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爆破源地震反射波三分量记录理论地震图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姚陈
陈祥国
唐建侯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10-217,共8页
本文用各向异性反射率法计算爆破源反射地震的理论地震图。对比了各向同性介质的反射记录,讨论了水平叠层各向异性和裂隙各向异性对体波三分量记录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裂隙各向异性导致转换横波分裂,并使横向记录分量出现波动。这...
本文用各向异性反射率法计算爆破源反射地震的理论地震图。对比了各向同性介质的反射记录,讨论了水平叠层各向异性和裂隙各向异性对体波三分量记录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裂隙各向异性导致转换横波分裂,并使横向记录分量出现波动。这种转换横波的分裂和快渡偏振方向的定向性难以用各向同性和水平横向各向同性传播来模拟。由此提出,爆破源反射地震三分量记录中横向记录剖面上出现的可连续追踪的转换波是探测介质方位各向异性的一个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源
地震勘探
三分量记录
地震反射波
地震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仿真含裂隙地层地震记录的研究
2
作者
李文林
王鳕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51-62,共12页
本文介绍了含裂隙地层二线介质体的三分量波动方程和吸收边界条件,叙述了不同裂隙性质地层的仿真单炮记录和横渡叠加时间剖面的正演方法,给出了模型及实际的横波叠加剖面仿真实例。证明了本方法在地震记录波形特征分析以及时地震资料...
本文介绍了含裂隙地层二线介质体的三分量波动方程和吸收边界条件,叙述了不同裂隙性质地层的仿真单炮记录和横渡叠加时间剖面的正演方法,给出了模型及实际的横波叠加剖面仿真实例。证明了本方法在地震记录波形特征分析以及时地震资料作出合理的地质解释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裂隙
密度
地震记录
仿真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小波分析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
被引量:
14
3
作者
何光明
高如曾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57-263,共7页
将小波分析用于高分辨率处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利用小波分解的特性将地震记录分解成不同的频道成分,然后进行增益控制,使各频道记录的振幅叠加结果逼近一个标准子波的振幅谱,从而实现提高分辨率的目的。此法称为谱子波化方法。
关键词
滤波
小波分析
高分辨率
地震数据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分形理论在油气检测中的尝试
被引量:
17
4
作者
何光明
高如曾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753-756,共4页
由于碳酸盐岩具有非均质、裂缝性的特点,使得碳酸盐岩的油气检测更加困难。采用分形理论有可能为解决这类复杂问题带来曙光。描述分形的定量参数叫做分维(或分数维)。本文介绍了两种计算分维的方法:时间序列的分维计算和根据振幅谱计算...
由于碳酸盐岩具有非均质、裂缝性的特点,使得碳酸盐岩的油气检测更加困难。采用分形理论有可能为解决这类复杂问题带来曙光。描述分形的定量参数叫做分维(或分数维)。本文介绍了两种计算分维的方法:时间序列的分维计算和根据振幅谱计算分维。我们用这两种方法对四川丹凤场气田的一条联井剖面进行了计算,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它解答了原来多参数预测的遗留问题。我们认为分形理论在油气检测中的应用具有较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理论
分维
油气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拾取裂隙密度的新方法
被引量:
8
5
作者
李文林
李承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86-293,共8页
在以寻找目的层的裂隙发育带为首要任务的现阶段,利用多波信息求取裂隙密度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给出了一种拾取裂隙密度的新方法。并首次推出了各向异性因子与裂隙密度的关系。依据这一重要的关系式,可以制作...
在以寻找目的层的裂隙发育带为首要任务的现阶段,利用多波信息求取裂隙密度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给出了一种拾取裂隙密度的新方法。并首次推出了各向异性因子与裂隙密度的关系。依据这一重要的关系式,可以制作出反映各向异性因子与裂隙密度关系的曲线量板,再结合各向异性因子系数剖面,可简便地拾取出裂隙密度值。实例计算表明,所得结果与实际资料吻合较好,有益于确定裂隙性储层的裂隙发育程度和裂隙带的走向,是一种实用的有价值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裂隙
密度
预测
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效模拟退火剩余静校正
被引量:
8
6
作者
唐建侯
张金山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82-387,共6页
模拟退火是一个MonteCarlo优化过程,它摹仿了退火的物理过程,能较好地克服低信噪比、大静校正值引起的周期跳跃问题,便获得的解近于真实的情况。但由于其计算机运行时间长,温度难确定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本文在模拟退火剩余静校正...
模拟退火是一个MonteCarlo优化过程,它摹仿了退火的物理过程,能较好地克服低信噪比、大静校正值引起的周期跳跃问题,便获得的解近于真实的情况。但由于其计算机运行时间长,温度难确定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本文在模拟退火剩余静校正中阐述了后验概率的求取方法,利用求取后验概率的公式自动确定起始温度,并根据退火原理实现温度的自动控制和门槛位自动转换。利用这些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收敛速度,减少迭代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静校正
模拟退火法
地震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地震速度反演重建声波曲线
被引量:
6
7
作者
何光明
高如曾
+1 位作者
韩德贵
康昆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27-133,共7页
由于受地震仪器观测精度及计算机处理能力的限制,地震反演的速度曲线所能达到的分辨率能力,不能满足勘探目标的需要(例如,10m以内的薄互层反演)。现设想地层沉积结构具有分形的特征,则可通过分形计算求得速度变化细节,尽可能地...
由于受地震仪器观测精度及计算机处理能力的限制,地震反演的速度曲线所能达到的分辨率能力,不能满足勘探目标的需要(例如,10m以内的薄互层反演)。现设想地层沉积结构具有分形的特征,则可通过分形计算求得速度变化细节,尽可能地逼近实测的声波曲线。我们将这种由地震速度反演曲线进行分形计算的结果称为“重建的声波曲线”。通过对实际资料的试算表明,在声测资料较理想的情况下,重建的声波曲线与实测的声波测井曲线有很好的相关性,其相关值可以达到0.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演
声波测井
曲线
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波理论及其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
7
8
作者
蒋录全
何光明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9-93,98,共6页
介绍了小波理论在地震勘探领域中的“时变滤波(去噪)”、“信号分离”、“地震成象处理”、“高分辨处理”、“数据压缩”等诸多环节中的应用,以及小波理论在“波动方程求解”、“求取地层反射系数”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地震勘探
地震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转换波变速抽道速度分析方法
被引量:
10
9
作者
何宗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42-447,共6页
转换波反射点不在炮点-检波点的中心点正下方,其偏离中心点的距离随转换横渡速度Vs和反射点深度h的变化而变化。地面接收到的来自地下某点的转换波反射信号到达时间也不遵循(纵波反射的)双曲线规律,因此不能用纵波速度分析法对转换...
转换波反射点不在炮点-检波点的中心点正下方,其偏离中心点的距离随转换横渡速度Vs和反射点深度h的变化而变化。地面接收到的来自地下某点的转换波反射信号到达时间也不遵循(纵波反射的)双曲线规律,因此不能用纵波速度分析法对转换波进行分析。本文提出的在纵向上接深度变化、而在横向上作变速抽道的转换波叠加速度谱分析方法,避开了转换波反射的不对称性和信号到达时间的非双曲线特征所带来的困难,使转换波的速度精确分析成为现实。应用本文方法对92LYS501测线实际转换渡地震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分析
转换横波
地震勘探
数据处理
地震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吐哈盆地HYS反转构造及其平衡演化
被引量:
4
10
作者
刘光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13-417,共5页
吐哈盆地HYS构造从晚中生代至新生代经历了拉张伸展期、挤压抬升期、伸展拗陷期和强烈挤压褶皱期等演化阶段。拉张伸展期盆地引张伸展,断层为正断层,形成半地堑式构造单元;挤压抬升期,盆地受挤压抬升,断层活化为逆断层,伴随产生...
吐哈盆地HYS构造从晚中生代至新生代经历了拉张伸展期、挤压抬升期、伸展拗陷期和强烈挤压褶皱期等演化阶段。拉张伸展期盆地引张伸展,断层为正断层,形成半地堑式构造单元;挤压抬升期,盆地受挤压抬升,断层活化为逆断层,伴随产生弱压缩褶皱;伸展拗陷期盆地再次引张伸展,断层转化为正断层,盆地呈拗陷沉降;强烈挤压褶皱期,受挤压应力场的作用,断层又活化为逆断层,并伴随断层产生相关的褶皱,形成了正反转构造和复杂的地层构造关系。后期的强烈挤压褶皱反转虽然形成了油气的聚集场所,但同时又破坏了构造圈闭的完整性及其保存条件,不利于构造油气藏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张
挤压
反转构造
HYS
油气聚集
吐哈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震数据反演中的Monte-Carlo算法、模拟退火算法(SA)及遗传算法(GA)
被引量:
2
11
作者
蒋录全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8-36,共9页
Monte-Carlo反演方法不是从方程出发直接求反问题,而是在可行解空间中随机产生一系列搜索点,通过检验各搜索点得到反问题的解,该方法具有很强的抗噪音能力,不需对问题作任何线性近似.模拟退火技术是把最优化问题与统计...
Monte-Carlo反演方法不是从方程出发直接求反问题,而是在可行解空间中随机产生一系列搜索点,通过检验各搜索点得到反问题的解,该方法具有很强的抗噪音能力,不需对问题作任何线性近似.模拟退火技术是把最优化问题与统计力学中热平衡问题进行类比得来的,它是一种最优化技术,把我们要找极值的函数看成是整个系统的能量函数,任一时制的系统状态则看成是模型空间的一个点.其优点是可避免陷入局部极小值,缺点是计算量很大。遗传算法(GA)这种新的“全局优化”算法的出现早于模拟退火十多年。GA的实质是应用于一个模型群体的一组运算,使我们得到一个新的群体,它比上一代成员有更大的期望平均拟合度。上述三种用于反演问题求解的算法已广泛地应用在地球物理求解中,已成为求解非线性反问题的有力数学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反演
算法
地震勘探
地震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含裂隙介质中弹性波场正演模拟
12
作者
李文林
李承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13-723,共11页
应用定向分布裂隙介质中弹性波场正演理论,导出各向异性介质吸收边界条件,对同一地质模型模拟出不同裂隙性质、不同裂隙密度的地面合成记录和VSP记录。结果表明,充填裂隙介质和干裂隙介质的地震波场特征有明显的差别,干裂隙介质的...
应用定向分布裂隙介质中弹性波场正演理论,导出各向异性介质吸收边界条件,对同一地质模型模拟出不同裂隙性质、不同裂隙密度的地面合成记录和VSP记录。结果表明,充填裂隙介质和干裂隙介质的地震波场特征有明显的差别,干裂隙介质的横波分裂现象更为明显。这种分裂现象与裂隙密度有关,裂隙密度越大,分裂现象越明显。同时还表明,地面合成记录的转换波分裂现象比VSP记录更明显,而地面记录反射横波分裂现象又不及VSP记录易于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
介质
弹性波场
正演模拟
VSP记录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陡倾界面的VSP反射点轨迹规律的分析
被引量:
4
13
作者
吴希光
朱正永
曾忠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6-48,128,共14页
本文导出了VSP的二维和三维垂直时距曲线及极小点坐标的表达式,并根据已知参数提出对VSP空间反射点轨迹分布的分析方法。在较系统研究反射点随界面深度、界面倾角、井源距、观测深度、震源方位变化的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揭示了VSP与地面...
本文导出了VSP的二维和三维垂直时距曲线及极小点坐标的表达式,并根据已知参数提出对VSP空间反射点轨迹分布的分析方法。在较系统研究反射点随界面深度、界面倾角、井源距、观测深度、震源方位变化的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揭示了VSP与地面共炮点道集反射点的分布关系。这项成果应用于VSP陡倾界面的观测系统设计,可设计出合适的参数;应用于VSP实际资料的解释,可确定出反射点成像的准确位置,并能正确地与地面地震偏移剖面进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地震剖面
三维成像规律
反射点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区纵、横波联合勘探的野外观测方法
14
作者
邓富求
夏剑辉
卢明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733-743,799,共12页
通过对四川山区纵、横波联合勘探方法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用炸药震源激发横波的新方法——导向延迟爆炸法。该方法是在激发井旁打一排导向井,并在导向井内置一小药包(导向药包),用延迟爆炸技术使其先于激发井内的主药包爆炸,待造成岩...
通过对四川山区纵、横波联合勘探方法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用炸药震源激发横波的新方法——导向延迟爆炸法。该方法是在激发井旁打一排导向井,并在导向井内置一小药包(导向药包),用延迟爆炸技术使其先于激发井内的主药包爆炸,待造成岩土排出、形成空洞或爆破漏斗后,主药包才开始爆炸。这样,可增大主药包爆轰时所产生的定向剪切力,使之产生较强的水平偏振。用此法所获得的横波记录能量很强,信噪比高。文中还研究了炸药震源(导向延迟爆炸)与水平检波器的方向性,证实了导向延迟爆炸所激发的横波是SH波(水平偏振横波)。另外,根据震源激发机制和纵波与SH波的噪声特点及其时一空域分布关系,提出了山区纵、横波联合勘探的野外观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波震源
导向延迟爆炸
导向井
联合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震成像的分辨率:都是视角问题吗?
15
作者
Stewart A.Levin
尹国庆
《石油物探译丛》
1999年第1期52-58,32,共8页
传统的地震数据波动方程偏移是把声波的传播和成像条件组合起来生成地震剖面。积分偏移法隐含地把波动方程的高频射线渐近与随射线而变的成像条件组合起来。人们已广泛地研究过因声波产生(如震源带宽)、地下传播(如衰减)和记录(如检波...
传统的地震数据波动方程偏移是把声波的传播和成像条件组合起来生成地震剖面。积分偏移法隐含地把波动方程的高频射线渐近与随射线而变的成像条件组合起来。人们已广泛地研究过因声波产生(如震源带宽)、地下传播(如衰减)和记录(如检波器排列与孔径)作用所造成的地下分辨率的固有极限。本文将研究成像条件的选择是怎样(或是否)影响分辨率的。我们将详细看到,陡倾反射层纵向分辨率经过偏移最先降低的偏移子波拉伸现象,它既不是成像条件的假象,也不是陡倾反射层分辨率的降低。事实上,我们会发现在叠前数据的地震成像中,陡倾的反射层要比水平地层更容易分辨。最后,用一个简单的多次波反射实例,对地震反演中薄层调谐分析的概念“超分辨率”进行了探索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成像
零炮检距
分辨率
地震勘探
地震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艾伯塔山前数据集的叠前深度偏移——Husky经验
16
作者
W.-J.Wu
张翠兰
《石油物探译丛》
1998年第6期30-36,共7页
我们通过使用许多偏移和速度分析技术,用迭代生成了艾伯塔山前测线的深度图像。很明显,在对山前数据集的陡倾层进行成像时,逆冲断层带的地质构造不符合高程基准面校正和共中心点叠加的常规假设。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我们使用了地形偏移。...
我们通过使用许多偏移和速度分析技术,用迭代生成了艾伯塔山前测线的深度图像。很明显,在对山前数据集的陡倾层进行成像时,逆冲断层带的地质构造不符合高程基准面校正和共中心点叠加的常规假设。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我们使用了地形偏移。在这种偏移中,用具有正确的激发和接收高程的数据进行叠前深度偏移。与常规处理相比,地形偏移能生成陡倾浅反射层的增强图像。除了地形偏移外,我们还将叠前深度偏移同不断地修改速度深度模型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使用了许多准则,这些准则要求我们的速度计算能产生一个聚焦图像,而且共图像道集的偏移深度与炮检距无关。通过一系列涉及叠前偏移速度分析和构造解释的迭代和解释步骤计算出速度模型。深度偏移与速度模型的叠加一般能显示出速度边界和反射层之间的一致性。利用叠前逆时深度偏移再加上仔细的地质解释能产生效果很好的地震深度刮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深度偏移
建模
数据集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爆破源地震反射波三分量记录理论地震图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姚陈
陈祥国
唐建侯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质
研究所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
研究所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调处研究所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10-21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重点科技项目
文摘
本文用各向异性反射率法计算爆破源反射地震的理论地震图。对比了各向同性介质的反射记录,讨论了水平叠层各向异性和裂隙各向异性对体波三分量记录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裂隙各向异性导致转换横波分裂,并使横向记录分量出现波动。这种转换横波的分裂和快渡偏振方向的定向性难以用各向同性和水平横向各向同性传播来模拟。由此提出,爆破源反射地震三分量记录中横向记录剖面上出现的可连续追踪的转换波是探测介质方位各向异性的一个重要标志。
关键词
爆破源
地震勘探
三分量记录
地震反射波
地震图
Keywords
dynamite source, azimuthal anisotropy, fracture anisotropy,three-component record, reflective converted wave, polarization
分类号
P631.425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仿真含裂隙地层地震记录的研究
2
作者
李文林
王鳕
机构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调处研究所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51-62,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本文介绍了含裂隙地层二线介质体的三分量波动方程和吸收边界条件,叙述了不同裂隙性质地层的仿真单炮记录和横渡叠加时间剖面的正演方法,给出了模型及实际的横波叠加剖面仿真实例。证明了本方法在地震记录波形特征分析以及时地震资料作出合理的地质解释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
各向异性
裂隙
密度
地震记录
仿真
地震勘探
Keywords
Anisotropy, Fracture Density, Seismogram, Emulation
分类号
P631.42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小波分析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
被引量:
14
3
作者
何光明
高如曾
机构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调处研究所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57-263,共7页
文摘
将小波分析用于高分辨率处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利用小波分解的特性将地震记录分解成不同的频道成分,然后进行增益控制,使各频道记录的振幅叠加结果逼近一个标准子波的振幅谱,从而实现提高分辨率的目的。此法称为谱子波化方法。
关键词
滤波
小波分析
高分辨率
地震数据
地震勘探
Keywords
data filtering, wavelet analysis, high resolution, spectrum waveleting
分类号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分形理论在油气检测中的尝试
被引量:
17
4
作者
何光明
高如曾
机构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调处研究所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753-756,共4页
文摘
由于碳酸盐岩具有非均质、裂缝性的特点,使得碳酸盐岩的油气检测更加困难。采用分形理论有可能为解决这类复杂问题带来曙光。描述分形的定量参数叫做分维(或分数维)。本文介绍了两种计算分维的方法:时间序列的分维计算和根据振幅谱计算分维。我们用这两种方法对四川丹凤场气田的一条联井剖面进行了计算,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它解答了原来多参数预测的遗留问题。我们认为分形理论在油气检测中的应用具有较大的潜力。
关键词
分形理论
分维
油气检测
Keywords
fractal theory
fractal dimension
reservoir prediction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拾取裂隙密度的新方法
被引量:
8
5
作者
李文林
李承楚
机构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调处研究所
石油
大学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86-293,共8页
文摘
在以寻找目的层的裂隙发育带为首要任务的现阶段,利用多波信息求取裂隙密度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给出了一种拾取裂隙密度的新方法。并首次推出了各向异性因子与裂隙密度的关系。依据这一重要的关系式,可以制作出反映各向异性因子与裂隙密度关系的曲线量板,再结合各向异性因子系数剖面,可简便地拾取出裂隙密度值。实例计算表明,所得结果与实际资料吻合较好,有益于确定裂隙性储层的裂隙发育程度和裂隙带的走向,是一种实用的有价值的方法。
关键词
各向异性
裂隙
密度
预测
储集层
Keywords
multiwave, anisotropy, fracture density, reservoir prediction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效模拟退火剩余静校正
被引量:
8
6
作者
唐建侯
张金山
机构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调处研究所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82-387,共6页
文摘
模拟退火是一个MonteCarlo优化过程,它摹仿了退火的物理过程,能较好地克服低信噪比、大静校正值引起的周期跳跃问题,便获得的解近于真实的情况。但由于其计算机运行时间长,温度难确定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本文在模拟退火剩余静校正中阐述了后验概率的求取方法,利用求取后验概率的公式自动确定起始温度,并根据退火原理实现温度的自动控制和门槛位自动转换。利用这些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收敛速度,减少迭代次数。
关键词
剩余静校正
模拟退火法
地震数据
Keywords
residual static correction,nonlinear inversion,temperature, model annealing, posterior probability
分类号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地震速度反演重建声波曲线
被引量:
6
7
作者
何光明
高如曾
韩德贵
康昆
机构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调处研究所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27-133,共7页
文摘
由于受地震仪器观测精度及计算机处理能力的限制,地震反演的速度曲线所能达到的分辨率能力,不能满足勘探目标的需要(例如,10m以内的薄互层反演)。现设想地层沉积结构具有分形的特征,则可通过分形计算求得速度变化细节,尽可能地逼近实测的声波曲线。我们将这种由地震速度反演曲线进行分形计算的结果称为“重建的声波曲线”。通过对实际资料的试算表明,在声测资料较理想的情况下,重建的声波曲线与实测的声波测井曲线有很好的相关性,其相关值可以达到0.8以上。
关键词
反演
声波测井
曲线
测井
Keywords
seismic velocity, inversion, fractal, acoustic logging trace, correlation
分类号
P631.8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波理论及其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
7
8
作者
蒋录全
何光明
机构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调处研究所
出处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9-93,98,共6页
文摘
介绍了小波理论在地震勘探领域中的“时变滤波(去噪)”、“信号分离”、“地震成象处理”、“高分辨处理”、“数据压缩”等诸多环节中的应用,以及小波理论在“波动方程求解”、“求取地层反射系数”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地震勘探
地震数据处理
Keywords
wavelet transform
seismic prospecting
seismic data processing
分类号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转换波变速抽道速度分析方法
被引量:
10
9
作者
何宗强
机构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调处研究所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42-447,共6页
文摘
转换波反射点不在炮点-检波点的中心点正下方,其偏离中心点的距离随转换横渡速度Vs和反射点深度h的变化而变化。地面接收到的来自地下某点的转换波反射信号到达时间也不遵循(纵波反射的)双曲线规律,因此不能用纵波速度分析法对转换波进行分析。本文提出的在纵向上接深度变化、而在横向上作变速抽道的转换波叠加速度谱分析方法,避开了转换波反射的不对称性和信号到达时间的非双曲线特征所带来的困难,使转换波的速度精确分析成为现实。应用本文方法对92LYS501测线实际转换渡地震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
速度分析
转换横波
地震勘探
数据处理
地震数据
Keywords
velocity analysis, converted shear wave, multiwave exploration,stack velocity spectrum, CCP trace gather
分类号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吐哈盆地HYS反转构造及其平衡演化
被引量:
4
10
作者
刘光炎
机构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调处研究所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13-417,共5页
文摘
吐哈盆地HYS构造从晚中生代至新生代经历了拉张伸展期、挤压抬升期、伸展拗陷期和强烈挤压褶皱期等演化阶段。拉张伸展期盆地引张伸展,断层为正断层,形成半地堑式构造单元;挤压抬升期,盆地受挤压抬升,断层活化为逆断层,伴随产生弱压缩褶皱;伸展拗陷期盆地再次引张伸展,断层转化为正断层,盆地呈拗陷沉降;强烈挤压褶皱期,受挤压应力场的作用,断层又活化为逆断层,并伴随断层产生相关的褶皱,形成了正反转构造和复杂的地层构造关系。后期的强烈挤压褶皱反转虽然形成了油气的聚集场所,但同时又破坏了构造圈闭的完整性及其保存条件,不利于构造油气藏的形成。
关键词
拉张
挤压
反转构造
HYS
油气聚集
吐哈盆地
Keywords
extension, compression, normal fault, overthrust fault, activation, inversion structure, balance
分类号
P618.130.1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震数据反演中的Monte-Carlo算法、模拟退火算法(SA)及遗传算法(GA)
被引量:
2
11
作者
蒋录全
机构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调处研究所
情报室
出处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8-36,共9页
文摘
Monte-Carlo反演方法不是从方程出发直接求反问题,而是在可行解空间中随机产生一系列搜索点,通过检验各搜索点得到反问题的解,该方法具有很强的抗噪音能力,不需对问题作任何线性近似.模拟退火技术是把最优化问题与统计力学中热平衡问题进行类比得来的,它是一种最优化技术,把我们要找极值的函数看成是整个系统的能量函数,任一时制的系统状态则看成是模型空间的一个点.其优点是可避免陷入局部极小值,缺点是计算量很大。遗传算法(GA)这种新的“全局优化”算法的出现早于模拟退火十多年。GA的实质是应用于一个模型群体的一组运算,使我们得到一个新的群体,它比上一代成员有更大的期望平均拟合度。上述三种用于反演问题求解的算法已广泛地应用在地球物理求解中,已成为求解非线性反问题的有力数学工具。
关键词
地震数据反演
算法
地震勘探
地震数据处理
Keywords
Seismic data inversion
Monte-Carlo algorithm
Simulated annealing al gorithm
Genetic algorithn
Nonlinear optimization
分类号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裂隙介质中弹性波场正演模拟
12
作者
李文林
李承楚
机构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调处研究所
北京
石油
大学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13-723,共11页
文摘
应用定向分布裂隙介质中弹性波场正演理论,导出各向异性介质吸收边界条件,对同一地质模型模拟出不同裂隙性质、不同裂隙密度的地面合成记录和VSP记录。结果表明,充填裂隙介质和干裂隙介质的地震波场特征有明显的差别,干裂隙介质的横波分裂现象更为明显。这种分裂现象与裂隙密度有关,裂隙密度越大,分裂现象越明显。同时还表明,地面合成记录的转换波分裂现象比VSP记录更明显,而地面记录反射横波分裂现象又不及VSP记录易于识别。
关键词
裂隙
介质
弹性波场
正演模拟
VSP记录
地震勘探
Keywords
fracture medium,elastic wave field,forward modeling,VSP data
分类号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陡倾界面的VSP反射点轨迹规律的分析
被引量:
4
13
作者
吴希光
朱正永
曾忠惠
机构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调处研究所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6-48,128,共14页
文摘
本文导出了VSP的二维和三维垂直时距曲线及极小点坐标的表达式,并根据已知参数提出对VSP空间反射点轨迹分布的分析方法。在较系统研究反射点随界面深度、界面倾角、井源距、观测深度、震源方位变化的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揭示了VSP与地面共炮点道集反射点的分布关系。这项成果应用于VSP陡倾界面的观测系统设计,可设计出合适的参数;应用于VSP实际资料的解释,可确定出反射点成像的准确位置,并能正确地与地面地震偏移剖面进行对比。
关键词
垂直地震剖面
三维成像规律
反射点轨迹
Keywords
vertical seismic profiling (VSP)
3-D image regulation
reflection-point trajectory
分类号
TE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区纵、横波联合勘探的野外观测方法
14
作者
邓富求
夏剑辉
卢明华
机构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调处研究所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733-743,799,共12页
文摘
通过对四川山区纵、横波联合勘探方法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用炸药震源激发横波的新方法——导向延迟爆炸法。该方法是在激发井旁打一排导向井,并在导向井内置一小药包(导向药包),用延迟爆炸技术使其先于激发井内的主药包爆炸,待造成岩土排出、形成空洞或爆破漏斗后,主药包才开始爆炸。这样,可增大主药包爆轰时所产生的定向剪切力,使之产生较强的水平偏振。用此法所获得的横波记录能量很强,信噪比高。文中还研究了炸药震源(导向延迟爆炸)与水平检波器的方向性,证实了导向延迟爆炸所激发的横波是SH波(水平偏振横波)。另外,根据震源激发机制和纵波与SH波的噪声特点及其时一空域分布关系,提出了山区纵、横波联合勘探的野外观测方法。
关键词
横波震源
导向延迟爆炸
导向井
联合勘探
Keywords
shear wave source
directional delayed blast
direction guidance well
combined survey
分类号
TE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震成像的分辨率:都是视角问题吗?
15
作者
Stewart A.Levin
尹国庆
机构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调处研究所
出处
《石油物探译丛》
1999年第1期52-58,32,共8页
文摘
传统的地震数据波动方程偏移是把声波的传播和成像条件组合起来生成地震剖面。积分偏移法隐含地把波动方程的高频射线渐近与随射线而变的成像条件组合起来。人们已广泛地研究过因声波产生(如震源带宽)、地下传播(如衰减)和记录(如检波器排列与孔径)作用所造成的地下分辨率的固有极限。本文将研究成像条件的选择是怎样(或是否)影响分辨率的。我们将详细看到,陡倾反射层纵向分辨率经过偏移最先降低的偏移子波拉伸现象,它既不是成像条件的假象,也不是陡倾反射层分辨率的降低。事实上,我们会发现在叠前数据的地震成像中,陡倾的反射层要比水平地层更容易分辨。最后,用一个简单的多次波反射实例,对地震反演中薄层调谐分析的概念“超分辨率”进行了探索和解释。
关键词
地震成像
零炮检距
分辨率
地震勘探
地震数据
分类号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艾伯塔山前数据集的叠前深度偏移——Husky经验
16
作者
W.-J.Wu
张翠兰
机构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调处研究所
出处
《石油物探译丛》
1998年第6期30-36,共7页
文摘
我们通过使用许多偏移和速度分析技术,用迭代生成了艾伯塔山前测线的深度图像。很明显,在对山前数据集的陡倾层进行成像时,逆冲断层带的地质构造不符合高程基准面校正和共中心点叠加的常规假设。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我们使用了地形偏移。在这种偏移中,用具有正确的激发和接收高程的数据进行叠前深度偏移。与常规处理相比,地形偏移能生成陡倾浅反射层的增强图像。除了地形偏移外,我们还将叠前深度偏移同不断地修改速度深度模型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使用了许多准则,这些准则要求我们的速度计算能产生一个聚焦图像,而且共图像道集的偏移深度与炮检距无关。通过一系列涉及叠前偏移速度分析和构造解释的迭代和解释步骤计算出速度模型。深度偏移与速度模型的叠加一般能显示出速度边界和反射层之间的一致性。利用叠前逆时深度偏移再加上仔细的地质解释能产生效果很好的地震深度刮面。
关键词
叠前深度偏移
建模
数据集
地震勘探
分类号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爆破源地震反射波三分量记录理论地震图研究
姚陈
陈祥国
唐建侯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仿真含裂隙地层地震记录的研究
李文林
王鳕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用小波分析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
何光明
高如曾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分形理论在油气检测中的尝试
何光明
高如曾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一种拾取裂隙密度的新方法
李文林
李承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高效模拟退火剩余静校正
唐建侯
张金山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用地震速度反演重建声波曲线
何光明
高如曾
韩德贵
康昆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小波理论及其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蒋录全
何光明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转换波变速抽道速度分析方法
何宗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吐哈盆地HYS反转构造及其平衡演化
刘光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地震数据反演中的Monte-Carlo算法、模拟退火算法(SA)及遗传算法(GA)
蒋录全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含裂隙介质中弹性波场正演模拟
李文林
李承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陡倾界面的VSP反射点轨迹规律的分析
吴希光
朱正永
曾忠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山区纵、横波联合勘探的野外观测方法
邓富求
夏剑辉
卢明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地震成像的分辨率:都是视角问题吗?
Stewart A.Levin
尹国庆
《石油物探译丛》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艾伯塔山前数据集的叠前深度偏移——Husky经验
W.-J.Wu
张翠兰
《石油物探译丛》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