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鄂尔多斯盆地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勘探理论与技术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
15
1
作者
焦方正
温声明
+7 位作者
刘向君
熊先钺
李树新
谷一凡
李勇
吴勇
吴丰
张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23,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海陆过渡相页岩气资源丰富,是国内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战略接替新领域。为了探索形成海陆过渡相页岩气相关理论,促进技术进步,基于充分调研国内外海陆过渡相页岩气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明确了盆地海陆过渡相页岩气规模勘探所面...
鄂尔多斯盆地海陆过渡相页岩气资源丰富,是国内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战略接替新领域。为了探索形成海陆过渡相页岩气相关理论,促进技术进步,基于充分调研国内外海陆过渡相页岩气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明确了盆地海陆过渡相页岩气规模勘探所面临的理论与技术挑战,并以盆地东缘大吉区块作为先导试验区,形成了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勘探理论与技术。研究结果表明:①建立了四级层序约束下的2类海陆过渡相页岩发育模式,即“暖干、贫氧、地貌、海侵”四元耦合的“双源”模式和“潮湿”气候下的“单源”模式;②建立了海陆过渡相页岩“早生烃—长周期”双源宽幅生烃演化模式,并估算了先导区试验区海陆过渡相页岩气资源量约9×10^(12)m^(3);③形成了基于测井反褶积理论的海陆过渡相页岩岩性组合与富有机质页岩识别方法(U—SP曲线重叠法),建立了岩性约束下的页岩储层物性、地化参数、含气性测井定量评价模型;④创建了海陆过渡相多岩性组合页岩气甜点地球物理评价及预测技术体系,实现了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富有机质页岩发育特征空间定量表征及预测。结论认为,研究成果实现了地质—地球物理多信息融合的页岩气甜点预测与综合评价,并优选出了4个I类有利区,有力支撑了先导试验区井位部署和先导试验方案的编制,推动了我国海陆过渡相页岩气的勘探开发进程,拓展了天然气勘探开发新领域,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过渡相
页岩气
发育模式
鄂尔多斯盆地
关键问题
资源量
研究进展
有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东南丁山地区页岩气保存条件分析
被引量:
30
2
作者
何顺
秦启荣
+3 位作者
范存辉
周吉羚
魏志红
黄为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31,共8页
川东南丁山地区是近年来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保存条件是决定页岩气形成后能否富集成藏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断裂特征、构造部位及形态等构造因素和顶底板条件、埋深与地层压力系数、水文地质及气体组分条件等非构造因素,...
川东南丁山地区是近年来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保存条件是决定页岩气形成后能否富集成藏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断裂特征、构造部位及形态等构造因素和顶底板条件、埋深与地层压力系数、水文地质及气体组分条件等非构造因素,对川东南丁山地区页岩气的保存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页岩气保存条件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距齐岳山隐伏断裂较近区域的页岩层埋藏浅、地层压力系数小,保存条件差;距齐岳山隐伏断裂较远处的页岩层埋深适中、地层压力系数较大,保存条件良好。构造部位和断裂发育特征是制约丁山地区页岩气保存条件的重要因素,构造部位决定断裂发育程度和地层压力系数,断裂走向及其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的夹角决定地层的封闭性和水文地质条件。距齐岳山隐伏断裂较远处的页岩层以逆断层发育为主,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的夹角以大于45°为主,可以有效抑制页岩气的垂向逸散;距齐岳山隐伏断裂较近处的页岩层,由于断裂过于发育,切穿顶底板地层,有利于页岩气的垂向逸散,保存条件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断裂特征
非构造因素
保存条件
丁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东南DS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形成及富集控制因素
被引量:
10
3
作者
何顺
秦启荣
+2 位作者
周吉羚
钟城
范存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0-76,共7页
为研究川东南DS地区页岩气富集情况,综合分析DS地区页岩气生气条件、储集空间以及保存条件,对该地区页岩气富集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页岩有机质类型以Ⅰ型干酪根为主,厚度大,TOC为2.00%~6.67%,Ro为2.20%~3.36%,处于过成熟产...
为研究川东南DS地区页岩气富集情况,综合分析DS地区页岩气生气条件、储集空间以及保存条件,对该地区页岩气富集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页岩有机质类型以Ⅰ型干酪根为主,厚度大,TOC为2.00%~6.67%,Ro为2.20%~3.36%,处于过成熟产干气阶段;页岩有机质含量高,有机质孔及微裂缝发育,提供页岩气储集空间及横向渗流通道; DY2、DY4井埋藏深度适中,压力系数大于1.2,单井日产量分别为10.5×10~4m^3/d和20.0×10~4m^3/d,属高产页岩气井。通过对烃源、储集空间及保存条件的综合分析,认为有机质及孔隙发育、埋藏适中、压力系数大、保存条件良好的区域是页岩气有力勘探区。该研究可为今后相似地区的页岩气勘探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南
DS地区
龙马溪组
页岩气
控制因素
富集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东南DS地区龙马溪组页岩裂缝发育特征及期次解析
被引量:
13
4
作者
何顺
秦启荣
+2 位作者
周吉羚
范存辉
钟城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1-109,共9页
裂缝发育特征和期次对页岩气储集空间的研究非常重要。以川东南DS地区龙马溪组为例,通过对地表及岩心裂缝观测分析和样品采集,开展了裂缝分期配套、构造反演、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和包裹体测温,确定了裂缝的发育特征和期次。研究表明,川...
裂缝发育特征和期次对页岩气储集空间的研究非常重要。以川东南DS地区龙马溪组为例,通过对地表及岩心裂缝观测分析和样品采集,开展了裂缝分期配套、构造反演、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和包裹体测温,确定了裂缝的发育特征和期次。研究表明,川东南DS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内发育了2套平面剪切缝和1套剖面剪切缝,这些裂缝形成于3期构造运动。第1期为NNW、NWW向和NE向裂缝,以方解石和黄铁矿全充填为主,形成于燕山运动中-晚期,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为67.8~58.6 Ma,包裹体测温为295~325℃;第2期为NNE向、NEE向平面剪切缝和NW向剖面剪切缝,以方解石半充填为主,形成于燕山末-喜山中期,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为58.6~18.2 Ma,包裹体测温为297~309℃;第3期为NNE向、NEE向平面剪切缝和NW向剖面剪切缝,并对前期裂缝进行改造,裂缝以未充填为主,形成于喜山运动末期以来,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为18.2~7.8 Ma,包裹体测温为189~2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南
龙马溪组
页岩裂缝
构造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东南丁山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
16
5
作者
何顺
秦启荣
+3 位作者
范存辉
周吉羚
钟城
黄为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9年第4期61-67,78,共8页
川东南丁山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勘探潜力巨大,明确页岩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全岩“X”衍射和Maps显微扫描对页岩矿物组分及微观孔隙结构进行分析,对页岩矿物组成、储集空间类型、孔隙度、渗透率及其控制因素进行研...
川东南丁山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勘探潜力巨大,明确页岩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全岩“X”衍射和Maps显微扫描对页岩矿物组分及微观孔隙结构进行分析,对页岩矿物组成、储集空间类型、孔隙度、渗透率及其控制因素进行研究,从沉积环境和构造运动两方面剖析储层发育控制因素。结果表明,丁山地区页岩储层具备有机质高、脆性矿物含量高的特点,孔隙直径发育范围在10~100 nm,不同层段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参数不一,下部6~9小层孔隙度和渗透率高,裂缝和页理发育处渗透率出现陡增现象。储层发育受沉积和构造运动的双重影响,沉积环境是页岩储层形成的基础,与埋藏演化共同决定原生储集空间的发育,后期构造运动对储集空间组成和结构进行改造,一方面微裂缝增加储集空间和渗流能力,另一方面,过于发育的裂缝破坏储层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山地区
沉积环境
构造运动
五峰—龙马溪组
页岩储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四段裂缝特征及发育机理
被引量:
14
6
作者
何顺
秦启荣
+2 位作者
王家树
李飞
段玮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0-66,共7页
为解析川中磨溪地区灯四段碳酸盐岩裂缝特征及发育机理,通过钻井岩心观察、成像测井及地震资料分析等地球物理方法,并结合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岩石力学实验及埋藏史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磨溪地区灯四段发育张性缝、剪切缝及压溶缝,...
为解析川中磨溪地区灯四段碳酸盐岩裂缝特征及发育机理,通过钻井岩心观察、成像测井及地震资料分析等地球物理方法,并结合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岩石力学实验及埋藏史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磨溪地区灯四段发育张性缝、剪切缝及压溶缝,以张性缝发育为主,剪切缝及压溶缝规模较小;裂缝发育包括NW、NE、近WE和近NS向4个优势方位;裂缝充填程度高,充填物主要为白云石、泥质、沥青质、方解石和少量石英。灯四段裂缝形成于3期构造运动,第1期裂缝形成于灯桐湾运动Ⅱ幕(522.0~508.0 Ma),受印度板块向北俯冲和欧亚板块向东碰撞的影响,主要发育NW、NS及近WE向裂缝,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16.6~146.3℃;第2期裂缝形成于加里东运动时期(425.0~420.0 Ma),受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冲撞作用的影响,主要发育NE向裂缝,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38.0~176.0℃;第3期裂缝形成于燕山-喜山运动时期(75.2~75.0 Ma),受龙门山冲断褶皱的影响,主要产生微细剪切缝,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77.0~208.0℃。研究成果为灯影组碳酸盐岩储层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裂缝特征
发育机理
灯四段
震旦系
川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勘探理论与技术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
15
1
作者
焦方正
温声明
刘向君
熊先钺
李树新
谷一凡
李勇
吴勇
吴丰
张喜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
气
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煤层
气
有限责任公司
西南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非常规油
气
重点实验室储层评价分室
四川省页岩气资源与环境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23,共13页
基金
中国石油—西南石油大学创新联合体科技合作项目“鄂尔多斯盆地海陆过渡相页岩气规模建产开发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20CX030000)。
文摘
鄂尔多斯盆地海陆过渡相页岩气资源丰富,是国内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战略接替新领域。为了探索形成海陆过渡相页岩气相关理论,促进技术进步,基于充分调研国内外海陆过渡相页岩气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明确了盆地海陆过渡相页岩气规模勘探所面临的理论与技术挑战,并以盆地东缘大吉区块作为先导试验区,形成了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勘探理论与技术。研究结果表明:①建立了四级层序约束下的2类海陆过渡相页岩发育模式,即“暖干、贫氧、地貌、海侵”四元耦合的“双源”模式和“潮湿”气候下的“单源”模式;②建立了海陆过渡相页岩“早生烃—长周期”双源宽幅生烃演化模式,并估算了先导区试验区海陆过渡相页岩气资源量约9×10^(12)m^(3);③形成了基于测井反褶积理论的海陆过渡相页岩岩性组合与富有机质页岩识别方法(U—SP曲线重叠法),建立了岩性约束下的页岩储层物性、地化参数、含气性测井定量评价模型;④创建了海陆过渡相多岩性组合页岩气甜点地球物理评价及预测技术体系,实现了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富有机质页岩发育特征空间定量表征及预测。结论认为,研究成果实现了地质—地球物理多信息融合的页岩气甜点预测与综合评价,并优选出了4个I类有利区,有力支撑了先导试验区井位部署和先导试验方案的编制,推动了我国海陆过渡相页岩气的勘探开发进程,拓展了天然气勘探开发新领域,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关键词
海陆过渡相
页岩气
发育模式
鄂尔多斯盆地
关键问题
资源量
研究进展
有利区
Keywords
Transitional facies
Shale gas
Development model
Ordos Basin
Key issues
Amount of resources
Research progress
Favorable area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东南丁山地区页岩气保存条件分析
被引量:
30
2
作者
何顺
秦启荣
范存辉
周吉羚
魏志红
黄为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油
气
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页岩气资源与环境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石油西南油
气
田分公司川中油
气
矿
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31,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盆地重点地区地应力与裂缝发育规律及评价方法研究"(2017ZX05036-003-003)
文摘
川东南丁山地区是近年来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保存条件是决定页岩气形成后能否富集成藏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断裂特征、构造部位及形态等构造因素和顶底板条件、埋深与地层压力系数、水文地质及气体组分条件等非构造因素,对川东南丁山地区页岩气的保存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页岩气保存条件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距齐岳山隐伏断裂较近区域的页岩层埋藏浅、地层压力系数小,保存条件差;距齐岳山隐伏断裂较远处的页岩层埋深适中、地层压力系数较大,保存条件良好。构造部位和断裂发育特征是制约丁山地区页岩气保存条件的重要因素,构造部位决定断裂发育程度和地层压力系数,断裂走向及其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的夹角决定地层的封闭性和水文地质条件。距齐岳山隐伏断裂较远处的页岩层以逆断层发育为主,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的夹角以大于45°为主,可以有效抑制页岩气的垂向逸散;距齐岳山隐伏断裂较近处的页岩层,由于断裂过于发育,切穿顶底板地层,有利于页岩气的垂向逸散,保存条件差。
关键词
页岩气
断裂特征
非构造因素
保存条件
丁山地区
Keywords
shale gas
fracture characteristics
non-tectonic factors
preservation conditions
Dingshan area
分类号
TE1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东南DS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形成及富集控制因素
被引量:
10
3
作者
何顺
秦启荣
周吉羚
钟城
范存辉
机构
油
气
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南石油大学
四川省页岩气资源与环境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石油西南油
气
田分公司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0-76,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盆地重点地区应力与裂缝发育规律及评价方法研究”(2017ZX05036-003-003).
文摘
为研究川东南DS地区页岩气富集情况,综合分析DS地区页岩气生气条件、储集空间以及保存条件,对该地区页岩气富集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页岩有机质类型以Ⅰ型干酪根为主,厚度大,TOC为2.00%~6.67%,Ro为2.20%~3.36%,处于过成熟产干气阶段;页岩有机质含量高,有机质孔及微裂缝发育,提供页岩气储集空间及横向渗流通道; DY2、DY4井埋藏深度适中,压力系数大于1.2,单井日产量分别为10.5×10~4m^3/d和20.0×10~4m^3/d,属高产页岩气井。通过对烃源、储集空间及保存条件的综合分析,认为有机质及孔隙发育、埋藏适中、压力系数大、保存条件良好的区域是页岩气有力勘探区。该研究可为今后相似地区的页岩气勘探提供借鉴。
关键词
川东南
DS地区
龙马溪组
页岩气
控制因素
富集条件
Keywords
southeast Sichuan
DS
Longmaxi Formation
shale gas
control factor
enrichment condition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东南DS地区龙马溪组页岩裂缝发育特征及期次解析
被引量:
13
4
作者
何顺
秦启荣
周吉羚
范存辉
钟城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油
气
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四川省页岩气资源与环境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石油天然
气
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
气
田分公司川中油
气
矿
出处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1-109,共9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盆地重点地区应力与裂缝发育规律及评价方法研究"(2017ZX05036003-003)
文摘
裂缝发育特征和期次对页岩气储集空间的研究非常重要。以川东南DS地区龙马溪组为例,通过对地表及岩心裂缝观测分析和样品采集,开展了裂缝分期配套、构造反演、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和包裹体测温,确定了裂缝的发育特征和期次。研究表明,川东南DS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内发育了2套平面剪切缝和1套剖面剪切缝,这些裂缝形成于3期构造运动。第1期为NNW、NWW向和NE向裂缝,以方解石和黄铁矿全充填为主,形成于燕山运动中-晚期,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为67.8~58.6 Ma,包裹体测温为295~325℃;第2期为NNE向、NEE向平面剪切缝和NW向剖面剪切缝,以方解石半充填为主,形成于燕山末-喜山中期,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为58.6~18.2 Ma,包裹体测温为297~309℃;第3期为NNE向、NEE向平面剪切缝和NW向剖面剪切缝,并对前期裂缝进行改造,裂缝以未充填为主,形成于喜山运动末期以来,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为18.2~7.8 Ma,包裹体测温为189~232℃。
关键词
川东南
龙马溪组
页岩裂缝
构造分期
Keywords
southeast Sichuan
Longmaxi Formation
shale fracture
structral period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东南丁山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
16
5
作者
何顺
秦启荣
范存辉
周吉羚
钟城
黄为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油
气
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西南油
气
田分公司
四川省页岩气资源与环境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9年第4期61-67,78,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四川盆地重点地区应力与裂缝发育规律及评价方法研究”(2017ZX05036-003-003)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川东南地区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裂缝表征及地质意义”(PLN201718)
文摘
川东南丁山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勘探潜力巨大,明确页岩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全岩“X”衍射和Maps显微扫描对页岩矿物组分及微观孔隙结构进行分析,对页岩矿物组成、储集空间类型、孔隙度、渗透率及其控制因素进行研究,从沉积环境和构造运动两方面剖析储层发育控制因素。结果表明,丁山地区页岩储层具备有机质高、脆性矿物含量高的特点,孔隙直径发育范围在10~100 nm,不同层段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参数不一,下部6~9小层孔隙度和渗透率高,裂缝和页理发育处渗透率出现陡增现象。储层发育受沉积和构造运动的双重影响,沉积环境是页岩储层形成的基础,与埋藏演化共同决定原生储集空间的发育,后期构造运动对储集空间组成和结构进行改造,一方面微裂缝增加储集空间和渗流能力,另一方面,过于发育的裂缝破坏储层的有效性。
关键词
丁山地区
沉积环境
构造运动
五峰—龙马溪组
页岩储层特征
Keywords
Dingshan area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tectonic movement
Wufeng-Longmaxi formation
shal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TE13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四段裂缝特征及发育机理
被引量:
14
6
作者
何顺
秦启荣
王家树
李飞
段玮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
四川省页岩气资源与环境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石油西南油
气
田分公司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0-66,共7页
基金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中油气矿科技项目“磨溪台缘带灯四段桐湾Ⅱ幕时期断裂及裂缝分布预测”(2018DZ-05)。
文摘
为解析川中磨溪地区灯四段碳酸盐岩裂缝特征及发育机理,通过钻井岩心观察、成像测井及地震资料分析等地球物理方法,并结合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岩石力学实验及埋藏史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磨溪地区灯四段发育张性缝、剪切缝及压溶缝,以张性缝发育为主,剪切缝及压溶缝规模较小;裂缝发育包括NW、NE、近WE和近NS向4个优势方位;裂缝充填程度高,充填物主要为白云石、泥质、沥青质、方解石和少量石英。灯四段裂缝形成于3期构造运动,第1期裂缝形成于灯桐湾运动Ⅱ幕(522.0~508.0 Ma),受印度板块向北俯冲和欧亚板块向东碰撞的影响,主要发育NW、NS及近WE向裂缝,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16.6~146.3℃;第2期裂缝形成于加里东运动时期(425.0~420.0 Ma),受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冲撞作用的影响,主要发育NE向裂缝,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38.0~176.0℃;第3期裂缝形成于燕山-喜山运动时期(75.2~75.0 Ma),受龙门山冲断褶皱的影响,主要产生微细剪切缝,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77.0~208.0℃。研究成果为灯影组碳酸盐岩储层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支持。
关键词
碳酸盐岩
裂缝特征
发育机理
灯四段
震旦系
川中地区
Keywords
carbonate rock
fracture property
development mechanism
Dengying-4 Member
Sinian
central Sichuan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鄂尔多斯盆地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勘探理论与技术研究新进展
焦方正
温声明
刘向君
熊先钺
李树新
谷一凡
李勇
吴勇
吴丰
张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川东南丁山地区页岩气保存条件分析
何顺
秦启荣
范存辉
周吉羚
魏志红
黄为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川东南DS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形成及富集控制因素
何顺
秦启荣
周吉羚
钟城
范存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川东南DS地区龙马溪组页岩裂缝发育特征及期次解析
何顺
秦启荣
周吉羚
范存辉
钟城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川东南丁山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何顺
秦启荣
范存辉
周吉羚
钟城
黄为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9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四段裂缝特征及发育机理
何顺
秦启荣
王家树
李飞
段玮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