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操作通道全内镜下远外侧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肖清清 李越 +5 位作者 楚福明 黄莉 唐小松 王雯 邓尚 崔志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15-721,共7页
目的:分析双操作通道全内镜下远外侧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2023年12月我科接受双操作通道全内镜下远外侧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的单节段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 目的:分析双操作通道全内镜下远外侧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2023年12月我科接受双操作通道全内镜下远外侧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的单节段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0例;其中退变性腰椎滑脱15例,峡部裂型腰椎滑脱5例;女7例,男13例;年龄49~72(59.95±7.16)岁;病程为2~120(35.15±42.10)个月。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应用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腰痛及腿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价疗效。对随访期间腰椎CT影像按照Bridwell标准判断椎间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镜下融合手术;手术时间为175~235min(201.75±24.40min)。所有病例随访时间为12~16(14.15±1.14)个月。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ODI、腰痛及腿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中、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20例复查腰椎CT,其中19例(95.0%)达到骨性融合。结论:双操作通道全内镜下远外侧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早期随访临床疗效令人满意,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术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双操作通道 全内镜 远外侧椎间孔入路 腰椎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气针法治疗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33例 被引量:23
2
作者 李胜吾 戴国钢 +1 位作者 秦雪飞 吴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观察动气针法治疗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动气针法组33例和电针组32例。动气针法组选取董氏奇穴灵骨、大白,采用动气针法,每隔5min行针1次,留针30min。电针组选取阿是... 目的观察动气针法治疗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动气针法组33例和电针组32例。动气针法组选取董氏奇穴灵骨、大白,采用动气针法,每隔5min行针1次,留针30min。电针组选取阿是穴、腰夹脊、大肠俞、环跳为主穴,根据经络和脏腑辨证选取相应配穴,进针得气后连接电针仪,选择疏密波,频率50/100Hz,留针30min。2组均每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腰腿痛临床疗效及腿痛/腰痛视觉模拟(VAS)评分、Roland-Morris腰痛失能问卷(RDQ)评分。结果动气针法组总有效率90.90%,电针组为84.38%,动气针法组总体疗效优于电针组(P<0.05)。动气针法组在VAS评分及RDQ评分改善方面优于电针组(P<0.05)。结论动气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气针法 中老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 坐骨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氏中医非手术疗法联合腹式呼吸训练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3
作者 杜万里 王一 +7 位作者 王澜洁 廖世川 夏姣 李曰文 李涛 文江 谢一飞 戴国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83,共5页
目的探讨郑氏中医非手术疗法联合腹式呼吸训练对破裂性腰椎间盘突出(ruptured lumbar disc herniation,RLDH)患者矢状面平衡参数、疼痛、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7年10月—2020年3月389例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探讨郑氏中医非手术疗法联合腹式呼吸训练对破裂性腰椎间盘突出(ruptured lumbar disc herniation,RLDH)患者矢状面平衡参数、疼痛、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7年10月—2020年3月389例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137例(西医常规治疗联合腹式呼吸训练)和观察组252例(郑氏中医非手术疗法联合腹式呼吸训练),比较治疗前、治疗2周疼痛情况、腰部功能障碍、生活质量,12个月后随访,比较矢状面平衡参数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NRS评分均随时间延长而显著降低,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治疗1、2周及治疗后12个月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JOA评分均随时间延长而显著升高,ODI指数均随时间延长而显著降低,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2周及治疗后12个月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ODI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环境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均随时间延长而显著升高,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2周及治疗后12个月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SS、LL较治疗前升高(P<0.05),PT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PI变化及对照组各项矢状面平衡参数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SS、LL高于对照组(P<0.05),PT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期间以及治疗12个月后,两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郑式中医非手术疗法联合腹式呼吸训练在近期和远期均能减轻RLDH患者腰部疼痛,改善功能障碍、生活质量,并改善矢状面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非手术疗法 腹式呼吸训练 矢状面平衡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孔前上象限成形入路治疗高度向上游离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6
4
作者 肖清清 李越 +4 位作者 吴忌 楚福明 王艳杰 王雯 黄子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28-332,共5页
目的探讨椎间孔前上象限成形入路经皮内镜手术治疗高度向上游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3月椎间孔前上象限成形入路经皮内镜手术治疗25例高度向上游离腰椎间盘突出症资料,其中L2/31例,L3/43例,L4/521例。... 目的探讨椎间孔前上象限成形入路经皮内镜手术治疗高度向上游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3月椎间孔前上象限成形入路经皮内镜手术治疗25例高度向上游离腰椎间盘突出症资料,其中L2/31例,L3/43例,L4/521例。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腰痛和下肢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末次随访以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2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98 min,平均62 min。25例随访6~30个月,中位时间14个月。术后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ODI均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优18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2.0%(23/25)。结论对于L4/5及以上节段高度向上游离髓核位于上椎弓根下缘至上椎弓根中分之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前上象限成形入路可以在内镜直视下完成游离髓核摘除,对椎管内结构干扰小,有限切除骨质不破坏脊柱的生物力学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脊柱内镜 高度向上游离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颈椎后路循椎弓根减压治疗C7/T1神经根型颈椎病 被引量:2
5
作者 肖清清 李越 +2 位作者 吴忌 楚福明 邓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45-1048,共4页
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因颈椎间盘突出或脱出,后方侧块关节骨质增生或钩椎关节骨刺形成等退行性改变,对脊神经根造成刺激与压迫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目前,经皮内镜下颈椎后路椎间盘切除术(posterio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 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因颈椎间盘突出或脱出,后方侧块关节骨质增生或钩椎关节骨刺形成等退行性改变,对脊神经根造成刺激与压迫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目前,经皮内镜下颈椎后路椎间盘切除术(posterio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discectomy,PPECD)从后路Keyhole手术技术及显微内镜颈椎间盘切除减压手术发展而来并逐渐成熟,现已成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手术方式。C7/T1节段因解剖结构的特殊性,PPECD治疗独具优势,但目前国内外文献未见单独报道。PPECD术中需显露病变节段相邻颈椎椎板上下缘与侧块关节内侧重叠区域,即“V”点,该标志随颈部的屈伸活动发生改变,因此在术中以此作为入路的标志可能存在偏移,易增加手术的风险。我们团队在手术过程中以椎弓根作为减压的固定标志,改良PPECD的手术流程,命名为“经皮内镜后路循椎弓根减压手术”。2018年1月~2021年11月我们采用本手术方式治疗C7/T1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13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椎间盘切除术 减压手术 颈椎间盘突出 屈伸活动 脊神经根 钩椎关节 颈椎后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氏中医”对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患者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丰 戴国钢 +2 位作者 夏姣 杜万里 黄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郑氏"标准化疗法在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563例破裂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选择传统的非手术治... 目的探讨"郑氏"标准化疗法在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563例破裂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选择传统的非手术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郑氏"标准化疗法进行治疗。分别计算L4/5和L5/S1损伤患者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住院天数、腰部软组织张力变化情况;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和在开始治疗后两周评价两组患者的目测类比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OA)和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腰部软组织张力均显著减小,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肌张力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VAS评分和ODI显著降低,JOA评分显著升高。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和ODI显著低于对照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郑氏"标准化疗法能够有效缓解破裂型LDH患者疼痛,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非手术治疗 疼痛指数 治疗改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矢状面平衡重塑对腰椎间盘破裂突出后自然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王丰 戴国钢 +1 位作者 夏娇 廖仕川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3期1028-1032,共5页
目的:探讨腰椎矢状面平衡指标变化对腰椎间盘破裂突出后自然吸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本院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且采用自然吸收治疗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2年后患者突出椎间盘大小,将研究对象分为破裂突出腰椎间盘... 目的:探讨腰椎矢状面平衡指标变化对腰椎间盘破裂突出后自然吸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本院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且采用自然吸收治疗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2年后患者突出椎间盘大小,将研究对象分为破裂突出腰椎间盘重吸收组(1分组、2分组、3分组和4分组)和无重吸收组(0分组)。分别在患者入组时和随访2年后对骨盆入射角(the pelvic incidence,PI)、骶骨倾斜角(the sacral slope,SS)、骨盆倾斜角(the pelvic tilting,PT)和腰椎前凸角(the lumbar lordosis,LL)进行检测,并进行对比。结果:不同得分组的入组时和复查时的PI和PI的变化值均无显著性差异。各个得分组患者入组时的PT、SS和LL值无显著差异;在复查时,PT有减小的趋势而SS和LL有增加的趋势;随着患者得分的增加,PT、SS和LL的变化值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结论:腰椎间盘突出出现自然吸收的患者PT、SS和LL值在治疗前后发生了明显变化,腰椎矢状面平衡指标变化是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的自然吸收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矢状面平衡 自然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氏”中医治疗方案干预神经根型阳虚体质颈椎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夏姣 戴国钢 +7 位作者 黄雷 蔚浩 王一 王丰 廖仕川 杜万里 文江 田国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106-108,共3页
目的观察“郑氏”中医治疗方案干预神经根型阳虚体质颈椎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1月—2020年3月收治的阳虚体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内服及牵引治疗,观察组给予西药内服、... 目的观察“郑氏”中医治疗方案干预神经根型阳虚体质颈椎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1月—2020年3月收治的阳虚体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内服及牵引治疗,观察组给予西药内服、牵引治疗联合“郑氏”中医治疗方案,包括郑氏经穴推拿和益尔力口服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颈椎功能、生活质量、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34/36)高于对照组74.29%(26/35)(P<0.05);治疗后观察组主症、次症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郑氏”中医治疗方案治疗阳虚体质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可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疼痛,改善颈椎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 阳虚体质 颈椎病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