采、压裂酸化、清砂解堵、加深侧钻、修井回采(上试)等10余种开发工艺技术,进行综合挖潜,连续12年保持稳产。并在实践中形成一套较为科学的评层选井模式。基本作法是认真展开前期论证,集思广益,专家把关,并按地质依据可靠、工艺技术方案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择优实施。文中着重以典型井例介绍了工艺实施效果与选井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设计 选井 气田开发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川南过渡带上三叠统天然气聚集的储渗体圈闭模型 被引量:4
7
作者 黄继祥 朱仕军 +3 位作者 曾伟 李先荣 岳宏 宋华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5-8,共4页
川中—川南过渡带上三叠统香溪群中,已发现两个气田和一些含气小区。这里背斜和断层稀少,圈闭情况不清。通过对该群储层特征、沉积相、成岩作用、香溪群沉积前古构造地貌、香溪群与下伏层断层变形差异及气藏特征等的研究,认为有四类有... 川中—川南过渡带上三叠统香溪群中,已发现两个气田和一些含气小区。这里背斜和断层稀少,圈闭情况不清。通过对该群储层特征、沉积相、成岩作用、香溪群沉积前古构造地貌、香溪群与下伏层断层变形差异及气藏特征等的研究,认为有四类有利于天然气聚集的储渗体圈闭,并绘制了较理想的模型。它们是:与香溪群沉积前古地貌有关的储渗体圈闭;沉积相变储渗体圈闭;成岩相变储渗体圈闭;断层转化调节的储渗体圈闭。共四类九种类型。储渗体圈闭气藏在本区具较好勘探前景,但因其具隐蔽性和复杂性,还需加强对它的研究和地震识别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晚三叠世 储渗体 天然气 圈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活自25井的管理措施
8
作者 胡燕林 罗建中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88-88,共1页
复活自25井的管理措施四川石油管理局川西南矿区胡燕林罗建中自25井位于四川盆地川西南地区自流井构造自东⑧、⑩号断层组成的断垒西端,井深为2665m,产层P1m2C(碳酸盐岩),产气层段2619~2665m,裸眼完成。... 复活自25井的管理措施四川石油管理局川西南矿区胡燕林罗建中自25井位于四川盆地川西南地区自流井构造自东⑧、⑩号断层组成的断垒西端,井深为2665m,产层P1m2C(碳酸盐岩),产气层段2619~2665m,裸眼完成。完井测试在pcf为211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自25井 试投产 复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10井出水后的生产管理
9
作者 胡燕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1986年第4期105-108,共4页
孔10井是一口断裂性大产水气井。与其他井一超,所产气经集气管线,在兴隆场气田兴三井站进泸威线。随着地层压力的下降,井口压力逐渐接近输气压力.气井正常生产受管线压力变化和孔兴线积液的严重影响。1981年曾预测该井到1982年10月将停... 孔10井是一口断裂性大产水气井。与其他井一超,所产气经集气管线,在兴隆场气田兴三井站进泸威线。随着地层压力的下降,井口压力逐渐接近输气压力.气井正常生产受管线压力变化和孔兴线积液的严重影响。1981年曾预测该井到1982年10月将停喷,由于生产管理得当.到现在还日产天然气5.5万 m^3,在这个产量下已稳产4.58年。本文介绍该并的一些管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a 生产压力 带水 产水量 产气量 输气压力 地层压力 井口 气田 矿物燃料矿床 气井 产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29井的管理措施
10
作者 黄霖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7-78,共2页
界29井的管理措施四川石油管理局川西南矿区黄霖界29井位于荣昌县荣隆区龙集乡,构造位置属于川中—川南过渡带,界市场地区阳顶构造包④号断层西端上盘。该井于1990年8月2日裸眼完钻。完钻井深3090m,完钻层位P1m2... 界29井的管理措施四川石油管理局川西南矿区黄霖界29井位于荣昌县荣隆区龙集乡,构造位置属于川中—川南过渡带,界市场地区阳顶构造包④号断层西端上盘。该井于1990年8月2日裸眼完钻。完钻井深3090m,完钻层位P1m2c。钻井过程中,在2979m(P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井 柱塞气举 气井 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1井生产工艺措施及管理
11
作者 黄霖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81-82,共2页
镇1井生产工艺措施及管理四川石油管理局川西南矿区黄霖镇1井位于龙市镇潜伏断鼻构造阳顶长轴西段,于1981年10月8日钻至井深2626m完钻,产层为P1m2b,产层中深2387m,油管63.5mm下至2367.87m... 镇1井生产工艺措施及管理四川石油管理局川西南矿区黄霖镇1井位于龙市镇潜伏断鼻构造阳顶长轴西段,于1981年10月8日钻至井深2626m完钻,产层为P1m2b,产层中深2387m,油管63.5mm下至2367.87m。钻井时在P1m2b钻遇断层,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1井 气井 生产工艺措施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隆10井水淹停产31年后的复活措施与管理
12
作者 胡燕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96-97,共2页
隆10井位于圣灯山背斜构造南冀近轴部,1956年4月完钻后对P_1m^2a层,井段2040~2060m试油生产测试,p_(wf)为12.38MPa,产气量为10.7×10~4m^3/d,产水量为33.7m^3/d,并求得p_R为20.09MPa。1963年7月22日水淹(至今已31年)。1964年8月封... 隆10井位于圣灯山背斜构造南冀近轴部,1956年4月完钻后对P_1m^2a层,井段2040~2060m试油生产测试,p_(wf)为12.38MPa,产气量为10.7×10~4m^3/d,产水量为33.7m^3/d,并求得p_R为20.09MPa。1963年7月22日水淹(至今已31年)。1964年8月封闭P_1m^2a上试P_1m^3—P_1m^4,井段2009.4~1920m,获气0.5×10~4m^3/d,1988年8月25日枯竭后停产至今。1994年4月21日~9月27日,先后使用了2台修井机和9种不同规格类型的工具,进行了大小14次打捞,2次套铣、3次磨铣作业和一次酸化,经5个月又6天的艰辛作业,终于复活该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修复作业 管理 复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2井泡沫排水采气期的生产管理
13
作者 胡燕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92-93,共2页
自2井位于自流井气田阳新构造顶部,产气层位P_1~3_1—P_1~2_1,井段2202~2265m,产层中部井深2120m。1960年5月在钻遇产层时放空4.45m,喷大气,即由原钻具完井转入生产(井内钻具长2146.9m),生产测试资料为Pct 5.001MPa、Pct 9.169MPa,q_g ... 自2井位于自流井气田阳新构造顶部,产气层位P_1~3_1—P_1~2_1,井段2202~2265m,产层中部井深2120m。1960年5月在钻遇产层时放空4.45m,喷大气,即由原钻具完井转入生产(井内钻具长2146.9m),生产测试资料为Pct 5.001MPa、Pct 9.169MPa,q_g 195.4×10~4m^3。该井1973年12月10日出地层水。1982年11月25日开始注泡助排。在产水量不断增大,地层能量不断消耗,井口生产压力极低,气井生产频繁受输气压力波动影响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强了自2井生产管理,坚持泡沫排水采气,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使自2井泡排以来已连续稳产8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2井 泡沫排水 采气期 生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30井管理措施
14
作者 胡燕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6-76,共1页
自30井管理措施四川石油管理局川西南矿区胡燕林自30井位于自流井构造轴线东段自东②号断层上盘自7一自23井间,1991年11月29日开钻,1992年3月10日完钻,完钻层位P1q1b、井深2790m.完钻后对P1m4... 自30井管理措施四川石油管理局川西南矿区胡燕林自30井位于自流井构造轴线东段自东②号断层上盘自7一自23井间,1991年11月29日开钻,1992年3月10日完钻,完钻层位P1q1b、井深2790m.完钻后对P1m4 ̄P1m2b(下盘),井段22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气井 天然气开采 气井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17井恢复生产的工艺措施及生产管理
15
作者 胡燕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85-86,共2页
音17井基本地质情况音17井于1984年5月17日开钻,1985年1月7日完钻,完钻井深4228.20m,完钻层位P_1~34,先期裸眼完成,套管φ117.8×4178.04m,试泵39.2MPa,油管φ63.5×4174.76m,产气层位P_1~34,产气井段4l 78.04~4228.20m,产... 音17井基本地质情况音17井于1984年5月17日开钻,1985年1月7日完钻,完钻井深4228.20m,完钻层位P_1~34,先期裸眼完成,套管φ117.8×4178.04m,试泵39.2MPa,油管φ63.5×4174.76m,产气层位P_1~34,产气井段4l 78.04~4228.20m,产层中部井深4228.Om。该井进入P_1~34层51.7m,在4228.0~4228.2m发生井漏,累计漏失洗井液109.2m~3,其中比重为1.47~1.59泥浆88.2m~3(含大量重晶石粉),废水21.Om~3。1985年1月14日进行完井测试,φ7mm,P_e26.313MPa,P_t25.382MPa,P_上 25.235MPa,T_上 41°C,(?)34.144MPa,(?)18.65万m~3/d,不产地层水。由压力及气质资料证实该井产气层位与音5、6、7等井属同一水动力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17井 修井 恢复生产 工艺措施 生产管理
全文增补中
浅谈气井管理中的工程因素 被引量:6
16
作者 方定渝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88-89,共2页
天然气井的生产管理,一般认为这是从事开发地质的技术人员掌握、分析、研究的问题。诚然,搞开发地质的技术人员、从气藏,气井的静动态资料,提出气井、气田的试采方案,生产制度,达到合理开采、稳产目的。这是重要的。笔者试图从采气工程... 天然气井的生产管理,一般认为这是从事开发地质的技术人员掌握、分析、研究的问题。诚然,搞开发地质的技术人员、从气藏,气井的静动态资料,提出气井、气田的试采方案,生产制度,达到合理开采、稳产目的。这是重要的。笔者试图从采气工程的角度,介绍气井管理的措施、方法和经验。典型的气井集气流程根据四川气田气井集输特点:天然气自井中采出经一级(或多级)针形阀节流、加热、降压后进人分离器分离凝析液、水和机械杂质,通过计量后经汇管进入集气千线。地面环节并不多,但工程中若不仔细测算,合理布局,安装、调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生产管理 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水同产井——包24井管理措施
17
作者 杨开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3-84,共2页
包24井位于四川荣昌县河包鼻褶阳顶构造轴部包①断层上盘,1988年3月15日钻至井深3083.5m完钻,产层中部井深3076m,φ63.5mm油管下至井探2904.13m,经完井测试获气q_g为64.79×10~4m^3/d,折算地层压力47.42MPa,探明储量4.77×10~8m... 包24井位于四川荣昌县河包鼻褶阳顶构造轴部包①断层上盘,1988年3月15日钻至井深3083.5m完钻,产层中部井深3076m,φ63.5mm油管下至井探2904.13m,经完井测试获气q_g为64.79×10~4m^3/d,折算地层压力47.42MPa,探明储量4.77×10~8m^3;1988年6月9日投产至1995年5月累积采气1.94×10~8m^3,采出程度为40.60%。该井生产特点:①地层水活跃,投产当日即产地层水;②在正常生产关井后,再开井生产气井无法自喷,出现'假死'停喷现象;③输气干线长,管输压力高,影响气井正常生产。为了维持该井正常连续带水采气,提高单井最终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气水同产井 管理措施 包24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47井气举排水采气管理措施
18
作者 刘凯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87-88,共2页
威47井位于威远气田震旦系气藏顶部高渗带,1974年2月5日完钻,井深3160m,井底距离原始气水界面62.95m。完井测试:套压18.91MPa,油压8.53MPa,产气52万m~3/d。 1974年9月20日投入开发,投产初期,套压18.33MPa,油压8.53MPa、产气50万m~3/d... 威47井位于威远气田震旦系气藏顶部高渗带,1974年2月5日完钻,井深3160m,井底距离原始气水界面62.95m。完井测试:套压18.91MPa,油压8.53MPa,产气52万m~3/d。 1974年9月20日投入开发,投产初期,套压18.33MPa,油压8.53MPa、产气50万m~3/d。同年11月4日产地层水,无水采气45天,产气1866.7万m~3,出水时,产气量从42↘29万m~3/d,水量从3.0↗18.Om~3/d。1982年8月26日水淹停喷,累计产气52128万~m3,累计产水226293m~3。 1982年9月,φ177.8套管在并深250~260m窜流,导致φ254套管头破裂,经补焊后,表层、油层套管仍不能在高压下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举 排水 采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18井的管理措施及今后设想
19
作者 黄景荣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78-79,共2页
包18井的管理措施及今后设想四川石油管理局川西南矿区黄景荣包18井位于河包场鼻状构造包④大断层中段与包⑦号断层形成的断垒上,1990年6月12日完钻.井深3001m,177.8mm套管下至2873m裸眼完井,产气层位... 包18井的管理措施及今后设想四川石油管理局川西南矿区黄景荣包18井位于河包场鼻状构造包④大断层中段与包⑦号断层形成的断垒上,1990年6月12日完钻.井深3001m,177.8mm套管下至2873m裸眼完井,产气层位P1m2b—P1m2c,井段2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田开发 气井管理措施 产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储高产有水气井—镇1井管理措施
20
作者 杨开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76-77,共2页
气井投入开发后,要保证气井稳产,高产延长自喷期,提高采收率,一方面取决于气井本身所控制的地质条件,另一方面取决于气井的管理水平。镇1井生产动态特征镇1井于1981年10月8日钻至井深2626m完钻,产层P_1~3 2B,产层中部2387m,21/2"油管... 气井投入开发后,要保证气井稳产,高产延长自喷期,提高采收率,一方面取决于气井本身所控制的地质条件,另一方面取决于气井的管理水平。镇1井生产动态特征镇1井于1981年10月8日钻至井深2626m完钻,产层P_1~3 2B,产层中部2387m,21/2"油管下至井深2376.87m,经两次酸化后测试,套压17.93MPa抽压18.03MPa,产气24.5万m^3/d,原始地层压力为23.OOMPa。于1983年10月12日投入生产,经试采及并间干扰试验分析,该井属独立的裂缝系统。从1983年10月12日投产至1988年3月累计产气0.75亿m^3,产水3.0万m^3,采出程度为7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气井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