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优化微波提取塔罗科血橙皮中果胶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阮尚全 漆婷 +3 位作者 廖立敏 王碧 卓莉 刘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23-226,231,共5页
以血橙皮提取黄酮后的残渣为原料,果胶为目标产物,建立了微波法提取果胶的工艺条件及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预测模型。在考查料液比、微波时间、微波功率以及pH影响的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以血橙皮提取黄酮后的残渣为原料,果胶为目标产物,建立了微波法提取果胶的工艺条件及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预测模型。在考查料液比、微波时间、微波功率以及pH影响的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0、pH1.00、微波功率250W、微波时间2.50min。该条件下果胶提取率可达30.875%,与预测值30.8897%的相对误差为0.91%。说明实验模型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为血橙皮残渣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血橙皮渣 果胶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法提取血橙皮中黄酮类化合物 被引量:6
2
作者 卓莉 阮尚全 黄云清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8-160,163,共4页
为更好地开发血橙皮,减少对资源的浪费,以血橙皮为原料,探索影响纤维素酶法提取血橙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料液比为1∶30,55℃,pH 4.50,加酶量为0.060g条件下反应1.5h,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可达0.936%。该方法效果好... 为更好地开发血橙皮,减少对资源的浪费,以血橙皮为原料,探索影响纤维素酶法提取血橙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料液比为1∶30,55℃,pH 4.50,加酶量为0.060g条件下反应1.5h,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可达0.936%。该方法效果好、操作简单、提取条件温和,适合大量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黄酮类化合物 血橙皮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柠檬酸提取塔罗科血橙皮中的果胶及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阮尚全 程晓琴 +2 位作者 夏旭 陈婷 汪建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3-317,共5页
利用Design-Expert 8.05软件,建立了以纤维素酶酶解-柠檬酸提取塔罗科血橙皮中果胶的实验模型。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0℃、时间30 min、p H2,验证实验得到果胶产率为29.447%,与果胶模型预测值29.928%的相对误差为1.6%。果胶产... 利用Design-Expert 8.05软件,建立了以纤维素酶酶解-柠檬酸提取塔罗科血橙皮中果胶的实验模型。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0℃、时间30 min、p H2,验证实验得到果胶产率为29.447%,与果胶模型预测值29.928%的相对误差为1.6%。果胶产品酯化度为67.84%、含水率为7.66%、半乳糖醛酸含量为75.8%、总灰分为3.83%、酸不溶性灰分为0.1%、p H为3.10。本文为提高血橙的综合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橙皮 果胶 柠檬酸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剂法提取柠檬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卓莉 蒋全德 +1 位作者 阮尚全 邹敏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3-145,共3页
为了提高柠檬皮的经济价值,采用水溶剂法提取柠檬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以柠檬皮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pH值4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水溶剂法提取柠檬皮中黄酮类化合物在料液比... 为了提高柠檬皮的经济价值,采用水溶剂法提取柠檬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以柠檬皮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pH值4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水溶剂法提取柠檬皮中黄酮类化合物在料液比为1∶30,温度60℃,时间1.5h,pH 8.0的条件下提取2次的效果最佳,提取率可达1.930%。水溶剂法具有设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无毒无污染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剂提取 黄酮类化合物 柠檬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法提取塔罗科血橙皮黄酮类化合物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9
5
作者 刘蓉 周正勇 +1 位作者 罗南芳 卓莉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4182-4185,共4页
以塔罗科血橙(Citrus sinensis cv.Tarocco)皮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考察乙醇溶液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波处理时间、提取温度等因素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交试验... 以塔罗科血橙(Citrus sinensis cv.Tarocco)皮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考察乙醇溶液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波处理时间、提取温度等因素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交试验各因素对血橙皮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料液比、提取温度、乙醇溶液体积分数、超声波处理时间。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溶液体积分数50%、超声波提取温度50℃、超声波处理时间40 min、料液比m橙皮粉∶V乙醇=1∶35 g/mL、超声波功率400 W,此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可达1.021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辅助提取 塔罗科血橙(Citrus SINENSIS cv.Tarocco)皮 黄酮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双水相提取青果黄酮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熊庭雨 侯小勤 阮尚全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7期119-127,共9页
【目的】研究青果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扩大青果在食品加工、生物制药等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超声波-双水相技术提取相结合,考察分相盐(硫酸铵与磷酸氢二钾)、乙醇体积分数(50%、60%、70%、80%和90%)、硫酸铵用量(4 ... 【目的】研究青果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扩大青果在食品加工、生物制药等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超声波-双水相技术提取相结合,考察分相盐(硫酸铵与磷酸氢二钾)、乙醇体积分数(50%、60%、70%、80%和90%)、硫酸铵用量(4 g/30mL、5 g/30mL、6 g/30mL、7 g/30mL、8 g/30mL和9 g/30mL)、液料比(mL∶g,20∶1、25∶1、30∶1、35∶1和40∶1)、超声波功率(200 W、240 W、280 W、320 W和360 W)、提取时间(20 min、40 min、60 min、80 min和100 min)及提取温度(30℃、40℃、50℃、60℃和70℃)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采用Box-Benhnken设计建立提取试验模型,优化提取工艺;对提取物进行定性鉴定及清除DPPH·试验。【结果】青果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硫酸铵用量6 g/30mL、液料比35∶1、超声波功率280 W、提取时间77 min、温度60℃时,黄酮提取率为3.404%,与理论模型计算值3.472%的相对误差为1.95%;提取物含二氢黄酮醇类等成分,对DPPH·的清除能力达88.04%,是一种良好的天然清除剂。【结论】超声波-双水相提取青果中总黄酮,在最佳提取工艺下青果黄酮提取率为3.404%,与理论模型值相当。提取方法具有多样性与温和性,避免了只利用超声波方法的单一性,也可防止酶法中温度过高对部分有效成分产生分解与酶失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果 黄酮 超声波 双水相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提取洋葱多糖及抗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周文俊 王福海 +1 位作者 黄茂盛 王碧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3-698,共6页
以洋葱干粉为原料,采用单因素方法和正交实验法探索了果胶酶法提取洋葱多糖的影响因素,并确定了果胶酶法提取洋葱多糖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提取温度50℃,酶解时间90min,缓冲溶液的pH值为3.7,5000u·mg-1·mL-1果胶酶用量2mL,料... 以洋葱干粉为原料,采用单因素方法和正交实验法探索了果胶酶法提取洋葱多糖的影响因素,并确定了果胶酶法提取洋葱多糖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提取温度50℃,酶解时间90min,缓冲溶液的pH值为3.7,5000u·mg-1·mL-1果胶酶用量2mL,料液比1∶15(W/V)时,洋葱多糖提取率可达7.4%,纯度达45.6%,自由基消除能力实验表明该洋葱多糖能够较好的清除羟基自由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多糖 果胶酶 单因素 正交实验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胶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其对Mn(Ⅱ)及Cr(Ⅵ)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6
8
作者 刘义武 刘岚 +1 位作者 王碧 黄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8-170,179,共4页
以氯化钙为交联剂,采用包埋法制备了一种果胶磁性微球吸附剂,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RD、磁性分析和TGA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吸附时间、Mn2+(Cr6+)的浓度、吸附剂用量和吸附溶液的pH对果胶磁性微球吸附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果胶... 以氯化钙为交联剂,采用包埋法制备了一种果胶磁性微球吸附剂,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RD、磁性分析和TGA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吸附时间、Mn2+(Cr6+)的浓度、吸附剂用量和吸附溶液的pH对果胶磁性微球吸附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果胶磁性微球分别吸附Mn(Ⅱ)和Cr(Ⅵ)的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果胶磁性微球对Mn(Ⅱ)和Cr(Ⅵ)的吸附达平衡分别需要4h和1.5h,饱合吸附量分别为54.35mg/g和9.62mg/g,吸附等温线较好地满足Freundlich模型和Langmuir模型,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02.04mg/g和25.45mg/g。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主要由化学吸附控制其吸附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 磁性微球 Mn(Ⅱ) Cr(Ⅵ)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塔罗科血橙皮中果胶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阮尚全 黄雀宏 +1 位作者 卓莉 王志鹏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2-154,共3页
为探讨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血橙皮中果胶的工艺条件,以新鲜血橙皮为原料,应用超声波与酸处理方法提取其中的果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料液比、超声时间、提取温度以及提取液pH值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条件下提... 为探讨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血橙皮中果胶的工艺条件,以新鲜血橙皮为原料,应用超声波与酸处理方法提取其中的果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料液比、超声时间、提取温度以及提取液pH值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条件下提取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用蒸馏水作为溶剂,料液比为1∶20,用盐酸调pH值为1.5,提取温度60℃,超声波提取时间80min,该工艺条件下果胶提取率可达15.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血橙皮 果胶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优化超声提取柠檬籽中的柠檬苦素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霞忠 王丹 +1 位作者 董垠红 周文俊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00-1504,共5页
目的采用中心组合设计优化超声提取柠檬Citrus limon(L.)Burm.f.籽中的柠檬苦素。方法以乙醇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柠檬籽中的柠檬苦素。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中心组合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最佳条件为液固比17∶1,70%乙醇,提取时间... 目的采用中心组合设计优化超声提取柠檬Citrus limon(L.)Burm.f.籽中的柠檬苦素。方法以乙醇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柠檬籽中的柠檬苦素。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中心组合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最佳条件为液固比17∶1,70%乙醇,提取时间33 min,提取温度50℃,平均提取率达0.454 5 mg/g。结论该方法重复性较好,可为柠檬苦素的提取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 柠檬苦素 超声提取 中心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超声波提取塔罗科血橙皮中果胶的工艺 被引量:3
11
作者 阮尚全 赵伟 +2 位作者 魏仕国 王丽 王丹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期156-159,共4页
为更好地利用塔罗科血橙资源,研究乳酸-超声波提取血橙皮中的果胶工艺,考查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提取pH、料液比、提取温度等对果胶产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得出果胶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料液比为1∶35,提取液pH 2,超... 为更好地利用塔罗科血橙资源,研究乳酸-超声波提取血橙皮中的果胶工艺,考查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提取pH、料液比、提取温度等对果胶产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得出果胶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料液比为1∶35,提取液pH 2,超声波时间50min,超声波功率280W的条件下,其果胶的产率为30.53%,产品果胶总半乳糖醛酸含量为68.76%,脂化度为72.49%,含水率为8.01%,总灰分为3.25%,酸不溶灰分为0.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罗科血橙皮 乳酸 超声波 果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果胶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义武 刘岚 +1 位作者 王碧 黄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42-1147,共6页
为了提高果胶磁性微球的分散性及成球性,采用油酸对磁性微球进行表面改性后,制备改性果胶磁性微球。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RD和磁性分析等对样品进行表征。油酸和果胶在纳米四氧化三铁表面形成了良好的修饰层,且油酸的加入提高了果... 为了提高果胶磁性微球的分散性及成球性,采用油酸对磁性微球进行表面改性后,制备改性果胶磁性微球。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RD和磁性分析等对样品进行表征。油酸和果胶在纳米四氧化三铁表面形成了良好的修饰层,且油酸的加入提高了果胶磁性微球的分散性及成球性。研究了改性果胶磁性微球用量和溶液pH值等对其吸附Cu(Ⅱ)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其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25℃时,改性果胶磁性微球对Cu(Ⅱ)的吸附达平衡需要2 h,饱合吸附容量为52.36 mg/g,Freundlich模型和Langmuir模型可以较好的拟合实验结果,最大吸附量为119.05 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果胶 磁性微球 吸附 Cu(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尿素吸附剂——果胶铜凝胶球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义武 陶敏 +1 位作者 王碧 黄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2-66,共5页
用铜离子交联果胶制得果胶铜凝胶球,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初步表征其结构,并研究果胶铜凝胶球对尿素的吸附性能。分别考察了果胶浓度、铜离子浓度、吸附时间、温度和尿素浓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303K时,果胶铜凝胶球对尿素的吸附反... 用铜离子交联果胶制得果胶铜凝胶球,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初步表征其结构,并研究果胶铜凝胶球对尿素的吸附性能。分别考察了果胶浓度、铜离子浓度、吸附时间、温度和尿素浓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303K时,果胶铜凝胶球对尿素的吸附反应在7h时达平衡,当果胶浓度为2.5%,氯化铜浓度为2.0%,尿素浓度为400mg/L时,吸附量为48.63mg/g。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温度过高和过低对吸附均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 铜凝胶球 尿素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相-微波提取苎麻皮中总黄酮及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何慧蓉 黄艺 +3 位作者 邓选利 但梅 刘德兵 阮尚全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99-1302,1320,共5页
在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中,以苎麻皮为原料,采用微波法提取苎麻皮中的总黄酮。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硫酸铵用量、提取功率、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提取条件,即在料液比1:50 g/mL、硫酸铵用量... 在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中,以苎麻皮为原料,采用微波法提取苎麻皮中的总黄酮。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硫酸铵用量、提取功率、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提取条件,即在料液比1:50 g/mL、硫酸铵用量为0.2 g/mL、提取功率为200 W、提取时间为120 s,乙醇体积浓度为70%时提取率可达2.442%。采用了水杨酸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对黄酮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苎麻皮黄酮对O-·2和·OH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皮 双水相 微波 总黄酮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皮黄酮微波—双水相提取工艺优化及DPPH·清除活性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维力 明李 +1 位作者 阮尚全 汪建红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1-155,共5页
采用微波联合双水相技术考查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硫酸铵用量、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对提取荔枝皮黄酮得率的影响,以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了提取试验模型,在乙醇体积分数为60%、料液比140 (g/mL)、硫酸铵用量10g/100mL、微... 采用微波联合双水相技术考查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硫酸铵用量、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对提取荔枝皮黄酮得率的影响,以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了提取试验模型,在乙醇体积分数为60%、料液比140 (g/mL)、硫酸铵用量10g/100mL、微波辐射时间90s、微波功率270 W时,黄酮得率为20.74%,与模型计算值20.94%的相对误差为0.97%,产物清除DPPH·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浓度达到1.5μg/mL时清除能力强于VC和芦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皮 微波辐射 双水相技术 黄酮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Ⅲ)对Alcalase碱性蛋白酶催化动力学影响及机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柳 由耀辉 +3 位作者 熊林颖 王丹 欧洁 陈虹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12,共7页
Alcalase碱性蛋白酶(AAP)水解含铬废皮渣是当前皮革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的重要方法之一,但Cr(Ⅲ)对AAP活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却鲜有报道。研究Cr(Ⅲ)对AAP活性影响及二者间的作用机理,为科学化实施AAP水解含铬废皮渣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Alcalase碱性蛋白酶(AAP)水解含铬废皮渣是当前皮革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的重要方法之一,但Cr(Ⅲ)对AAP活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却鲜有报道。研究Cr(Ⅲ)对AAP活性影响及二者间的作用机理,为科学化实施AAP水解含铬废皮渣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AAP最适pH条件下,Cr(Ⅲ)的主要存在形态是Cr(OH)3,对AAP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动力学研究证实该抑制类型为非竞争性抑制。紫外光谱和圆二色谱证实Cr(Ⅲ)导致AAP的二级结构发生改变,肽链结构更加舒展,该结果得到三维荧光光谱印证。荧光光谱表明Cr(Ⅲ)对AAP内源荧光(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有猝灭作用,且猝灭类型为碰撞引起的动态猝灭。同步荧光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证实Cr(Ⅲ)导致AAP酪氨酸残基和色氨酸残基的微环境趋于亲水,且对色氨酸残基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价铬 动力学 抑制类型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设计-微波法提取沙溪蜜柚皮残渣中的果胶
17
作者 张馨文 黄艺 +2 位作者 陈文龙 王维淑 阮尚全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4期931-934,共4页
以提取黄酮后的沙溪蜜柚果皮残渣为原料,考察了p H、微波功率、料液比及提取时间对果胶得率的影响,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p H 1.0、微波功率250 W、料液比为1∶35(g∶m L)、提取时间为2.5... 以提取黄酮后的沙溪蜜柚果皮残渣为原料,考察了p H、微波功率、料液比及提取时间对果胶得率的影响,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p H 1.0、微波功率250 W、料液比为1∶35(g∶m L)、提取时间为2.5 min,在此试验条件下果胶得率达到26.36%,与模型预测值26.23%的相对误差为0.50%,表明该试验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提取结果。所得产品半乳糖醛酸含量为76.90%,含水率为10.30%,说明该方法可用于提取沙溪蜜柚果皮残渣中的果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残渣 微波 果胶 响应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荸荠皮壳聚糖复合提取液对香蕉的保鲜作用 被引量:17
18
作者 苏布道 金冻栋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91-293,共3页
以浓度为0.1%的荸荠皮提取液、荸荠皮壳聚糖复合提取液、壳聚糖保鲜液对新鲜香蕉进行浸泡涂膜保鲜处理,测定贮藏期间香蕉的腐烂率、失重率、呼吸强度、可滴定酸、维生素C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结果表明,0.1%的荸荠皮壳聚糖复合提取液... 以浓度为0.1%的荸荠皮提取液、荸荠皮壳聚糖复合提取液、壳聚糖保鲜液对新鲜香蕉进行浸泡涂膜保鲜处理,测定贮藏期间香蕉的腐烂率、失重率、呼吸强度、可滴定酸、维生素C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结果表明,0.1%的荸荠皮壳聚糖复合提取液对香蕉的保鲜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荸荠皮 壳聚糖 香蕉 保鲜 提取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冰糖橙皮渣对结晶紫及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4
19
作者 阮尚全 裴红梅 孙苗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12,18,共7页
以微波和磷酸双改性制备的冰糖橙皮渣吸附剂与未改性吸附剂对比,研究其对染料结晶紫和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考察了吸附时间、pH、吸附剂用量、染料初始浓度、吸附温度对吸附剂吸附能力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红外光谱(SIR)表... 以微波和磷酸双改性制备的冰糖橙皮渣吸附剂与未改性吸附剂对比,研究其对染料结晶紫和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考察了吸附时间、pH、吸附剂用量、染料初始浓度、吸附温度对吸附剂吸附能力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红外光谱(SIR)表征了吸附剂的特性。结果表明,当pH为7时,分别投入吸附剂0.1 g于浓度为50 mg·L^-1的结晶紫溶液中和浓度为100 mg·L^-1的亚甲基蓝溶液中吸附1.5 h,30℃时对结晶紫去除率由改性前的66.5%提升到99.4%,40℃时对亚甲基蓝去除率由改性前的57.1%提升到96.3%。改性冰糖橙皮渣吸附结晶紫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吸附亚甲基蓝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吸附动力学均遵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表明改性吸附剂比未改性吸附剂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糖橙皮 改性 结晶紫 亚甲基蓝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脐橙皮对罗丹明B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媛琳 赵小倩 +2 位作者 阮尚全 涂俊宏 孙苗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01-206,共6页
用磷酸和微波改性法制备脐橙皮改性吸附剂,以未改性脐橙皮作为对照,研究改性吸附剂吸附印染废水中罗丹明B的性能,考察吸附剂用量、吸附温度、pH值、吸附时间、罗丹明B初始质量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红外光谱(SIR... 用磷酸和微波改性法制备脐橙皮改性吸附剂,以未改性脐橙皮作为对照,研究改性吸附剂吸附印染废水中罗丹明B的性能,考察吸附剂用量、吸附温度、pH值、吸附时间、罗丹明B初始质量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红外光谱(SIR)表征脐橙皮改性前后的形貌特征和结构特点。结果表明,当吸附温度为30℃、pH值为7时,加入0.100 g吸附剂于35 mL质量浓度为50 mg/L的罗丹明B溶液中吸附120 min,改性后的吸附率由改性前的8.75%提高到93.36%。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表征结果显示,改性吸附剂疏松多孔,暴露了更多活性基团,并发生结构改变。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Fredunlich吸附等温式,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综合比较可知,改性脐橙皮渣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是一种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生物质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橙皮 化学改性 吸附性能 罗丹明B 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