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地震预测技术 被引量:20
1
作者 谢芳 李志荣 +2 位作者 肖富森 邓瑛 何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4-36,共3页
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鲕滩储层是鲕粒灰岩云化后的碳酸盐岩储集体 ,孔洞缝发育 ,储层段中含有泥质、膏盐夹层 ,储层具有低速、低伽马、低阻抗的特征 ;泥质层具有低速、高伽马、低阻抗特征 ;而膏盐岩具有低速、低伽马、高阻抗特征。更... 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鲕滩储层是鲕粒灰岩云化后的碳酸盐岩储集体 ,孔洞缝发育 ,储层段中含有泥质、膏盐夹层 ,储层具有低速、低伽马、低阻抗的特征 ;泥质层具有低速、高伽马、低阻抗特征 ;而膏盐岩具有低速、低伽马、高阻抗特征。更重要的是 ,要如何通过地震预测的方法从复杂的围岩中检测鲕滩储层 ,进而指出天然气的高产区带。通过多年的攻关研究 ,终于寻找到了一套预测飞仙关组鲕滩储层行之有效的技术。即采用速度反演、辅以波阻抗和伽马反演有效地预测储层的有无 ;利用孔隙度反演和量化技术计算出储能系数 ,查明储层的厚薄和好坏 ;在储层段利用AVO技术得到的碳氢剖面可以判识储层是否含气。这套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东北部地区 飞仙关组 早三叠世 储存系数 地震勘探 储集层 鲕状灰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反演技术在四川盆地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黄花香 吴战培 +2 位作者 熊艳 王佳川 冯凯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2年第4期456-460,共5页
速度反演是储层预测的核心技术。各种反演软件的反演方法不同 ,因而具有不同的应用条件和结果。掌握各类软件的适应条件和优缺点 ,优选适于研究区储层的反演方法 ,是储层预测的关键。针对现有的Seislog ,Strata ,BCI,WCI ,Jason等速度... 速度反演是储层预测的核心技术。各种反演软件的反演方法不同 ,因而具有不同的应用条件和结果。掌握各类软件的适应条件和优缺点 ,优选适于研究区储层的反演方法 ,是储层预测的关键。针对现有的Seislog ,Strata ,BCI,WCI ,Jason等速度反演软件 ,从原理出发 ,结合实际资料的处理解释 ,对比分析了各种软件的优劣及适应性 ;针对不同储层或不同的地质任务 ,选用不同的反演方法 ,提高了反演资料的质量和储层预测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反演技术 四川盆地 储层预测 应用 适应条件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石油人工地震资料分析成都平原地震地质背景的新认识 被引量:15
3
作者 黄圣睦 何天华 +4 位作者 范明祥 黎家盆 谢雄飞 方和弟 武至慎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81-594,共14页
根据近 2 0余年来四川地震、石油部门积累的四川盆地及邻区的地震地质调查、强震及中强地震震例总结、成都凹陷人工地震勘探普查与详查的工作成果 ,一方面研究了所揭示的成都凹陷及邻区的隐伏构造类型与展布范围 ,尤其是对成都—德阳间... 根据近 2 0余年来四川地震、石油部门积累的四川盆地及邻区的地震地质调查、强震及中强地震震例总结、成都凹陷人工地震勘探普查与详查的工作成果 ,一方面研究了所揭示的成都凹陷及邻区的隐伏构造类型与展布范围 ,尤其是对成都—德阳间是否存在“隐伏断裂”作了详细的厘定 ,资料表明NE向的新津断裂向北消止于双流县彭镇以南 ;另一方面研究了活动断裂与地震活动的成生关系及相应的活动特征 ,其中最重要的是将浅表断裂和深层地腹型断裂加以明确的区分和圈定 ,提出了5种发震断裂类型。综合上述认识 ,划出了成都凹陷强震潜在震源区。研究认为 :成都—德阳一线两侧宽 4 0km、长百余公里的地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型断裂 深层地腹型断烈 滑脱型断烈 基底隐伏型断裂 地震资料 地质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储层的气、水判别 被引量:1
4
作者 戴勇 李正文 蔡启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7-460,500-368,共4页
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储层的地震、地质特征表现为1含气层段的泊松比数值明显低于非储层段,含气层段的泊松比数值也明显低于含水储层段;2含气储层对应的反射振幅随入射角增大而增大,含水储层对应的反射振幅随入射角的增大变化不明显;3碳酸... 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储层的地震、地质特征表现为1含气层段的泊松比数值明显低于非储层段,含气层段的泊松比数值也明显低于含水储层段;2含气储层对应的反射振幅随入射角增大而增大,含水储层对应的反射振幅随入射角的增大变化不明显;3碳酸盐岩储层的反射波振幅绝对值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不存在极性反转现象。基于碳酸盐岩储层的上述地震、地质特征,文中指出在AVO预处理时应采用叠前时间偏移法将共中心点道集变换为共反射点道集;在AVO属性分析时,除进行常规AVO属性分析、弹性波波阻抗反演之外,还要进行连续频谱分析研究。应用文中的AVO技术系列对多套碳酸盐岩储层进行了气、水判别,并获得了数十口探井的钻探试油结果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层 AVO 反射振幅 四川盆地 叠前时间偏移 共反射点 地质特征 含水 气层 试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石油机械行业推广成组技术的必要性 被引量:2
5
作者 严宏嘉 彭楠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2-44,共3页
结合各石油机械厂生产技术现状和生产经营策略两方面的情况阐述了在石油机械行业推广成组技术的必要性 ,指出推广运用成组技术可使各石油机械厂在较少投入的情况下 ,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制造周期 ,提高生产能力及劳动生产率 ,并可实现库... 结合各石油机械厂生产技术现状和生产经营策略两方面的情况阐述了在石油机械行业推广成组技术的必要性 ,指出推广运用成组技术可使各石油机械厂在较少投入的情况下 ,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制造周期 ,提高生产能力及劳动生产率 ,并可实现库存量和在制品量减少到最低限度的准时制生产 ,从而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 ,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机械 机械制造 成组技术推广 行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地震剖面法在四川地质应用中初见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唐文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84-85,共2页
垂直地震剖面法(简称VSP)是一种积分式地震测井方法。该方法在井下使用一个有推靠装置的三分量检波器,记录地面震源激发的地震波。这是一种在实际介质内部研究地震波场和波传播过程的有效方法。目前VSP已成为地震勘探中提高精度和分辨... 垂直地震剖面法(简称VSP)是一种积分式地震测井方法。该方法在井下使用一个有推靠装置的三分量检波器,记录地面震源激发的地震波。这是一种在实际介质内部研究地震波场和波传播过程的有效方法。目前VSP已成为地震勘探中提高精度和分辨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上级按“七·五”科技攻关项目下达我处“VSP地质应用研究”的任务,我处于1986年组建了VSP课题组,1987年3月组成了VSP野外数据采集队,并开始了试验、研究工作。通过3年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地震剖面 地震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测井资料联合反演的神经网络算法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吴大奎 李亚林 +3 位作者 伍志明 熊艳 游文秀 李旭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5-57,共3页
地震资料与测井资料联合反演技术用于反演地震剖面 ,得到了由测井曲线构成的剖面。文章研究基于近年来得到不断发展和应用的非线性理论中的神经网络算法 ,其目的是为了得到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反演剖面。方法具有自适应子波调整的特点 ,... 地震资料与测井资料联合反演技术用于反演地震剖面 ,得到了由测井曲线构成的剖面。文章研究基于近年来得到不断发展和应用的非线性理论中的神经网络算法 ,其目的是为了得到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反演剖面。方法具有自适应子波调整的特点 ,克服了传统反演方法在这一方面的缺陷 ;能够反演多种测井曲线 ,比传统反演方法具有明显优势 ;可获得纵、横向上分辨率均较高、与实际资料吻合程度高的反演剖面 ,有利于储层的高精度、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在初步应用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 测井资料 联合反演技术 地震剖面 神经网络算法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射层的变层速度模型时深转换方法 被引量:24
8
作者 张华军 王海兰 +2 位作者 肖富森 刘定锦 曾俊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6-38,共3页
基于反射波法的地震勘探技术是在时间域中认识地下地质情况的 ,由于地震波传播速度场的变化 ,反射成像和地下地质体间并非是一个简单的镜像对称关系 ,而是一种变异的镜像结果。要正确的认识地下地质体 ,必须把时间域中的地震数据恢复到... 基于反射波法的地震勘探技术是在时间域中认识地下地质情况的 ,由于地震波传播速度场的变化 ,反射成像和地下地质体间并非是一个简单的镜像对称关系 ,而是一种变异的镜像结果。要正确的认识地下地质体 ,必须把时间域中的地震数据恢复到深度域中。在断裂发育的断块区或复杂的逆掩构造区 ,由于断层错动及地层褶皱等因素 ,具有不同速度特征的地层在断层处相互接触或同一套地层多次重复。在这些地方地下空间速度场在短距离内会产生很大的变化 ,速度场变得相当复杂 ,准确的时深转换成为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文章以反射层、断层面等时间域中的地质边界为约束条件 ,以钻井资料建立基础速度结构 ,采用“基于反射层的变层速度模型结构建立时深转换速度场”方法 ,实现精确时深转换。该方法应用灵活、建场方式直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层 变层速度模型 时深转换方法 构造解释 地质模型 三维地震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西南地区二叠系剥蚀厚度恢复 被引量:18
9
作者 牟中海 陆廷清 +1 位作者 谢桂生 罗仁泽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1-43,共3页
在同一构造层内 ,地层的沉积具有继承性和持续性 ,根据这一特点 ,可依据保存完整的上覆层厚度与下伏层厚度比值乘以下伏层厚度来估算上覆层剥蚀厚度。由于该方法以地震资料为依据 ,只需要厚度资料 ,因而控制点多 ,可信度高 ,并且与盆地... 在同一构造层内 ,地层的沉积具有继承性和持续性 ,根据这一特点 ,可依据保存完整的上覆层厚度与下伏层厚度比值乘以下伏层厚度来估算上覆层剥蚀厚度。由于该方法以地震资料为依据 ,只需要厚度资料 ,因而控制点多 ,可信度高 ,并且与盆地的构造运动次数和升降幅度无关。同时结合声法时差法、未被剥蚀地层厚度趋势延伸法 ,可对多期构造层叠置的变形沉积盆地中的地层剥蚀厚度进行合理的恢复。这种综合分析方法在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二叠系中的应用 ,成功地解决了该区剥蚀厚度恢复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厚度 侵蚀作用 地震解释 塔里木盆地 油气藏 地质构造 二叠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构造特征及解释方法探讨 被引量:16
10
作者 雷雪 李忠 +3 位作者 翟中华 宋继胜 李雪飞 康昆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2期137-141,5,共5页
通过对川中龙女寺地区的地质、测井、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探讨了该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的构造特征,即 在雷口坡组和下伏嘉陵江组的盐岩和膏岩等柔软地层的盐底辟构造作用及区域上的挤压构造作用共同影响下, 龙女寺地区雷口坡组形成了以... 通过对川中龙女寺地区的地质、测井、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探讨了该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的构造特征,即 在雷口坡组和下伏嘉陵江组的盐岩和膏岩等柔软地层的盐底辟构造作用及区域上的挤压构造作用共同影响下, 龙女寺地区雷口坡组形成了以坡坪式逆冲断层为主,密集的低幅度断弯褶皱相伴生的构造特征。当难以直接对 雷一2顶界反射对比时,可以选择同一组硬地层--雷一1亚段与雷三1至雷一2亚段的地震反射间的平行和亚 平行关系作为识别目的层位的辅助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口坡组 构造特征 中三叠统 方法探讨 川中地区 构造作用 综合分析 地震资料 嘉陵江组 逆冲断层 断弯褶皱 平行关系 地震反射 软地层 低幅度 辅助层 硬地层 龙女 地质 测井 底辟 膏岩 层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系数反演在川东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黄花香 邓瑛 +3 位作者 吴战培 何光明 熊艳 刘慧芬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1期86-88,共3页
吸收系数是反映储层含气的重要参数 ,对储层岩性及含油气变化具有很高的灵敏性。采用谱比法计算地层吸收系数 ,并根据吸收系数的变化 ,圈出吸收系数异常带。同时利用地质和其它地球物理资料以及其它参数 ,区分吸收系数异常是由地层岩性... 吸收系数是反映储层含气的重要参数 ,对储层岩性及含油气变化具有很高的灵敏性。采用谱比法计算地层吸收系数 ,并根据吸收系数的变化 ,圈出吸收系数异常带。同时利用地质和其它地球物理资料以及其它参数 ,区分吸收系数异常是由地层岩性变化或由油气藏存在所引起 ,从而达到直接检测油气的目的。将该方法应用于川东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层 反演 地球物理 吸收系数 油气藏 异常 地质 川东 储层岩性 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屑岩储层流动单元的层次结构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吉 颜其彬 +2 位作者 张烈辉 杨辉廷 李轩波 《断块油气田》 CAS 2002年第6期1-4,共4页
针对目前流动单元的划分与识别是储层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 ,以层次思想为指导 ,以储层非均质具有层次性为理论基础 ,较详细地论述了碎屑岩储层流动单元的层次结构。根据实际生产情况 ,将其分为砂层组、单砂层、韵律段与均质段共 3个层... 针对目前流动单元的划分与识别是储层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 ,以层次思想为指导 ,以储层非均质具有层次性为理论基础 ,较详细地论述了碎屑岩储层流动单元的层次结构。根据实际生产情况 ,将其分为砂层组、单砂层、韵律段与均质段共 3个层次 ,并指出各个层次结构流动单元的特征、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 ,而且还明确指出流动单元层次结构的上限与上限 ,指出流动单元的层次结构对精细研究岩石物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单元 层次结构 储层 油藏描述 碎屑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恶性井漏层段地震预测技术探索 被引量:9
13
作者 黄花香 熊艳 +3 位作者 邓瑛 李志荣 覃发兰 成竹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2期142-146,共5页
针对川东北地区嘉陵江组层段存在的恶性井漏现象,选取了LJZ,DKH和QLX等构造上在钻井过程中漏 失严重的井,分析研究了恶性漏失层段的地质特征、测井及地震响应特征。通过多种特殊处理方法效果的分析, 总结了一套较为有效的恶性井漏地震... 针对川东北地区嘉陵江组层段存在的恶性井漏现象,选取了LJZ,DKH和QLX等构造上在钻井过程中漏 失严重的井,分析研究了恶性漏失层段的地质特征、测井及地震响应特征。通过多种特殊处理方法效果的分析, 总结了一套较为有效的恶性井漏地震预测技术,如相干体分析、频谱分析等。利用这些技术对LJ11H井和 LJ16H井是否存在严重漏失层进行了钻前预测,预测结果与钻井显示吻合得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北地区 预测技术 恶性 层段 井漏 地震响应特征 嘉陵江组 钻井过程 地质特征 处理方法 频谱分析 钻前预测 预测结果 相干体 漏失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VO属性交会图解释技术在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4
作者 何诚 蔡友洪 +1 位作者 李邗 杨帆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1-715,共5页
AVO属性交会图解释技术是通过正演模型提取AVO属性,再根据模型和实际地震数据在AVO属性交会 图上的分布关系,建立储层岩性参数、含流体特征与AVO属性间的对应关系。该法以模型正演分析为基础,以 地震数据AVO属性为外推控制条件,将地震... AVO属性交会图解释技术是通过正演模型提取AVO属性,再根据模型和实际地震数据在AVO属性交会 图上的分布关系,建立储层岩性参数、含流体特征与AVO属性间的对应关系。该法以模型正演分析为基础,以 地震数据AVO属性为外推控制条件,将地震、地质和测井信息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识别储层的目的。本 文以川东LJZ地区飞仙关鲕滩储层为例,通过对己知钻、测井资料分析和模型正演,确定鲕滩储层的地震属性 响应模式及其交会图上的分布特征,识别储层岩性和含流体性质,进而确定储层的气水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0 属性 交会图 碳酸盐岩 白云岩 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地震响应特征及勘探展望 被引量:34
15
作者 王罗兴 谢芳 李油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6-28,共3页
根据川东北地区已有的气井井旁地震资料 ,总结了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气藏的地震响应特征 ,结合模型正演分析 ,建立了气藏分布的识别模式。据该模式 ,利用已有的地震资料 ,作提高讯噪比和速度反演处理后 ,对区内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分布进... 根据川东北地区已有的气井井旁地震资料 ,总结了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气藏的地震响应特征 ,结合模型正演分析 ,建立了气藏分布的识别模式。据该模式 ,利用已有的地震资料 ,作提高讯噪比和速度反演处理后 ,对区内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分布进行了识别预测。到目前为止 ,已预测圈定鲕滩储层有利分布区块 2 5块 ,累计面积达 630km2 ,估算的天然气资源量达 50 0 0× 1 0 8m3以上。展示了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广阔的勘探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气藏 早三叠世 地震响应特征 勘探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长兴期生物礁结构分类及分布 被引量:9
16
作者 曾伟 徐建斌 +1 位作者 黄继祥 张廷山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32-136,共5页
长兴期生物礁按结构分为成熟生物礁、半成熟生物礁和未成熟生物礁三种类型。成熟生物礁具有规模大、形态复杂、结构完整、造礁生物多、变浅相序等特点,未成熟生物礁具有规模小、形态简单、结构不完整、造礁生物少、变浅再变深相序等特... 长兴期生物礁按结构分为成熟生物礁、半成熟生物礁和未成熟生物礁三种类型。成熟生物礁具有规模大、形态复杂、结构完整、造礁生物多、变浅相序等特点,未成熟生物礁具有规模小、形态简单、结构不完整、造礁生物少、变浅再变深相序等特点,半成熟生物礁的特点介于两者之间。成熟生物礁分布于台坪与台凹深水的过渡地带和台地边缘,半成熟生物礁分布于台坪与台凹次深水过渡地带,未成熟生物礁分布于台坪和台凹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结构 成熟度 分布 礁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石炭系黄龙组层序地层划分及储层特征分析 被引量:28
17
作者 李忠 雷雪 晏礼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1期39-43,12-13,共5页
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对川东地区TMC气田某区块石炭系碳酸盐岩地层横剖面进行了高频层序划分,在此基础上对该区沉积微相特征与储层分布规律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石炭系顶界的差异风化剥蚀现象进行了解释。应用碳酸盐岩岩石物理学... 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对川东地区TMC气田某区块石炭系碳酸盐岩地层横剖面进行了高频层序划分,在此基础上对该区沉积微相特征与储层分布规律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石炭系顶界的差异风化剥蚀现象进行了解释。应用碳酸盐岩岩石物理学的观点,分析了形成该区石炭系地层和储层速度特征的地质原因,即石炭系的块状高速特征是石炭系成岩作用强,白云岩化程度高,沉积岩性颗粒相对较粗,孔隙类型以溶孔、溶洞为主等地质特征的综合反映。该地区有效储层表现为块状高速特征中的若干相对低速(薄)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石炭系 层序地层 储层特征 沉积岩 层速度 层序划分 条带 气田 储层分布 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低缓构造成因 被引量:24
18
作者 秦启荣 苏培东 +1 位作者 李乐 刘莉萍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8-111,共4页
将川中地区构造特征与四川盆地区域构造背景相结合,探讨了川中地区构造的成因,认为,川中地区构造是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时期,在四川盆地区域构造应力作用下,由基底构造和性质的差异所派生出的局部应力作用而形成;构造的形成可分为喜马拉雅... 将川中地区构造特征与四川盆地区域构造背景相结合,探讨了川中地区构造的成因,认为,川中地区构造是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时期,在四川盆地区域构造应力作用下,由基底构造和性质的差异所派生出的局部应力作用而形成;构造的形成可分为喜马拉雅运动早期的南北向挤压作用和喜马拉雅运动中、晚期的北东-南西向压扭作用两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构造 构造成因 基底构造 四川盆地 应力作用 构造运动 喜马拉雅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层和异常高压带地震特征的超声波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亚林 贺振华 +4 位作者 黄德济 李兴甫 周阿波 胡建华 何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8-21,共4页
利用超声波观测方法在实验室内分别研究了砂岩露头岩样在不同孔隙流体压力和含气 (水 )饱和度条件下所引起的地震响应 ,由实验观测得出如下结论 :①纵横波速度、品质因子、主频均随孔隙压力从低到高而逐渐减小。②随含水饱和度的增加或... 利用超声波观测方法在实验室内分别研究了砂岩露头岩样在不同孔隙流体压力和含气 (水 )饱和度条件下所引起的地震响应 ,由实验观测得出如下结论 :①纵横波速度、品质因子、主频均随孔隙压力从低到高而逐渐减小。②随含水饱和度的增加或含气饱和度的减小 ,纵波速度在低含水饱和度基本保持不变 ,而当含水饱和度达到一定程度时 ,纵波速度明显增大 ;而随含水饱和度的增加 ,横波速度略有降低或基本保持不变 ;③砂岩部分气水饱和时 ,纵波品质因子和主频最小 ;而横波品质因子在低含水饱和度时 ,随含水饱和度的增加 ,横波品质因子和主频降低较快 ,当含水饱和度达到一定值后 ,横波品质因子和主频基本保持不变。这些认识可以作为利用地震方法来检测异常高压带和含气层的标志 ;同时也指明了用地面地震资料来检测异常高压带和含气层时应该使用的参数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层 油气勘探 地震资料 超声波 地震响应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的复杂碳酸盐岩测井岩相识别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宏 谭秀成 +5 位作者 周彦 李俊良 李倩 冯元 何秀琼 邹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2-125,共4页
岩石结构及成分的解释是碳酸盐岩沉积储层研究的基础,基于各种数学方法的测井岩相识别是非取心井沉积微相解释的关键。由于复杂碳酸盐岩的测井多解性,其岩相的测井识别一直是个难题。以四川盆地中部磨溪气田嘉二段测井岩相解释为例,介... 岩石结构及成分的解释是碳酸盐岩沉积储层研究的基础,基于各种数学方法的测井岩相识别是非取心井沉积微相解释的关键。由于复杂碳酸盐岩的测井多解性,其岩相的测井识别一直是个难题。以四川盆地中部磨溪气田嘉二段测井岩相解释为例,介绍了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在复杂碳酸盐岩测井岩相识别中的应用,灰色关联较之其他数学方法具有模型简单、计算快速等优点,经与取心井对比分析,其岩性识别的准确程度较高,获得了很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测井 灰色关联 岩相 电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