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库车与川东高陡复杂构造地震勘探的可比性
被引量:5
- 1
-
-
作者
梁顺军
彭更新
杨洪德
张敬洲
崔永福
向东
-
机构
四川石油地调处物探研究中心
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CNPC物探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5年第5期20-27,共8页
-
文摘
库车和川东分别代表了西部(新、甘、青)和中部(川、渝、湘、鄂)的山地高陡复杂构造特征。对于地震勘探而言,虽两地区构造和石油地质特征有所差异,但都属于山地复杂高陡构造地震勘探类型。通过对比分析两地区的构造特征及褶皱变形机理、地震地质条件及反射特征,表明其勘探方法和经验具有相似性、可比性和互补性。对于落实构造圈闭而言,偏移处理和解释显得尤为重要:勿对地震剖面修饰性处理过强,要保真反射波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特征;充分认识山地复杂构造畸变规律,做好叠加成像和偏移归位;处理解释一体化,有利于提高地震剖面信噪比和构造可靠性;做好精细地震解释,切忌模式化解释,为油气勘探提供可靠的圈闭形态和井位;应重视小型构造圈闭勘探,积极开展非背斜圈闭的油气藏研究;采用地震测井综合层速度量板法进行时深转换,有利于提高圈闭的可靠性。
-
关键词
库车
川东
山地构造
地震勘探
相似性
借鉴
-
Keywords
Kuqa area.easiern Sichuan area,mountainous structure.seismic exploration,simitarity,use for reference
-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二维地震过障碍观测系统模式及其参数设计
被引量:12
- 2
-
-
作者
梁顺军
肖敏
唐怡
蔡友宏
张延充
刘定锦
-
机构
四川石油地调处物探研究中心
-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共7页
-
文摘
在二维地震勘探中,为了避免因地表障碍物使地震反射剖面出现间断现象,需要改变观测系统设计,跨越障碍物(江河、城镇等),以保证反射同相轴能连续追踪对比。在以往地震勘探中,有时因过障碍观测系统设计不合理,不但增加勘探费用,而且影响采集质量。因此只有科学合理地设计过障碍观测系统模式和参数,才能保证地震测线顺利通过障碍物,得到较好的障碍物下方的地震资料并降低勘探成本。为此本文在调查和研究大量野外实际的过障碍观测系统的基础上,总结归纳成三大类过障碍观测系统模式,并分析其特点和应用范围。采用图解法,推导出主要模式的跨越宽度、最小炮检距及最大炮检距等参数公式。采用这套过障碍观测模式不仅可以得到和障碍区两侧等质量的地震资料,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勘探成本。
-
关键词
山地
二维地震
测线
障碍物
观测系统
模式
参数
-
Keywords
mountainous area, 2-D seismic exploration ,line ,obstacle ,geometry,pattern,parameter
-
分类号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山地高陡构造地震资料采集质量分析、评价及建议
被引量:13
- 3
-
-
作者
梁顺军
梁顺宾
-
机构
四川石油地调处物探研究中心
-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9期180-188,共9页
-
文摘
山地高陡构造区地震地质条件可描述为地表起伏大、地层倾角大、变速和非均匀介质 ,不满足多次覆盖的假设条件 ,因此限制了现行的多次覆盖技术的推广应用 ,制约着地震资料反射品质。地震资料采集质量不仅与野外施工质量有关 ,还取决于地震地质条件。本文根椐地震勘探基本原理 ,应用非零炮检距模型正演 ,模拟野外地震资料采集过程 ,结合实际资料 ,全面深入地分析影响山地高陡构造地震资料品质的因素 (构造几何形态、地层及岩性变化、地形起伏和表层地质结构 ) 。
-
关键词
山地高陡构造
地震资料采集
地震勘探
采集质量
评价标准
-
分类号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地质构造约束层速度模型在时深转换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 4
-
-
作者
张华军
肖富森
刘定锦
胡杰生
陈再学
何健秋
-
机构
四川石油地调处成都物探研究中心
-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4期521-525,共5页
-
文摘
钻井资料与海量的地震数据相比总是显得太少 ,大区域速度场的建立必须借助数学插值方式 ,把井点速度外推至全区。以纯数学的距离内插方式生成速度场而不考虑实际地质结构变化 ,生成的速度场与实际速度规律是有差距的 ,在复杂构造区 ,这种差异非常大。以地层反射界面和断层面为约束条件 ,建立起沿反射层变化的、更为精确的层速度场 ,从而实现三维资料的精确时深转换。该方法应用灵活 ,建场方式直观 ,适合于各种复杂构造的时深转换。
-
关键词
三维地震勘探
地质模型
地质构造
约束层
速度模型
时深转换
-
Keywords
three dimension
interval velocity
complex structure
time-depth conversion
model
restraint
-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平衡观点与地震观点的解释效果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3
- 5
-
-
作者
梁顺军
-
机构
四川石油地调处物探研究中心
-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2年第3期377-384,共8页
-
文摘
目前,人们的地震资料解释观点可分两种,即平衡观点与地震观点,前者是利用平衡地质剖面原理,后者是根据地震勘探原理。因依据、目的和方法不同,两种观点的解释结果自然会出现分歧。平衡地质剖面原理是假设岩层变形前后长度、面积和体积不变原则,用“现在已知时空”推测“过去未知时空”,因假设条件与实际情况有误差,且不同平衡方法也有不同的结果,故平衡是相对的。通过对比分析两种观点所解释的地震剖面可以看出,地震资料解释工作自身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方法,具有平衡剖面解释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从油田勘探与开发的实际出发,采取实用的地震解释观点。
-
关键词
解释效果
评价
地震资料解释
平衡观点
地震观点
特点
-
Keywords
seismic data interpretation
balancing viewpoint
seismic viewpoint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ce
-
分类号
P631.44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