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新时期阿坝州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对策
1
作者 刘勇 《绿色科技》 2014年第6期293-294,共2页
分析了阿坝州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及分布,对其综合防治,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林业有害生物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阿坝州松潘林业区的森林防火及病虫害防治
2
作者 李明祥 《绿色科技》 2013年第12期211-212,共2页
提出了为保护好森林资源,保障树木能够健康生长,让它们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必须采取一些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阿坝州松潘林区为例,阐述了林业资源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及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关键词 林业资源 森林防火 病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坝州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与后续工程建设对策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向东 杨其昌 +4 位作者 汪明 黄光中 何飞 李晓清 毛远会 《四川林业科技》 2009年第2期71-76,共6页
本文对阿坝州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现状、成效和成功经验进行了分析,针对退耕还林及其后续工程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阿坝州地区退耕还林后续工程的对策。
关键词 阿坝州 退耕还林 成效 后续工程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理县杂谷脑干旱河谷岷江柏造林恢复效果评价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东胜 罗达 +5 位作者 史作民 唐敬超 刘世荣 刘千里 何建社 杨昌旭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338-2346,共9页
在岷江干旱河谷杂古脑河流域,选择岷江柏(Cupressus chengiana)5个不同年份的造林地,调查了岷江柏的生长情况、植物群落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总体评价干旱河谷乡土树种的造林成效及造林后的生态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年份造林地岷江柏幼树... 在岷江干旱河谷杂古脑河流域,选择岷江柏(Cupressus chengiana)5个不同年份的造林地,调查了岷江柏的生长情况、植物群落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总体评价干旱河谷乡土树种的造林成效及造林后的生态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年份造林地岷江柏幼树生长状况良好,2003年造林地生长最好,基径、树高和冠径分别达到4.39cm、4.17m和1.01m,当年生长量超过43cm;2001年和2005年造林地次之,基径为4.19cm和4.52cm,冠径为0.55m和0.61m,当年生长量37cm左右,树高为2.50和2.17m;2007年和2009年造林地由于幼树生长时间较短,其基径、树高和冠径都较小,但当年生长量也都超过20cm。不同年份造林地的植被覆盖度变化相对复杂,除2001年造林地外,灌木层盖度随造林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草本层盖度变化较小,2005造林地最高,其他年份造林地没有显著差异。同时,不同年份造林地的群落结构都比较单一,随造林时间的增长,群落物种数量反而降低。在5个不同年份造林地,土壤pH、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差异相对较小,土壤含水量尽管存在较大差异,但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综合分析认为,在杂谷脑干旱河谷中山区岷江柏作为造林树种具有一定的生长优势,但造林地的植被和土壤并没有得到改善,需要更加长期的观测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河谷 岷江柏 人工造林 生态恢复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壤塘县土地沙化趋势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武康 吴丽英 李德文 《四川林业科技》 2014年第4期112-114,共3页
土地沙漠化是比较严重的一种土地荒漠化形式.荒漠化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土地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灾害,全球荒漠化的面积己达3 600万km2,占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它已影响到世界六大洲的... 土地沙漠化是比较严重的一种土地荒漠化形式.荒漠化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土地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灾害,全球荒漠化的面积己达3 600万km2,占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它已影响到世界六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约有1/6的人口生活在这些地区,约9亿人受到荒漠化的摧残影响和威胁,荒漠化土地还以每年5万km2~7万km2的速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沙化 土地荒漠化 评价 四川 生态环境问题 陆地面积 土地沙漠化 荒漠化土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白河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种类调查初报 被引量:3
6
作者 金贵祥 邓浩 +3 位作者 欧平贵 李谦 唐小强 林洁 《四川林业科技》 2015年第5期41-55,共15页
四川省白河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和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为主的野生动物及森林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是四川省建立最早的保护区之一。此次调查主要是对该保护区内的植物进... 四川省白河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和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为主的野生动物及森林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是四川省建立最早的保护区之一。此次调查主要是对该保护区内的植物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有国家I级保护植物3种,银杏、红豆杉、独叶草;II级保护植物30种。植被主要可以划分成6个植被型,20个群系组和32个群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河保护区 珍稀植物 种类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林保护与林业可持续发展浅论 被引量:4
7
作者 周晓蓉 《绿色科技》 2014年第6期90-91,共2页
指出了天然林资源是森林资源的主体,也是我国进行森林资源培育、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产品生产中的主体,它对于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结合当前我国天然林资源的现状及天然林保护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天然林保护与林业... 指出了天然林资源是森林资源的主体,也是我国进行森林资源培育、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产品生产中的主体,它对于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结合当前我国天然林资源的现状及天然林保护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天然林保护与林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如何实现我国天然林资源与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保护 可持续发展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江柏和侧柏在阿坝地区岷江流域半干旱地区耐旱能力评价
8
作者 李洪平 《现代园艺》 2012年第16期13-14,共2页
本文在阿坝州茂县半干旱地区通过盆栽控水的方法对岷江柏和侧柏进行培养。通过两树种的叶片的蒸腾速率、保水力、光合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评价两树种在阿坝地区岷江流域半干旱地区耐旱能力。运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对侧柏及岷江... 本文在阿坝州茂县半干旱地区通过盆栽控水的方法对岷江柏和侧柏进行培养。通过两树种的叶片的蒸腾速率、保水力、光合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评价两树种在阿坝地区岷江流域半干旱地区耐旱能力。运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对侧柏及岷江柏的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侧柏在阿坝地区岷江流域的抗旱能力优于岷江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柏 侧柏 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水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米亚罗林区云冷杉林健康状况评价 被引量:53
9
作者 姬文元 邢韶华 +4 位作者 郭宁 汪明 薛樵 蒋先敏 崔国发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18,共6页
采用目标法和专家咨询法,建立一套结构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组成的森林群落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准则层包括群落结构完整性、林分稳定性、林分生长状况3个方面,指标层包括郁闭度、下木总盖度、建群种平均胸径等9个指标。以森林小... 采用目标法和专家咨询法,建立一套结构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组成的森林群落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准则层包括群落结构完整性、林分稳定性、林分生长状况3个方面,指标层包括郁闭度、下木总盖度、建群种平均胸径等9个指标。以森林小班为评价单元,对四川省阿坝州川西林业局301林场云、冷杉林进行森林群落健康状况评价。结果显示:301林场健康林分占有比例最小,其中健康云杉林面积占云杉林面积的13.82%,健康冷杉林面积占冷杉林面积的1.46%。亚健康林分比例最大,亚健康云杉林面积占云杉林面积的83.46%,亚健康冷杉林面积占冷杉林面积的76.03%。不健康林分比例也比较小,不健康云杉林面积占云杉林面积的2.71%,不健康冷杉林面积占冷杉林面积的22.51%。最后初步分析造成目前这种森林群落健康状况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健康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资源质量状况评价方法及其在川西米亚罗林区的应用 被引量:27
10
作者 郭宁 邢韶华 +5 位作者 姬文元 崔国发 泽郎根 汪明 薛樵 蒋先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3784-3791,共8页
为明确每一森林小班内森林资源的质量状况,以便为林场采取合理的森林经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以森林小班调查内容为基础,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专家咨询,构建了一套森林资源质量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简便易行、贴近生产实践的... 为明确每一森林小班内森林资源的质量状况,以便为林场采取合理的森林经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以森林小班调查内容为基础,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专家咨询,构建了一套森林资源质量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简便易行、贴近生产实践的森林资源质量状况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由森林的自然性、森林生产力的维持能力和森林群落的结构完整性与稳定性3个方面构成,包括林分起源、龄组、林分密度等15个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并引入黄金分割理论,结合专家意见、相关标准规范划分了各评价指标的评价级别及其得分。整个林场森林资源质量状况等级根据森林小班评价结果的加权得出。以川西林业局管辖的301林场和303林场为例进行了评价试用,结果表明:301林场的一级质量小班数比例为45.65%,森林资源质量状况评价得分为0.59,评价级别为二级(一般);303林场的一级质量小班数比例为64.80%,森林资源质量状况评价得分为0.63,评价级别为一级(好)。结合有关研究成果和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认为评价结果能较客观地反映森林资源质量的真实状况,评价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探讨了本方法在森林资源质量状况评价研究中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质量评价 黄金分割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引种番麻的生态适应性及生物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10
11
作者 黎燕琼 郑绍伟 +2 位作者 宿以明 龚良春 慕长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820-4826,共7页
以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引种的番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海拔番麻的株高、冠幅、单株叶片数以及萌芽数等生长指标的调查研究结果,了解其在干旱河谷区的生长分布上限,为该地区与类似地区引种该品种相关物种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利用株高... 以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引种的番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海拔番麻的株高、冠幅、单株叶片数以及萌芽数等生长指标的调查研究结果,了解其在干旱河谷区的生长分布上限,为该地区与类似地区引种该品种相关物种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利用株高等简单生长指标与番麻生物量的关系进行拟合,建立预测方程。通过高度、冠幅、单株叶片数、萌芽数(株/100m2)等生长指标比较表明,番麻的最适生长区为海拔1400~1500m。在干旱河谷阳坡的生长上限为海拔1800m,往上仅能成活,不能自身繁殖。根据番麻的株高、冠幅、叶片数等简单生长指标与生物量呈显著相关(P<0.01),分别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模型,其中地上生物量和单株生物量的最优回归模型R2值均在0.90以上,地下生物量的最优回归模型R2值也在0.7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麻 生长概况 生物量 函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温突变对川西马尔康树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4
12
作者 郭明明 张远东 +3 位作者 王晓春 黄泉 杨素香 刘世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7464-7474,共11页
以采自川西马尔康林区的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和岷江柏(Cupressus chengiana)树轮为研究对象,对树轮指数与气候要素进行相关分析,研究1995年升温突变前后该区主要针叶树种的树轮响应变化。结果显示:1955—1994年时段,高、中海拔岷... 以采自川西马尔康林区的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和岷江柏(Cupressus chengiana)树轮为研究对象,对树轮指数与气候要素进行相关分析,研究1995年升温突变前后该区主要针叶树种的树轮响应变化。结果显示:1955—1994年时段,高、中海拔岷江冷杉径向生长对温度正响应,年轮指数呈缓慢的上升趋势,低海拔岷江柏受温度影响不大,年轮指数上升较快;1995—2012年时段,随着温度升高,3样点树木年轮指数并未上升,甚至呈下降趋势,表现出"响应分异现象"。对月气候要素的响应,树种间存在差异:高海拔岷江冷杉在前一时段主要表现为与冬季温度的正相关,后一阶段则转变为与4月温度的显著负相关及与4月份降水的显著正相关,受到显著的4月干旱胁迫影响;中海拔岷江冷杉后一时段温度敏感性消失,5月干旱胁迫加剧;低海拔岷江柏主要受降水影响,后一时段4月份干旱胁迫加剧。升温突变后,川西马尔康林区岷江冷杉和岷江柏均表现出"响应分异现象",在今后的气候重建及碳循环模拟中应加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分异 干旱胁迫 树木年轮 升温突变 川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高山林区人工林生态学研究——种群结构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兴良 汪明 +5 位作者 宿以明 何飞 马钦彦 梁罕超 杨玉坡 鄢武先 《四川林业科技》 2003年第3期1-9,共9页
采用标准地调查方法及种群结构分析法,对川西云杉人工林种群的表现结构、立木蓄积结构、生物量结构进行分析表明:(1)高密度种群高度集中分布在4~8高度级,约占77%,中密度种群高度集中分布在6~10高度级,约占82%;(2)株数按径阶分布的峰... 采用标准地调查方法及种群结构分析法,对川西云杉人工林种群的表现结构、立木蓄积结构、生物量结构进行分析表明:(1)高密度种群高度集中分布在4~8高度级,约占77%,中密度种群高度集中分布在6~10高度级,约占82%;(2)株数按径阶分布的峰值出现在低于平均直径的6cm径阶(5 0~6 9cm之间),然后两侧株数逐渐减少,呈左偏截尾正态分布;(3)总蓄积量按径级分布以10cm和12cm径阶林木蓄积量最大,分别占总蓄积的19 0%和18 80%;(4)株数总生物量和器官生物量随径级变化基本呈正态分布,而径级生物量最大出现在林木株数最多的12径级,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28 0%,低于平均直径的2~8径级生物量仅有13 719T/hm2,仅占总生物量的12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种群 表现结构 生物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杉球果锈病防治指标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育贵 林强 +1 位作者 刘明富 马旭鹏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6,共3页
根据云杉球果锈病Thekopsoraareolata(Fr.)Magn对云杉种子产量和出苗率影响结果,测算出病果率与云杉种子产值的相应关系,以此确定该病的防治指标为林分病果率30.0%,防治应采用人工挖除野樱桃Pra... 根据云杉球果锈病Thekopsoraareolata(Fr.)Magn对云杉种子产量和出苗率影响结果,测算出病果率与云杉种子产值的相应关系,以此确定该病的防治指标为林分病果率30.0%,防治应采用人工挖除野樱桃Pranssp.的营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 球果锈病 防治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岷江柏的光合与水分生理特征干湿季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登峰 魏仕军 +5 位作者 陈静 冯秋红 徐峥静茹 李旭华 刘千里 蔡蕾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7381-7389,共9页
岷江柏(Cupressus chengiana)是干旱河谷地区的重要生态恢复物种,为探讨岷江柏对干旱河谷环境的适应策略,以生长于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自然生境中的岷江柏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其在湿季(7月)和干季(11月)的水分生理特征和光合生理特征。... 岷江柏(Cupressus chengiana)是干旱河谷地区的重要生态恢复物种,为探讨岷江柏对干旱河谷环境的适应策略,以生长于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自然生境中的岷江柏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其在湿季(7月)和干季(11月)的水分生理特征和光合生理特征。结果表明:(1)水分生理方面,相较于湿季,干季岷江柏的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过氧化物酶(POD)显著增加(P<0.05),比叶重(LMA)、黎明水势(Ψ_(pl))、正午水势(Ψ_(ml))则显著下降(P<0.05);(2)光合生理方面,相较于湿季,岷江柏在干季的气孔导度(G)、蒸腾速率(T)、饱和光下最大净光合速率(P_(n max))、初始羧化效率(CE)、光合能力(A_(max))、CO_(2)补偿点(Γ)、光呼吸速率(R_(p))、最大羧化速率(V)、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磷酸丙糖利用率(TPU)、J_(max)/V_(max)、光能捕获效率(F′/F′)、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Ф_(PSII))、光化学猝灭系数(qP)、电子传递效率(ETR)均显著下降(P<0.05),而暗呼吸速率(R_(p))、水分利用效率(WUE)、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则显著上升(P<0.05)。干季,岷江柏采取增加水分获取能力并降低水分散失的水分利用策略、增加光合产物消耗策略、增加热耗散的光合器官保护策略等,以适应干季干旱、低温等环境胁迫,进而表现出较强的环境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柏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 水分生理 光合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计降尺度基本原理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唐晓勤 王怡 +1 位作者 刘国光 陈宏志 《四川林业科技》 2013年第4期107-110,共4页
统计降尺度方法是目前国内外研究气候变化的一个新途径,本文简要介绍了统计降尺度的发展历程、原理、概念等基本概况,并从其发展、应用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进展。
关键词 统计降尺度 气候变化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若尔盖县轻度和中度沙化地治理实验初报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华 赵晓燕 +4 位作者 赵杰 德科 索郎夺尔基 邱叶夺吉 唐明坤 《四川林业科技》 2013年第4期21-24,共4页
对若尔盖县轻度退化的露沙地、中度退化的固定和半固定沙化地开展恢复治理实验,提出了对应的治理方案。实验还发现:(1)露沙地对扦插柳条的成活具有抑制作用;(2)直径≥1.0 cm的高山柳插条成活率较高。
关键词 若尔盖 露沙地 固定和半固定沙地 治理方案 柳条直径 围栏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种植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余义勇 钱宗亮 《四川农业科技》 2009年第6期36-37,共2页
核桃是理县杂谷脑镇以下地区的重要经济林木,栽培历史悠久,据文字史料记载,其种植历史已有1600多年。核桃具有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的特点,理具通化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当地的优良品种,目前“通化卡子核桃”以果大、壳薄、仁... 核桃是理县杂谷脑镇以下地区的重要经济林木,栽培历史悠久,据文字史料记载,其种植历史已有1600多年。核桃具有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的特点,理具通化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当地的优良品种,目前“通化卡子核桃”以果大、壳薄、仁白、味香、营养丰富而倍受大家青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种植技术 经济林木 栽培历史 史料记载 种植历史 经济价值 优良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花椒早产丰产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洪碧 《四川农业科技》 2012年第11期26-27,共2页
花椒系芸香科,花椒属植物,是食、药及工业兼用树种。花椒喜温、喜光、耐旱和较耐寒,适应性强,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是理想的“四旁”和荒山荒滩宜栽树种。花椒定植后2~3年就开始挂果,5年后就步入盛果期,是山区农民群众脱贫致... 花椒系芸香科,花椒属植物,是食、药及工业兼用树种。花椒喜温、喜光、耐旱和较耐寒,适应性强,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是理想的“四旁”和荒山荒滩宜栽树种。花椒定植后2~3年就开始挂果,5年后就步入盛果期,是山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农民 花椒属 丰产技术 早产 脱贫致富 芸香科 适应性 定植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核桃坐果率的技术措施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烈伟 《四川农业科技》 2014年第1期25-25,共1页
核桃是理县多年栽培的主要经济树种之一,近几年由于高半山农户进城务工人员较多,高半山剩余耕地面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且核桃仁营养丰富、富含脂肪、多种矿质营养和多种维生素、核桃仁及其加工产品,
关键词 核桃仁 坐果率 技术 进城务工人员 经济树种 耕地面积 营养丰富 矿质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