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东钻探公司钻井队饮用水质量现状及对策
1
作者 陈立荣 王荣 +1 位作者 曾升泰 余思源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29-330,共2页
本文监测调查了川东钻探公司钻井队饮用水状况 ,从调查的 19个钻井队的水质质量看 ,除一个井队所监测的项目全部合格外 ,其它井队的饮用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 ;同时文章分析了造成该公司钻井队饮用水质量恶劣的原因 。
关键词 饮用水 水质 钻井队 卫生监测 净水器 水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高陡构造钻探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伍贤柱 刘德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1-54,共4页
川东高陡构造钻探难点主要表现在:①地层倾角大,钻进井斜及井斜变化大,井壁稳定性差,钻压及钻具结构受到限制,钻井速度低,上部地层破碎、裂缝溶洞发育,井塌、井漏问题十分突出;②纵向上压力系统复杂,高低压力系统相间,横向上... 川东高陡构造钻探难点主要表现在:①地层倾角大,钻进井斜及井斜变化大,井壁稳定性差,钻压及钻具结构受到限制,钻井速度低,上部地层破碎、裂缝溶洞发育,井塌、井漏问题十分突出;②纵向上压力系统复杂,高低压力系统相间,横向上压力梯度对比性差,事故复杂较多;③高陡构造地面地腹构造复杂、断层裂缝发育、靶区范围狭小,有的井严格按照设计井眼轨迹和靶区要求钻进仍钻遇断层或陡带落空,钻井中靶难度大。经过多年的钻井实践、探索和总结,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川东高陡构造复杂地质条件的钻探技术,文章主要介绍了高陡构造中靶、综合治漏、防塌、取心、深井固井、保护油气层等六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倾角 钻井 川东地区 高陡构造 地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川东地区深井高压气井固井工艺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钟策 周晨表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8,共8页
本文针对川在地区高陡构造地质情况复杂、井深、压力高、产量大、产层多的特点,分析了影响固井质量的因素,气窜的机理。在总结大量的现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归纳出了一套适合川东地区深井高压气井的固井措施及工艺,防止了井口窜气,... 本文针对川在地区高陡构造地质情况复杂、井深、压力高、产量大、产层多的特点,分析了影响固井质量的因素,气窜的机理。在总结大量的现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归纳出了一套适合川东地区深井高压气井的固井措施及工艺,防止了井口窜气,提高了固井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东部地区 高陡构造 深井 高压气井 固井 工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企业集团与股份制浅析──兼论组建四川油气田企业集团
4
作者 冯建铭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73-76,共4页
通过对企业集团与股份制企业制度一般特征及意义的论述,阐明了设立石油企业集团的客观依据及意义,认为股份制尤其是股份有限公司是建立石油企业集团内部各法人实体(尤其是骨干企业)的最佳企业组织形式。同时,根据一些股份制试点企... 通过对企业集团与股份制企业制度一般特征及意义的论述,阐明了设立石油企业集团的客观依据及意义,认为股份制尤其是股份有限公司是建立石油企业集团内部各法人实体(尤其是骨干企业)的最佳企业组织形式。同时,根据一些股份制试点企业的经验教训,提出组建石油企业集团的几点意见,旨在企望建立一个规范化的四川油气田企业集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制度 石油企业集团 股份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和引进组装钻头在川东深井钻探中的技术经济指标剖析
5
作者 王昌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72-74,共3页
近年来,川东石炭系深井的121/4"井眼深度常达3000~5000m,81/2"井眼深度常达4000~5000m’因此,有必要对121/4"和81/2"钻头使用的技术经济指标作分析,以期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加快石炭系深井钻探速度。 1988年,川东钻探公司钻机月速... 近年来,川东石炭系深井的121/4"井眼深度常达3000~5000m,81/2"井眼深度常达4000~5000m’因此,有必要对121/4"和81/2"钻头使用的技术经济指标作分析,以期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加快石炭系深井钻探速度。 1988年,川东钻探公司钻机月速444m,平均机械钻速1.44m/h,但钻井综合成本也是历年最高的。没有仔细优选钻头和认真核算经济指标,是成本上升的因素之一。全年耗用各种规格的钻头2044只,每米的钻头成本81.20元,在材料消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头 深井钻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长兴组——飞仙关组气藏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探讨 被引量:84
6
作者 杨家静 王一刚 +3 位作者 王兰生 文应初 刘划一 周国源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49-353,共5页
四川盆地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和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是“九五”期间的勘探重点 ,通过对长兴组—飞仙关组气藏的烃源岩、储层沥青和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研究 ,确认了上二叠统的滨岸煤系泥岩和海槽相碳酸盐岩为主要烃源岩 ,长兴组—飞仙关... 四川盆地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和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是“九五”期间的勘探重点 ,通过对长兴组—飞仙关组气藏的烃源岩、储层沥青和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研究 ,确认了上二叠统的滨岸煤系泥岩和海槽相碳酸盐岩为主要烃源岩 ,长兴组—飞仙关组气藏天然气主要来源于下伏的上二叠统烃源岩 ,天然气以垂相运移为主 ,飞仙关组部分气藏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较高与储层中膏岩层的分布和热硫酸盐还原作用有关 ,上述这些特征与沉积相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 地球化学特征 四川盆地 上二叠统 长兴组 飞仙关组 生物礁 硫化氢 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R对深部碳酸盐岩储层的溶蚀改造——四川盆地深部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形成的重要方式 被引量:206
7
作者 朱光有 张水昌 +3 位作者 梁英波 马永生 戴金星 周国源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182-2194,共13页
四川盆地海相层系发现的大气藏部含或高舍硫化氢,都发育一定厚度的优质储层,而且优质储层与硫化氢分布具有密切的关系,即气藏硫化氢含量越高,储层性质越好,气藏产能也越大。研究发现,在 TSR(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过程中,随着膏质岩类... 四川盆地海相层系发现的大气藏部含或高舍硫化氢,都发育一定厚度的优质储层,而且优质储层与硫化氢分布具有密切的关系,即气藏硫化氢含量越高,储层性质越好,气藏产能也越大。研究发现,在 TSR(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过程中,随着膏质岩类的溶解(为 TSR 反应提供 SO_4^(2-)),使储集孔隙初步得到改善;而 TSR 产生的硫化氢溶于水形成的氢硫酸,具有强烈腐蚀性,加速了储层中白云岩的溶蚀,形成孔隙极其发育的海绵状孔洞体系,并呈层状分布。电镜下可以清晰看到白云石晶面的溶蚀坑及溶孔中 TSR 产生的硫磺晶体。溶孔中自生碳酸盐的碳同位素在-10.3‰~18.2‰,而地层碳酸盐的碳同位素在+3.7‰~+0.9‰,证实了 TSR 过程中有机-无机的相互作用,即有机成因烃类中的碳转移到次生碳酸盐岩中。包裹体分析表明,次生方解石中的包体富含硫化氢,且均一温度多数在160℃以上,具备 TSR 发生的温度条件;硫化氢和硫磺的硫同位素比地层硫酸盐的硫同位素偏轻8‰左右,是 TSR 作用的证据。因此高含硫化氢气藏的优质储层是在早期埋藏溶蚀作用的基础上,后期发生 TSR 及其形成的酸性流体对深埋碳酸盐岩储层再次进行深刻改造和强烈溶蚀作用的结果;同时可以运用硫化氢来预测碳酸盐岩优质储层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R 硫化氢 埋藏溶蚀 深部碳酸盐岩储层 飞仙关组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天然气特征及气源 被引量:220
8
作者 朱光有 张水昌 +4 位作者 梁英波 马永生 戴金星 李剑 周国源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4-248,共15页
四川盆地是一个大型复合含气为主、含油为辅的叠合盆地。多旋回的沉积演化过程,孕育了多套海相、陆相烃源岩,且不同区域发育不同成因类型的烃源岩。目前下寒武统、志留系、下二叠统、上二叠统和上三叠统五套主要烃源岩均已进入高演化阶... 四川盆地是一个大型复合含气为主、含油为辅的叠合盆地。多旋回的沉积演化过程,孕育了多套海相、陆相烃源岩,且不同区域发育不同成因类型的烃源岩。目前下寒武统、志留系、下二叠统、上二叠统和上三叠统五套主要烃源岩均已进入高演化阶段,并以成气为主。由于多阶成烃、混源聚集和后期遭受TSR次生蚀变等成藏过程的复杂性使得天然气组分较干、碳同位素组成复杂,常规方法进行气源对比较困难。文中在对四川盆地沉积演化背景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有效烃源岩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的探讨,分区域进行了气藏的分析,特别是对天然气组分、非烃组成(H2S、CO2、N2等)和碳同位素等资料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基本确定了各区块各含气层系的主力源岩。认为川东主力产层石炭系、三叠系和二叠系的气源分别为志留系、上二叠统龙潭组和下二叠统;川南气区震旦系灯影组、寒武系、二叠系和三叠系产层的气源分别主要来自下寒武统,上、下二叠系源岩;川西气区侏罗系和三叠系须家河组主产层的气源主要来自三叠系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下二叠统和嘉陵江组产层气源则可能主要来自二叠系;川中主要为产油区,下侏罗统自流井群原油应来自侏罗系源岩,浅部层系气源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的陆相烃源岩,深部气藏则为寒武系烃源岩。由于川东北部烃源岩发育层数最多,且质量都较好,因此川东北部是烃类最富集的地区,也是勘探潜力最大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天然气 气源 碳同位素 硫化氢 T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高含H_2S天然气的分布与TSR成因证据 被引量:104
9
作者 朱光有 张水昌 +3 位作者 梁英波 马永生 郭彤楼 周国源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08-1218,共11页
四川盆地是中国高含硫化氢天然气分布最集中的地区,目前已在震旦系(威远气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罗家寨、普光、渡口河、铁山坡、七里北)、嘉陵江组(卧龙河)和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磨溪、中坝)发现了近10个高含硫化氢的大中型气田(藏),探... 四川盆地是中国高含硫化氢天然气分布最集中的地区,目前已在震旦系(威远气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罗家寨、普光、渡口河、铁山坡、七里北)、嘉陵江组(卧龙河)和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磨溪、中坝)发现了近10个高含硫化氢的大中型气田(藏),探明储量5000×108m3。这些高含硫化氢气藏普遍经历过较大的埋深过程(储层经历过较高温度),储层上下或储层中间均发育有膏质岩类,且气源充足,具备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ThermochemicalSulfateReduction,TSR)发生的物质基础和热动力条件。从气藏地质特征以及天然气组成和碳、硫同位素等方面的证据表明,四川盆地中、下三叠统和震旦系气藏的硫化氢属于TSR成因。而且TSR对烃类的大量选择性消耗一方面导致天然气干燥系数增大,另一方面导致气藏充满度降低,气藏压力系数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S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 飞仙关组 震旦系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R(H_2S)对石油天然气工业的积极性研究——H_2S的形成过程促进储层次生孔隙的发育 被引量:52
10
作者 朱光有 张水昌 +3 位作者 马永生 梁英波 郭彤楼 周国源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1-149,共9页
TSR(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是高含硫化氢天然气形成的重要途径,是指烃类在高温条件下将硫酸盐还原生成H2S、CO2等酸性气体的过程。由于硫化氢的剧毒和强腐蚀性,在石油天然气行业的钻井、完井、修井、净化加工以及运输等各个方面的危害... TSR(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是高含硫化氢天然气形成的重要途径,是指烃类在高温条件下将硫酸盐还原生成H2S、CO2等酸性气体的过程。由于硫化氢的剧毒和强腐蚀性,在石油天然气行业的钻井、完井、修井、净化加工以及运输等各个方面的危害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对硫化氢和TSR的评价一直是负面的,在油气勘探中更多是在回避。最近研究发现,TSR作用对石油天然气工业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TSR的发生,首先需要硫酸盐类溶解提供SO42-,储集空间得到初步改善;其次TSR反应形成的硫化氢,溶于水后显示出较强的酸性溶蚀作用,对白云岩储层具有最佳的溶蚀效果。在高温条件和储层中地层水的作用下,硫化氢与白云岩发生较强烈的酸性流体-岩石相互作用(水岩反应),促进了白云岩次生孔洞的发育和高孔高渗优质储集层的形成,使油气储层保存下限增大和深部天然气聚集成藏成为可能。而目前飞仙关组高含硫化氢气藏普遍压力系数小、充满度低,这与TSR及硫化氢对储层溶蚀导致储集空间增容有关。四川盆地油气勘探结果证实,所有高含硫化氢天然气藏均对应了次生孔隙十分发育的优质储层,岩性主要以白云岩为主,储层埋藏深度超过8 000 m时依然发育优质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TSR 次生孔隙 流体-岩石相互作用 深部储层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上二叠统生物礁气藏多元信息综合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刘划一 王一刚 +3 位作者 杨雨 张静 余晓锋 李红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3-18,共6页
川东上二叠统生物礁气藏属碳酸盐岩岩性圈闭,礁岩和非礁地层物性差异小,非均质性强,地震识别预测难度大,多解性问题突出。在进一步研究生物礁气藏分布规律,深化对地震异常现象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寻找较大型的陆棚边缘礁气藏为... 川东上二叠统生物礁气藏属碳酸盐岩岩性圈闭,礁岩和非礁地层物性差异小,非均质性强,地震识别预测难度大,多解性问题突出。在进一步研究生物礁气藏分布规律,深化对地震异常现象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寻找较大型的陆棚边缘礁气藏为主要目标,以沉积相—地震相精细解释为核心内容,以地质为基础,测井为桥梁,地震为主要拓展手段的生物礁多元信息综合预测方法。包括三个方面相互有机联系的工作:①通过大量钻井和测井资料对比研究,重塑上二叠统岩相古地理环境,建立了本区长兴组碳酸盐岩缓坡相沉积相模式;②精细对比解释地震相及其变化的地质含义,建立了与沉积相模式对应的地震相变响应模式,进而解释沉积微相展布,预测陆棚边缘礁发育的有利地区;③针对有利相带内的边缘礁目标,探索应用各种正反演精细处理手段,进一步落实有利的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油气藏 沉积相 气藏 地震勘探 二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飞仙关组高含H_2S气藏特征与TSR对烃类的消耗作用 被引量:66
12
作者 朱光有 张水昌 +3 位作者 梁英波 马永生 周国源 戴金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0-308,共9页
四川盆地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近年来发现了罗家寨、渡口河、铁山坡、普光等多个大、中型气田,它们均以高含硫化氧(H2S在气体组分中占10%~17%,平均为14%)为最显著特征。深入研究后发现,虽然这些大型鲕滩气藏储量规模较大,单井... 四川盆地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近年来发现了罗家寨、渡口河、铁山坡、普光等多个大、中型气田,它们均以高含硫化氧(H2S在气体组分中占10%~17%,平均为14%)为最显著特征。深入研究后发现,虽然这些大型鲕滩气藏储量规模较大,单井产量高;但是这些气藏充满度普遍偏低(在25%~91%之间),压力系数不高(大部分小于1.2)。从成藏条件来看,该区鲕粒溶蚀孔隙发育,有效储层厚度大,二叠系龙潭组、志留系龙马溪组优质烃源岩十分发育,油气源充沛,而且由断层构成的疏导体系发育,泥岩及膏质岩类组成的盖层封盖性良好,因此气藏的低充满度现象,可能是圈闭中发生过大量烃类的损耗或消耗。由于川东北飞仙关组H2S是烃类和硫酸盐在储层中发生热化学反应(TSR)形成的,气藏中硫化氢含量与压力系数、地层水矿化度、烃类含量等都存在反相关关系,因此飞仙关组高含硫化氢气藏压力系数小、充满度低,很可能是烃类被TSR大量消耗和储集空间增容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地层压力 地层水 充满度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TSR) 下三叠统飞仙关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宣汉—开江地区恶性井漏特征及地质因素 被引量:26
13
作者 王维斌 马廷虎 邓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0-92,共3页
川东北部宣汉—开江地区目前为川东地区天然气勘探的主要区块,钻井中井漏普遍,给钻井生产带来重大损失,严重影响井下施工安全。因此,正确认识漏失的性质、原因以预防和采取有效措施治理井漏是宣汉—开江地区钻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川东北部宣汉—开江地区目前为川东地区天然气勘探的主要区块,钻井中井漏普遍,给钻井生产带来重大损失,严重影响井下施工安全。因此,正确认识漏失的性质、原因以预防和采取有效措施治理井漏是宣汉—开江地区钻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对宣汉—开江地区恶性井漏的特点及地质因素进行了分析,该区恶性井漏的特点是漏失井段长,漏失层段多,漏速大,漏失量大;沙溪庙组—自流井组、嘉五1 亚段及飞仙关组地层恶性井漏特征明显,发生的频率高。资料表明,发生恶性井漏的漏层的漏失通道及储液空间主要为大型溶洞或大型裂缝系统;纵向压力剖面上,近地表正常静水柱压力带常发生恶性井漏,压力过渡带恶性井漏发生的频率相对较高,异常高压带较少发生恶性井漏;不同的压力带及复杂压力系统共存条件下,容易产生新的漏失通道或储液空间,诱发恶性漏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漏 钻井 漏失层 川东北 压力系统 异常高压 裂缝系统 压力带 地质因素 飞仙关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白云岩成因类型 被引量:37
14
作者 穆曙光 周茂 华永川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3-27,共5页
本文研究了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白云岩的岩石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指出区内由泥—微晶白云石构成的白云岩,是在盐度较高的潮坪和局限—半局限台地泻湖环境中沉积的碳酸盐沉积物经准同生白云化作用改造而成的,岩石的孔、渗性... 本文研究了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白云岩的岩石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指出区内由泥—微晶白云石构成的白云岩,是在盐度较高的潮坪和局限—半局限台地泻湖环境中沉积的碳酸盐沉积物经准同生白云化作用改造而成的,岩石的孔、渗性均较差,且具有相对较重的碳、氧同位素,阴极发光呈暗红色,有序度很低,两相包裹体的均化温度约40℃;且残余颗粒结构(鲕粒、内碎屑)的粉晶白云岩,是滩、坝等高能环境中的颗粒灰岩经成岩早、中期混合水白云化作用形成的,具有较好的孔、渗性,碳、氧同位素相对较重,阴极发光仅显微弱的暗紫红色,有序度较低,两相包裹体的均化温度约为65℃;而细晶白云岩则是与受断裂作用有关的晚期埋藏白云化作用的产物,其孔、渗性极佳,碳、氧同位素值较轻,阴极发光仅在晶体边缘见红光,有序度较高,两相包裹体均化温度超过120℃,是十分有利的碳酸盐储层。通过对铁山、双家坝构造的综合研究和钻探表明,该区的细晶白云岩对油气的聚集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三叠世 岩石学 成岩作用 白云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标准下川东钻井废水处理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立荣 王荣 +1 位作者 陈世宏 杨萍 《钻采工艺》 CAS 2000年第6期71-73,共3页
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所勘探区域的勘探井点大都落在重庆市境内环境敏感的田园中 ,给勘探钻井的环境保护工作增加了困难。现有的废水处理工艺已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新的污水排放标准 ,必须进行改进。文章根据国家颁布的新的水污染... 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所勘探区域的勘探井点大都落在重庆市境内环境敏感的田园中 ,给勘探钻井的环境保护工作增加了困难。现有的废水处理工艺已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新的污水排放标准 ,必须进行改进。文章根据国家颁布的新的水污染排放标准 ,统计分析了该公司钻井废水治理全面达标率现状 ,找出了影响全面达标率的主要因素 ,并进一步对 5年来我公司所钻的近 10 0口井 ,共进行的近 40 0余次监测结果中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 ,找出了与新标准要求下的差距 ,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 钻井废水 排放标准 川东地区 石油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深井固井技术 被引量:14
16
作者 刘德平 付华才 +1 位作者 吴林龙 何仕宝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17,共2页
川东地区地质情况复杂,上部地层为低压漏失层,裂缝、溶洞发育,下部为高压气层,气产量大、关井 压力高、硫化氢含量高,同一裸眼中气显示层段多、压力系统复杂、高低压力同存。针对川东复杂地质情况固井采 用正反注水泥技术、分级注水泥... 川东地区地质情况复杂,上部地层为低压漏失层,裂缝、溶洞发育,下部为高压气层,气产量大、关井 压力高、硫化氢含量高,同一裸眼中气显示层段多、压力系统复杂、高低压力同存。针对川东复杂地质情况固井采 用正反注水泥技术、分级注水泥技术、平衡压力固井技术、抗盐水泥浆体系等固井工艺技术,确保了川东深井复杂 井固井质量,固井质量合格率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深井 固井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高陡构造碳酸盐岩钻井技术发展方向 被引量:14
17
作者 胥永杰 黄卫平 曾庆旭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7-50,共4页
川东高陡构造带是四川盆地主要的天然气产区。但区内陡构造碳酸盐岩钻井地质条件特别复杂。主要表现在 :浅—中层恶性井漏 ,上部泥页岩及膏盐层垮塌 ,纵向上多产层、多压力系统 ,压力系数悬殊大、横向上储层分布不稳定 ,储层类型多样化 ... 川东高陡构造带是四川盆地主要的天然气产区。但区内陡构造碳酸盐岩钻井地质条件特别复杂。主要表现在 :浅—中层恶性井漏 ,上部泥页岩及膏盐层垮塌 ,纵向上多产层、多压力系统 ,压力系数悬殊大、横向上储层分布不稳定 ,储层类型多样化 ,地层压力变化大 ,对比性差、中靶难度大和天然气H2 S含量高。造成钻井复杂情况多 ,事故风险大 ,严重制约深井钻井速度的提高。文中根据目前技术发展趋势 ,针对高陡构造钻井难点 ,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应重点组织攻关并尽快推广的几项钻井实用技术 ,包括深化地质规律特性的认识 ,防漏治漏、防斜打快、井身结构挖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构造 碳酸盐岩 复杂岩性 石油钻井 钻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高陡构造上部大倾角地层钻井防斜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华 刘德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4-65,共2页
川东高陡构造上部地层倾角较大 (最高达 85°) ,其大倾角地层铅垂厚度一般在 15 0 0~ 2 5 0 0m ,岩性以泥页岩为主 ,该段钻井井斜控制难度大、钻井速度低。针对这一钻井难点 ,开展了钟摆钻具、偏轴接头、钟摆钻具带偏轴接头等防斜... 川东高陡构造上部地层倾角较大 (最高达 85°) ,其大倾角地层铅垂厚度一般在 15 0 0~ 2 5 0 0m ,岩性以泥页岩为主 ,该段钻井井斜控制难度大、钻井速度低。针对这一钻井难点 ,开展了钟摆钻具、偏轴接头、钟摆钻具带偏轴接头等防斜钻具结构的研究试验和对比 ,钟摆钻具带偏轴接头钻具结构在井斜控制相当的条件下钻压较其它防斜钻具结构有较大提高。通过在天东 85等井试验钟摆钻具带偏轴接头钻具结构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技术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 高陡构造 大倾角地层 石油钻井 地质特点 防斜 防斜钻具 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地区高陡构造带天然气富集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路中侃 魏小薇 罗洪模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27-39,106-107,共15页
川东地区石炭系是四川盆地的主要产气层,高陡背斜带是石炭系天然气的主要富集区带。高陡背斜带属隔挡式平行褶皱,纵向变异很大,形成多种圈闭类型,具有不同的气、水分布规律。石炭系为海湾型潮坪沉积,暴露程度很高,烃源岩为下志留... 川东地区石炭系是四川盆地的主要产气层,高陡背斜带是石炭系天然气的主要富集区带。高陡背斜带属隔挡式平行褶皱,纵向变异很大,形成多种圈闭类型,具有不同的气、水分布规律。石炭系为海湾型潮坪沉积,暴露程度很高,烃源岩为下志留统暗色泥页岩,生、排烃量极为丰富。石炭系的主要储集岩是粒屑白云岩、藻白云岩,孔隙以次生溶孔为主。将成藏系统概念引入石炭系天然气的资源评价,并应用气力场和压力封闭理论,从成因上对石炭系成藏系统进行了分类。在综合研究烃类演化、孔隙演化、构造发展和烃类运聚等的时空配置基础上,建立了石炭系成藏模式。认为有效厚度大的储集层、印支-燕山期的古隆起背景、喜山期形成的盖层完整的圈闭和现今水势过渡区和低热区叠合的区域,是石炭系天然气富集和大中型气田勘探目标分布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石炭纪 构造带 气藏形成 气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气体钻进后的钻井液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冯学荣 贾兴明 +1 位作者 周华安 高升科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8-20,83,共4页
川东北地区大部分采用气体钻进的井段为上部地层,主要岩性为泥页岩,气体钻进后替入水基钻井液,经常发生复杂情况。分析了气体钻进后顶替钻井液初期容易发生井塌、井漏等复杂情况的原因,介绍了解决川东北地区气体钻进后井壁失稳的钻井液... 川东北地区大部分采用气体钻进的井段为上部地层,主要岩性为泥页岩,气体钻进后替入水基钻井液,经常发生复杂情况。分析了气体钻进后顶替钻井液初期容易发生井塌、井漏等复杂情况的原因,介绍了解决川东北地区气体钻进后井壁失稳的钻井液技术对策、技术方案及防止井壁失稳的钻井液工艺技术。在七北101井、东升1井现场应用证明,该工艺技术可行,解决了气体钻进后井壁失稳、严重井漏的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北地区 气体钻井 替浆 井眼稳定 井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