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合金高速精铣表面完整性建模及切削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孙涛 梁晋 +2 位作者 李登万 魏斌 郭楠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906-1913,共8页
基于均匀设计法设计了含定性因素混合水平的高速精铣试验方案,用最优回归子集法建立了切削力、切削温度、表面完整性的多元二次回归模型,回归效果显著;重点分析了切削条件对表面完整性的影响规律;基于回归模型建立了高温合金高速精铣切... 基于均匀设计法设计了含定性因素混合水平的高速精铣试验方案,用最优回归子集法建立了切削力、切削温度、表面完整性的多元二次回归模型,回归效果显著;重点分析了切削条件对表面完整性的影响规律;基于回归模型建立了高温合金高速精铣切削参数多目标优化模型,验证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研究结果对高温长寿命工作下的试件表面质量控制和切削参数优化具有指导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高速精铣 表面完整性 参数优化 均匀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温合金高速精加工中新表层氧、氮、氢元素检测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涛 梁晋 +2 位作者 李登万 魏斌 钟铃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8-582,共5页
基于红外-热导联合法,提出一种通过检测高速精铣产生的切屑的氧、氮、氢元素含量来间接检测材料新表层的氧、氮、氢元素含量的方法,并利用均匀设计法设计了高速精密铣削试验方案。用最优回归子集法建立了高温合金表层氧、氮、氢元素含... 基于红外-热导联合法,提出一种通过检测高速精铣产生的切屑的氧、氮、氢元素含量来间接检测材料新表层的氧、氮、氢元素含量的方法,并利用均匀设计法设计了高速精密铣削试验方案。用最优回归子集法建立了高温合金表层氧、氮、氢元素含量的多元二次回归模型,回归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表层元素检测 高温合金 二次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冷却润滑条件下铣削镍基高温合金GH4169的表面粗糙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梁军华 韩俊峰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0-122,127,共4页
在不同冷却润滑(干切削、切削液与压缩空气冷却)条件下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进行了涂层硬质合金立铣刀铣削GH4169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冷却润滑条件下切削用量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切削用量改变对表面粗糙度R a影响不同... 在不同冷却润滑(干切削、切削液与压缩空气冷却)条件下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进行了涂层硬质合金立铣刀铣削GH4169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冷却润滑条件下切削用量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切削用量改变对表面粗糙度R a影响不同,径向切削深度a e、轴向切削深度a p影响较大,铣削速度v c、每齿进给量f z影响较小。在所试验研究范围内表面粗糙度R a随a p增大而增大,不同冷却润滑条件下单因素改变f z与a p时,干切削条件下表面粗糙度值较大、切削液条件下次之、压缩空气冷却条件下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铣削 GH4169 冷却润滑 切削用量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合金立铣刀铣削镍基高温合金GH4169的铣削振动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梁军华 韩俊峰 张永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5-17,37,共4页
在切削液条件下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进行涂层硬质合金立铣刀铣削GH4169试验,对比分析了切削用量对铣削振动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范围内,单因素法改变切削用量对铣削振动的影响不同,铣削振动值从大到小分别为vx、vy、vz;... 在切削液条件下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进行涂层硬质合金立铣刀铣削GH4169试验,对比分析了切削用量对铣削振动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范围内,单因素法改变切削用量对铣削振动的影响不同,铣削振动值从大到小分别为vx、vy、vz;切削速度vc与每齿进给量fz对铣削振动的影响较大;径向切削深度ae对铣削振动的影响不明显;轴向切削深度ap对铣削振动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铣削 GH4169 切削用量 铣削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雷达图法用于材料切削加工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涛 梁晋 +2 位作者 钟铃 朱留宪 李登万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96-1101,共6页
雷达图法可以对材料切削加工性进行定性评判和定量评价,但尚有指标赋权和有效评价这两个关键问题未得到很好解决。运用数理统计原理对主、客观赋权法得到的指标权值分别处理,基于组合权值与原主、客观值之间的偏差综合最小的优化思想,... 雷达图法可以对材料切削加工性进行定性评判和定量评价,但尚有指标赋权和有效评价这两个关键问题未得到很好解决。运用数理统计原理对主、客观赋权法得到的指标权值分别处理,基于组合权值与原主、客观值之间的偏差综合最小的优化思想,得到各项指标的组合权值,解决了雷达图中指标赋权问题。定义了包含雷达图周长与面积特征向量的综合评价指数K,对材料切削加工性进行有效的定量评价。最后给出了Ti6Al4V钛合金、AISI316L不锈钢、P20塑模钢、20钢和正火45钢的材料切削加工性评价实例。应用实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图法 切削加工性 组合赋权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床输送链转动副润滑剂涂覆及热固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蔡云松 杨顺田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8-142,共5页
常温状态下的运动副通常采用油脂类润滑剂润滑,热连轧机生产线上的冷床由滚盘、轴套和销组成的转动副,处于380℃以上的高温工作环境,必须喷涂特殊耐磨、耐高温润滑剂,但其涂层厚度难于控制,涂覆和固化比较困难。为此,从涂层要求和涂料... 常温状态下的运动副通常采用油脂类润滑剂润滑,热连轧机生产线上的冷床由滚盘、轴套和销组成的转动副,处于380℃以上的高温工作环境,必须喷涂特殊耐磨、耐高温润滑剂,但其涂层厚度难于控制,涂覆和固化比较困难。为此,从涂层要求和涂料性能入手,经过喷涂和浸涂两种涂覆方式小批量零件试验,从涂层厚度、附着力等对比试验数据结果分析,确定以喷涂方式作为冷床转动副零件表面最终涂覆方案。设计了喷涂工艺与专用喷涂工装,对不同结构的批量件进行涂覆与热固化,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并应用在摩洛哥2800热连轧机生产线上的冷床"输送链"上,取得了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磨润滑剂 涂层厚度 涂覆方法 热固化 工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削用量对42CrMo钢粗糙度轮廓支承长度率的影响试验
7
作者 梁军华 李春寒 王春焱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3-135,共3页
通过42CrMo钢表面粗糙度车削试验得到刀尖圆弧半径r_ε与切削用量的改变对粗糙度轮廓支承长度率Rmr(c)与R_a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r_ε对表面粗糙度R_a的影响显著,r_ε对Rmr(c)的影响显著,切削用量的改变对Rmr(c)的影响不同,影响程... 通过42CrMo钢表面粗糙度车削试验得到刀尖圆弧半径r_ε与切削用量的改变对粗糙度轮廓支承长度率Rmr(c)与R_a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r_ε对表面粗糙度R_a的影响显著,r_ε对Rmr(c)的影响显著,切削用量的改变对Rmr(c)的影响不同,影响程度从小到大依次为切削速度v_c、背吃刀量a_p和进给量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削 42CrMo 切削用量 表面粗糙度 粗糙度轮廓的支承长度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氏体不锈钢车削时刀具磨损对切削因素和表面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韩俊峰 梁军华 +1 位作者 高宏力 武友德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2-124,共3页
研究了奥氏体不锈钢车削加工过程中刀具后刀面磨损对切削力、切削温度、粗糙度及残余应力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当刀具后刀面磨损在一定范围内,F_x与F_z随磨损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大,而F_y基本保持不变;温度随刀具后刀面磨损量增加而显... 研究了奥氏体不锈钢车削加工过程中刀具后刀面磨损对切削力、切削温度、粗糙度及残余应力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当刀具后刀面磨损在一定范围内,F_x与F_z随磨损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大,而F_y基本保持不变;温度随刀具后刀面磨损量增加而显著增大;工件的表面粗糙度随刀具后刀面磨损量增大而增大;当车刀后刀面磨损为0.167 mm时,工件加工表面的残余应力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刀具磨损 切削力 切削温度 粗糙度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合金刀具车削TC4粗糙度轮廓支承长度率试验研究
9
作者 梁军华 朱超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3-75,共3页
本文介绍了粗糙度轮廓支承长度率Rmr(c)评价指标的作用和概念,对涂层硬质合金刀具车削钛合金TC4时,切削用量对粗糙度轮廓的支承长度率的影响规律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切削用量改变对粗糙度轮廓的支承长度率Rmr(c)影响不同,进给量... 本文介绍了粗糙度轮廓支承长度率Rmr(c)评价指标的作用和概念,对涂层硬质合金刀具车削钛合金TC4时,切削用量对粗糙度轮廓的支承长度率的影响规律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切削用量改变对粗糙度轮廓的支承长度率Rmr(c)影响不同,进给量f影响程度较大、切削速度v_c次之、背吃刀量a_p较小;刀尖圆弧半径r_ε对Rmr(c)的影响显著;R_a随进给量f的增大近似线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削 TC4 切削用量 表面粗糙度 粗糙度轮廓的支承长度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大型导叶圆柱度和全跳动检测技术研究
10
作者 吴廷婷 胡照海 胡远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120-123,共4页
高精度大型导叶因其形体尺寸大、精度要求高、生产批量大,一直是大型水轮机组制造面临的一大难题。对其中检测难度大的圆柱度和全跳动,考虑自重和叶面两边不对称偏重对检测数据的影响,通过有限元分析,理论数据与三坐标实测数据相符,从... 高精度大型导叶因其形体尺寸大、精度要求高、生产批量大,一直是大型水轮机组制造面临的一大难题。对其中检测难度大的圆柱度和全跳动,考虑自重和叶面两边不对称偏重对检测数据的影响,通过有限元分析,理论数据与三坐标实测数据相符,从而确定了使用便携式设备激光跟踪仪、采用导叶轴线AB竖直放置的方法,最大程度地减小了重力所引起的变形带来的测量误差。在数据处理上,突破原有的跳动计算方法,采用新的数据处理方法,完成了圆柱度和全跳动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导叶 有限元分析 全跳动 圆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异形工件三维加工余量分析技术
11
作者 胡照海 胡远江 吴廷婷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1-43,共3页
以SA软件作为基础平台,采用API激光跟踪仪,获得某大型异型曲面工件测量点的精密坐标值。应用开发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一坐标系,得到该工件的3D数模,再与理论数模比较,进行余量分析,实现毛坯面按工艺留量,最终获得较为精确合理的加工余... 以SA软件作为基础平台,采用API激光跟踪仪,获得某大型异型曲面工件测量点的精密坐标值。应用开发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一坐标系,得到该工件的3D数模,再与理论数模比较,进行余量分析,实现毛坯面按工艺留量,最终获得较为精确合理的加工余量数据,为后续产品加工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异型曲面工件 激光跟踪仪 加工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复杂型线刀具制造工艺与装备研究
12
作者 肖铁忠 袁秀坤 钟成明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37-143,共7页
以高精度复杂型线刀具制造工艺与装备为研究对象,以菌形叶片叶根型线加工专用刀具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叶根型线的特点及加工工艺的优劣,确认以单边两次成型加工作为刀具加工工艺方案;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刀具的轮廓度精度、前后刀面表面粗糙... 以高精度复杂型线刀具制造工艺与装备为研究对象,以菌形叶片叶根型线加工专用刀具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叶根型线的特点及加工工艺的优劣,确认以单边两次成型加工作为刀具加工工艺方案;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刀具的轮廓度精度、前后刀面表面粗糙度等各项参数及精度要求。通过分析专用刀具的加工要求,确定专用磨床的整体布局及结构方案,并对机床的关键部件磨削装置的结构做了具体设计与阐述。分析磨削点在B轴回转轴线延伸线上的结构优点可知,B轴回转的角度误差未使磨削点位置发生偏差,可有效提升刀具的加工精度。为验证设计的合理性,通过制造与装配机床,利用雷尼绍XK10激光校准仪检测可知,几何精度均达到设计要求。最后,采用设计的刀具加工工艺方案及专用磨床对某菌形型线刀具进行加工,Zoller检测仪检测结果表明:刀具轮廓公差为工作面±0.005 mm,其余面±0.01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复杂型线刀具 制造工艺 专用磨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刀具寿命的新型螺旋槽丝锥设计
13
作者 王春焱 杨林建 周乐安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7-140,共4页
以螺旋槽丝锥参数分析为依据,对M24螺旋槽丝锥的材料选用、表面状态、热处理方法和工艺、刀具结构参数、切削液的选择和刀具寿命进行了研究和优化设计。分析了M24螺旋槽丝锥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和金相组织。通过寿命分析发现,研制的丝锥切... 以螺旋槽丝锥参数分析为依据,对M24螺旋槽丝锥的材料选用、表面状态、热处理方法和工艺、刀具结构参数、切削液的选择和刀具寿命进行了研究和优化设计。分析了M24螺旋槽丝锥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和金相组织。通过寿命分析发现,研制的丝锥切削扭矩、排屑能力、切屑情况及刀具耐用度与进口丝锥基本相当。本文研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槽丝锥 热处理 金相分析 刀具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刀具磨损过程中铣削力与主轴电流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军华 高宏力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45,52,共4页
进行了涂层硬质合金立铣刀在刀具磨损过程中铣削GH4169试验,获得了刀具磨损随时间变化曲线,铣削力与主轴电流随刀具磨损量的变化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刀具磨损量随磨损时间(累计加工时间)变化规律满足磨损曲线,铣削力随磨损量增大而增大... 进行了涂层硬质合金立铣刀在刀具磨损过程中铣削GH4169试验,获得了刀具磨损随时间变化曲线,铣削力与主轴电流随刀具磨损量的变化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刀具磨损量随磨损时间(累计加工时间)变化规律满足磨损曲线,铣削力随磨损量增大而增大,刀具磨钝时Fx绝对值均值比磨损初期增大235%,刀具磨钝时Fy绝对值均值比磨损初期增大129%,刀具磨钝时Fz绝对值均值比磨损初期增大607%;主轴电流随磨损量增大呈线性增大,刀具磨钝时主轴电流绝对值均值比磨损初期增大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铣削 GH4169 刀具磨损 铣削力 主轴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简化模型的阀控液压缸活塞运动速度控制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胡小青 张博强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39,共4页
对阀控液压缸活塞运动速度的有效控制,有利于提高液压伺服系统的工作精度。设计一种与非线性摩擦力相关的简化模型,用以对液压缸活塞运动速度进行控制。分析比例方向阀控制的液压缸的结构,建立比例方向阀的闭环传输函数。通过液压缸两... 对阀控液压缸活塞运动速度的有效控制,有利于提高液压伺服系统的工作精度。设计一种与非线性摩擦力相关的简化模型,用以对液压缸活塞运动速度进行控制。分析比例方向阀控制的液压缸的结构,建立比例方向阀的闭环传输函数。通过液压缸两个腔室的压差,计算比例方向阀中液压介质的体积流量方程,并在此基础上求取液压缸压力值的连续方程,进而得到了液压缸活塞运动速度与非线性摩擦力之间的全阶模型。最后,在闭合的液压回路中,通过负载的压力值,简化了液压缸压力值的连续方程,从而求取了液压缸活塞运动速度与非线性摩擦力之间的简化模型。实验中,利用此方法对方波、正弦波以及随机激励信号产生的目标速度进行了追踪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此方法相比滑模控制方法,在对方波、正弦波以及随机激励信号下产生的目标速度进行追踪时,追踪误差分别减少了9.2%、11.22%以及11.13%。说明此方法能够对液压缸活塞运动速度进行准确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控液压缸 活塞运动速度控制 比例方向阀 全阶模型 简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氢燃料电池运输车车架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桂花 李小汝 +2 位作者 高静 覃才友 杨志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1年第4期74-78,共5页
以某氢燃料电池运输车车架为研究对象,对现有底盘燃料罐的布置方式进行优化,提出了将原来在车架上方的燃料罐布置到车架两侧的方案,采用有限元建立原车架模型和优化后车架模型,对两种车架的典型工况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车... 以某氢燃料电池运输车车架为研究对象,对现有底盘燃料罐的布置方式进行优化,提出了将原来在车架上方的燃料罐布置到车架两侧的方案,采用有限元建立原车架模型和优化后车架模型,对两种车架的典型工况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车架强度既满足设计要求,也不会产生共振,符合该运输车设计要求。这种车架的布置方法不仅可以规避原方案中燃料罐占据较大空间的弊病,还可以扩大载货使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车架 有限元分析 模态分析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导流式组合造型双NURBS曲线插补数控加工 被引量:1
17
作者 阴俊霞 《工具技术》 2018年第1期97-101,共5页
针对不能用解析法定义的轴流式叶片的复杂曲面,按导流方向将其划分成多张流向一致的曲面,采用双NURBS曲线插补方式,克服了传统数控系统直线、圆弧插补的局限性。以叶片旋转轴线和法兰端面作为定位基准,在五轴数控龙门铣床上采用焊接拉... 针对不能用解析法定义的轴流式叶片的复杂曲面,按导流方向将其划分成多张流向一致的曲面,采用双NURBS曲线插补方式,克服了传统数控系统直线、圆弧插补的局限性。以叶片旋转轴线和法兰端面作为定位基准,在五轴数控龙门铣床上采用焊接拉耳、千斤顶和拉杆拉压夹紧工件,运用"3+2"五轴联动、按导流方向走刀的数控加工方法。结果表明,加工出的叶片曲面几何形状精度显著提高,颠覆了"砂型铸造、砂轮铲磨、立体样板检测"的传统加工方法,生产效率提高了5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曲面 导流方向 NURBS插补 焊接拉耳 NGC系统 五轴数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去噪与HHT变换的轴承故障特征信号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黄娟 高静 张玲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0-55,共6页
针对轴承故障诊断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小波去噪与HHT变换的故障特征信号提取方法。对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故障和滚子故障进行了跑合检测试验。对采集的时域信号通过小波去噪方法进行去噪处理;采用HHT变换进行时频分析,得到一系列的本征模... 针对轴承故障诊断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小波去噪与HHT变换的故障特征信号提取方法。对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故障和滚子故障进行了跑合检测试验。对采集的时域信号通过小波去噪方法进行去噪处理;采用HHT变换进行时频分析,得到一系列的本征模态函数分量;根据分析的试验结果判定轴承故障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内圈故障和滚子故障轴承的特征信号提取值与理论计算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故障 小波去噪 特征提取 时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五轴龙门式混联机床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覃才友 黄娟 李小汝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4-59,共6页
提出了一种五轴联动龙门式混联机床;首先介绍了该机床的模块组成以及加工过程的实现,主要进行了加工中的运动解耦分析;基于驱动支链杆长矢量以及串联模块运动性质,构建了机床的运动学模型;其次假设待加工曲面方程,提取加工过程的走刀路... 提出了一种五轴联动龙门式混联机床;首先介绍了该机床的模块组成以及加工过程的实现,主要进行了加工中的运动解耦分析;基于驱动支链杆长矢量以及串联模块运动性质,构建了机床的运动学模型;其次假设待加工曲面方程,提取加工过程的走刀路径,完成对该路径下任意时刻刀具位姿参数的推导,为运动学分析奠定基础;最后结合Matlab对所选取的两条走刀路径进行位移输入仿真,结果表明该混联机床整合了串、并联机构的优势,并具有良好的运动学性能;为今后龙门式混联机床的开发和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式混联机床 运动学模型 走刀路径 驱动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矢量编程的六坐标磨床C轴箱体优化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松 杨林建 袁秀坤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0-133,共4页
根据双矢量编程技术及砂带磨削工艺参数确定机床坐标轴运动性能参数,建立实体的单元数学模型,通过对六坐标数控磨床结构进行设计,实现砂带磨削力的精确控制,提高了叶片磨削精度及表面质量。对机床各阶固有振型进行了模态分析,采用动力... 根据双矢量编程技术及砂带磨削工艺参数确定机床坐标轴运动性能参数,建立实体的单元数学模型,通过对六坐标数控磨床结构进行设计,实现砂带磨削力的精确控制,提高了叶片磨削精度及表面质量。对机床各阶固有振型进行了模态分析,采用动力学仿真分析对C轴进行结构优化,通过C轴控制砂带接触轮的接触线矢量方向。结果表明,机床的低阶固有振型对机床振动的影响最为明显,阶数越低,影响越大,低阶振型对机床的动态特性起决定作用。中空C轴、BC双摆头结构、强力磨削与随形抛光一体化砂带装置构成的砂带磨削单元可扩展移植到普通五轴叶片加工机床及多种专用机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矢量编程技术 双摆头结构 模态分析 C轴箱体 RTC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